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宗。
接下來陳清的修行又恢複了正常,中域風平浪靜,除了他們六宗與定真宗的鬥法,便再無什麽大事情。
修行了一段時日,東焉便向陳清發來邀請,讓其前往東焉宗一敘,順便參閱一番東焉宗的藏法閣收藏。
陳清得到消息後,立馬啟程,畢竟東焉宗雖然不是那些頂尖四階勢力,但其能誕生東焉這麽一位修行五行術法的修士,定然有不俗之處。
東焉宗與落英宗相隔有些距離,陳清雖然得到消息後便立馬啟程,但也用了兩三天時間才來到東焉宗的山門。
東焉宗的景象與初次到來時並無不同,陳清熟門熟路的來到宗門主殿,東焉已在主座上等候多時,見陳清到來,便立馬迎接,讓其入座,並遣人送上靈茶靈果。
“此次鬥法,本座本來是想為宗門再謀取一份資源,誰知機緣巧合下,竟在道友術法中窺破了瓶頸,一朝頓悟,受益匪淺啊。”
東焉的臉上掛著笑意,十分真切,陳清能看得出來。
不過這也很正常,對於他們這些高階修士而言,無論是靈丹,功法,都難以在修行上提供助力,隻能憑借自身積累,才能有所寸進。
雖然東焉天資非凡,但亦被元嬰後期瓶頸所困,因為修行五行術法的緣故,他若想突破後期,非得領悟五行道紋才可。
以他之天資,領悟一兩種道紋並不難,甚至他早已領悟了這五種道紋,但如何將其結合,化作五行,就不得而知,這個瓶頸困了他足足百年,如今才在陳清術法帶來的靈感下,轟然破碎。
“道友卻是太看得起陳某了,在下所使之術法,僅僅隻是針對自身功法而創,威能並不出眾,非得引動道紋,才能有此威力,道友能從我那小術中窺破瓶頸,乃是自身積累深厚之因。”
聞言,東焉卻是哈哈大笑。
“道友此言,卻是太過貶低自己了,即使是吾,在元嬰初期時,都難以引動道紋,道友卻是做到了這一點,在天資上卻是還要勝我一籌,日後成就難以限量啊。”
雙方互相吹捧了一番,隨後東焉又提議要多建立一些兩宗的聯係,大力收購落英宗出產的玄源丹,並且為解決玄源丹靈材一事出力。
對此,陳清自然是欣然接受,經由這次六宗鬥法,他又展現了一部分自身的實力,令東焉這樣的修士都開始拉攏他,其他的宗門估計也會如此,這對於落英宗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商議完了這些事情後,東焉便帶著陳清來到東焉宗的藏法閣,守閣的長老乃是一位元嬰中期的修士,修為僅僅隻比東焉低上一些。
東焉說出了陳清的身份,隨後又告訴守閣長老,除了第四層的宗門核心功法不能交予陳清觀看後,其餘三層都對陳清開放。
交待完畢後,東焉才跟陳清說道。
“好了,道友,接下來的七天,你便可以隨意參閱藏法閣中前三層的所有功法典籍,若是有什麽疑問,可以先詢問一些閣老,若還有疑惑,也可來尋我,道友請進吧。”
東焉將陳清迎進藏法閣,隨後便告辭,迴轉宗門主殿,調動東焉宗長老修士,前去占領之前打下的資源點。
陳清見狀,也是不由搖頭,感慨幸好他從未想過當宗主,而是讓韓秋水一直坐著,不然現在他可能也要去管理宗門,調解宗門事宜了。
打量了一眼東焉宗的藏法閣,粗略一看,此閣中的收藏典籍倒是與落英宗的有部分相同,但大多數還是不同的。
陳清隨便挑了一本,隨後便開始參閱,領略典籍中留下的,其他修士對於修行的理解。
到了他這等層次,尋常的煉氣,築基功法,隻要看上一眼,陳清便能完全領悟,甚至憑借自身推演出更優版本,隨著不斷利用天賦能力,他的積累也越發深厚,與同階修士堪稱不相上下,甚至還要勝出一些。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深厚積累,他才能在元嬰初期便領悟道紋。
