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調整戰術
從開機甲到星海艦隊,我統禦群星 作者:帝國具裝騎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敵人修建防禦工事,修建的如火如荼的過程中。
黎信的部隊也在調集之中。
從高原通過山區,這期間的道路,也在此前就已經修建完畢。
從亞敦的基地穿過山區的道路,總共有五條,其中三條是土路,原本就存在的。
另外兩條,則是黎信到任之後安排人手修建的。
當時是為了剿滅反抗軍方便而修建的道路,現在變成了軍隊的後勤補給線。
這些道路的大部分在亞敦十二個基地的控製範圍之內,隻有一部分開始往高原之下走的地方,是非控製區。
黎信的部隊很快的按照了既定的計劃開拔。
相比於他們所在的位置,加斯烏潛修會,諾東堡,還有德灣科技距離建立的防線更近一些。
所以在藍圖駐軍和守備軍抵達之前,諾東堡的軍隊,就已經在防線建立了不少的防禦陣地。
軍隊在山區緩慢的行軍,但並不是以一條長龍的方式行軍的。
部隊大多數都是比較分散的,以連級為單位行軍。
在現代戰爭時期,想要大兵團的集結,這是一個問題。
敵人不會放任你集結部隊的,隻要有情報的泄露,可能下一刻就是重炮的集群炮擊,亦或者是空襲或者導彈的襲擊。
軍隊在基地的範圍之內那並不需要擔心,因為基地有防空係統,還有大型的雷達。
敵人的炮火也不可能從高原下麵打上來。
至於導彈,那更不需要擔心了,防空係統足以解決。
但是到了行軍的路上就不一樣了,導彈依舊會被防空係統所防禦,因為高原上有著天生的優勢。
雷達站建立在山峰之上,天然就有更強的效果。
但是炮擊卻難以防範,萬一行軍的路上,遭遇了重炮的攻擊,那就難以抵擋了。
同理,對於防禦的部隊來說也是一樣的。
這也是為什麽從黎信作戰以來,大多數軍隊的防禦陣地,可能都隻有幾十個人,上百個人。
更大範圍的陣地沒有,都是一些小陣地連成片。
原因就在於這點,現代戰爭的火力投送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相比於老兵的生命,炮彈的價值就顯得沒有那麽貴了。
部隊開拔的很順利,但是山地道路不好走也是實情。
即使有前麵半截路有公路,但後麵卻是沒有的,而且要防禦可能存在的襲擊,軍隊行軍的速度也不算快,需要留有餘力。
花了一個多周的時間,黎信他們終於走下亞敦高地,部隊分成了四條線,分別走西斯蘭湖,亞那卡山穀,加普古河穀,瓦比達勒河穀。
戰時指揮部中,這是由好幾輛裝甲卡車改裝組成的。
在其中一輛車的背後,還掛載了一個巨大的方艙,這是增強信號的模組。
方艙的塗裝是山地的顏色,盡可能的偽裝自己。
目前因為亞空間風暴的原因,就連衛星都難以在太空中生存,所以很多的時候,通訊都會受到星球磁場的幹擾。
掛載了這通訊模組方艙,黎信的指揮部才能夠最大限度的聯係到所有的軍隊。
幾台作為戰時指揮部的車內,加起來十幾名參謀官在忙碌著。
一條條情報人員收集來的情報,被匯總到了指揮部之中,黎信沒有在指揮部之內,而是在一側的先鋒機甲之中。
但他的全息投影卻在指揮部的車中,這麽短的距離,足夠他們實現無縫通訊和指揮。
翁華說道:“主管,從前線匯總來的情報顯示,敵人已經在前方建立了防線。”
在車內的全息地圖,被翁華拉開,首先打開的就是西斯蘭湖,以及周圍的公路設施。
“防守最為嚴密的是西斯蘭湖,因為這裏有唯一條通暢的公路,目前發現諾東堡的第三摩步旅的一部分在此地駐守。”
“不過從前線的番號發現,還有德灣科技的一個摩步旅,也出現在了這裏。”
“這裏至少有六千人在建立防線,我們來的慢了點,敵人已經建立起來了半永備的防禦工事。”
“從空中偵查來看,至少有上百個小型陣地,幾乎將周圍全部布防。”
翁華又指向第二個地點。
“亞那卡山穀,這裏是原本的土路,現在德灣科技的一個摩步旅在此建立防線,人數在四千人左右。”
“最後就是加普古河穀,瓦比達勒河穀了,敵人在這裏,諾東堡的第三摩步旅的另一半在加普古河穀建立防線,人數兩千人左右,瓦比達勒則是加斯烏潛修會的兩個團的番號,人數三千人左右。”
黎信問道:“加斯烏潛修會隻出動了兩個團?”
