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升師長的張石頭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發現城頭上氣氛不對的多爾袞心中一突,這可不行啊,士氣要是沒了,複州城還怎麽守?
心中一轉,多爾袞立馬開始破口大罵道:
“天殺的漢狗,太奸詐了,多鐸,是為兄害了你啊!”
“定是那萬人騎兵隊在附近埋伏了多鐸,天殺的你們這些漢狗,太陰險,太狡詐了。”
“大家不要被城外的漢狗迷惑,一定是漢狗們埋伏完多鐸貝勒之後,又特意湊足人數,來動搖我們軍心的。”
好吧,多爾袞的話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在城頭上傳開,複州城中的守軍迅速安定了下來。
恐懼之心沒了,大家反而是多了一股同仇敵愾之心,大罵明軍狡詐。
士氣迴來了,多爾袞心中鬆了一口氣。
但隻有多爾袞心中明白,之前的那些話,隻是自己的胡亂猜測而已。
多鐸的五千騎兵,到底是怎麽敗的,他心中也沒數。
隻希望自己的猜測是真的吧,要是假的話,那麽,好吧,後金的騎兵優勢都沒了的話,多爾袞都不敢想象了。
還有多鐸,是生還是死了?
多鐸可是他的同胞兄弟,隻希望多鐸還沒有死吧。
隨著騎兵隊的返迴,陳平安也是立馬鳴金收兵。
陳平安根本就沒有打下複州城的打算,自然不會繼續在複州城下跟多爾袞幹耗著。
看著退迴營地的大明軍隊,多爾袞心中莫名的鬆了一口氣。
營帳中,陳平安看著張石頭送上的多鐸人頭,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多鐸啊,這可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崇德元年獲封和碩豫親王,位列第四。
多鐸軍事才能出眾,15歲跟隨皇太極討伐察哈爾多羅特部獲大捷,獲“額爾克楚虎爾”稱號。
後參與廣渠門之戰、大淩河之戰等諸多戰役,表現出色。
22歲掛帥前往寧錦地區牽製明軍,擊潰祖大壽所部。清軍入關後,多鐸擊敗李自成軍,攻陷揚州、南京,平定江南,還曾出征蒙古,俘獲騰機思等,戰功赫赫。
但這個時空的多鐸,已經成了一個過去式,成了陳平安在朝廷裏加官進爵的一個籌碼。
陳平安:“很好,這次跟隨你出戰的騎兵,每人多發一個月的月俸,以後的月俸待遇也都提高半級,你這個團長的位子也給你正式轉正,下去好好休整一下,把俘虜的戰馬都配滿士卒,然後帶著你的騎兵北上,去接應趙大牛他們搶奪的物資和俘虜。”
張石頭一臉的興奮跪倒在地:“司令提拔,張石頭願肝腦塗地,為司令賣命。”
陳平安笑了笑:“給你轉正,不是因為你抓了多鐸,而是你在沒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成功滅掉了韃子的這5000騎兵。”
“你要是為了抓一個活的多鐸,犧牲我一個兄弟的話,別說這次轉正了,不把你一擼到底就算你小子幸運的。”
“還是那句話,以後當了師長要給我牢牢記住,能不犧牲手下戰士的戰鬥,一定要盡量避免傷亡,不過,需要有人犧牲的時候,也一定不要含糊。”
張石頭立馬點頭:“司令,石頭記住了。”
陳平安笑了笑,揮揮手:“去吧,去吧。”
張石頭樂顛顛的退了下去,往後他也是正兒八經的師長了。
整個護商隊體係裏,帶兵多少,工資待遇多少,權力大小,全都是得看在護商隊體係裏的軍銜。
什麽總兵,將軍,在護商隊體係裏那都是不算數的。
所以,整個護商隊體係裏,人人都希望自己軍銜能提升,對於朝廷的官職,都是不屑一顧的。
如今整個護商隊裏,師長軍銜的也才十幾個人而已,當然,為了領兵方便,還有不少的代理師長。
代理兩個字能不能去掉,全憑實打實的戰績。
陳平安平時也是經常給他們這些高級軍官們上課的,陳平安經常跟他們說的一句話就是:
“能不犧牲手下戰士的戰鬥,一定要盡量避免傷亡,需要有人犧牲的時候,也一定不要含糊。”
張石頭很慶幸當時自己沒有為了活捉多鐸,頭腦發熱,讓戰士們去白刃戰。
瑪德,真要是那麽幹了,自己以後可就別想再轉正了。
打發完張石頭之後,陳平安又讓人把李水生給叫了進來。
陳平安:“水生啊,複州這邊基本上沒什麽大問題了,接下來需要你去聯係趙大牛,利用船隻,配合趙大牛在遼東半島沿海區域建立接收後金財務人口的安全點,爭取把趙大牛搶劫到的所有財務和人口,全都給我運迴來。”
李水生:“司令,保證完成任務!”
