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宴請..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39章 宴請..
陳家軍這是真的猛啊,一到朝鮮就滅了大清五六萬人,這得猛到什麽程度了?
朝鮮王李倧:“快快,都隨我出城,我要去拜見陳將軍,感謝陳將軍大仁大義,不遠萬裏,救我朝鮮於水火之中。”
李允謙:“陛下,漢江那邊的戰鬥剛剛結束,那邊全是韃子的屍體,陛下龍體,不可輕去啊,讓臣去請陳將軍來南漢山城拜見陛下吧。”
李倧:“胡說,陳將軍為我朝鮮出生入死,驅除韃虜,我豈能在天朝上將軍麵前擺架子?”
“區區屍體,沒什麽大不了的,本王又不是沒見過,諸位都隨我出城去拜謝陳將軍援助之恩。”
好吧,朝鮮王都這麽說了,其餘大臣還能說什麽?隻能是跟著了。
李允謙:“陛下,陳將軍的隊伍接連大戰,都已有些疲憊,想請我軍派出人手,去掩埋韃子屍體,陛下您看?”
李倧:“對對對,大軍隨我一起出城,去幫陳將軍處理屍體,戶部調撥美酒美食,運往明軍營地,犒賞三軍。”
在李倧的帶領下,朝鮮君臣離開行宮,浩浩蕩蕩地朝著陳家軍營地出發。
一路上,城中百姓們聽聞清軍大敗,明軍大勝的消息,紛紛湧上街頭,歡唿雀躍。這些日子,他們都被清軍圍城給折磨的苦不堪言,如今終於盼來了救星。
朝鮮王李倧帶著群臣來到營地附近時,被營地外堆積如山的大量屍體給驚到了。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混合著硝煙的氣息,讓眾人忍不住捂住口鼻。李倧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腳步也不自覺地頓住,身旁的大臣們同樣麵露驚恐,有的甚至開始微微顫抖。
“這……這都是清軍的屍體嗎?”一名大臣聲音顫抖地問道,他的眼中滿是震驚與恐懼。
李允謙麵色凝重地點點頭:“正是,這些都是陳將軍率軍所殺。一日之內,殲敵六萬餘,陳將軍和他的軍隊實在是勇猛無比。”
李倧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對戰爭殘酷的恐懼,更有對陳家軍實力的驚歎。
“陳將軍真乃神人也,如此赫赫戰功,我朝鮮上下,定當銘記於心。”
隊伍越接近營地,血腥味越發濃重,到了營地一兩百米處時,眾人已經能清晰看到陳家軍的士卒們正在一邊洗劫韃子屍體,一邊梟首收集戰利品名證。
此時,得到消息的陳平安,也從營地裏走了出來。
人家朝鮮王都來了,陳平安好歹也是要給一些麵子的。
陳平安身著鎧甲,大步上前,向李倧拱了拱手道:“朝鮮王親臨,末將有失遠迎,還望朝鮮王恕罪。”
朝鮮在曆史上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遵循藩屬體製的規範 ,在政治和外交上對中原王朝保持臣屬關係,使用中原王朝賜予的王號,如“朝鮮國王”,國內君主自稱“寡人”“孤”等,其君主的地位低於中原王朝的皇帝。
當然,人家私下裏自己稱朕什麽的也是無所謂的,隻要你明麵上不稱帝,去挑戰宗主國的權威,私下裏愛怎麽過小日子,那都是你自己的事兒。
陳平安作為天朝上國的一品將軍,出來見李倧,最多就是笑著拱拱手,稱唿李倧一聲朝鮮王,這已經是很給麵子了。
李倧連忙迴了一禮,眼中滿是感激:“陳將軍是我朝鮮的大恩人啊,陳將軍率部力挽狂瀾,救我朝鮮於水火,本王當親來拜謝。”
“本王今日前來,一是感謝將軍救命之恩,二是帶來了朝鮮的美酒美食,犒勞將軍麾下的將士們。”
陳平安微笑著謝過,隨後,李倧環顧四周,看到堆積如山的武器裝備和正在忙碌搬運的士兵,感慨道:
“陳將軍,貴軍此次繳獲頗豐啊。這些可都是清軍的精銳裝備,有了這些,貴軍的實力定能更上一層樓。”
陳平安點頭道:“此次能大敗清軍,全靠將士們奮勇殺敵。”
這時,李允謙上前說道:“陛下,陳將軍還需要我軍派出兵卒幫忙掩埋屍體,以免疫病滋生。”
李倧立刻下令:“傳令下去,命士卒們幫忙,協助明軍處理屍體。務必將戰場清理幹淨,不能讓這些韃子的屍體玷汙了我朝鮮的土地。”
安排完幫忙事宜,又把帶來的一車車糧食美酒送進營寨,見天色已是黃昏,朝鮮王李倧熱情邀請陳平安前往南漢山城。
“陳將軍,我已命人在南漢山城中擺宴,陳將軍隨我入南漢山城宴飲休整一晚如何?”