如今他參閱這些低階功法,並不是為了自身的法力修行,而是為了給自己積累足夠的底蘊,好在道紋上有所領悟,推進修行。
此本火係功法不錯,以心火為引,溝通自身五髒,洗煉,從而推及全身,相當於一次小築基,能提升最少四成築基的概率,對於煉氣修士來說,極為重要,堪稱改命之法。
陳清看到了一本有些意思的,便將其記下,成為天賦能力與自身的養料。
他的速度很快,畢竟是元嬰期修士,有神識加持,翻閱典籍的速度遠超煉氣修士。
沒有到達七天的時間,第五天的下午,陳清便將藏法閣中所有低階功法全部參閱完成,守閣長老一直看著他,不過陳清並不在意,他又不準備去參悟四階功法,因此參閱完成後,便告別守閣長老,迴轉宗門主殿去了。
五天時間過去,東焉也處理了有關新的資源點的相關事宜,此時正在主殿內體會五行術法,參悟道紋。
陳清到來後,先是等上了一個時辰,待東焉清醒,才將自己已經參閱完藏法閣功法的事情感知,並準備告辭。
東焉醒後,得知此消息,亦是有些驚訝,但他卻是先招待了陳清一番,確認陳清想要離去後,便讓他離開了。
待陳清出了東焉宗,他立馬前往藏法閣,與守閣長老交談,看這五天裏陳清的動作如何。
說到陳清,守閣長老身上不由流露出一絲敬佩之色。
“他的確看完了藏法閣中的大部分功法,還有一些,是他已經在別處看出了的,並不深入,老夫與他交流修行之道,隻覺其對於修行的領悟遠超常人,甚至能與後期的大修士相媲美。”
聽完守閣長老的稱讚,東焉卻是歎了口氣。
“此人天資遠勝於我,在修行上更是紮實到了極點,看來其日後起碼也是一位後期修士,與其交好,於我宗而言,有益無害啊。”
那守閣長老亦是點頭,顯然十分讚同東焉的看法。
接下來陳清的修行又恢複了正常,中域風平浪靜,除了他們六宗與定真宗的鬥法,便再無什麽大事情。
修行了一段時日,東焉便向陳清發來邀請,讓其前往東焉宗一敘,順便參閱一番東焉宗的藏法閣收藏。
陳清得到消息後,立馬啟程,畢竟東焉宗雖然不是那些頂尖四階勢力,但其能誕生東焉這麽一位修行五行術法的修士,定然有不俗之處。
東焉宗與落英宗相隔有些距離,陳清雖然得到消息後便立馬啟程,但也用了兩三天時間才來到東焉宗的山門。
東焉宗的景象與初次到來時並無不同,陳清熟門熟路的來到宗門主殿,東焉已在主座上等候多時,見陳清到來,便立馬迎接,讓其入座,並遣人送上靈茶靈果。
“此次鬥法,本座本來是想為宗門再謀取一份資源,誰知機緣巧合下,竟在道友術法中窺破了瓶頸,一朝頓悟,受益匪淺啊。”
東焉的臉上掛著笑意,十分真切,陳清能看得出來。
不過這也很正常,對於他們這些高階修士而言,無論是靈丹,功法,都難以在修行上提供助力,隻能憑借自身積累,才能有所寸進。
雖然東焉天資非凡,但亦被元嬰後期瓶頸所困,因為修行五行術法的緣故,他若想突破後期,非得領悟五行道紋才可。
以他之天資,領悟一兩種道紋並不難,甚至他早已領悟了這五種道紋,但如何將其結合,化作五行,就不得而知,這個瓶頸困了他足足百年,如今才在陳清術法帶來的靈感下,轟然破碎。
“道友卻是太看得起陳某了,在下所使之術法,僅僅隻是針對自身功法而創,威能並不出眾,非得引動道紋,才能有此威力,道友能從我那小術中窺破瓶頸,乃是自身積累深厚之因。”
聞言,東焉卻是哈哈大笑。
“道友此言,卻是太過貶低自己了,即使是吾,在元嬰初期時,都難以引動道紋,道友卻是做到了這一點,在天資上卻是還要勝我一籌,日後成就難以限量啊。”
