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迴到天津四
從開機甲到星海艦隊,我統禦群星 作者:帝國具裝騎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15 章 迴到天津四
黎信和胡德·振翅繼續交流著。
他指著外麵的那四百艘艦船說道:“這四百艘艦船,是在菲努皇權國的母星上入侵的混沌艦隊的艦船。”
“其中有不少艦船,還是有改裝的價值,可以作為你們的艦隊使用的。”
“這一次,我就將這批艦船留給你們了,希望你們盡快的將其驅魔完成,投入到軍隊之中使用。”
胡德·振翅老早就看到了這批艦船,之前還在猜測,這批艦船的最終會去什麽地方。
沒想到,這個餡餅,最終是砸在了亞魯聯盟的身上。
胡德·振翅當即起身,恭敬的說道:“多謝大元帥!”
“我們一定會盡快完成驅魔,完成改裝,讓他們盡快的服役!”
黎信頷首,對於胡德·振翅的表現十分的滿意。
當然了,這批艦船也不是免費的,今後也是需要用資源來補償銀河防務的。
但是這些資源可以在以後再補償,黎信十分寬宏大量的延後了這批資源支付的時間。
十年的戰爭,對於亞魯聯盟來說,幾乎榨幹了他們最後一滴血。
損失的可不僅僅是士兵,還有大量的工業資源被用於戰爭。
如果黎信在這個時候再從亞魯聯盟抽走大批的資源,那可就對接下來的大局有更壞的影響。
亞魯聯盟,臣服於銀河防務,今後雖然要付出資源,協助宗主國作戰。
但是從目前來看,他們還是賺的。
沒有黎信的話,他們都要被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給征服了。
另一點,黎信也提供了一些技術,支援給了亞魯聯盟,其中就有第三代的戰列艦主炮的技術。
以及其他的一些三代艦的技術,這些技術可以讓亞魯聯盟,在接下來建造的艦船之中,應用上。
屆時,新建造的艦船,就能夠擁有更強大一些的戰鬥力。
至於為什麽不是第三代半的技術,或者幹脆第四代的技術。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黎信不相信亞魯聯盟的保密手段。
萬一今天剛剛給出去,沒多久這些技術就落入了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的手裏,那就有意思了。
三代艦的技術,對於這片星域的所有國度來說,都已經算是先進技術。
更強的技術,隻能夠由銀河防務公司來掌控。
黎信在離開亞魯聯盟之前,還是為這個國家,規劃了一些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主要是軍事方麵的,停戰協議結束之後,雙方開戰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黎信需要爭取到每一分的力量。
亞魯聯盟,首先就需要在邊境星係內,建造更強大的防線,今後的艦隊,也將在這裏駐防。
下一次的戰爭,就是一次雙方的博弈。
宇宙戰爭,從來不會有固定的進攻路線。
從銀河防務到亞魯聯盟,再從亞魯聯盟到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這是一條進攻路線。
但,銀河防務的艦隊,也可以不通過亞魯聯盟,徑直的穿越其他的星係,進攻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