陳平安倒也沒有拒絕,畢竟接下來還要在朝鮮這邊待一段時間,少不了繼續麻煩朝鮮王,應酬一番,搞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說訛詐嘛,先不著急,哪有一上來就訛詐的?你丫一上來就訛詐,在朝鮮期間,還想不想過舒坦日子了?
訛詐必須得挑時間的,迴頭等戰爭結束了,再一起算總賬。
現在還是先好好享受著朝鮮王提供的好待遇。
陳平安帶了一個旅的隊伍,隨李倧前往南漢山城。
赴宴歸赴宴,對於自身的安保問題,陳平安可是從來不會馬虎的。
一路上,街道兩旁站滿了朝鮮百姓,他們手持鮮花和自製的錦旗,熱烈歡唿,向這位拯救他們的英雄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陳平安騎著高頭大馬,身姿挺拔,麵帶微笑向百姓們揮手致意,身旁的李倧則滿臉欣慰,這場勝利不僅讓朝鮮重燃希望,也加深了兩國的情誼。
進入南漢山城,城中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李倧領著陳平安來到行宮,一場盛大的宴會早已準備就緒。
行宮內燈火輝煌,絲竹之聲不絕於耳,桌上擺滿了朝鮮的珍饈美饌和香醇美酒。
李倧舉起酒杯,站起身來,高聲說道:“陳將軍,今日這場盛宴,是我朝鮮上下對您和貴軍的感激之情。若不是將軍及時趕到,我朝鮮恐怕早已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杯酒,敬將軍!”說罷,一飲而盡。
................
陳家軍這是真的猛啊,一到朝鮮就滅了大清五六萬人,這得猛到什麽程度了?
朝鮮王李倧:“快快,都隨我出城,我要去拜見陳將軍,感謝陳將軍大仁大義,不遠萬裏,救我朝鮮於水火之中。”
李允謙:“陛下,漢江那邊的戰鬥剛剛結束,那邊全是韃子的屍體,陛下龍體,不可輕去啊,讓臣去請陳將軍來南漢山城拜見陛下吧。”
李倧:“胡說,陳將軍為我朝鮮出生入死,驅除韃虜,我豈能在天朝上將軍麵前擺架子?”
“區區屍體,沒什麽大不了的,本王又不是沒見過,諸位都隨我出城去拜謝陳將軍援助之恩。”
好吧,朝鮮王都這麽說了,其餘大臣還能說什麽?隻能是跟著了。
李允謙:“陛下,陳將軍的隊伍接連大戰,都已有些疲憊,想請我軍派出人手,去掩埋韃子屍體,陛下您看?”