陳平安點點頭:“去忙吧。”
對於這次後金腹地之行,口號雖然是殺光、燒光、搶光,但陳平安可沒有那麽兇殘,最多隻會殺光那些反抗的人。
那些不反抗的,無論是漢民還是滿人,可都是一個個的勞動力,陳平安可不會浪費,全部抓到台灣去種地多好?
當然燒光、搶光的政策必須要執行下去,這種可以大傷後金元氣的策略,必須堅決執行下去。
陸地上,有張石頭近一萬騎兵幫著接受運輸財務,水上有上百艘蒸汽戰船幫著運輸,完美配合之下,殺光、燒光、搶光的政策絕對可以得到很好的執行。
多鐸騎兵團被滅的同時,張石頭帶領一萬一千騎兵早已經在北上的過程中滅掉了十幾個村子。
當然這些村子人口都不多,都是一些由幾十戶人口湊成的小村落。
大軍所過之處,所有反抗的滿人全部被斬首,殺一儆百之下,其餘滿人很快就老實了下來。
然後就是搶劫,放火,村子裏所有值錢的財物都被搜刮出來,值錢的金銀統一保管,不值錢的破棉被,破衣服什麽的,都由俘虜們自己拿著,糧食能帶走的也是統一讓俘虜們帶著,然後由一小隊騎兵,趕著往南麵而去,最後再把村子放一把大火。
好吧,三光政策在一個個村子的起火中,被士兵們執行的越發利索。
..............
心中一轉,多爾袞立馬開始破口大罵道:
“天殺的漢狗,太奸詐了,多鐸,是為兄害了你啊!”
“定是那萬人騎兵隊在附近埋伏了多鐸,天殺的你們這些漢狗,太陰險,太狡詐了。”
“大家不要被城外的漢狗迷惑,一定是漢狗們埋伏完多鐸貝勒之後,又特意湊足人數,來動搖我們軍心的。”
好吧,多爾袞的話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在城頭上傳開,複州城中的守軍迅速安定了下來。
恐懼之心沒了,大家反而是多了一股同仇敵愾之心,大罵明軍狡詐。
士氣迴來了,多爾袞心中鬆了一口氣。
但隻有多爾袞心中明白,之前的那些話,隻是自己的胡亂猜測而已。
多鐸的五千騎兵,到底是怎麽敗的,他心中也沒數。
隻希望自己的猜測是真的吧,要是假的話,那麽,好吧,後金的騎兵優勢都沒了的話,多爾袞都不敢想象了。
還有多鐸,是生還是死了?
