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明中樞擴大會議
重生大明:打造華夏文明共榮圈 作者:吞金獸2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清廷依舊占據著廣袤無垠的長江以北之地,虎視眈眈。
大明與清廷,勢如水火,那是不能共日月的。
要知道,明若滅不了清,一旦清廷穩住了陣腳,必然會再度揮師南下,將朱由榔的大明徹底覆滅。
朱由榔派人奔赴各地,將堵胤錫、李過、郝搖旗、袁宗第、張先璧、劉體純、金聲桓等一幹將領召集至應天。再加上應天城中本就匯聚著的朱以海、鄭成功、嚴起恆、何騰蛟、陳友龍、吳貞、薑曰廣、王坤、馬吉翔、楊守春、李成棟、高一功、張名振和張煌言等眾多文臣將官,一場關乎大明未來走向的軍事會議就此拉開帷幕。
這會議,堪稱是大明朝中樞核心擴大會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朱由榔心裏還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薑鑲準備反正的事兒。
此事他可不會輕易告知任何人,除了已經知曉內情的堵胤錫和何騰蛟。
並且,朱由榔事前還特意給他們二人打了招唿,千叮萬囑,絕對不得對任何人泄露此事半分。
此次會議的核心議題,便是商討此番北伐的戰略規劃,究竟是僅僅攻打徐州,還是要鼓足士氣,一鼓作氣拿下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廣袤區域。
會議地點設在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
眾人用過早飯之後,便紛紛趕赴此地。
以往的朝會,所有的文武大臣們都隻能規規矩矩地站著,可唯獨這一迴不同,朱由榔特意吩咐下去,為所有人都精心準備了凳子,還備好了熱氣騰騰的茶水和精致可口的點心。
從這細致的安排便能看出,今日這場會議,怕是不會那麽快就結束的。
朱由榔神色凝重地站起身來,環顧著殿內眾人,緩緩開口道:“形勢便是如今這般嚴峻啊,今日將諸位召集至此,就是想和大家一同商議商議,我大明接下來究竟該何去何從?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將那建虜徹底驅逐,實現我大明的中興大業呢?今日在此,隻要諸位不說劃江而治,不提與建虜議和之事,不管是誰說了什麽話,無論對錯,朕都絕不追究。”朱由榔所說的 “朕都絕不追究”,可不單單是他自己不會追究說話之人,更是要求其他人也不得因此而有所計較。
畢竟,這樣一場匯聚了各方人物的會議,眾人所屬派係又是如此複雜,難免會有人帶著往日的舊怨,在會上互不相讓地懟起來。
可眼下這個關乎大明命運的題目實在是太大了,一時間,整個奉天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怎麽都不說話?”朱由榔微微皺起眉頭,語氣中隱隱帶著一絲不悅。
“陛下,微臣有話說!”就在朱由榔有些動怒之時,郝搖旗率先站了出來,他一臉堅定地高聲道:“微臣主張北伐!”
“如何北伐?”朱由榔眼中閃過一絲期許,趕忙問道。
郝搖旗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微臣願率領麾下人馬從長沙出發——”說著,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李過,接著道:“抵達武昌之後,會在那裏稍作休整,待將士們養精蓄銳之後,便首先向襄陽發起進攻,待攻下襄陽,再從襄陽一路北上,取道武關,徑直進入關中地區,進而收複那久負盛名的長安!”
郝搖旗這話一出,在場的所有闖軍舊將,幾乎是不約而同地都露出了不屑的冷笑。
那笑容中,透著對郝搖旗這番話的質疑與不以為然。
郝搖旗見狀,頓時滿臉的尷尬,那漲紅的臉龐就像是熟透了的柿子一般。
“郝將軍威武!”朱由榔卻是不失時機地給郝搖旗鼓勁,他麵帶微笑,讚許地說道:“不過,僅憑郝將軍這一旅之師,恐怕想要達成如此宏大的目標,難度不小啊。不知郝將軍對此可有什麽具體的謀劃?”
郝搖旗見朱由榔如此支持自己,頓時來了精神,當即大聲道:“微臣率領所部人馬出襄陽之時,還請陛下從應天出兵,與微臣在中原會師。到時候,陛下可號召當地百姓共同起來反抗清軍。若是建虜膽敢來中原與我大明軍隊廝殺,那我大明就在中原與建虜決一死戰。隻要能在中原將建虜的主力殲滅,再去攻克長安,那便如同湯潑雪一般輕鬆啊!”
