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從朝鮮開始,慢慢攤牌吧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29章 從朝鮮開始,慢慢攤牌吧
崇禎九年這會兒,餘大成由於常年不在京師,兵部尚書一職被去掉,又給了一個內閣大學士的頭銜,很被崇禎看好的楊嗣昌被提拔成為了兵部尚書。
對於楊嗣昌提出的建議,崇禎皇帝也是立馬點頭,畢竟,人家皇太極都稱帝了嘛,稱帝之後不搞點大動作好像真說不過去。
皇太極喜歡搞的大動作,肯定就是到處搶肥羊了。
這會兒蒙古那邊都被人家皇太極給搞定了,要搶劫的話肯定是要搶劫大明了。
崇禎皇帝立馬下旨邊關各地加強警戒,防止韃子再次南下。
著重令餘大成隨時做好給大清一個千年殺的準備,畢竟,上次皇太極入關的時候,餘大成做的就很不錯嘛!
這次皇太極萬一要是真入關了,還得靠餘大成啊!
在濟南享福的餘大成接到聖旨之後,立馬派人把聖旨交給了陳平安。
現在餘大成已經是懶得去管事情了,隻要有事,找陳平安就好了,陳平安就是一個萬金油,不管什麽事情,隻要找陳平安,保準妥妥帖帖的。
收到消息後的陳平安表示老餘你是真地道,哥們就喜歡你這種什麽事情都不管的頂頭上司。
剛好到處視察完了沒什麽事情可幹的陳平安就親自走了一趟遼東。
如今從山東乘坐蒸汽戰船去遼東,那是真的方便,比走陸路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
準備再爆一次小辮子菊花的陳平安,沒等到大清再次搶劫大明的消息,而是等來了大清去搶劫朝鮮的消息。
好吧,曆史竟然華麗麗的變了,大清竟然沒有來搶劫大明,而是跑去搶劫朝鮮去了。
崇禎九年六月初一,皇太極親自率領12萬大軍攻入朝鮮。
清軍長驅南下,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京城漢城(今韓國首爾)。
仁祖逃至南漢山城,並派出使節來到東江鎮,向大明求援。
朝鮮和明朝可是宗藩關係,人家朝鮮可是定期向明朝進貢的。
朝鮮的求援使者到達崇禎麵前的時候,崇禎表麵上笑嘻嘻,心中媽賣批。
瑪德,老子現在自己家裏都內憂外患著呢,你丫跟我來求援。
不過,為了麵子,崇禎皇帝最終還是下旨讓東江鎮出兵幫忙了。
打腫臉充胖子嘛,為了臉麵,死點大明的百姓也沒什麽。
還是為了麵子,崇禎的聖旨裏寫的是全力幫忙。
當然,暗地裏讓傳旨太監告訴餘大成,量力而行即可,別太認真,但也不能太難看,至少也得派個兩三萬士兵,不能太丟大明的臉。
崇禎皇帝這次還談了條件,大明出兵之後,大明軍隊在朝鮮的一切開支以及消耗,都得需要朝鮮自己承擔。
沒辦法,現在大明是真的窮啊,要是有錢的話,無償幫忙什麽的還沒問題,為了臉麵嘛,出點錢也沒啥。
但這會兒大明的國庫裏都能跑耗子了,崇禎皇帝現在也是能省則省。
朝鮮的使者也是答應的很痛快,麻利的點頭。
費用不費用的,都無所謂了,這會兒他們的仁祖皇帝都被打的逃出京城了,趕緊救援要緊。
對於出兵朝鮮,陳平安是不願意的,朝鮮關老子鳥事兒?
況且,這要是出兵去支援朝鮮了,那肯定會跟大清的軍隊正麵對上的。
真要是跟大清的隊伍正麵對上了,陳平安能留手嗎?肯定不會啊,肯定是得全力以赴啊!
陳平安雖然也是攻下了不少大清的地盤,但一直以來,大清其實是不知道陳家軍真正的虛實的。
大清那邊根本不知道陳家軍的97k一分鍾能打七八發。
皇太極也就是從零星一些逃迴去的韃子士兵那裏,知道陳家軍的火器很多,但根本就不知道陳家軍火器的射擊效率和威力到底有多變態。
或許皇太極連陳平安的開花彈都不知道。
雖然皇太極也沒少派兵在關寧錦防線和東江鎮那邊試探陳家軍,但陳家軍也都一直隻是表現的己方火器很多,但射擊效率嘛,跟以前的明軍沒什麽兩樣。
陳平安其實一直都在跟皇太極扮豬吃老虎。
這要是去支援朝鮮了,陳平安肯定是不會留手,拿自己士兵們的性命開玩笑的。
全力出手之下,皇太極不就能真正了解到陳家軍的強大了?
