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時代變了
從開機甲到星海艦隊,我統禦群星 作者:帝國具裝騎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星艦重新飛上太空,這是劃時代的舉動。
就如同人類殖民者第一次乘坐星艦開始太空殖民一樣,從狹小的星球,到廣袤的太空。
原本三位一體的戰鬥方式,瞬間變為了需要四位一體。
以前的戰爭,可能隻需要爭奪製空權,就能夠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但現在不同了,大氣內製空權在太空權的麵前,那連屁都算不上。
別的不說,不說飛不飛星艦了,就算是發射衛星到太空軌道上,那麽對於情報的偵查,都是以前僅僅靠偵察機所不能比擬的。
何況,還有更多,更先進的裝備。
衛星,軌道武器站,恆星基地等等。
星艦縱橫於太空,直接飛到敵人的防禦工事之上。
那麽此時,敵人就和他的防禦工事一樣可笑,星艦的武器,可不是陸軍空軍能夠比擬的。
別的不說,僅僅是使用的動能大炮,就能夠摧毀絕大多數的防禦建築。
從太空發射的動能武器,普通的星艦雖然做不到一發就能夠擊穿底殼,打穿大陸板塊,但威力也不俗。
從動能武器的攻擊方式來看,主要是利用高速運動的彈頭所具備的巨大動能來直接摧毀目標。
近地軌道本身就具有較高的速度,這速度大約是7.9-11.2千米\/秒左右。
當從近地軌道發射動能武器,武器就可以借助這個初始速度。
相比於地麵發射的武器,達到更高的末速度。
動能武器的威力,可以使用動能公式來計算,如果是一發十千克左右的實心金屬彈丸,那麽撞擊的威力,大約相當於幾十千克到上百千克炸藥當量炸藥爆炸的威力。
不過這也隻是單純的從能量角度去比較,實際的毀傷效果還要與能量的釋放方式,有多種因素的關係。
(想要像電影裏那樣,一發動能鎢金柱摧毀一個城市,這基本上沒可能的。)
但動能武器也不可能僅僅就是單純的金屬柱,仍然可以往其中增添炸藥,或者其他的高能化合物。
可以說,這種近地軌道的動能武器,在對付地麵目標來說,實在是太好用了。
就像黎信之前打的維克鎮,那些原本使用遠程的戰術導彈所攻擊的目標。
現在都能直接換成動能武器,導彈那龐大的彈體完全不需要,發射藥,助推劑,甚至發動機都不需要那麽多。
直接從近地軌道發射的裝有爆炸物的彈頭,加一個簡單的發動機來末端製導。
這成本不知道省了多少錢,直接從昂貴的武器,變成了便宜的炮彈。
原本調用戰術導彈,需要多方的計算,便宜的目標都不能用。
但是近地軌道的動能武器,那是直接就能大麵積的轟炸的。
這才是真正改變了地麵戰爭的模式。
而這還隻是一件最普通的武器,對於近地軌道的武器站來說,還有其他的武器可以使用。
對於星艦,那就更不用說了,從星艦上起飛的戰鬥機,大口徑,小口徑的能量炮。
這都是對地麵和空中目標超級大的威脅。
可以說,對於一個星球的戰爭,從星艦起飛的這一刻,就可以分為上下兩個截然不同的模式。
戰鬥的方式需要更改,戰法需要重新修訂,人員需要重新培訓。
變化太大了。
對於藍圖來說,他們是星際殖民勢力,他們是必然會有星艦的,而且可能還擁有製造星艦的技術。
和藍圖一樣,羅德動力也是如此,甚至還有在貫索四這三個龐大的大勢力之下屈服的一些其他的二流勢力。
他們在星際那也是有靠山的,此時可能一下子就要支棱起來了。
整個星球的格局,從此刻開始,變得大有不同。
和這些有靠山的勢力相比,洛克王權國,那就相對而言比較慘了。
他們是貫索四本土崛起的勢力,民眾在洛克王權國的皇帝帶領下,推翻了原本的殖民者勢力,還建立了一個封建製國家。
他們在星際中沒有總部,沒有靠山,甚至還有一個大敵人。
那就是被他們推翻的那個勢力的星際版本。
這下子,當亞空間風暴真的消散之後,洛克王權國的危機才算是真正的到來。
這個時候,洛克王權國還怎麽敢跟作為星際勢力的藍圖生物科技集團再開戰。
難不成還覺得自己的敵人不夠多的嗎?
