第138章 四公公演8
神顏愛豆,他隻想活命 作者:鶴鈐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蘇,我覺得現在我手裏不應該拿燈牌,應該拿杯茶好好品。”
“得了吧,你最多也就搞杯奶茶,還品茶,小山豬吃不了細糠。”米蘇頭也不迴的調侃,依舊全神貫注地檢查完前麵拍的照片。
隨後,她將鏡頭再次對準台上的 “杜麗娘”,手指輕按快門,又連拍了幾張。看著相機屏幕裏的畫麵,米蘇口中嘖了一聲。
“咋啦?”黃芸芸皺著鼻子反抗米蘇的調侃,聽她嘖了聲忙問道。
“覺得人和背景不搭,舞台太現代了,這個姐妹太古典了,畫麵割裂。”米蘇一麵說道,一麵又把相機對準舞台方向,繼續捕捉台上精彩的瞬間。
黃芸芸對好朋友豎起大拇指,大攝影師您是專業的!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台上賀遇臣緩緩展開手中的折扇,扇麵的圖案與他的動作相得益彰,他用折扇輕拂過眼前的虛空,似在撫摸那凋零的繁花。
高挑的身形在粉色羅裙的包裹下,奇妙地展現別樣的婀娜。
端莊中竟覺得有一絲嫵媚,唱到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時,他微微仰頭,微微上挑的眼角,雙眸顧盼生輝,恰似一泓秋水,流轉間盡是風情,水袖用力地向一側揮出。
“嘶……”米蘇越看越不對勁,腦袋從相機後探出來,歪著頭擰眉死死盯著台上的“美女”。
“又咋啦?”黃芸芸已經有點沉浸,米蘇這一會嘖一會嘶的,這不打斷人情緒嗎!
“芸芸,你絕不覺得……我覺得台上的姐妹有點眼熟。”
“咋你認識啊?”
“我覺得有點像臣哥。”米蘇悄聲說道,眼睛依然沒有從台上移開。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疑惑不斷放大。
黃芸芸先是一愣,隨即噗嗤笑出聲來:“你是不是看走眼了,臣哥那麽個大男人,怎麽可能扮成這嬌滴滴的模樣在台上唱昆曲……”話還沒說完她也感覺有些不大對頭,隨後也將目光聚焦在台上,仔細端詳起來。“你這麽一說,好像是有那麽點意思。不是……”
黃芸芸的眼睛瞬間撐到了極致,細長的睫毛根根直立顫抖,每一根都寫滿了不可置信。
“我去……這也太炸裂了吧!”滿是驚訝的語氣,聲音不自覺地放低,生怕驚擾周圍其他觀眾,同時又急於跟米蘇探討這驚人的發現。
現場觀眾早就因為這突如其來的“雅”,自覺地消音,欣賞節目。
此時台上的“杜麗娘”一個眼波流轉,正朝著黃芸芸的方向。
黃芸芸頓時一個激靈,隻感覺這道目光似乎穿越重重人群,直直穿透她的靈魂。
“啊,好勾人……”
突然就明白了做皇帝的快落!
越來越多的現場觀眾發現不對,但又不敢確認,實在是這個想法太過離譜,還沒確定說出口,會被罵死的吧……
【感覺心靈被洗滌了。】
【第一次聽昆曲,發現、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老土嘛】
【前麵的姐妹,這還叫土啊?這可太高雅了!現在想聽專業的還得買票呢!票還買不到,人氣比演唱會什麽的隻高不低的,那可都是真角兒!】
【這姐們兒真挺靈的。】
【這眼神太絕了,霧氣朦朧水波蕩漾顧盼盛情欲說還休。】
【雖然聽不懂在唱啥,但曲調很優美,身段很讚,好有氣質。】
【這是中州韻加了點蘇州話。】
【昆曲生舉個手,這姐妹絕對是專業的,聽上去更偏南昆,咬字習慣和杜春甌老師好像啊,不確定再聽聽。】
【啊?杜春甌老師又是誰?】
【沒人……覺得……這位“姐妹”!像臣哥嗎!(來自現場粉絲的疑問)】
【哈哈哈,胡說什麽!這姐妹這麽媚,怎麽可能跟臣哥搭上邊嘛!寶你是搶到現場票太激動傻了嗎?】