雖說郝搖旗的這番方略聽起來前後有些顛倒,而且還帶著那麽一絲想入非非的感覺,但好歹他也是第一個站出來說出了自己想法的人。
“好!”朱由榔不禁豎起大拇指,讚歎道:“郝將軍不愧為當世猛將!”
李過聽聞此言,微微側身看向高一功,兩人目光交匯,高一功立刻心領神會,緩緩開口道:“可是,這未免有些一廂情願了吧。”
朱由榔等的就是有人來反駁,他看了一眼郝搖旗,眼中滿是欽佩之意,而後轉頭看向高一功,問道:“高將軍,那你說說,該如何北伐?”
高一功先是看了一眼郝搖旗,然後恭敬地向朱由榔拱手道:“陛下,郝搖旗方才所說的方略,乃是闖王當初進取北京時的方略啊……”
高一功這話一出,嚴起恆、何騰蛟、吳貞、薑曰廣、王坤、馬吉翔、楊守春等人,都齊刷刷地向郝搖旗投去了仇恨的目光。
那目光中,仿佛帶著對往昔闖王之事的諸多複雜情緒。
高一功接著說道:“想當初,闖王率軍進入河南之時,河南正遭遇著嚴重的天災,百姓們苦不堪言,而當地的官吏又極為貪暴,肆意搜刮民脂民膏。闖王在河南招兵買馬之時,那些官吏們個個膽小怕事,都不敢將此事上報朝廷。等到朝廷終於醒悟過來的時候,闖王已經擁有了百萬大軍,這才具備了在中原殲滅敵軍主力的實力。可如今,建虜可不是當初的大明,而現在的大明,所有的人馬加起來也不到十五萬,想要憑借這點兵力殺敗建虜,恐怕是難上加難啊。再者說了,要是現在孫可望突然揮師東進,那我大明豈不是要腹背受敵?這其中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薑曰廣怒道:“高一功,你竟然敢在眾目睽睽之下為闖逆張目,居心叵測啊!”
朱由榔道:“薑大人,會議之前朕就有言在先,‘不管是誰說了什麽話,無論對錯,朕都絕不追究’,你是沒有聽見嗎?或者說你是有意抗旨?”
薑曰廣立刻不敢再說話。
於元燁的下場他是知道的。
朱由榔沒有再理會薑曰廣,而是問高一功道:“請問高將軍有什麽好方略?”
高一功再次拱手,沉穩地說道:“迴稟陛下,以微臣之見,我軍此番北伐,應當是有限度的北伐。”
“怎麽個有限度,說來聽聽。”朱由榔眼中露出一絲好奇。
高一功有條不紊地說道:“微臣認為,我軍應當東麵占領徐州,西麵占領襄陽,到此為止。然後停下腳步,專心積蓄國力,尤其是要時刻留意孫可望的態度,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另行製定驅逐建虜、收複河山的方略。”
“仲緘,你看呢?”朱由榔主動將目光投向堵胤錫,詢問道。
堵胤錫趕忙起身,恭敬地拱手道:“迴稟陛下,微臣以為,高將軍的方略可行。”
“高一功的方略乃是誤國之方略! 堵胤錫話音剛落,何騰蛟便猛地起身,拱手高聲道:“陛下,微臣以為,我軍當行郝將軍的方略,應當全麵北伐。當下建虜已然落膽,他們的主力都在黃河以北,我軍主力當立刻北進,收複整個河南,然後從山東濟南揮師躍過黃河,效仿當年太祖皇帝驅逐蒙元的方略,收複京師!”
朱由榔一聽這話,心裏頓時就否定了何騰蛟的方略。在他心裏,何騰蛟就像是黑夜裏的一盞明燈,不過這盞燈卻有些奇怪,他說行的,那基本上不行,他說不行的,那倒可以考慮考慮。
朱由榔隨即看向鄭成功,問道:“延平侯,你看呢?”