現在,他們想的應該是怎麽去緩和雙方之間的關係,或者從藍圖和羅德動力這裏得到一定的戰略支持。
這麽一想,洛克王權國的好日子還真是到頭了。
黎信想到這,忍不住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說道:“這麽說……我們在德灣科技的好日子,要來了?”
黎信的話音落下,其他幾個人的臉色都變得欣喜起來,翁華更是說道:“主管,我們這次還真是賭對了!”
“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我們守住了這三塊新地盤,為集團開疆擴土,功勞大大的!”
“而且還不會有反撲,這真是運氣啊!”
黎信也點頭:“是啊,確實是運氣。”
“瓦倫不等我們休息好就追過來,麵對即將爆發的惡戰,就算我們能打贏,也要損失不少。”
“至於現在……我們才是戰略大師!”
黎信十分的自得,這怎麽不能算是戰略大師呢,在敵人雙倍的優勢兵力之下,成功的殲滅了敵人一半的兵力。
而自身沒有什麽損傷,僅僅損失了不到十台的機甲,還有一些裝甲和步兵。
這換來這麽大的戰果,實在是一次巨大的戰功。
但開心過後,黎信又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他說道:“按理來說,洛克王權國在推翻了原有的星際殖民勢力之後,不是應該也繼承了他們的星艦嗎?”
“而且我記得他們也吞並了一些其他的勢力吧,這些應該也有星艦才對,至少搭載著這些殖民者來到貫索四的星艦應該還是有的。”
翁華說道:“是有,聽長輩們說,這也是接下來貫索四會比較安穩的主要原因。”
“洛克王權國也有星艦,同時也具備建造星艦的能力,但……和星際勢力比,這點實在是不夠看。”
就如同人類殖民者第一次乘坐星艦開始太空殖民一樣,從狹小的星球,到廣袤的太空。
原本三位一體的戰鬥方式,瞬間變為了需要四位一體。
以前的戰爭,可能隻需要爭奪製空權,就能夠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但現在不同了,大氣內製空權在太空權的麵前,那連屁都算不上。
別的不說,不說飛不飛星艦了,就算是發射衛星到太空軌道上,那麽對於情報的偵查,都是以前僅僅靠偵察機所不能比擬的。
何況,還有更多,更先進的裝備。
衛星,軌道武器站,恆星基地等等。
星艦縱橫於太空,直接飛到敵人的防禦工事之上。
那麽此時,敵人就和他的防禦工事一樣可笑,星艦的武器,可不是陸軍空軍能夠比擬的。
別的不說,僅僅是使用的動能大炮,就能夠摧毀絕大多數的防禦建築。
從太空發射的動能武器,普通的星艦雖然做不到一發就能夠擊穿底殼,打穿大陸板塊,但威力也不俗。
從動能武器的攻擊方式來看,主要是利用高速運動的彈頭所具備的巨大動能來直接摧毀目標。
近地軌道本身就具有較高的速度,這速度大約是7.9-11.2千米\/秒左右。
當從近地軌道發射動能武器,武器就可以借助這個初始速度。
相比於地麵發射的武器,達到更高的末速度。
動能武器的威力,可以使用動能公式來計算,如果是一發十千克左右的實心金屬彈丸,那麽撞擊的威力,大約相當於幾十千克到上百千克炸藥當量炸藥爆炸的威力。
不過這也隻是單純的從能量角度去比較,實際的毀傷效果還要與能量的釋放方式,有多種因素的關係。
(想要像電影裏那樣,一發動能鎢金柱摧毀一個城市,這基本上沒可能的。)
但動能武器也不可能僅僅就是單純的金屬柱,仍然可以往其中增添炸藥,或者其他的高能化合物。
可以說,這種近地軌道的動能武器,在對付地麵目標來說,實在是太好用了。
就像黎信之前打的維克鎮,那些原本使用遠程的戰術導彈所攻擊的目標。
