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聚餐勸降(上)
重生大明:打造華夏文明共榮圈 作者:吞金獸2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皇帝在武岡城親自率軍出擊,大敗滿清三王,陣斬耿仲明的消息如疾風般迅速傳遍了廣東、廣西、湖南、貴州,甚至遠達湖北。此捷報一出,各路明軍士氣大振,仿若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軍心大振,鬥誌昂揚。
在桂林,升任兵部尚書的瞿式耜和兩廣總督於元燁得知武岡大捷的消息後,瞿式耜激動得身子微微顫抖,眼中熱淚盈眶,直唿:“大明的列祖列宗顯靈了!” 瞿式耜已然五十七歲,須發雖已花白,臉上也刻滿了歲月的溝壑,但他彎眉下那一雙黑瞋瞋的瞳仁閃爍著熠熠生光,修飾得極為精致的胡須似隸書 “一” 字兩頭微微下捺,單看他的體態步履,還以為是個正當盛年的中年漢子。
於元燁雖也激動,但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他對瞿式耜道:“瞿大人,我等是否應當派人去武岡祝賀陛下大破建虜,同時告知陛下,武岡城小糧稀,絕非久居之地,還請陛移駕桂林,共商征討建虜之大計才是正經。”
於元燁想將朱由榔請來桂林駐蹕,除了上述明麵上說得過去的理由外,實則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由榔此次大敗清軍,隨著消息的廣泛傳播,他皇帝的地位必然愈發穩固,權威也必將日益昌盛。在大明殘存的宗室之中,已不可能再有人能與他爭奪皇位;天下各路明軍也必然會逐漸匯聚在他的麾下,唯他馬首是瞻。如此而言,誰能坐上他永曆朝的首輔大臣之位,待驅逐了建虜之後,那便是中興大明的第一功臣。
當初兩廣總督丁魁楚之所以舍棄隆武皇帝朱聿鍵,而擁戴朱由榔為帝,主要原因便是他擁戴朱由榔便有定策之功,便有資格坐上大明首輔之位。雖當時朱聿鍵已遇害,但當時的丁魁楚並不知曉。如今朱由榔的名望已然崛起,若讓其他大明官員,比如湖廣總督何騰蛟搶先一步將朱由榔接到他的地盤上去,那這大明首輔之位不就成了他何騰蛟的了嗎?
瞿式耜沒有於元燁想得這般深遠,但他也深知建虜此次在武岡吃了大虧,必定會前來報複,而武岡城確實規模較小,於是道:“照於大人所言,那非得你我二人中有一個去武岡麵見陛下才行啊。”
於元燁毫不猶豫地說道:“瞿大人,你在桂林署理軍務,加固桂林城防,隨時準備接應,本官去武岡,將陛下接來。”
瞿式耜道:“為今之計,也隻有這樣了。”
當即,於元燁在五百兵馬的護衛下,徑直北上,朝著武岡城而去。
********
就在於元燁前往武岡城的途中,陳友龍正依照朱由榔麵授的計策,招降俘虜的三千清兵。
深夜,武岡城西門外的一片寬敞空地上,燃起了三百堆篝火,每一堆篝火旁都圍坐著十五到二十個人,其中有被俘虜的清兵,也有一部分明軍將士。
篝火上架著一隻被烤得油亮焦黃,熱油兀自泛沫兒噝噝直響的全羊;篝火的一圈擺放著割羊肉的小刀。
俘虜的清軍將士甚至連豬尾巴辮子都沒有剪掉,所有俘虜心裏都惴惴不安,他們全然不明白明軍此舉是何用意。反正自從他們南下以來,除非是主動投降的明軍,但凡被他們俘虜之人,那都沒有好下場。
最慘的結果就如同這篝火上的烤全羊一般。
但是,今日篝火上確實烤的是羊,那這明軍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呢?
這時,陳友龍站在一處高台上,聲如洪鍾地朗聲道:“建虜的將士們,我大明皇帝有聖旨,今天你們和我們的將士一起吃羊肉,吃完之後,願意留下的就跟著我大明一起光複漢人江山,不願意留下的發給路費可以迴家。不過醜話說在前麵,迴家可以,如果再去投靠建虜,一旦再在戰場上被逮住,必斬不饒!好了,本將軍的話說完了,來人,上酒!”