【就是啊!不說臣哥多猛男吧,在星河那也絕對是最a的存在了吧,根本不搭邊好吧!】
【不是啊!你們仔細看看,真的很像啊,現場看這位“姐妹”絕對超180,哪家劇團的旦角這麽高啊?搭檔都不好配!】
【啊!!我本來就臉盲!戲妝我真的看不來!!】
屏幕中心的一條彈幕引起大家的注意,大部分人仍沒朝那個方向想,堅決維護心中賀遇臣純a形象。在他們的認知裏,賀遇臣一直是那個氣場強大、充滿陽剛之氣的形象,與眼前這柔媚婉約的 “杜麗娘” 簡直是天壤之別,這個猜想太過荒誕。
而有部分人則被這條彈幕點醒,開始重新審視台上的“杜麗娘”。
直播鏡頭非常清晰的將“杜麗娘”的方方麵麵展示在鏡頭中。
一顰一笑、眉梢眼角含羞帶怯的韻味,撚成蘭花指的指尖,纖細而柔美。
隨著表演的推進,當 “杜麗娘” 輕移蓮步時,那裙擺下偶爾露出的鞋子,尺碼似乎比一般女性略大一些,這一細節被敏銳的觀眾捕捉到,不禁又為身份的猜測添上了幾分依據。
一些觀眾死死盯著屏幕,想要從那精致的妝容之下找到一絲熟悉的輪廓,盡管那妝容將麵部修飾得極為柔美,但仍有觀眾覺得那高挺的鼻梁和微微上揚的下巴線條,與賀遇臣有著微妙的相似。
賀遇臣站在舞台中心,四周熾熱的燈光打在身上。
即便知道今天的節目是在挑戰大眾對於傳統選秀舞台的認知,心中也沒一絲波瀾。
或許很多人隻期待著唱跳的喧囂與熱鬧,對昆曲的出現感到突兀。但那又何妨?手中的折扇,身上的戲裝,口中唱的曲調,都是他向觀眾介紹昆曲的媒介。
自己國家的瑰寶,有什麽是不能大大方方在台上展示的?
各花入各眼,人民幣都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但起碼要有一個去了解的機會。
這是他處事的態度。
他想著外婆曾經講述的昆曲傳承的艱難,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無數昆曲藝人的堅守。
他也希望許久不見的外婆,看到這段表演,誇一句:小倌的基本功沒有退步。
不少觀眾在家看直播,家裏的老人聽到這段唱腔,忍不住駐足,湊過來一起聽。
心裏疑惑孩子今天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開始聽戲了?
“得了吧,你最多也就搞杯奶茶,還品茶,小山豬吃不了細糠。”米蘇頭也不迴的調侃,依舊全神貫注地檢查完前麵拍的照片。
隨後,她將鏡頭再次對準台上的 “杜麗娘”,手指輕按快門,又連拍了幾張。看著相機屏幕裏的畫麵,米蘇口中嘖了一聲。
“咋啦?”黃芸芸皺著鼻子反抗米蘇的調侃,聽她嘖了聲忙問道。
“覺得人和背景不搭,舞台太現代了,這個姐妹太古典了,畫麵割裂。”米蘇一麵說道,一麵又把相機對準舞台方向,繼續捕捉台上精彩的瞬間。
黃芸芸對好朋友豎起大拇指,大攝影師您是專業的!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台上賀遇臣緩緩展開手中的折扇,扇麵的圖案與他的動作相得益彰,他用折扇輕拂過眼前的虛空,似在撫摸那凋零的繁花。
高挑的身形在粉色羅裙的包裹下,奇妙地展現別樣的婀娜。
端莊中竟覺得有一絲嫵媚,唱到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時,他微微仰頭,微微上挑的眼角,雙眸顧盼生輝,恰似一泓秋水,流轉間盡是風情,水袖用力地向一側揮出。
“嘶……”米蘇越看越不對勁,腦袋從相機後探出來,歪著頭擰眉死死盯著台上的“美女”。
“又咋啦?”黃芸芸已經有點沉浸,米蘇這一會嘖一會嘶的,這不打斷人情緒嗎!
“芸芸,你絕不覺得……我覺得台上的姐妹有點眼熟。”
“咋你認識啊?”