皇太極知道了陳家軍的強大,朝鮮也會知道,然後崇禎皇帝也會知道。
陳平安可不光是在跟皇太極麵前扮豬吃老虎的,跟崇禎皇帝,那也是藏著掖著的。
陳平安的一切軍事行動,那都是自己在玩的,崇禎派到山東的監軍太監,收了陳平安的錢後,可是天天在濟南那邊花天酒地呢,監軍太監根本就不知道陳家軍的虛實。
一旦陳平安去支援朝鮮,一切也就藏不住了。
當然要是不去的話,也不可能,聖旨都過來了,陳平安肯定是得派兵的,不去那就是抗旨不遵。
去了藏不住,不去就是抗旨不遵,思來想去,陳平安最終覺得該攤牌了。
崇禎九年這都快要過去一半了,在利益的驅動下,陳平安購買到的移民數量已經達到了近300萬。
這300萬移民已經在台灣、東南亞地區安穩安家,並且已經可以生產糧食,提供給陳家軍所需。
要知道,陳平安的這300萬移民,手裏種植的土地可都是一些能夠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的良田。
在陳家軍屯田管理模式下,所有田地的收成都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有了這近300萬移民的加入,陳平安對於台灣和東南亞的掌控程度,已經是達到了一個相當穩固的程度。
可以說,陳平安的基本盤已經是有了,而且還是一個可以持續提供大量糧食的基本盤。
既然包不住了,那就從朝鮮開始,慢慢攤牌吧。
於是陳平安就開始安排了起來。
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擴軍,陳平安命令,山東各縣軍營貼出征召家丁告示,每個縣再招2000家丁。
命令的傳達也很是簡單,都不需要出門,無線電網絡一吩咐,征召家丁的告示立馬就能貼滿山東。
................
崇禎九年這會兒,餘大成由於常年不在京師,兵部尚書一職被去掉,又給了一個內閣大學士的頭銜,很被崇禎看好的楊嗣昌被提拔成為了兵部尚書。
對於楊嗣昌提出的建議,崇禎皇帝也是立馬點頭,畢竟,人家皇太極都稱帝了嘛,稱帝之後不搞點大動作好像真說不過去。
皇太極喜歡搞的大動作,肯定就是到處搶肥羊了。
這會兒蒙古那邊都被人家皇太極給搞定了,要搶劫的話肯定是要搶劫大明了。
崇禎皇帝立馬下旨邊關各地加強警戒,防止韃子再次南下。
著重令餘大成隨時做好給大清一個千年殺的準備,畢竟,上次皇太極入關的時候,餘大成做的就很不錯嘛!
這次皇太極萬一要是真入關了,還得靠餘大成啊!
