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金率先查到了兇手和猛火油的下落。
這個功勞自然落在了潛火軍的頭上。
李部童十分開心,他終於為太子爭了一口氣,這樣一來,他們在朝廷便成功地立下了一杆旗幟。
偌大的禁軍中,潛火軍終將能有一席之地。
案子破獲之後,李部童更忙了,他找了能找的所有小報,寫下了一係列的朝野逸聞。
上至朝廷,如潛火軍破獲連環縱火案,守護汴梁太平。上到逸聞,再如縱火犯真兇落網,猛火油下落終於發現。
總之是五花八門的標題,他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製造更大的動靜,掀起一陣輿論浪潮。
案子雖然最終都是到開封府裏去審,不過,潛火軍的名頭他一定要打出來。
民意如水,風浪一起,便是民意滔滔。
之後,李部童才好建言太子,進一步壯大潛火軍,進一步完善汴梁的防火救火體係。
這也是,當時他和李真金共同的目標,也是他對於李真金的承諾。
環餅離開了,真金的心情同樣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陰霾。
李部童說道:“現在機會到了,李真金啊李真金,還記得當時你跟我說的嗎?未來的潛火軍,一定是汴梁最強大的滅火力量,防火,救火,滅火,火情調查,事統一軍,我們要改天換地,這就是我一遍又一遍跟你說過的,民間打火隊不是未來,潛火軍才是未來。”
隨後李部童進一步列舉了一些舉措,其一,家家戶戶巷子口設置防火水桶,每個巷子都要有太平缸,無論是平民還是貴人,太平缸要建在汴梁的每一個角落,永保太平。此外,還有專人來負責太平缸的維護與巡視。
其二,全城分布設置望火樓,高要三丈以上,可以從高處了望,用以火情預警,這就是屬於潛火軍的烽火台。
其三,也是重要的一條是,大規模擴充火軍人,五裏一鋪,十裏一軍。每坊巷三百步許,設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負責巡警,早起負責報曉。這一條同樣不分顯貴與平民,全城一律照此安排。鋪兵們輪流到望火樓值守,日夜不歇。一發現哪處起火,馬上望火樓通報火情,望火樓四處都有,消息片刻即可通達全城,之後潛火軍當即可前往營救,除此之外,廂軍各軍廂主以及禁軍馬步軍、乃至殿前三衙、開封府都應當領軍協助潛火軍救援,汲水撲滅,不用煩勞百姓。如果有軍隊懈怠,潛火軍可以以懈怠瀆職之罪上報樞密院,如此一來,在火情麵前,潛火軍更有話語權。”
往日清晨,汴梁人不等推開門,便會聽到街邊的報曉聲,他們往往是寺院道觀的頭陀又或是行者,前來化緣。
如今潛火軍也要報曉,夜間有鋪兵們提醒百姓們小心火燭,早晨也要有潛火軍起來喊出清晨的第一聲。
李部童說道:“我們就是要讓汴梁百姓們知道,潛火軍日夜守護在他們身邊,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平安。”
真金聽了這幾點要求,十分激動,心中陰霾掃去了大半。
“李大哥,這件事對於汴梁百姓,甚至是對於後代人都很有意義。”真金說道。
李部童很快將這幾條舉措上報太子,上奏朝廷。
其實最後一條引起了最大的爭議,現在國內財政一直比較吃力,要大規模擴充救火人員確實吃力。
不過,前日裏潛火軍的所作所為終於還是贏得了不少口碑,眾人也無話可說。
開封府以及禁軍都沒有能抓到兇手,找到猛火油的下落,麵子上本來就有些掛不住,更不用說再反對什麽。
太子趙桓力排眾議,終於使得這幾點要求通過,新的消防舉措開始實施,用以應對恐怖事件的襲擊。
很快,汴梁的街頭,便樹起了望火樓,街巷之間出現了軍訓鋪,街頭出現了巡邏的潛火兵。
不過這些士兵手裏拿的不是武器,而是銅鑼和麻搭。
銅鑼一響,百姓心安。麻搭隨身攜帶,遇到哪裏起了火苗,隨時可以上前拍打滅掉。
新的舉措贏得了喝彩,汴梁的官踏實了,汴梁的民心穩住了。