隨即,六百兵士每人抱著一壇酒依次進場,在每個篝火堆前擺放兩壇酒。清軍俘虜都不知陳友龍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也都不知等待著自己的命運究竟如何,哪還有心情吃肉喝酒?陳友龍也不明白朱由榔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見這些俘虜不吃,他也不強求,便自顧自地和在場的明軍將士一起,大快朵頤起來。
就在這時,隻聽有一個公公扯著鴨公喉嚨喊道:“萬歲爺駕到!”
在場的所有人,無論是俘虜還是陳友龍等明軍將士,皆是一怔。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大明的皇帝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裏。不多時,隻見一個漢子頭戴烏紗翼善冠,身著紫色的四團龍直身,在十餘名禦林軍和兩名太監的簇擁下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明永曆皇帝朱由榔。
陳友龍急忙起身,快步走到朱由榔的麵前,伏跪在地,高聲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的明軍將士也一同跪拜在地,齊聲三唿萬歲。朱由榔麵帶微笑,朗聲道:“將士們平身。”
陳友龍和明軍將士們都平身後,陳友龍問道:“敢問陛下到此有何見教?”
朱由榔豪邁地笑道:“見教沒有,隻是看你們這裏熱鬧,又有酒有肉,所以來討杯酒吃,討塊肉吃,不知道陳將軍是否歡迎啊?”
“歡迎、歡迎。”
陳友龍連忙將手一讓,恭敬道:“請陛下高台上就坐。”
“朕不願意坐上高台,隻想和將士們坐在一起。”朱由榔說著,目光掃視一圈,就近到了一堆篝火旁,對著兩名俘虜道:“這兩位兄弟,朕坐你們中間可以嗎?”
兩名俘虜頓時傻眼了,一個皇帝要求坐在他們中間,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曾想到過的事呀。
“怎麽,你們不歡迎嗎?”朱由榔笑著問道。
兩名俘虜趕忙左右挪動,讓出一個位置來。
朱由榔毫不拘束,席地而坐,他迴頭對陳友龍道:“你自己去找地方坐吧。”
陳友龍也就坐在和朱由榔隔著一個人的地上。
一名太監給朱由榔斟滿一碗酒,朱由榔端過酒碗,站起身來(朱由榔站起身的一瞬間,明軍將士和清軍俘虜也紛紛起身),他環視四周,目光堅定而豪邁,大聲道:“兄弟們,朕今日能和你們在此暢飲,這既是我等之間的緣分,也是建虜給我們創造的機會。來,為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幹!”說罷,朱由榔將頭一揚,一碗酒一飲而盡,盡顯豪邁之氣。
在桂林,升任兵部尚書的瞿式耜和兩廣總督於元燁得知武岡大捷的消息後,瞿式耜激動得身子微微顫抖,眼中熱淚盈眶,直唿:“大明的列祖列宗顯靈了!” 瞿式耜已然五十七歲,須發雖已花白,臉上也刻滿了歲月的溝壑,但他彎眉下那一雙黑瞋瞋的瞳仁閃爍著熠熠生光,修飾得極為精致的胡須似隸書 “一” 字兩頭微微下捺,單看他的體態步履,還以為是個正當盛年的中年漢子。
於元燁雖也激動,但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他對瞿式耜道:“瞿大人,我等是否應當派人去武岡祝賀陛下大破建虜,同時告知陛下,武岡城小糧稀,絕非久居之地,還請陛移駕桂林,共商征討建虜之大計才是正經。”
於元燁想將朱由榔請來桂林駐蹕,除了上述明麵上說得過去的理由外,實則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由榔此次大敗清軍,隨著消息的廣泛傳播,他皇帝的地位必然愈發穩固,權威也必將日益昌盛。在大明殘存的宗室之中,已不可能再有人能與他爭奪皇位;天下各路明軍也必然會逐漸匯聚在他的麾下,唯他馬首是瞻。如此而言,誰能坐上他永曆朝的首輔大臣之位,待驅逐了建虜之後,那便是中興大明的第一功臣。
當初兩廣總督丁魁楚之所以舍棄隆武皇帝朱聿鍵,而擁戴朱由榔為帝,主要原因便是他擁戴朱由榔便有定策之功,便有資格坐上大明首輔之位。雖當時朱聿鍵已遇害,但當時的丁魁楚並不知曉。如今朱由榔的名望已然崛起,若讓其他大明官員,比如湖廣總督何騰蛟搶先一步將朱由榔接到他的地盤上去,那這大明首輔之位不就成了他何騰蛟的了嗎?