鄭成功不慌不忙地起身,拱手道:“陛下,微臣隻善於水戰,如果北伐中陛下用得上微臣的,微臣萬死不辭。”
鄭成功這話,說得雖然中規中矩,但在這關乎北伐方略討論的場合,卻仿佛是最正確的廢話。
朱由榔又依次看向嚴起恆、吳貞、薑曰廣、王坤、馬吉翔、楊守春等人,他們所說的正確的廢話比鄭成功說得還要完美,每一句話都滴水不漏,卻又讓人感覺毫無實質內容。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在宮門前高聲稟報道:“皇爺,楊畏知求見。”
朱由榔一聽楊畏知來了,心中暗喜,當即站起身來,大聲道:“馬上就到中午了,大家夥先吃飯,吃了飯再議吧。” 說著,他便率先站起身來,然後對堵胤錫道:“仲緘,和朕一起去見楊畏知。”
大明與清廷,勢如水火,那是不能共日月的。
要知道,明若滅不了清,一旦清廷穩住了陣腳,必然會再度揮師南下,將朱由榔的大明徹底覆滅。
朱由榔派人奔赴各地,將堵胤錫、李過、郝搖旗、袁宗第、張先璧、劉體純、金聲桓等一幹將領召集至應天。再加上應天城中本就匯聚著的朱以海、鄭成功、嚴起恆、何騰蛟、陳友龍、吳貞、薑曰廣、王坤、馬吉翔、楊守春、李成棟、高一功、張名振和張煌言等眾多文臣將官,一場關乎大明未來走向的軍事會議就此拉開帷幕。
這會議,堪稱是大明朝中樞核心擴大會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朱由榔心裏還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薑鑲準備反正的事兒。
此事他可不會輕易告知任何人,除了已經知曉內情的堵胤錫和何騰蛟。
並且,朱由榔事前還特意給他們二人打了招唿,千叮萬囑,絕對不得對任何人泄露此事半分。
此次會議的核心議題,便是商討此番北伐的戰略規劃,究竟是僅僅攻打徐州,還是要鼓足士氣,一鼓作氣拿下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廣袤區域。
會議地點設在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
眾人用過早飯之後,便紛紛趕赴此地。
以往的朝會,所有的文武大臣們都隻能規規矩矩地站著,可唯獨這一迴不同,朱由榔特意吩咐下去,為所有人都精心準備了凳子,還備好了熱氣騰騰的茶水和精致可口的點心。
從這細致的安排便能看出,今日這場會議,怕是不會那麽快就結束的。
朱由榔神色凝重地站起身來,環顧著殿內眾人,緩緩開口道:“形勢便是如今這般嚴峻啊,今日將諸位召集至此,就是想和大家一同商議商議,我大明接下來究竟該何去何從?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將那建虜徹底驅逐,實現我大明的中興大業呢?今日在此,隻要諸位不說劃江而治,不提與建虜議和之事,不管是誰說了什麽話,無論對錯,朕都絕不追究。”朱由榔所說的 “朕都絕不追究”,可不單單是他自己不會追究說話之人,更是要求其他人也不得因此而有所計較。
畢竟,這樣一場匯聚了各方人物的會議,眾人所屬派係又是如此複雜,難免會有人帶著往日的舊怨,在會上互不相讓地懟起來。
可眼下這個關乎大明命運的題目實在是太大了,一時間,整個奉天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怎麽都不說話?”朱由榔微微皺起眉頭,語氣中隱隱帶著一絲不悅。
“陛下,微臣有話說!”就在朱由榔有些動怒之時,郝搖旗率先站了出來,他一臉堅定地高聲道:“微臣主張北伐!”
“如何北伐?”朱由榔眼中閃過一絲期許,趕忙問道。
郝搖旗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微臣願率領麾下人馬從長沙出發——”說著,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李過,接著道:“抵達武昌之後,會在那裏稍作休整,待將士們養精蓄銳之後,便首先向襄陽發起進攻,待攻下襄陽,再從襄陽一路北上,取道武關,徑直進入關中地區,進而收複那久負盛名的長安!”
郝搖旗這話一出,在場的所有闖軍舊將,幾乎是不約而同地都露出了不屑的冷笑。
那笑容中,透著對郝搖旗這番話的質疑與不以為然。
郝搖旗見狀,頓時滿臉的尷尬,那漲紅的臉龐就像是熟透了的柿子一般。
“郝將軍威武!”朱由榔卻是不失時機地給郝搖旗鼓勁,他麵帶微笑,讚許地說道:“不過,僅憑郝將軍這一旅之師,恐怕想要達成如此宏大的目標,難度不小啊。不知郝將軍對此可有什麽具體的謀劃?”
郝搖旗見朱由榔如此支持自己,頓時來了精神,當即大聲道:“微臣率領所部人馬出襄陽之時,還請陛下從應天出兵,與微臣在中原會師。到時候,陛下可號召當地百姓共同起來反抗清軍。若是建虜膽敢來中原與我大明軍隊廝殺,那我大明就在中原與建虜決一死戰。隻要能在中原將建虜的主力殲滅,再去攻克長安,那便如同湯潑雪一般輕鬆啊!”
雖說郝搖旗的這番方略聽起來前後有些顛倒,而且還帶著那麽一絲想入非非的感覺,但好歹他也是第一個站出來說出了自己想法的人。
“好!”朱由榔不禁豎起大拇指,讚歎道:“郝將軍不愧為當世猛將!”