雙方互相吹捧了一番,隨後東焉又提議要多建立一些兩宗的聯係,大力收購落英宗出產的玄源丹,並且為解決玄源丹靈材一事出力。
對此,陳清自然是欣然接受,經由這次六宗鬥法,他又展現了一部分自身的實力,令東焉這樣的修士都開始拉攏他,其他的宗門估計也會如此,這對於落英宗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商議完了這些事情後,東焉便帶著陳清來到東焉宗的藏法閣,守閣的長老乃是一位元嬰中期的修士,修為僅僅隻比東焉低上一些。
東焉說出了陳清的身份,隨後又告訴守閣長老,除了第四層的宗門核心功法不能交予陳清觀看後,其餘三層都對陳清開放。
交待完畢後,東焉才跟陳清說道。
“好了,道友,接下來的七天,你便可以隨意參閱藏法閣中前三層的所有功法典籍,若是有什麽疑問,可以先詢問一些閣老,若還有疑惑,也可來尋我,道友請進吧。”
東焉將陳清迎進藏法閣,隨後便告辭,迴轉宗門主殿,調動東焉宗長老修士,前去占領之前打下的資源點。
陳清見狀,也是不由搖頭,感慨幸好他從未想過當宗主,而是讓韓秋水一直坐著,不然現在他可能也要去管理宗門,調解宗門事宜了。
打量了一眼東焉宗的藏法閣,粗略一看,此閣中的收藏典籍倒是與落英宗的有部分相同,但大多數還是不同的。
陳清隨便挑了一本,隨後便開始參閱,領略典籍中留下的,其他修士對於修行的理解。
到了他這等層次,尋常的煉氣,築基功法,隻要看上一眼,陳清便能完全領悟,甚至憑借自身推演出更優版本,隨著不斷利用天賦能力,他的積累也越發深厚,與同階修士堪稱不相上下,甚至還要勝出一些。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深厚積累,他才能在元嬰初期便領悟道紋。
如今他參閱這些低階功法,並不是為了自身的法力修行,而是為了給自己積累足夠的底蘊,好在道紋上有所領悟,推進修行。
此本火係功法不錯,以心火為引,溝通自身五髒,洗煉,從而推及全身,相當於一次小築基,能提升最少四成築基的概率,對於煉氣修士來說,極為重要,堪稱改命之法。
陳清看到了一本有些意思的,便將其記下,成為天賦能力與自身的養料。
他的速度很快,畢竟是元嬰期修士,有神識加持,翻閱典籍的速度遠超煉氣修士。
沒有到達七天的時間,第五天的下午,陳清便將藏法閣中所有低階功法全部參閱完成,守閣長老一直看著他,不過陳清並不在意,他又不準備去參悟四階功法,因此參閱完成後,便告別守閣長老,迴轉宗門主殿去了。
五天時間過去,東焉也處理了有關新的資源點的相關事宜,此時正在主殿內體會五行術法,參悟道紋。
陳清到來後,先是等上了一個時辰,待東焉清醒,才將自己已經參閱完藏法閣功法的事情感知,並準備告辭。
東焉醒後,得知此消息,亦是有些驚訝,但他卻是先招待了陳清一番,確認陳清想要離去後,便讓他離開了。
待陳清出了東焉宗,他立馬前往藏法閣,與守閣長老交談,看這五天裏陳清的動作如何。
說到陳清,守閣長老身上不由流露出一絲敬佩之色。
“他的確看完了藏法閣中的大部分功法,還有一些,是他已經在別處看出了的,並不深入,老夫與他交流修行之道,隻覺其對於修行的領悟遠超常人,甚至能與後期的大修士相媲美。”
聽完守閣長老的稱讚,東焉卻是歎了口氣。
“此人天資遠勝於我,在修行上更是紮實到了極點,看來其日後起碼也是一位後期修士,與其交好,於我宗而言,有益無害啊。”
那守閣長老亦是點頭,顯然十分讚同東焉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