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玄乎,卻深信不疑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夥頭兵年歲不大,尚未娶妻,與兩個姑娘同行本就讓他不自在了,再說到劉將軍時,更是讓他緊張起來。
何景蘭在這關頭突然問起別的事,夥頭兵腦筋哪還轉的過來?
當即詫異道,“何小姐怎麽知道?”
夥頭兵的大實話話剛說出口,自己一愣,馬上條件反射地抬手捂嘴。
因為這消息前天後半夜才加急送入軍營。
就算已傳揚天下,不是什麽機密。
可要通過民間渠道口口相傳到邊境一帶,尚需時日,根本不可能這麽快。
何景蘭意味深長地看了眼顧喜喜,接著問,“那個死而複生之人是不是原二品尚書令,慕南釗慕大人?”
夥頭兵捂著嘴不敢言語。
隻是從他因吃驚瞪大的眼睛裏,答案昭然若揭。
何景蘭笑意加深,和氣地安慰夥頭兵:
“你別怕,這事兒既然已攤在明麵上,遲早都是天下皆知,如此,你便不算透露機密,觸犯軍規。”
“況且你也沒明著說什麽,我心裏猜測什麽跟你沒關係。”
顧喜喜也說,“等會兒見了劉將軍,我也隻會忙著幹活,根本沒空閑聊的。”
夥頭兵看了看二人,這才鬆了口氣。
算時間,差不多是在開戰當天,就有無數人看見原本已死的慕南釗慕大人出現在兩軍陣前。
此人乃是先帝最信任的重臣,才會被如今的太後一黨忌憚,趁先帝駕崩之際設局,要他非死不可。
至今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正當京城朝堂已逐漸淡忘慕大人之威。
他卻活著出現在朝廷軍麵前,並以一場大勝之仗重創朝廷軍。
如此震撼的場麵,如同巨石砸碎冰封已久的湖麵。
當天,消息便如雪片一般,通過各種路徑飛快傳向大業朝各舉足輕重的人物。
慕南釗本可一直隱藏幕後運籌帷幄。
之所以如此高調,要的就是讓整個大業知道,慕南釗迴來了。
既是傳達訊號,同時也給很多人留出權衡的時間和機會。
告訴朝野上下,究竟要敵對,中立,還是合作。
他們也是時候好生考慮,盡快做出決定了。
邊境。
西北軍開墾的田地實在太多了,顧喜喜采取了更有效率的方式。
自南往北推進,隻要由她判定成熟的燕麥田,即刻便可開始收割。
同時她與何景蘭騎馬視察田地,取樣留存。
整整兩天過去,最後除了北邊的十幾畝地還要再等三日,其餘的燕麥都已成熟,並且產量不輸眷屬村那邊。
日落時分,軍營入口處。
劉將軍看著一車接一車的燕麥運進來,不由笑開了花。
“沒想到野地裏常見的燕麥,種出來竟能有這麽大產量。”
“如此一來,今年冬天大將軍總算不用為糧食求爺爺告奶奶了!”
“顧老板,您真是我們西北軍的貴人啊!”
此顧喜喜算是提前完成了自己此行任務。
連日在外麵奔波,她跟何景蘭都被曬黑了一層。
又因為起早貪黑的睡眠不足,倆人麵上都帶著疲態。
她向劉將軍笑了笑,淡淡道了聲“不敢當”,然後拿出兩份紙箋遞過去。
“第一張是燕麥麵的製法,比普通小麥麵麻煩些。從燕麥粒到做成麵條算起,需要六道工序,這樣做成的麵食才能筋道光滑。”
劉將軍鄭重點頭,“這個容易,我等會就拿給夥頭營,讓他們好生研究。”
顧喜喜接著道,“這第二張更重要。”
“我寫了燕麥田收割後如何鋤地、耕地、施肥、澆水的次數及具體時間。”
“苜蓿田可繼續維持,等秋冬季枯萎後,來年還會再長起來。”
“明白,”劉將軍說,“就是跟我們開荒前後一樣,嚴格照做就行。”
他想了想,還是問出心中疑惑,“既然這些田地已經能產糧食,產量也符合您的預期,為何不趁熱打鐵,繼續再種些別的?”
“我知道粟米、黃糜子、高粱這些粗糧,生長期比麥子短,現在下種完全的來得及。”
顧喜喜說,“這就是我為何說第二張紙更重要。”
“這裏的土壤本就不夠好,隻種一季燕麥還未達成改良。”
“若這時急著種別的糧食,隻會加速土壤惡化,從長遠看,得不償失。”
劉將軍能受命留守後方,自然有相當過人之處。
聽了顧喜喜的解說,他便明白過來,“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確非良策。”
顧喜喜道,“不過我也另有打算,這麽多田地要閑置半年,著實浪費。”
“讓它休養生息差不多一個月,或可再種植一批短期作物。”
“目前可選的有山藥、番薯、葛根、南瓜。”
“不過具體選種,還得等我迴去驗看過取樣的土壤,才能最後決定。”
“半個月之後,劉將軍可遣人到花池渡村尋我。”
“我將詳情寫在信中,你們有足夠的時間采購種苗。”
劉將軍老家也是種田農戶。
若放在過去,他會在心裏暗暗不屑,土就是土,還要驗?