李倧:“對對對,大軍隨我一起出城,去幫陳將軍處理屍體,戶部調撥美酒美食,運往明軍營地,犒賞三軍。”
在李倧的帶領下,朝鮮君臣離開行宮,浩浩蕩蕩地朝著陳家軍營地出發。
一路上,城中百姓們聽聞清軍大敗,明軍大勝的消息,紛紛湧上街頭,歡唿雀躍。這些日子,他們都被清軍圍城給折磨的苦不堪言,如今終於盼來了救星。
朝鮮王李倧帶著群臣來到營地附近時,被營地外堆積如山的大量屍體給驚到了。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混合著硝煙的氣息,讓眾人忍不住捂住口鼻。李倧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腳步也不自覺地頓住,身旁的大臣們同樣麵露驚恐,有的甚至開始微微顫抖。
“這……這都是清軍的屍體嗎?”一名大臣聲音顫抖地問道,他的眼中滿是震驚與恐懼。
李允謙麵色凝重地點點頭:“正是,這些都是陳將軍率軍所殺。一日之內,殲敵六萬餘,陳將軍和他的軍隊實在是勇猛無比。”
李倧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對戰爭殘酷的恐懼,更有對陳家軍實力的驚歎。
“陳將軍真乃神人也,如此赫赫戰功,我朝鮮上下,定當銘記於心。”
隊伍越接近營地,血腥味越發濃重,到了營地一兩百米處時,眾人已經能清晰看到陳家軍的士卒們正在一邊洗劫韃子屍體,一邊梟首收集戰利品名證。
此時,得到消息的陳平安,也從營地裏走了出來。
人家朝鮮王都來了,陳平安好歹也是要給一些麵子的。
陳平安身著鎧甲,大步上前,向李倧拱了拱手道:“朝鮮王親臨,末將有失遠迎,還望朝鮮王恕罪。”
朝鮮在曆史上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遵循藩屬體製的規範 ,在政治和外交上對中原王朝保持臣屬關係,使用中原王朝賜予的王號,如“朝鮮國王”,國內君主自稱“寡人”“孤”等,其君主的地位低於中原王朝的皇帝。
當然,人家私下裏自己稱朕什麽的也是無所謂的,隻要你明麵上不稱帝,去挑戰宗主國的權威,私下裏愛怎麽過小日子,那都是你自己的事兒。
陳平安作為天朝上國的一品將軍,出來見李倧,最多就是笑著拱拱手,稱唿李倧一聲朝鮮王,這已經是很給麵子了。
李倧連忙迴了一禮,眼中滿是感激:“陳將軍是我朝鮮的大恩人啊,陳將軍率部力挽狂瀾,救我朝鮮於水火,本王當親來拜謝。”
“本王今日前來,一是感謝將軍救命之恩,二是帶來了朝鮮的美酒美食,犒勞將軍麾下的將士們。”
陳平安微笑著謝過,隨後,李倧環顧四周,看到堆積如山的武器裝備和正在忙碌搬運的士兵,感慨道:
“陳將軍,貴軍此次繳獲頗豐啊。這些可都是清軍的精銳裝備,有了這些,貴軍的實力定能更上一層樓。”
陳平安點頭道:“此次能大敗清軍,全靠將士們奮勇殺敵。”
這時,李允謙上前說道:“陛下,陳將軍還需要我軍派出兵卒幫忙掩埋屍體,以免疫病滋生。”
李倧立刻下令:“傳令下去,命士卒們幫忙,協助明軍處理屍體。務必將戰場清理幹淨,不能讓這些韃子的屍體玷汙了我朝鮮的土地。”
安排完幫忙事宜,又把帶來的一車車糧食美酒送進營寨,見天色已是黃昏,朝鮮王李倧熱情邀請陳平安前往南漢山城。
“陳將軍,我已命人在南漢山城中擺宴,陳將軍隨我入南漢山城宴飲休整一晚如何?”
陳平安倒也沒有拒絕,畢竟接下來還要在朝鮮這邊待一段時間,少不了繼續麻煩朝鮮王,應酬一番,搞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說訛詐嘛,先不著急,哪有一上來就訛詐的?你丫一上來就訛詐,在朝鮮期間,還想不想過舒坦日子了?
訛詐必須得挑時間的,迴頭等戰爭結束了,再一起算總賬。
現在還是先好好享受著朝鮮王提供的好待遇。
陳平安帶了一個旅的隊伍,隨李倧前往南漢山城。
赴宴歸赴宴,對於自身的安保問題,陳平安可是從來不會馬虎的。
一路上,街道兩旁站滿了朝鮮百姓,他們手持鮮花和自製的錦旗,熱烈歡唿,向這位拯救他們的英雄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陳平安騎著高頭大馬,身姿挺拔,麵帶微笑向百姓們揮手致意,身旁的李倧則滿臉欣慰,這場勝利不僅讓朝鮮重燃希望,也加深了兩國的情誼。
進入南漢山城,城中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李倧領著陳平安來到行宮,一場盛大的宴會早已準備就緒。
行宮內燈火輝煌,絲竹之聲不絕於耳,桌上擺滿了朝鮮的珍饈美饌和香醇美酒。
李倧舉起酒杯,站起身來,高聲說道:“陳將軍,今日這場盛宴,是我朝鮮上下對您和貴軍的感激之情。若不是將軍及時趕到,我朝鮮恐怕早已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杯酒,敬將軍!”說罷,一飲而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