現在都能直接換成動能武器,導彈那龐大的彈體完全不需要,發射藥,助推劑,甚至發動機都不需要那麽多。
直接從近地軌道發射的裝有爆炸物的彈頭,加一個簡單的發動機來末端製導。
這成本不知道省了多少錢,直接從昂貴的武器,變成了便宜的炮彈。
原本調用戰術導彈,需要多方的計算,便宜的目標都不能用。
但是近地軌道的動能武器,那是直接就能大麵積的轟炸的。
這才是真正改變了地麵戰爭的模式。
而這還隻是一件最普通的武器,對於近地軌道的武器站來說,還有其他的武器可以使用。
對於星艦,那就更不用說了,從星艦上起飛的戰鬥機,大口徑,小口徑的能量炮。
這都是對地麵和空中目標超級大的威脅。
可以說,對於一個星球的戰爭,從星艦起飛的這一刻,就可以分為上下兩個截然不同的模式。
戰鬥的方式需要更改,戰法需要重新修訂,人員需要重新培訓。
變化太大了。
對於藍圖來說,他們是星際殖民勢力,他們是必然會有星艦的,而且可能還擁有製造星艦的技術。
和藍圖一樣,羅德動力也是如此,甚至還有在貫索四這三個龐大的大勢力之下屈服的一些其他的二流勢力。
他們在星際那也是有靠山的,此時可能一下子就要支棱起來了。
整個星球的格局,從此刻開始,變得大有不同。
和這些有靠山的勢力相比,洛克王權國,那就相對而言比較慘了。
他們是貫索四本土崛起的勢力,民眾在洛克王權國的皇帝帶領下,推翻了原本的殖民者勢力,還建立了一個封建製國家。
他們在星際中沒有總部,沒有靠山,甚至還有一個大敵人。
那就是被他們推翻的那個勢力的星際版本。
這下子,當亞空間風暴真的消散之後,洛克王權國的危機才算是真正的到來。
這個時候,洛克王權國還怎麽敢跟作為星際勢力的藍圖生物科技集團再開戰。
難不成還覺得自己的敵人不夠多的嗎?
現在,他們想的應該是怎麽去緩和雙方之間的關係,或者從藍圖和羅德動力這裏得到一定的戰略支持。
這麽一想,洛克王權國的好日子還真是到頭了。
黎信想到這,忍不住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說道:“這麽說……我們在德灣科技的好日子,要來了?”
黎信的話音落下,其他幾個人的臉色都變得欣喜起來,翁華更是說道:“主管,我們這次還真是賭對了!”
“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我們守住了這三塊新地盤,為集團開疆擴土,功勞大大的!”
“而且還不會有反撲,這真是運氣啊!”
黎信也點頭:“是啊,確實是運氣。”
“瓦倫不等我們休息好就追過來,麵對即將爆發的惡戰,就算我們能打贏,也要損失不少。”
“至於現在……我們才是戰略大師!”
黎信十分的自得,這怎麽不能算是戰略大師呢,在敵人雙倍的優勢兵力之下,成功的殲滅了敵人一半的兵力。
而自身沒有什麽損傷,僅僅損失了不到十台的機甲,還有一些裝甲和步兵。
這換來這麽大的戰果,實在是一次巨大的戰功。
但開心過後,黎信又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他說道:“按理來說,洛克王權國在推翻了原有的星際殖民勢力之後,不是應該也繼承了他們的星艦嗎?”
“而且我記得他們也吞並了一些其他的勢力吧,這些應該也有星艦才對,至少搭載著這些殖民者來到貫索四的星艦應該還是有的。”
翁華說道:“是有,聽長輩們說,這也是接下來貫索四會比較安穩的主要原因。”
“洛克王權國也有星艦,同時也具備建造星艦的能力,但……和星際勢力比,這點實在是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