這相對應的,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
黎信也無法分辨,對方究竟會從什麽地方,對自己發動攻擊。
地盤小有小的好處,需要防禦的地方也少。
地盤大了,就有大的壞處。
大了,需要防禦的地方就多了,尤其距離還都不近。
達爾哈什霸權的位置,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肯定是知道的。
而銀河防務的位置,原本他們應該不知道,但是二十年的停戰協議時間,肯定也足夠他們從各個方麵獲得具體的坐標。
當雙方都知道具體位置之後,開啟戰爭的話。
這就需要考慮雙方的情報工作,還有偵查係統的能力。
亞魯聯盟需要防禦,達爾哈什霸權星域也需要防禦,首都星域更需要防禦。
布置完亞魯聯盟的防禦之後,黎信帶著主力艦隊朝著本土趕迴去。
……
6156年的9月,黎信終於再次迴到了闊別已久的首都天津四星係。
從開戰離開,到徹底的結束戰爭,返迴首都,時間如流水一般。
轉眼,就是過去了十四五年的時間。
黎信的返迴,帶迴來了大批的資源,這些資源將會投入天津四,沃克星係,以及第三個生命星球所在的天狼a星係。
有了這些資源之後,星球的發展會加快。
這些年來,本土的太空船塢的建造,也是一刻都不曾停止的,源源不斷的材料,源源不斷的克隆人技術工人被送入其中。
更大,更多的艦容單位的太空船塢,才能夠生產出來更多的艦船。
目前,黎信麾下的戰爭潛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最起碼艦船的建造速度是大大加快的。
現在銀河防務建造艦船,都是按照一個艦隊一個艦隊的模式打造。
首先,會建立一個艦隊的編製,接著從中央將所有的建造任務,下發給一個個的太空船塢。
從天津四,沃克星係,薩克三星係,到達爾哈什星域的一個個太空船塢,都會開始建造這些艦船。
其中,大型的,巡洋艦,戰列艦,目前還是隻會在原本的本土星係建造。
而中小型的,驅逐艦,雷擊艦,護衛艦,甚至運輸船,陸軍登陸艦,以及小型的突擊艇等等。
這類的艦船,就已經可以下發給達爾哈什星域的太空船塢之中,由這裏的艦船來建造。
因為達爾哈什星域的太空船塢已經全部改造完成,而首都星域的太空船塢,又在不斷的擴大之中。
一支主力艦隊的建造時間,也從原本的兩年的時間,縮短到了一年半左右。
如果首都星域內的太空船塢繼續的建造擴大,那麽這個時間,肯定還會繼續的縮短。
但是艦船的建造簡單,但船員和士兵,以及配套的靈能者,卻成為了新的問題。
為這些艦船配備好所有的人員,時間往往超過了建造艦船的時間。
目前黎信對於主力艦隊的艦船配比,還是比較滿意的,至少從目前來看,這樣的一支艦隊,既能夠發揮出大型艦船的力量。
也有中小型的艦船能夠支撐起防線,保護大型艦船。
今後的編製,短時間之內應該是不會進行改變,三百艘各類型艦船組成的一支主力艦隊,能夠在應對大多數情況下的作戰任務。
黎信和胡德·振翅繼續交流著。
他指著外麵的那四百艘艦船說道:“這四百艘艦船,是在菲努皇權國的母星上入侵的混沌艦隊的艦船。”
“其中有不少艦船,還是有改裝的價值,可以作為你們的艦隊使用的。”
“這一次,我就將這批艦船留給你們了,希望你們盡快的將其驅魔完成,投入到軍隊之中使用。”
胡德·振翅老早就看到了這批艦船,之前還在猜測,這批艦船的最終會去什麽地方。
沒想到,這個餡餅,最終是砸在了亞魯聯盟的身上。
胡德·振翅當即起身,恭敬的說道:“多謝大元帥!”
“我們一定會盡快完成驅魔,完成改裝,讓他們盡快的服役!”
