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北上追擊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41章 北上追擊
李允謙見陳平安出來,立刻恭敬行禮:“陳將軍,聽聞昨夜陳將軍的船隊又運送了一批士卒和戰馬過來,我王又為陳將軍籌備了一批糧草,陳將軍要是還有什麽需求的話,盡管提,我朝鮮必竭盡全力為。”
陳平安哈哈一笑:“那就多謝朝鮮王了,既然戰馬已到,那我就立即出兵北上,早日將韃子趕出朝鮮。”
李允謙一聽陳平安要立馬出兵,心中大喜,連忙說道:“陳將軍神勇,有您出兵,清軍定是望風而逃。我王還吩咐,朝鮮軍隊願全力配合將軍行動,聽候將軍調遣。”
陳平安心中暗自吐槽,就朝鮮那群垃圾兵,都被韃子給嚇成什麽熊樣了,我要你們朝鮮兵有什麽用?
好吧,還是有用的,最起碼也能帶帶路,朝鮮軍隊雖戰力不及陳家軍,但熟悉地形,拿來當向導還是能發揮不小作用的。
“如此甚好,煩請李大人告知朝鮮王,派一支熟悉朝鮮地形的騎兵隨我一起出發,無論是跟你們朝鮮各個城池聯絡,還是給我們陳家軍帶路,都得需要貴軍幫忙。”
李允謙一口應下:“將軍稍等,我即刻安排人去辦。”
陳平安:“對了,秀兒我很喜歡,這次也就帶著秀兒一起離開了,迴頭等朝鮮戰事結束,秀兒也就隨我一同迴大明了。”
李允謙露出一副男人都懂的猥瑣笑容:“陳將軍,秀兒小姐能跟著將軍,那是秀兒小姐的福氣,我王還為秀兒小姐準備了一隊陪嫁丫鬟,望陳將軍一起帶迴大明,也好讓秀兒能有個伴兒。”
陳平安笑著點點頭。
也就半個時辰的功夫,李允謙就帶著一隊兩千人的騎兵大隊返迴。
當然,還有秀兒的陪嫁丫鬟,陳平安一看,都是昨晚的那一票舞姬,加上秀兒,這就是足足有12人。
這些舞姬,可個個都是大美女,要知道,昨晚歌舞表演的時候,秀兒都不是站c位的那個。
陳平安之所以喜歡秀兒,完全就是因為秀兒跟韓國女團的李允兒長的很像而已。
送一再送十一,好吧,朝鮮王是會用美人計的。
陳平安也沒有矯情,照單全收下,迴頭教教妹子們學習一下韓國女團的那些舞蹈,哥們在古代也搞個女團出來。
集合完隊伍之後,陳平安便立馬帶著隊伍出發。
朝鮮王李倧帶著群臣,把陳平安一行人送出南漢山城,直到隊伍消失在道路的盡頭,李倧才一臉高興的帶著群臣返迴。
李倧現在就等著陳家軍把清軍給趕出朝鮮了,在李倧看來,這就是時間問題。
12萬入侵朝鮮的韃子,這都已經被陳平安給滅了一半多了,韃子肯定不是陳家軍的對手。
朝鮮王李倧都已經在想,等徹底趕走韃子的那一天,必須得開個慶典,好好慶祝一下了。
就是不知道,等趕走韃子,李倧收到陳平安給的軍費消耗清單的時候,還有沒有再去慶祝的那個心情。
迴到漢江營地,陳平安立馬召集手下開會,一番討論之後,一套作戰計劃很快成型。
趙大牛帶領兩萬騎兵,先行北上追擊清軍,陳平安則是負責帶著步兵慢慢跟上,在沿途不斷建立一些後勤補給點。
衝鋒陷陣這種事情,陳平安如今早已經不幹了,趙大牛有過深入後金腹地作戰的經驗,由趙大牛帶兵追擊最為合適。
陳平安給趙大牛的命令是以穩妥驅趕為主,隻要把韃子驅趕出朝鮮即可,盡量不要跟韃子騎兵正麵交鋒。
韃子好歹也是還有五萬多兵力的,由於陳平安消滅的韃子人數過多,這會兒的韃子估計都是一些騎兵了,有的或許還都是一人雙馬。
別看趙大牛有兩萬騎兵,但人家皇太極真要是發起狠來,設計伏擊的話,拚個同歸於盡,還是能滅掉趙大牛的。
因此,陳平安特意囑咐了趙大牛一定要做好偵查工作,千萬不要冒進被伏擊了。
趙大牛領命之後,便立即帶著兩萬騎兵,以及一千五百朝鮮帶路騎兵就出發了。
陳平安則是在漢江營地這邊留下了五千人看守,自己帶著三萬五千步卒慢慢北上。