接下來再次發生火災的時候,潛火軍以及各部門通力協作,果然實現了快速預警,緊急出動,盡快滅火。
沒過多久,汴梁人都知道了,這些人被稱作是潛火兵。
這支部隊,被稱為是大宋潛火隊。
至於李真金,他最近也升官了。
潛火軍共擴充至一軍,不過這個軍共有兩個營,每營五百人,共計一千人。
撲火營是真金的老班底,是滅火的主力,主要負責滅火以及火災調查。李真金任指揮使,撲火營是滿員編製,共有五個都,李真金親自負責一個都,其餘四個都頭分別是苒六娘、包三將、王二竿,以及金槍何小乙。
至於張擇端,他做了防火營的指揮使。防火營的主要成員則是各處的鋪兵,平日裏駐紮在各處,每月輪流迴營訓練。
防火,撲火,兩樣都很重要。
這兩個營構成了潛火軍的主力。
縱火案的事情告一段落,人人都升了官,個個也難免開心。
可真金的心裏總有些不踏實,李部童打趣道:“你現在是火軍人了。”
李真金答道:“我不早就是火軍人了嘛。”
李部童笑了,笑嘻嘻地道:“我就知道,我不會看錯你的。”
不過,他對李部童說道:“升不升官,不重要,升了官心裏倒是不踏實了,不如老老實實打火。”
“想什麽呢?升官是為了讓你做事,不是為了讓你圖個虛名,更不是為了讓你專權享樂,現在雖然是潛火軍立住了,可還是不能放鬆啊,我做官快十年了,心裏明白一件事,隻要穿著官服,隨時都是在步履薄冰,戰戰兢兢不是壞事,粗心大意才容易葬送前程,葬送一切。”
李部童現在是潛火軍都虞侯,太子親自掛帥潛火軍都指揮使,不過潛火軍的具體事務,太子授權李部童全權管理。
眼看未來好像是一片大好。
不過事實上,這個任務還沒停止,李真金還要繼續致力完善著消防體係。他們要持續訓練新的火軍隊伍,要持續完善都城的滅火製度,甚至是要為潛火軍爭取福利。
近期官職升遷,潛火軍改組等等事情一項項落實,李部童不勝繁巨。
不過,其實還有一件事情真金還沒有告訴他,便是縱火犯們的縱火動機,當年汴梁大火,李建文便是縱火犯。
現在真金想,或許是時候要告訴李部童了。
正好,也要看一下他的想法。
這個功勞自然落在了潛火軍的頭上。
李部童十分開心,他終於為太子爭了一口氣,這樣一來,他們在朝廷便成功地立下了一杆旗幟。
偌大的禁軍中,潛火軍終將能有一席之地。
案子破獲之後,李部童更忙了,他找了能找的所有小報,寫下了一係列的朝野逸聞。
上至朝廷,如潛火軍破獲連環縱火案,守護汴梁太平。上到逸聞,再如縱火犯真兇落網,猛火油下落終於發現。
總之是五花八門的標題,他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製造更大的動靜,掀起一陣輿論浪潮。
案子雖然最終都是到開封府裏去審,不過,潛火軍的名頭他一定要打出來。
民意如水,風浪一起,便是民意滔滔。
之後,李部童才好建言太子,進一步壯大潛火軍,進一步完善汴梁的防火救火體係。
這也是,當時他和李真金共同的目標,也是他對於李真金的承諾。
環餅離開了,真金的心情同樣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陰霾。
李部童說道:“現在機會到了,李真金啊李真金,還記得當時你跟我說的嗎?未來的潛火軍,一定是汴梁最強大的滅火力量,防火,救火,滅火,火情調查,事統一軍,我們要改天換地,這就是我一遍又一遍跟你說過的,民間打火隊不是未來,潛火軍才是未來。”
隨後李部童進一步列舉了一些舉措,其一,家家戶戶巷子口設置防火水桶,每個巷子都要有太平缸,無論是平民還是貴人,太平缸要建在汴梁的每一個角落,永保太平。此外,還有專人來負責太平缸的維護與巡視。
其二,全城分布設置望火樓,高要三丈以上,可以從高處了望,用以火情預警,這就是屬於潛火軍的烽火台。