翁華看了眼情報說道:“是的主管,不屈之盾答應了我們的條件,他們開始出動騷擾加斯烏潛修會,隻不過他們的戰鬥力也不行,加斯烏潛修會留下了兩個戍衛團,用來防範不屈之盾。”
“另外,諾東堡的第二機械旅的番號,並沒有直接的出現在防線之中,我們猜測他們可能是將這個旅作為了預備隊,作為機動力量隨時支援各個方位的防線。”
機甲座艙之中的黎信頷首,對於現有的情報已經有所了解。
他沒有急著說話,而是細細的思索著這些情報,從中找到合適的進攻位置。
不僅僅是思索,同時他還不斷的觀察著後方的地圖。
敵人建立防線的四個位置,期間相距的距離並不短,從西斯蘭湖到亞那卡山穀之間的距離,有近一百公裏,另外兩條河穀的距離稍微更遠一點。
西斯蘭湖到加普古河穀有一百八十公裏左右,到瓦比達勒河穀,則是兩百三十多公裏。
黎信的目光不斷的在地圖上來迴的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這裏距離四個防線,都是差不多的路程,敵人的機械旅可能就躲藏在這裏。
這個位置,距離前線可能有二十多公裏的樣子,到時候無論哪個防線出現了壓力,機械旅的部隊,都能夠在兩個小時之內,支援抵達。
黎信重重的點在了地圖上的這一點,全息投影對翁華說道:“安排高山勇士突擊隊,自由扞衛者突擊隊,給我從山地繞開敵人的防線,偵查一下敵人的機械旅是在什麽地方!”
“是!主管!”
黎信的部隊也在調集之中。
從高原通過山區,這期間的道路,也在此前就已經修建完畢。
從亞敦的基地穿過山區的道路,總共有五條,其中三條是土路,原本就存在的。
另外兩條,則是黎信到任之後安排人手修建的。
當時是為了剿滅反抗軍方便而修建的道路,現在變成了軍隊的後勤補給線。
這些道路的大部分在亞敦十二個基地的控製範圍之內,隻有一部分開始往高原之下走的地方,是非控製區。
黎信的部隊很快的按照了既定的計劃開拔。
相比於他們所在的位置,加斯烏潛修會,諾東堡,還有德灣科技距離建立的防線更近一些。
所以在藍圖駐軍和守備軍抵達之前,諾東堡的軍隊,就已經在防線建立了不少的防禦陣地。
軍隊在山區緩慢的行軍,但並不是以一條長龍的方式行軍的。
部隊大多數都是比較分散的,以連級為單位行軍。
在現代戰爭時期,想要大兵團的集結,這是一個問題。
敵人不會放任你集結部隊的,隻要有情報的泄露,可能下一刻就是重炮的集群炮擊,亦或者是空襲或者導彈的襲擊。
軍隊在基地的範圍之內那並不需要擔心,因為基地有防空係統,還有大型的雷達。
敵人的炮火也不可能從高原下麵打上來。
至於導彈,那更不需要擔心了,防空係統足以解決。
但是到了行軍的路上就不一樣了,導彈依舊會被防空係統所防禦,因為高原上有著天生的優勢。
雷達站建立在山峰之上,天然就有更強的效果。
但是炮擊卻難以防範,萬一行軍的路上,遭遇了重炮的攻擊,那就難以抵擋了。
同理,對於防禦的部隊來說也是一樣的。
這也是為什麽從黎信作戰以來,大多數軍隊的防禦陣地,可能都隻有幾十個人,上百個人。
更大範圍的陣地沒有,都是一些小陣地連成片。
原因就在於這點,現代戰爭的火力投送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相比於老兵的生命,炮彈的價值就顯得沒有那麽貴了。
部隊開拔的很順利,但是山地道路不好走也是實情。