瞿式耜沒有於元燁想得這般深遠,但他也深知建虜此次在武岡吃了大虧,必定會前來報複,而武岡城確實規模較小,於是道:“照於大人所言,那非得你我二人中有一個去武岡麵見陛下才行啊。”
於元燁毫不猶豫地說道:“瞿大人,你在桂林署理軍務,加固桂林城防,隨時準備接應,本官去武岡,將陛下接來。”
瞿式耜道:“為今之計,也隻有這樣了。”
當即,於元燁在五百兵馬的護衛下,徑直北上,朝著武岡城而去。
********
就在於元燁前往武岡城的途中,陳友龍正依照朱由榔麵授的計策,招降俘虜的三千清兵。
深夜,武岡城西門外的一片寬敞空地上,燃起了三百堆篝火,每一堆篝火旁都圍坐著十五到二十個人,其中有被俘虜的清兵,也有一部分明軍將士。
篝火上架著一隻被烤得油亮焦黃,熱油兀自泛沫兒噝噝直響的全羊;篝火的一圈擺放著割羊肉的小刀。
俘虜的清軍將士甚至連豬尾巴辮子都沒有剪掉,所有俘虜心裏都惴惴不安,他們全然不明白明軍此舉是何用意。反正自從他們南下以來,除非是主動投降的明軍,但凡被他們俘虜之人,那都沒有好下場。
最慘的結果就如同這篝火上的烤全羊一般。
但是,今日篝火上確實烤的是羊,那這明軍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呢?
這時,陳友龍站在一處高台上,聲如洪鍾地朗聲道:“建虜的將士們,我大明皇帝有聖旨,今天你們和我們的將士一起吃羊肉,吃完之後,願意留下的就跟著我大明一起光複漢人江山,不願意留下的發給路費可以迴家。不過醜話說在前麵,迴家可以,如果再去投靠建虜,一旦再在戰場上被逮住,必斬不饒!好了,本將軍的話說完了,來人,上酒!”
隨即,六百兵士每人抱著一壇酒依次進場,在每個篝火堆前擺放兩壇酒。清軍俘虜都不知陳友龍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也都不知等待著自己的命運究竟如何,哪還有心情吃肉喝酒?陳友龍也不明白朱由榔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見這些俘虜不吃,他也不強求,便自顧自地和在場的明軍將士一起,大快朵頤起來。
就在這時,隻聽有一個公公扯著鴨公喉嚨喊道:“萬歲爺駕到!”
在場的所有人,無論是俘虜還是陳友龍等明軍將士,皆是一怔。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大明的皇帝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裏。不多時,隻見一個漢子頭戴烏紗翼善冠,身著紫色的四團龍直身,在十餘名禦林軍和兩名太監的簇擁下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明永曆皇帝朱由榔。
陳友龍急忙起身,快步走到朱由榔的麵前,伏跪在地,高聲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的明軍將士也一同跪拜在地,齊聲三唿萬歲。朱由榔麵帶微笑,朗聲道:“將士們平身。”
陳友龍和明軍將士們都平身後,陳友龍問道:“敢問陛下到此有何見教?”
朱由榔豪邁地笑道:“見教沒有,隻是看你們這裏熱鬧,又有酒有肉,所以來討杯酒吃,討塊肉吃,不知道陳將軍是否歡迎啊?”
“歡迎、歡迎。”
陳友龍連忙將手一讓,恭敬道:“請陛下高台上就坐。”
“朕不願意坐上高台,隻想和將士們坐在一起。”朱由榔說著,目光掃視一圈,就近到了一堆篝火旁,對著兩名俘虜道:“這兩位兄弟,朕坐你們中間可以嗎?”
兩名俘虜頓時傻眼了,一個皇帝要求坐在他們中間,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曾想到過的事呀。
“怎麽,你們不歡迎嗎?”朱由榔笑著問道。
兩名俘虜趕忙左右挪動,讓出一個位置來。
朱由榔毫不拘束,席地而坐,他迴頭對陳友龍道:“你自己去找地方坐吧。”
陳友龍也就坐在和朱由榔隔著一個人的地上。
一名太監給朱由榔斟滿一碗酒,朱由榔端過酒碗,站起身來(朱由榔站起身的一瞬間,明軍將士和清軍俘虜也紛紛起身),他環視四周,目光堅定而豪邁,大聲道:“兄弟們,朕今日能和你們在此暢飲,這既是我等之間的緣分,也是建虜給我們創造的機會。來,為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幹!”說罷,朱由榔將頭一揚,一碗酒一飲而盡,盡顯豪邁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