其三,也是重要的一條是,大規模擴充火軍人,五裏一鋪,十裏一軍。每坊巷三百步許,設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負責巡警,早起負責報曉。這一條同樣不分顯貴與平民,全城一律照此安排。鋪兵們輪流到望火樓值守,日夜不歇。一發現哪處起火,馬上望火樓通報火情,望火樓四處都有,消息片刻即可通達全城,之後潛火軍當即可前往營救,除此之外,廂軍各軍廂主以及禁軍馬步軍、乃至殿前三衙、開封府都應當領軍協助潛火軍救援,汲水撲滅,不用煩勞百姓。如果有軍隊懈怠,潛火軍可以以懈怠瀆職之罪上報樞密院,如此一來,在火情麵前,潛火軍更有話語權。”
往日清晨,汴梁人不等推開門,便會聽到街邊的報曉聲,他們往往是寺院道觀的頭陀又或是行者,前來化緣。
如今潛火軍也要報曉,夜間有鋪兵們提醒百姓們小心火燭,早晨也要有潛火軍起來喊出清晨的第一聲。
李部童說道:“我們就是要讓汴梁百姓們知道,潛火軍日夜守護在他們身邊,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平安。”
真金聽了這幾點要求,十分激動,心中陰霾掃去了大半。
“李大哥,這件事對於汴梁百姓,甚至是對於後代人都很有意義。”真金說道。
李部童很快將這幾條舉措上報太子,上奏朝廷。
其實最後一條引起了最大的爭議,現在國內財政一直比較吃力,要大規模擴充救火人員確實吃力。
不過,前日裏潛火軍的所作所為終於還是贏得了不少口碑,眾人也無話可說。
開封府以及禁軍都沒有能抓到兇手,找到猛火油的下落,麵子上本來就有些掛不住,更不用說再反對什麽。
太子趙桓力排眾議,終於使得這幾點要求通過,新的消防舉措開始實施,用以應對恐怖事件的襲擊。
很快,汴梁的街頭,便樹起了望火樓,街巷之間出現了軍訓鋪,街頭出現了巡邏的潛火兵。
不過這些士兵手裏拿的不是武器,而是銅鑼和麻搭。
銅鑼一響,百姓心安。麻搭隨身攜帶,遇到哪裏起了火苗,隨時可以上前拍打滅掉。
新的舉措贏得了喝彩,汴梁的官踏實了,汴梁的民心穩住了。
接下來再次發生火災的時候,潛火軍以及各部門通力協作,果然實現了快速預警,緊急出動,盡快滅火。
沒過多久,汴梁人都知道了,這些人被稱作是潛火兵。
這支部隊,被稱為是大宋潛火隊。
至於李真金,他最近也升官了。
潛火軍共擴充至一軍,不過這個軍共有兩個營,每營五百人,共計一千人。
撲火營是真金的老班底,是滅火的主力,主要負責滅火以及火災調查。李真金任指揮使,撲火營是滿員編製,共有五個都,李真金親自負責一個都,其餘四個都頭分別是苒六娘、包三將、王二竿,以及金槍何小乙。
至於張擇端,他做了防火營的指揮使。防火營的主要成員則是各處的鋪兵,平日裏駐紮在各處,每月輪流迴營訓練。
防火,撲火,兩樣都很重要。
這兩個營構成了潛火軍的主力。
縱火案的事情告一段落,人人都升了官,個個也難免開心。
可真金的心裏總有些不踏實,李部童打趣道:“你現在是火軍人了。”
李真金答道:“我不早就是火軍人了嘛。”
李部童笑了,笑嘻嘻地道:“我就知道,我不會看錯你的。”
不過,他對李部童說道:“升不升官,不重要,升了官心裏倒是不踏實了,不如老老實實打火。”
“想什麽呢?升官是為了讓你做事,不是為了讓你圖個虛名,更不是為了讓你專權享樂,現在雖然是潛火軍立住了,可還是不能放鬆啊,我做官快十年了,心裏明白一件事,隻要穿著官服,隨時都是在步履薄冰,戰戰兢兢不是壞事,粗心大意才容易葬送前程,葬送一切。”
李部童現在是潛火軍都虞侯,太子親自掛帥潛火軍都指揮使,不過潛火軍的具體事務,太子授權李部童全權管理。
眼看未來好像是一片大好。
不過事實上,這個任務還沒停止,李真金還要繼續致力完善著消防體係。他們要持續訓練新的火軍隊伍,要持續完善都城的滅火製度,甚至是要為潛火軍爭取福利。
近期官職升遷,潛火軍改組等等事情一項項落實,李部童不勝繁巨。
不過,其實還有一件事情真金還沒有告訴他,便是縱火犯們的縱火動機,當年汴梁大火,李建文便是縱火犯。
現在真金想,或許是時候要告訴李部童了。
正好,也要看一下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