即使有前麵半截路有公路,但後麵卻是沒有的,而且要防禦可能存在的襲擊,軍隊行軍的速度也不算快,需要留有餘力。
花了一個多周的時間,黎信他們終於走下亞敦高地,部隊分成了四條線,分別走西斯蘭湖,亞那卡山穀,加普古河穀,瓦比達勒河穀。
戰時指揮部中,這是由好幾輛裝甲卡車改裝組成的。
在其中一輛車的背後,還掛載了一個巨大的方艙,這是增強信號的模組。
方艙的塗裝是山地的顏色,盡可能的偽裝自己。
目前因為亞空間風暴的原因,就連衛星都難以在太空中生存,所以很多的時候,通訊都會受到星球磁場的幹擾。
掛載了這通訊模組方艙,黎信的指揮部才能夠最大限度的聯係到所有的軍隊。
幾台作為戰時指揮部的車內,加起來十幾名參謀官在忙碌著。
一條條情報人員收集來的情報,被匯總到了指揮部之中,黎信沒有在指揮部之內,而是在一側的先鋒機甲之中。
但他的全息投影卻在指揮部的車中,這麽短的距離,足夠他們實現無縫通訊和指揮。
翁華說道:“主管,從前線匯總來的情報顯示,敵人已經在前方建立了防線。”
在車內的全息地圖,被翁華拉開,首先打開的就是西斯蘭湖,以及周圍的公路設施。
“防守最為嚴密的是西斯蘭湖,因為這裏有唯一條通暢的公路,目前發現諾東堡的第三摩步旅的一部分在此地駐守。”
“不過從前線的番號發現,還有德灣科技的一個摩步旅,也出現在了這裏。”
“這裏至少有六千人在建立防線,我們來的慢了點,敵人已經建立起來了半永備的防禦工事。”
“從空中偵查來看,至少有上百個小型陣地,幾乎將周圍全部布防。”
翁華又指向第二個地點。
“亞那卡山穀,這裏是原本的土路,現在德灣科技的一個摩步旅在此建立防線,人數在四千人左右。”
“最後就是加普古河穀,瓦比達勒河穀了,敵人在這裏,諾東堡的第三摩步旅的另一半在加普古河穀建立防線,人數兩千人左右,瓦比達勒則是加斯烏潛修會的兩個團的番號,人數三千人左右。”
黎信問道:“加斯烏潛修會隻出動了兩個團?”
翁華看了眼情報說道:“是的主管,不屈之盾答應了我們的條件,他們開始出動騷擾加斯烏潛修會,隻不過他們的戰鬥力也不行,加斯烏潛修會留下了兩個戍衛團,用來防範不屈之盾。”
“另外,諾東堡的第二機械旅的番號,並沒有直接的出現在防線之中,我們猜測他們可能是將這個旅作為了預備隊,作為機動力量隨時支援各個方位的防線。”
機甲座艙之中的黎信頷首,對於現有的情報已經有所了解。
他沒有急著說話,而是細細的思索著這些情報,從中找到合適的進攻位置。
不僅僅是思索,同時他還不斷的觀察著後方的地圖。
敵人建立防線的四個位置,期間相距的距離並不短,從西斯蘭湖到亞那卡山穀之間的距離,有近一百公裏,另外兩條河穀的距離稍微更遠一點。
西斯蘭湖到加普古河穀有一百八十公裏左右,到瓦比達勒河穀,則是兩百三十多公裏。
黎信的目光不斷的在地圖上來迴的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這裏距離四個防線,都是差不多的路程,敵人的機械旅可能就躲藏在這裏。
這個位置,距離前線可能有二十多公裏的樣子,到時候無論哪個防線出現了壓力,機械旅的部隊,都能夠在兩個小時之內,支援抵達。
黎信重重的點在了地圖上的這一點,全息投影對翁華說道:“安排高山勇士突擊隊,自由扞衛者突擊隊,給我從山地繞開敵人的防線,偵查一下敵人的機械旅是在什麽地方!”
“是!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