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倒黴到家的阿濟格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32章 倒黴到家的阿濟格
“保護將軍!”一名親兵大喊一聲,然後握刀飛身撲向陳家軍,試圖拖延住突然出現的這一小隊明軍。
然而,他的衝鋒是徒勞的,以97k一分鍾能打八九發子彈的速度,阿濟格的這隊親兵很快就被消滅,受傷嚴重的阿濟格被俘虜。
率先接觸阿濟格的這個小隊,也是在聽阿濟格的親兵大喊保護將軍後,才知道自己這應該是碰到大魚了,不然阿濟格都不會被留活口。
陳平安站在停靠在漢江岸邊的指揮艦船上,通過夜視望遠鏡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他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對著身旁的副官說道:“傳令下去,加快進攻速度,務必在天亮之前占領營地!”
隨著陳平安的命令下達,陳家軍的士兵們更加勇猛了,他們在敵營中縱橫馳騁,將清軍的抵抗力量逐一消滅。
天漸漸亮了起來,陽光灑在這片被戰火洗禮的土地上。戰場上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清軍的無頭屍體橫七豎八的被清理到了營地外麵。
營地內的火光也都已經全部被撲滅,被毀壞的營地寨牆也都已經全部被重新修整一新。
清軍的這處營地,倒是為陳家軍省了不少修建臨時營寨的麻煩。
等到營地被重新修整的差不多,李水生迴到岸邊,向陳平安報告了一番此次夜襲的收獲。
“報告將軍,此次夜襲我陳家軍斬獲韃子首級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個,俘虜韃子兩千一百二十六人。”
“守衛這處後勤營地的清軍首領阿濟格重傷被俘,不過因受傷過重,被俘虜後不久便自己咽了氣,有些可惜了。”
原來阿濟格這貨也是倒黴到家了,第一波炮擊的時候就有一枚炮彈落入了阿濟格休息的營帳,在阿濟格床榻附近爆炸。
睡夢中的阿濟格直接雙腿被炸殘,身上也有幾處彈片透體的痕跡。
阿濟格能堅持到被俘虜後才咽氣,這命已經算是很硬了。
陳平安笑了笑:“沒什麽好可惜的,活的死的都一樣,迴頭送到京師去,都能給咱們換一些功勳。”
聽陳平安這麽一說,李水生也就釋然了,也對,不管活的死的,也就是能換點朝廷功勳而已,朝廷功勳,現在對於陳家軍來說又沒什麽鳥用。
李水生:“大人,現在營地那邊,寨牆已經被重新修繕完畢,營中還有大量物資在清點中,光是糧食,初步估計就夠咱們十萬大軍吃上十天半個月的。”
陳平安笑了笑:“那感情好,看來咱們這次還真的是歪打正著了。”
李水生也很是高興,有了這批糧食,也能給陳家軍的後勤省不少力氣。
陳平安:“去通知一下咱們的朝鮮特使,咱們一起去營寨那邊看看去吧。”
李允謙跟隨著陳平安來到了剛剛被攻下的清軍營地,營地外隨意扔了一大片的韃子屍體,讓李允謙感到無比震撼。
他從未見過如此多的韃子屍體,也從未想過大明 的軍隊竟然如此強大。
“陳將軍,您太厲害了!”李允謙由衷地讚歎道,“有您這樣的將領,何愁清軍不被趕出朝鮮?”