李過聽聞此言,微微側身看向高一功,兩人目光交匯,高一功立刻心領神會,緩緩開口道:“可是,這未免有些一廂情願了吧。”
朱由榔等的就是有人來反駁,他看了一眼郝搖旗,眼中滿是欽佩之意,而後轉頭看向高一功,問道:“高將軍,那你說說,該如何北伐?”
高一功先是看了一眼郝搖旗,然後恭敬地向朱由榔拱手道:“陛下,郝搖旗方才所說的方略,乃是闖王當初進取北京時的方略啊……”
高一功這話一出,嚴起恆、何騰蛟、吳貞、薑曰廣、王坤、馬吉翔、楊守春等人,都齊刷刷地向郝搖旗投去了仇恨的目光。
那目光中,仿佛帶著對往昔闖王之事的諸多複雜情緒。
高一功接著說道:“想當初,闖王率軍進入河南之時,河南正遭遇著嚴重的天災,百姓們苦不堪言,而當地的官吏又極為貪暴,肆意搜刮民脂民膏。闖王在河南招兵買馬之時,那些官吏們個個膽小怕事,都不敢將此事上報朝廷。等到朝廷終於醒悟過來的時候,闖王已經擁有了百萬大軍,這才具備了在中原殲滅敵軍主力的實力。可如今,建虜可不是當初的大明,而現在的大明,所有的人馬加起來也不到十五萬,想要憑借這點兵力殺敗建虜,恐怕是難上加難啊。再者說了,要是現在孫可望突然揮師東進,那我大明豈不是要腹背受敵?這其中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薑曰廣怒道:“高一功,你竟然敢在眾目睽睽之下為闖逆張目,居心叵測啊!”
朱由榔道:“薑大人,會議之前朕就有言在先,‘不管是誰說了什麽話,無論對錯,朕都絕不追究’,你是沒有聽見嗎?或者說你是有意抗旨?”
薑曰廣立刻不敢再說話。
於元燁的下場他是知道的。
朱由榔沒有再理會薑曰廣,而是問高一功道:“請問高將軍有什麽好方略?”
高一功再次拱手,沉穩地說道:“迴稟陛下,以微臣之見,我軍此番北伐,應當是有限度的北伐。”
“怎麽個有限度,說來聽聽。”朱由榔眼中露出一絲好奇。
高一功有條不紊地說道:“微臣認為,我軍應當東麵占領徐州,西麵占領襄陽,到此為止。然後停下腳步,專心積蓄國力,尤其是要時刻留意孫可望的態度,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另行製定驅逐建虜、收複河山的方略。”
“仲緘,你看呢?”朱由榔主動將目光投向堵胤錫,詢問道。
堵胤錫趕忙起身,恭敬地拱手道:“迴稟陛下,微臣以為,高將軍的方略可行。”
“高一功的方略乃是誤國之方略! 堵胤錫話音剛落,何騰蛟便猛地起身,拱手高聲道:“陛下,微臣以為,我軍當行郝將軍的方略,應當全麵北伐。當下建虜已然落膽,他們的主力都在黃河以北,我軍主力當立刻北進,收複整個河南,然後從山東濟南揮師躍過黃河,效仿當年太祖皇帝驅逐蒙元的方略,收複京師!”
朱由榔一聽這話,心裏頓時就否定了何騰蛟的方略。在他心裏,何騰蛟就像是黑夜裏的一盞明燈,不過這盞燈卻有些奇怪,他說行的,那基本上不行,他說不行的,那倒可以考慮考慮。
朱由榔隨即看向鄭成功,問道:“延平侯,你看呢?”
鄭成功不慌不忙地起身,拱手道:“陛下,微臣隻善於水戰,如果北伐中陛下用得上微臣的,微臣萬死不辭。”
鄭成功這話,說得雖然中規中矩,但在這關乎北伐方略討論的場合,卻仿佛是最正確的廢話。
朱由榔又依次看向嚴起恆、吳貞、薑曰廣、王坤、馬吉翔、楊守春等人,他們所說的正確的廢話比鄭成功說得還要完美,每一句話都滴水不漏,卻又讓人感覺毫無實質內容。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在宮門前高聲稟報道:“皇爺,楊畏知求見。”
朱由榔一聽楊畏知來了,心中暗喜,當即站起身來,大聲道:“馬上就到中午了,大家夥先吃飯,吃了飯再議吧。” 說著,他便率先站起身來,然後對堵胤錫道:“仲緘,和朕一起去見楊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