多鐸可是他的同胞兄弟,隻希望多鐸還沒有死吧。
隨著騎兵隊的返迴,陳平安也是立馬鳴金收兵。
陳平安根本就沒有打下複州城的打算,自然不會繼續在複州城下跟多爾袞幹耗著。
看著退迴營地的大明軍隊,多爾袞心中莫名的鬆了一口氣。
營帳中,陳平安看著張石頭送上的多鐸人頭,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多鐸啊,這可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崇德元年獲封和碩豫親王,位列第四。
多鐸軍事才能出眾,15歲跟隨皇太極討伐察哈爾多羅特部獲大捷,獲“額爾克楚虎爾”稱號。
後參與廣渠門之戰、大淩河之戰等諸多戰役,表現出色。
22歲掛帥前往寧錦地區牽製明軍,擊潰祖大壽所部。清軍入關後,多鐸擊敗李自成軍,攻陷揚州、南京,平定江南,還曾出征蒙古,俘獲騰機思等,戰功赫赫。
但這個時空的多鐸,已經成了一個過去式,成了陳平安在朝廷裏加官進爵的一個籌碼。
陳平安:“很好,這次跟隨你出戰的騎兵,每人多發一個月的月俸,以後的月俸待遇也都提高半級,你這個團長的位子也給你正式轉正,下去好好休整一下,把俘虜的戰馬都配滿士卒,然後帶著你的騎兵北上,去接應趙大牛他們搶奪的物資和俘虜。”
張石頭一臉的興奮跪倒在地:“司令提拔,張石頭願肝腦塗地,為司令賣命。”
陳平安笑了笑:“給你轉正,不是因為你抓了多鐸,而是你在沒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成功滅掉了韃子的這5000騎兵。”
“你要是為了抓一個活的多鐸,犧牲我一個兄弟的話,別說這次轉正了,不把你一擼到底就算你小子幸運的。”
“還是那句話,以後當了師長要給我牢牢記住,能不犧牲手下戰士的戰鬥,一定要盡量避免傷亡,不過,需要有人犧牲的時候,也一定不要含糊。”
張石頭立馬點頭:“司令,石頭記住了。”
陳平安笑了笑,揮揮手:“去吧,去吧。”
張石頭樂顛顛的退了下去,往後他也是正兒八經的師長了。
整個護商隊體係裏,帶兵多少,工資待遇多少,權力大小,全都是得看在護商隊體係裏的軍銜。
什麽總兵,將軍,在護商隊體係裏那都是不算數的。
所以,整個護商隊體係裏,人人都希望自己軍銜能提升,對於朝廷的官職,都是不屑一顧的。
如今整個護商隊裏,師長軍銜的也才十幾個人而已,當然,為了領兵方便,還有不少的代理師長。
代理兩個字能不能去掉,全憑實打實的戰績。
陳平安平時也是經常給他們這些高級軍官們上課的,陳平安經常跟他們說的一句話就是:
“能不犧牲手下戰士的戰鬥,一定要盡量避免傷亡,需要有人犧牲的時候,也一定不要含糊。”
張石頭很慶幸當時自己沒有為了活捉多鐸,頭腦發熱,讓戰士們去白刃戰。
瑪德,真要是那麽幹了,自己以後可就別想再轉正了。
打發完張石頭之後,陳平安又讓人把李水生給叫了進來。
陳平安:“水生啊,複州這邊基本上沒什麽大問題了,接下來需要你去聯係趙大牛,利用船隻,配合趙大牛在遼東半島沿海區域建立接收後金財務人口的安全點,爭取把趙大牛搶劫到的所有財務和人口,全都給我運迴來。”
李水生:“司令,保證完成任務!”
陳平安點點頭:“去忙吧。”
對於這次後金腹地之行,口號雖然是殺光、燒光、搶光,但陳平安可沒有那麽兇殘,最多隻會殺光那些反抗的人。
那些不反抗的,無論是漢民還是滿人,可都是一個個的勞動力,陳平安可不會浪費,全部抓到台灣去種地多好?
當然燒光、搶光的政策必須要執行下去,這種可以大傷後金元氣的策略,必須堅決執行下去。
陸地上,有張石頭近一萬騎兵幫著接受運輸財務,水上有上百艘蒸汽戰船幫著運輸,完美配合之下,殺光、燒光、搶光的政策絕對可以得到很好的執行。
多鐸騎兵團被滅的同時,張石頭帶領一萬一千騎兵早已經在北上的過程中滅掉了十幾個村子。
當然這些村子人口都不多,都是一些由幾十戶人口湊成的小村落。
大軍所過之處,所有反抗的滿人全部被斬首,殺一儆百之下,其餘滿人很快就老實了下來。
然後就是搶劫,放火,村子裏所有值錢的財物都被搜刮出來,值錢的金銀統一保管,不值錢的破棉被,破衣服什麽的,都由俘虜們自己拿著,糧食能帶走的也是統一讓俘虜們帶著,然後由一小隊騎兵,趕著往南麵而去,最後再把村子放一把大火。
好吧,三光政策在一個個村子的起火中,被士兵們執行的越發利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