黎信頷首,對於胡德·振翅的表現十分的滿意。
當然了,這批艦船也不是免費的,今後也是需要用資源來補償銀河防務的。
但是這些資源可以在以後再補償,黎信十分寬宏大量的延後了這批資源支付的時間。
十年的戰爭,對於亞魯聯盟來說,幾乎榨幹了他們最後一滴血。
損失的可不僅僅是士兵,還有大量的工業資源被用於戰爭。
如果黎信在這個時候再從亞魯聯盟抽走大批的資源,那可就對接下來的大局有更壞的影響。
亞魯聯盟,臣服於銀河防務,今後雖然要付出資源,協助宗主國作戰。
但是從目前來看,他們還是賺的。
沒有黎信的話,他們都要被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給征服了。
另一點,黎信也提供了一些技術,支援給了亞魯聯盟,其中就有第三代的戰列艦主炮的技術。
以及其他的一些三代艦的技術,這些技術可以讓亞魯聯盟,在接下來建造的艦船之中,應用上。
屆時,新建造的艦船,就能夠擁有更強大一些的戰鬥力。
至於為什麽不是第三代半的技術,或者幹脆第四代的技術。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黎信不相信亞魯聯盟的保密手段。
萬一今天剛剛給出去,沒多久這些技術就落入了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的手裏,那就有意思了。
三代艦的技術,對於這片星域的所有國度來說,都已經算是先進技術。
更強的技術,隻能夠由銀河防務公司來掌控。
黎信在離開亞魯聯盟之前,還是為這個國家,規劃了一些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主要是軍事方麵的,停戰協議結束之後,雙方開戰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黎信需要爭取到每一分的力量。
亞魯聯盟,首先就需要在邊境星係內,建造更強大的防線,今後的艦隊,也將在這裏駐防。
下一次的戰爭,就是一次雙方的博弈。
宇宙戰爭,從來不會有固定的進攻路線。
從銀河防務到亞魯聯盟,再從亞魯聯盟到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這是一條進攻路線。
但,銀河防務的艦隊,也可以不通過亞魯聯盟,徑直的穿越其他的星係,進攻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
這相對應的,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
黎信也無法分辨,對方究竟會從什麽地方,對自己發動攻擊。
地盤小有小的好處,需要防禦的地方也少。
地盤大了,就有大的壞處。
大了,需要防禦的地方就多了,尤其距離還都不近。
達爾哈什霸權的位置,摩拉諾克星際領主國,肯定是知道的。
而銀河防務的位置,原本他們應該不知道,但是二十年的停戰協議時間,肯定也足夠他們從各個方麵獲得具體的坐標。
當雙方都知道具體位置之後,開啟戰爭的話。
這就需要考慮雙方的情報工作,還有偵查係統的能力。
亞魯聯盟需要防禦,達爾哈什霸權星域也需要防禦,首都星域更需要防禦。
布置完亞魯聯盟的防禦之後,黎信帶著主力艦隊朝著本土趕迴去。
……
6156年的9月,黎信終於再次迴到了闊別已久的首都天津四星係。
從開戰離開,到徹底的結束戰爭,返迴首都,時間如流水一般。
轉眼,就是過去了十四五年的時間。
黎信的返迴,帶迴來了大批的資源,這些資源將會投入天津四,沃克星係,以及第三個生命星球所在的天狼a星係。
有了這些資源之後,星球的發展會加快。
這些年來,本土的太空船塢的建造,也是一刻都不曾停止的,源源不斷的材料,源源不斷的克隆人技術工人被送入其中。
更大,更多的艦容單位的太空船塢,才能夠生產出來更多的艦船。
目前,黎信麾下的戰爭潛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最起碼艦船的建造速度是大大加快的。
現在銀河防務建造艦船,都是按照一個艦隊一個艦隊的模式打造。
首先,會建立一個艦隊的編製,接著從中央將所有的建造任務,下發給一個個的太空船塢。
從天津四,沃克星係,薩克三星係,到達爾哈什星域的一個個太空船塢,都會開始建造這些艦船。
其中,大型的,巡洋艦,戰列艦,目前還是隻會在原本的本土星係建造。
而中小型的,驅逐艦,雷擊艦,護衛艦,甚至運輸船,陸軍登陸艦,以及小型的突擊艇等等。
這類的艦船,就已經可以下發給達爾哈什星域的太空船塢之中,由這裏的艦船來建造。
因為達爾哈什星域的太空船塢已經全部改造完成,而首都星域的太空船塢,又在不斷的擴大之中。
一支主力艦隊的建造時間,也從原本的兩年的時間,縮短到了一年半左右。
如果首都星域內的太空船塢繼續的建造擴大,那麽這個時間,肯定還會繼續的縮短。
但是艦船的建造簡單,但船員和士兵,以及配套的靈能者,卻成為了新的問題。
為這些艦船配備好所有的人員,時間往往超過了建造艦船的時間。
目前黎信對於主力艦隊的艦船配比,還是比較滿意的,至少從目前來看,這樣的一支艦隊,既能夠發揮出大型艦船的力量。
也有中小型的艦船能夠支撐起防線,保護大型艦船。
今後的編製,短時間之內應該是不會進行改變,三百艘各類型艦船組成的一支主力艦隊,能夠在應對大多數情況下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