有趙大牛在前方開路,又有朝鮮這邊的帶路黨安排,陳平安建立後勤營地的任務很是輕鬆。
李勇彪是陳家軍斥候3排排長,陳家軍的兩萬騎再渡過漢江之後,最先被放出去的,自然就是斥候了。
為了適應朝鮮地形,李勇彪的三排被安排了三名朝鮮帶路兵。
李勇彪帶著三排一直過了漢城,又前進了十多裏路後終於是遇上了清軍。
他們遇到的不止是清軍,還有一群被清軍抓到的朝鮮百姓。
李勇彪在被二班班長通知發現大量清軍蹤跡需要支援後,李勇彪立馬就帶著的自己一班,並通知在東邊巡查的三班,快馬加鞭朝二班位置跑去。
跟二班匯合之後,三個班朝著二班發現的清軍位置而去。
一行人跑了一段,還沒等看清那股清軍,眾人便被一陣震天的哭嚎聲驚住。
小隊來到一處小山坡前,李勇彪一夾馬腹,策馬立到高處,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怒不已。
隻見一隊清軍百人隊騎兵,像從地獄衝出的惡狼,在原野上肆意縱橫。他們手中揮舞著寒光凜冽的長刀與皮鞭,正粗暴地驅趕著前方七八百名衣衫襤褸的朝鮮百姓。
百姓們臉上寫滿了驚恐,隊伍裏男女老少混雜,婦女們把孩子緊緊護在懷中,一邊低聲抽泣,一邊腳步踉蹌地拚命奔逃。
老人們體力漸漸不支,一個接著一個摔倒在地。有的掙紮著還能勉強起身,繼續在這絕望的逃亡路上蹣跚前行。
可有的老人拚盡全力,一次次嚐試起身,卻怎麽也爬不起來。
這時,就會有一名清軍騎兵如兇神惡煞般唿嘯而來,寒光一閃,長刀重重砍下,那還在掙紮的老人便永遠地倒在了這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
孩子們的腳步越來越沉重,一個年幼的孩子逐漸落在了隊伍的最後。
一名清軍騎兵眼睛一眯,眼中閃過殘忍的光芒,猛地一夾馬腹,戰馬如離弦之箭般衝了過去,手起刀落,鋒利的長刀直直砍在孩子的脖頸上。
鮮血“噗”地一下噴湧而出,孩子小小的身軀直挺挺地倒下,濺起一片塵土。
.................
李允謙見陳平安出來,立刻恭敬行禮:“陳將軍,聽聞昨夜陳將軍的船隊又運送了一批士卒和戰馬過來,我王又為陳將軍籌備了一批糧草,陳將軍要是還有什麽需求的話,盡管提,我朝鮮必竭盡全力為。”
陳平安哈哈一笑:“那就多謝朝鮮王了,既然戰馬已到,那我就立即出兵北上,早日將韃子趕出朝鮮。”
李允謙一聽陳平安要立馬出兵,心中大喜,連忙說道:“陳將軍神勇,有您出兵,清軍定是望風而逃。我王還吩咐,朝鮮軍隊願全力配合將軍行動,聽候將軍調遣。”
陳平安心中暗自吐槽,就朝鮮那群垃圾兵,都被韃子給嚇成什麽熊樣了,我要你們朝鮮兵有什麽用?
好吧,還是有用的,最起碼也能帶帶路,朝鮮軍隊雖戰力不及陳家軍,但熟悉地形,拿來當向導還是能發揮不小作用的。
“如此甚好,煩請李大人告知朝鮮王,派一支熟悉朝鮮地形的騎兵隨我一起出發,無論是跟你們朝鮮各個城池聯絡,還是給我們陳家軍帶路,都得需要貴軍幫忙。”
李允謙一口應下:“將軍稍等,我即刻安排人去辦。”
陳平安:“對了,秀兒我很喜歡,這次也就帶著秀兒一起離開了,迴頭等朝鮮戰事結束,秀兒也就隨我一同迴大明了。”
李允謙露出一副男人都懂的猥瑣笑容:“陳將軍,秀兒小姐能跟著將軍,那是秀兒小姐的福氣,我王還為秀兒小姐準備了一隊陪嫁丫鬟,望陳將軍一起帶迴大明,也好讓秀兒能有個伴兒。”
陳平安笑著點點頭。
也就半個時辰的功夫,李允謙就帶著一隊兩千人的騎兵大隊返迴。
當然,還有秀兒的陪嫁丫鬟,陳平安一看,都是昨晚的那一票舞姬,加上秀兒,這就是足足有12人。
這些舞姬,可個個都是大美女,要知道,昨晚歌舞表演的時候,秀兒都不是站c位的那個。
陳平安之所以喜歡秀兒,完全就是因為秀兒跟韓國女團的李允兒長的很像而已。
送一再送十一,好吧,朝鮮王是會用美人計的。