陳平安微微一笑:“李大人過獎了。這隻是一場小勝利,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李允謙點了點頭:“陳將軍所言極是。不過,經過這場戰鬥,清軍的士氣肯定受到了重創。我們正好可以趁勢而上,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
陳平安望著遠方,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出兵先不著急,這個時候咱們得等皇太極主動來攻。”
南漢山腳下,圍困南漢山城的皇太極大半夜聽到後方隆隆炮聲的時候,就感覺心驚肉跳了。
直到天色微亮,終於有潰軍逃到了皇太極的大軍這邊,得知後方的後勤營地夜晚被來自江麵的火炮襲擊,從而炸營了的皇太極心裏那叫一個氣啊。
後勤營地皇太極可是留了一萬守軍呢,過了漢江之後,所有劫掠的物資可也都集中在後勤營地那邊呢,這下子好了,辛辛苦苦劫掠好些天,一下子都沒了。
最可氣的是,潰逃迴來的士兵們竟然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隻知道炮擊來自江麵。
皇太極也顧不得繼續圍困南漢山城了,立馬派出軍隊去收攏潰軍,打探消息。
天色大亮,皇太極終於明白偷襲自己後方的是誰了,竟然是明軍!而且還是陳家軍。
根據探查,陳家軍已經是占領了自己的後方營地,至於陳家軍具體來了多少人,人都躲在營寨裏,沒辦法確定。
不過,根據推測,陳家軍這次不可能來太多的人。
畢竟,整個漢江以北,都有清軍的勇士們在四處劫掠,陳家軍要是從北麵陸地上攻過來的話,早就被發現了。
陳家軍肯定是乘船突襲而來,就算陳家軍的船再多,又能運多少人?一萬兩萬人撐死了。
自己的後方的營地被占了去,完全就是吃了夜晚被突襲炸營的虧。
想到了這裏,皇太極就咬牙切齒了,哼哼,這一次,必須要把這波突襲來到朝鮮的陳家軍給全部吃掉。
這個陳家軍,又是占了東江鎮,又是占了關寧錦防線,又是趁著自己劫掠大明的時候,捅自己後方。
這一次皇太極立國後,本來是打算南下大明劫掠一次,慶祝一下的。
奈何關寧錦防線和東江鎮都換了陳家軍,有些忌憚陳家軍的皇太極無奈否定了劫掠大明的美好想法,轉而把目標對準了朝鮮。
好吧,在皇太極看來,朝鮮其實也是個軟柿子。
天啟七年(1627年),崇禎還沒當上皇帝那會兒,皇太極就對朝鮮宣戰過。
阿敏、濟爾哈朗等將領率領約3萬大軍,以朝鮮降將為先導,渡鴨綠江後迅速攻陷義州、定州、郭山、安州等城,直抵中和。
朝鮮國王李倧驚恐萬分,將後妃送到江華島避難,後派使臣求和。
雙方達成協議,後金為兄國、朝鮮為弟國,朝鮮停止使用明朝天啟年號,改用後金年號等。
大明不好搞,那就選朝鮮這個軟柿子捏好了,大清國都立國了,不搶劫慶祝一番,那怎麽行?
於是,皇太極就決定對朝鮮出兵了。
............
“保護將軍!”一名親兵大喊一聲,然後握刀飛身撲向陳家軍,試圖拖延住突然出現的這一小隊明軍。
然而,他的衝鋒是徒勞的,以97k一分鍾能打八九發子彈的速度,阿濟格的這隊親兵很快就被消滅,受傷嚴重的阿濟格被俘虜。
率先接觸阿濟格的這個小隊,也是在聽阿濟格的親兵大喊保護將軍後,才知道自己這應該是碰到大魚了,不然阿濟格都不會被留活口。
陳平安站在停靠在漢江岸邊的指揮艦船上,通過夜視望遠鏡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他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對著身旁的副官說道:“傳令下去,加快進攻速度,務必在天亮之前占領營地!”
隨著陳平安的命令下達,陳家軍的士兵們更加勇猛了,他們在敵營中縱橫馳騁,將清軍的抵抗力量逐一消滅。
天漸漸亮了起來,陽光灑在這片被戰火洗禮的土地上。戰場上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清軍的無頭屍體橫七豎八的被清理到了營地外麵。
營地內的火光也都已經全部被撲滅,被毀壞的營地寨牆也都已經全部被重新修整一新。
清軍的這處營地,倒是為陳家軍省了不少修建臨時營寨的麻煩。
等到營地被重新修整的差不多,李水生迴到岸邊,向陳平安報告了一番此次夜襲的收獲。
“報告將軍,此次夜襲我陳家軍斬獲韃子首級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個,俘虜韃子兩千一百二十六人。”
“守衛這處後勤營地的清軍首領阿濟格重傷被俘,不過因受傷過重,被俘虜後不久便自己咽了氣,有些可惜了。”
原來阿濟格這貨也是倒黴到家了,第一波炮擊的時候就有一枚炮彈落入了阿濟格休息的營帳,在阿濟格床榻附近爆炸。
睡夢中的阿濟格直接雙腿被炸殘,身上也有幾處彈片透體的痕跡。
阿濟格能堅持到被俘虜後才咽氣,這命已經算是很硬了。
陳平安笑了笑:“沒什麽好可惜的,活的死的都一樣,迴頭送到京師去,都能給咱們換一些功勳。”
聽陳平安這麽一說,李水生也就釋然了,也對,不管活的死的,也就是能換點朝廷功勳而已,朝廷功勳,現在對於陳家軍來說又沒什麽鳥用。
李水生:“大人,現在營地那邊,寨牆已經被重新修繕完畢,營中還有大量物資在清點中,光是糧食,初步估計就夠咱們十萬大軍吃上十天半個月的。”
陳平安笑了笑:“那感情好,看來咱們這次還真的是歪打正著了。”
李水生也很是高興,有了這批糧食,也能給陳家軍的後勤省不少力氣。
陳平安:“去通知一下咱們的朝鮮特使,咱們一起去營寨那邊看看去吧。”
李允謙跟隨著陳平安來到了剛剛被攻下的清軍營地,營地外隨意扔了一大片的韃子屍體,讓李允謙感到無比震撼。
他從未見過如此多的韃子屍體,也從未想過大明 的軍隊竟然如此強大。
“陳將軍,您太厲害了!”李允謙由衷地讚歎道,“有您這樣的將領,何愁清軍不被趕出朝鮮?”