在濟南享福的餘大成接到聖旨之後,立馬派人把聖旨交給了陳平安。
現在餘大成已經是懶得去管事情了,隻要有事,找陳平安就好了,陳平安就是一個萬金油,不管什麽事情,隻要找陳平安,保準妥妥帖帖的。
收到消息後的陳平安表示老餘你是真地道,哥們就喜歡你這種什麽事情都不管的頂頭上司。
剛好到處視察完了沒什麽事情可幹的陳平安就親自走了一趟遼東。
如今從山東乘坐蒸汽戰船去遼東,那是真的方便,比走陸路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
準備再爆一次小辮子菊花的陳平安,沒等到大清再次搶劫大明的消息,而是等來了大清去搶劫朝鮮的消息。
好吧,曆史竟然華麗麗的變了,大清竟然沒有來搶劫大明,而是跑去搶劫朝鮮去了。
崇禎九年六月初一,皇太極親自率領12萬大軍攻入朝鮮。
清軍長驅南下,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京城漢城(今韓國首爾)。
仁祖逃至南漢山城,並派出使節來到東江鎮,向大明求援。
朝鮮和明朝可是宗藩關係,人家朝鮮可是定期向明朝進貢的。
朝鮮的求援使者到達崇禎麵前的時候,崇禎表麵上笑嘻嘻,心中媽賣批。
瑪德,老子現在自己家裏都內憂外患著呢,你丫跟我來求援。
不過,為了麵子,崇禎皇帝最終還是下旨讓東江鎮出兵幫忙了。
打腫臉充胖子嘛,為了臉麵,死點大明的百姓也沒什麽。
還是為了麵子,崇禎的聖旨裏寫的是全力幫忙。
當然,暗地裏讓傳旨太監告訴餘大成,量力而行即可,別太認真,但也不能太難看,至少也得派個兩三萬士兵,不能太丟大明的臉。
崇禎皇帝這次還談了條件,大明出兵之後,大明軍隊在朝鮮的一切開支以及消耗,都得需要朝鮮自己承擔。
沒辦法,現在大明是真的窮啊,要是有錢的話,無償幫忙什麽的還沒問題,為了臉麵嘛,出點錢也沒啥。
但這會兒大明的國庫裏都能跑耗子了,崇禎皇帝現在也是能省則省。
朝鮮的使者也是答應的很痛快,麻利的點頭。
費用不費用的,都無所謂了,這會兒他們的仁祖皇帝都被打的逃出京城了,趕緊救援要緊。
對於出兵朝鮮,陳平安是不願意的,朝鮮關老子鳥事兒?
況且,這要是出兵去支援朝鮮了,那肯定會跟大清的軍隊正麵對上的。
真要是跟大清的隊伍正麵對上了,陳平安能留手嗎?肯定不會啊,肯定是得全力以赴啊!
陳平安雖然也是攻下了不少大清的地盤,但一直以來,大清其實是不知道陳家軍真正的虛實的。
大清那邊根本不知道陳家軍的97k一分鍾能打七八發。
皇太極也就是從零星一些逃迴去的韃子士兵那裏,知道陳家軍的火器很多,但根本就不知道陳家軍火器的射擊效率和威力到底有多變態。
或許皇太極連陳平安的開花彈都不知道。
雖然皇太極也沒少派兵在關寧錦防線和東江鎮那邊試探陳家軍,但陳家軍也都一直隻是表現的己方火器很多,但射擊效率嘛,跟以前的明軍沒什麽兩樣。
陳平安其實一直都在跟皇太極扮豬吃老虎。
這要是去支援朝鮮了,陳平安肯定是不會留手,拿自己士兵們的性命開玩笑的。
全力出手之下,皇太極不就能真正了解到陳家軍的強大了?
皇太極知道了陳家軍的強大,朝鮮也會知道,然後崇禎皇帝也會知道。
陳平安可不光是在跟皇太極麵前扮豬吃老虎的,跟崇禎皇帝,那也是藏著掖著的。
陳平安的一切軍事行動,那都是自己在玩的,崇禎派到山東的監軍太監,收了陳平安的錢後,可是天天在濟南那邊花天酒地呢,監軍太監根本就不知道陳家軍的虛實。
一旦陳平安去支援朝鮮,一切也就藏不住了。
當然要是不去的話,也不可能,聖旨都過來了,陳平安肯定是得派兵的,不去那就是抗旨不遵。
去了藏不住,不去就是抗旨不遵,思來想去,陳平安最終覺得該攤牌了。
崇禎九年這都快要過去一半了,在利益的驅動下,陳平安購買到的移民數量已經達到了近300萬。
這300萬移民已經在台灣、東南亞地區安穩安家,並且已經可以生產糧食,提供給陳家軍所需。
要知道,陳平安的這300萬移民,手裏種植的土地可都是一些能夠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的良田。
在陳家軍屯田管理模式下,所有田地的收成都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有了這近300萬移民的加入,陳平安對於台灣和東南亞的掌控程度,已經是達到了一個相當穩固的程度。
可以說,陳平安的基本盤已經是有了,而且還是一個可以持續提供大量糧食的基本盤。
既然包不住了,那就從朝鮮開始,慢慢攤牌吧。
於是陳平安就開始安排了起來。
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擴軍,陳平安命令,山東各縣軍營貼出征召家丁告示,每個縣再招2000家丁。
命令的傳達也很是簡單,都不需要出門,無線電網絡一吩咐,征召家丁的告示立馬就能貼滿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