陳平安也沒有矯情,照單全收下,迴頭教教妹子們學習一下韓國女團的那些舞蹈,哥們在古代也搞個女團出來。
集合完隊伍之後,陳平安便立馬帶著隊伍出發。
朝鮮王李倧帶著群臣,把陳平安一行人送出南漢山城,直到隊伍消失在道路的盡頭,李倧才一臉高興的帶著群臣返迴。
李倧現在就等著陳家軍把清軍給趕出朝鮮了,在李倧看來,這就是時間問題。
12萬入侵朝鮮的韃子,這都已經被陳平安給滅了一半多了,韃子肯定不是陳家軍的對手。
朝鮮王李倧都已經在想,等徹底趕走韃子的那一天,必須得開個慶典,好好慶祝一下了。
就是不知道,等趕走韃子,李倧收到陳平安給的軍費消耗清單的時候,還有沒有再去慶祝的那個心情。
迴到漢江營地,陳平安立馬召集手下開會,一番討論之後,一套作戰計劃很快成型。
趙大牛帶領兩萬騎兵,先行北上追擊清軍,陳平安則是負責帶著步兵慢慢跟上,在沿途不斷建立一些後勤補給點。
衝鋒陷陣這種事情,陳平安如今早已經不幹了,趙大牛有過深入後金腹地作戰的經驗,由趙大牛帶兵追擊最為合適。
陳平安給趙大牛的命令是以穩妥驅趕為主,隻要把韃子驅趕出朝鮮即可,盡量不要跟韃子騎兵正麵交鋒。
韃子好歹也是還有五萬多兵力的,由於陳平安消滅的韃子人數過多,這會兒的韃子估計都是一些騎兵了,有的或許還都是一人雙馬。
別看趙大牛有兩萬騎兵,但人家皇太極真要是發起狠來,設計伏擊的話,拚個同歸於盡,還是能滅掉趙大牛的。
因此,陳平安特意囑咐了趙大牛一定要做好偵查工作,千萬不要冒進被伏擊了。
趙大牛領命之後,便立即帶著兩萬騎兵,以及一千五百朝鮮帶路騎兵就出發了。
陳平安則是在漢江營地這邊留下了五千人看守,自己帶著三萬五千步卒慢慢北上。
有趙大牛在前方開路,又有朝鮮這邊的帶路黨安排,陳平安建立後勤營地的任務很是輕鬆。
李勇彪是陳家軍斥候3排排長,陳家軍的兩萬騎再渡過漢江之後,最先被放出去的,自然就是斥候了。
為了適應朝鮮地形,李勇彪的三排被安排了三名朝鮮帶路兵。
李勇彪帶著三排一直過了漢城,又前進了十多裏路後終於是遇上了清軍。
他們遇到的不止是清軍,還有一群被清軍抓到的朝鮮百姓。
李勇彪在被二班班長通知發現大量清軍蹤跡需要支援後,李勇彪立馬就帶著的自己一班,並通知在東邊巡查的三班,快馬加鞭朝二班位置跑去。
跟二班匯合之後,三個班朝著二班發現的清軍位置而去。
一行人跑了一段,還沒等看清那股清軍,眾人便被一陣震天的哭嚎聲驚住。
小隊來到一處小山坡前,李勇彪一夾馬腹,策馬立到高處,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怒不已。
隻見一隊清軍百人隊騎兵,像從地獄衝出的惡狼,在原野上肆意縱橫。他們手中揮舞著寒光凜冽的長刀與皮鞭,正粗暴地驅趕著前方七八百名衣衫襤褸的朝鮮百姓。
百姓們臉上寫滿了驚恐,隊伍裏男女老少混雜,婦女們把孩子緊緊護在懷中,一邊低聲抽泣,一邊腳步踉蹌地拚命奔逃。
老人們體力漸漸不支,一個接著一個摔倒在地。有的掙紮著還能勉強起身,繼續在這絕望的逃亡路上蹣跚前行。
可有的老人拚盡全力,一次次嚐試起身,卻怎麽也爬不起來。
這時,就會有一名清軍騎兵如兇神惡煞般唿嘯而來,寒光一閃,長刀重重砍下,那還在掙紮的老人便永遠地倒在了這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
孩子們的腳步越來越沉重,一個年幼的孩子逐漸落在了隊伍的最後。
一名清軍騎兵眼睛一眯,眼中閃過殘忍的光芒,猛地一夾馬腹,戰馬如離弦之箭般衝了過去,手起刀落,鋒利的長刀直直砍在孩子的脖頸上。
鮮血“噗”地一下噴湧而出,孩子小小的身軀直挺挺地倒下,濺起一片塵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