“我覺得有點像臣哥。”米蘇悄聲說道,眼睛依然沒有從台上移開。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疑惑不斷放大。
黃芸芸先是一愣,隨即噗嗤笑出聲來:“你是不是看走眼了,臣哥那麽個大男人,怎麽可能扮成這嬌滴滴的模樣在台上唱昆曲……”話還沒說完她也感覺有些不大對頭,隨後也將目光聚焦在台上,仔細端詳起來。“你這麽一說,好像是有那麽點意思。不是……”
黃芸芸的眼睛瞬間撐到了極致,細長的睫毛根根直立顫抖,每一根都寫滿了不可置信。
“我去……這也太炸裂了吧!”滿是驚訝的語氣,聲音不自覺地放低,生怕驚擾周圍其他觀眾,同時又急於跟米蘇探討這驚人的發現。
現場觀眾早就因為這突如其來的“雅”,自覺地消音,欣賞節目。
此時台上的“杜麗娘”一個眼波流轉,正朝著黃芸芸的方向。
黃芸芸頓時一個激靈,隻感覺這道目光似乎穿越重重人群,直直穿透她的靈魂。
“啊,好勾人……”
突然就明白了做皇帝的快落!
越來越多的現場觀眾發現不對,但又不敢確認,實在是這個想法太過離譜,還沒確定說出口,會被罵死的吧……
【感覺心靈被洗滌了。】
【第一次聽昆曲,發現、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老土嘛】
【前麵的姐妹,這還叫土啊?這可太高雅了!現在想聽專業的還得買票呢!票還買不到,人氣比演唱會什麽的隻高不低的,那可都是真角兒!】
【這姐們兒真挺靈的。】
【這眼神太絕了,霧氣朦朧水波蕩漾顧盼盛情欲說還休。】
【雖然聽不懂在唱啥,但曲調很優美,身段很讚,好有氣質。】
【這是中州韻加了點蘇州話。】
【昆曲生舉個手,這姐妹絕對是專業的,聽上去更偏南昆,咬字習慣和杜春甌老師好像啊,不確定再聽聽。】
【啊?杜春甌老師又是誰?】
【沒人……覺得……這位“姐妹”!像臣哥嗎!(來自現場粉絲的疑問)】
【哈哈哈,胡說什麽!這姐妹這麽媚,怎麽可能跟臣哥搭上邊嘛!寶你是搶到現場票太激動傻了嗎?】
【就是啊!不說臣哥多猛男吧,在星河那也絕對是最a的存在了吧,根本不搭邊好吧!】
【不是啊!你們仔細看看,真的很像啊,現場看這位“姐妹”絕對超180,哪家劇團的旦角這麽高啊?搭檔都不好配!】
【啊!!我本來就臉盲!戲妝我真的看不來!!】
屏幕中心的一條彈幕引起大家的注意,大部分人仍沒朝那個方向想,堅決維護心中賀遇臣純a形象。在他們的認知裏,賀遇臣一直是那個氣場強大、充滿陽剛之氣的形象,與眼前這柔媚婉約的 “杜麗娘” 簡直是天壤之別,這個猜想太過荒誕。
而有部分人則被這條彈幕點醒,開始重新審視台上的“杜麗娘”。
直播鏡頭非常清晰的將“杜麗娘”的方方麵麵展示在鏡頭中。
一顰一笑、眉梢眼角含羞帶怯的韻味,撚成蘭花指的指尖,纖細而柔美。
隨著表演的推進,當 “杜麗娘” 輕移蓮步時,那裙擺下偶爾露出的鞋子,尺碼似乎比一般女性略大一些,這一細節被敏銳的觀眾捕捉到,不禁又為身份的猜測添上了幾分依據。
一些觀眾死死盯著屏幕,想要從那精致的妝容之下找到一絲熟悉的輪廓,盡管那妝容將麵部修飾得極為柔美,但仍有觀眾覺得那高挺的鼻梁和微微上揚的下巴線條,與賀遇臣有著微妙的相似。
賀遇臣站在舞台中心,四周熾熱的燈光打在身上。
即便知道今天的節目是在挑戰大眾對於傳統選秀舞台的認知,心中也沒一絲波瀾。
或許很多人隻期待著唱跳的喧囂與熱鬧,對昆曲的出現感到突兀。但那又何妨?手中的折扇,身上的戲裝,口中唱的曲調,都是他向觀眾介紹昆曲的媒介。
自己國家的瑰寶,有什麽是不能大大方方在台上展示的?
各花入各眼,人民幣都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但起碼要有一個去了解的機會。
這是他處事的態度。
他想著外婆曾經講述的昆曲傳承的艱難,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無數昆曲藝人的堅守。
他也希望許久不見的外婆,看到這段表演,誇一句:小倌的基本功沒有退步。
不少觀眾在家看直播,家裏的老人聽到這段唱腔,忍不住駐足,湊過來一起聽。
心裏疑惑孩子今天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開始聽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