陳平安微微一笑:“李大人過獎了。這隻是一場小勝利,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李允謙點了點頭:“陳將軍所言極是。不過,經過這場戰鬥,清軍的士氣肯定受到了重創。我們正好可以趁勢而上,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
陳平安望著遠方,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出兵先不著急,這個時候咱們得等皇太極主動來攻。”
南漢山腳下,圍困南漢山城的皇太極大半夜聽到後方隆隆炮聲的時候,就感覺心驚肉跳了。
直到天色微亮,終於有潰軍逃到了皇太極的大軍這邊,得知後方的後勤營地夜晚被來自江麵的火炮襲擊,從而炸營了的皇太極心裏那叫一個氣啊。
後勤營地皇太極可是留了一萬守軍呢,過了漢江之後,所有劫掠的物資可也都集中在後勤營地那邊呢,這下子好了,辛辛苦苦劫掠好些天,一下子都沒了。
最可氣的是,潰逃迴來的士兵們竟然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隻知道炮擊來自江麵。
皇太極也顧不得繼續圍困南漢山城了,立馬派出軍隊去收攏潰軍,打探消息。
天色大亮,皇太極終於明白偷襲自己後方的是誰了,竟然是明軍!而且還是陳家軍。
根據探查,陳家軍已經是占領了自己的後方營地,至於陳家軍具體來了多少人,人都躲在營寨裏,沒辦法確定。
不過,根據推測,陳家軍這次不可能來太多的人。
畢竟,整個漢江以北,都有清軍的勇士們在四處劫掠,陳家軍要是從北麵陸地上攻過來的話,早就被發現了。
陳家軍肯定是乘船突襲而來,就算陳家軍的船再多,又能運多少人?一萬兩萬人撐死了。
自己的後方的營地被占了去,完全就是吃了夜晚被突襲炸營的虧。
想到了這裏,皇太極就咬牙切齒了,哼哼,這一次,必須要把這波突襲來到朝鮮的陳家軍給全部吃掉。
這個陳家軍,又是占了東江鎮,又是占了關寧錦防線,又是趁著自己劫掠大明的時候,捅自己後方。
這一次皇太極立國後,本來是打算南下大明劫掠一次,慶祝一下的。
奈何關寧錦防線和東江鎮都換了陳家軍,有些忌憚陳家軍的皇太極無奈否定了劫掠大明的美好想法,轉而把目標對準了朝鮮。
好吧,在皇太極看來,朝鮮其實也是個軟柿子。
天啟七年(1627年),崇禎還沒當上皇帝那會兒,皇太極就對朝鮮宣戰過。
阿敏、濟爾哈朗等將領率領約3萬大軍,以朝鮮降將為先導,渡鴨綠江後迅速攻陷義州、定州、郭山、安州等城,直抵中和。
朝鮮國王李倧驚恐萬分,將後妃送到江華島避難,後派使臣求和。
雙方達成協議,後金為兄國、朝鮮為弟國,朝鮮停止使用明朝天啟年號,改用後金年號等。
大明不好搞,那就選朝鮮這個軟柿子捏好了,大清國都立國了,不搶劫慶祝一番,那怎麽行?
於是,皇太極就決定對朝鮮出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