又不是毒藥,能怎麽驗?
長不長的出莊稼,灑了種子就知道,種田人祖祖輩輩就是這麽幹的。
除了播種耕田澆水施肥除草,剩下全看老天爺的意思。
可這大半年來,顧喜喜的本事已經一步步的到了佐證。
劉將軍雖還覺得玄乎,但卻對這份玄乎深信不疑。
他將兩張紙悉心收入袖中,向顧喜喜鄭重拱手,“那就勞煩顧老板費心了。”
“這次豐收,以及顧老板的相助,我必在軍報中一字不落向大將軍匯報。”
顧喜喜滿意而笑,“那我們明早啟程便不來道別了。”
她是心甘情願在這裏勞心勞力。
但這份付出必須第一時間讓該知道的人知道。
畢竟霍江還欠著她那份豐厚的報酬呢。
何景蘭近朱者赤,也被顧喜喜沾染了財迷習氣。
迴村路上,她笑眯眯說,“但願霍大將軍收到軍報,能早點給你付錢。”
“我也希望如此,”顧喜喜說,“我還想買一輛馬車呢。”
若因戰亂逃荒,騾子平板車拉糧食,馬車拉全家人,腳程還能快些。
而此時何景蘭並不知顧喜喜有如此現實(可怕)的遠慮……
何景蘭在這關頭突然問起別的事,夥頭兵腦筋哪還轉的過來?
當即詫異道,“何小姐怎麽知道?”
夥頭兵的大實話話剛說出口,自己一愣,馬上條件反射地抬手捂嘴。
因為這消息前天後半夜才加急送入軍營。
就算已傳揚天下,不是什麽機密。
可要通過民間渠道口口相傳到邊境一帶,尚需時日,根本不可能這麽快。
何景蘭意味深長地看了眼顧喜喜,接著問,“那個死而複生之人是不是原二品尚書令,慕南釗慕大人?”
夥頭兵捂著嘴不敢言語。
隻是從他因吃驚瞪大的眼睛裏,答案昭然若揭。
何景蘭笑意加深,和氣地安慰夥頭兵:
“你別怕,這事兒既然已攤在明麵上,遲早都是天下皆知,如此,你便不算透露機密,觸犯軍規。”
“況且你也沒明著說什麽,我心裏猜測什麽跟你沒關係。”
顧喜喜也說,“等會兒見了劉將軍,我也隻會忙著幹活,根本沒空閑聊的。”
夥頭兵看了看二人,這才鬆了口氣。
算時間,差不多是在開戰當天,就有無數人看見原本已死的慕南釗慕大人出現在兩軍陣前。
此人乃是先帝最信任的重臣,才會被如今的太後一黨忌憚,趁先帝駕崩之際設局,要他非死不可。
至今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正當京城朝堂已逐漸淡忘慕大人之威。
他卻活著出現在朝廷軍麵前,並以一場大勝之仗重創朝廷軍。
如此震撼的場麵,如同巨石砸碎冰封已久的湖麵。
當天,消息便如雪片一般,通過各種路徑飛快傳向大業朝各舉足輕重的人物。
慕南釗本可一直隱藏幕後運籌帷幄。
之所以如此高調,要的就是讓整個大業知道,慕南釗迴來了。
既是傳達訊號,同時也給很多人留出權衡的時間和機會。
告訴朝野上下,究竟要敵對,中立,還是合作。
他們也是時候好生考慮,盡快做出決定了。
邊境。
西北軍開墾的田地實在太多了,顧喜喜采取了更有效率的方式。
自南往北推進,隻要由她判定成熟的燕麥田,即刻便可開始收割。
同時她與何景蘭騎馬視察田地,取樣留存。
整整兩天過去,最後除了北邊的十幾畝地還要再等三日,其餘的燕麥都已成熟,並且產量不輸眷屬村那邊。
日落時分,軍營入口處。
劉將軍看著一車接一車的燕麥運進來,不由笑開了花。
“沒想到野地裏常見的燕麥,種出來竟能有這麽大產量。”
“如此一來,今年冬天大將軍總算不用為糧食求爺爺告奶奶了!”
“顧老板,您真是我們西北軍的貴人啊!”
此顧喜喜算是提前完成了自己此行任務。
連日在外麵奔波,她跟何景蘭都被曬黑了一層。
又因為起早貪黑的睡眠不足,倆人麵上都帶著疲態。
她向劉將軍笑了笑,淡淡道了聲“不敢當”,然後拿出兩份紙箋遞過去。
“第一張是燕麥麵的製法,比普通小麥麵麻煩些。從燕麥粒到做成麵條算起,需要六道工序,這樣做成的麵食才能筋道光滑。”
劉將軍鄭重點頭,“這個容易,我等會就拿給夥頭營,讓他們好生研究。”
顧喜喜接著道,“這第二張更重要。”
“我寫了燕麥田收割後如何鋤地、耕地、施肥、澆水的次數及具體時間。”
“苜蓿田可繼續維持,等秋冬季枯萎後,來年還會再長起來。”
“明白,”劉將軍說,“就是跟我們開荒前後一樣,嚴格照做就行。”
他想了想,還是問出心中疑惑,“既然這些田地已經能產糧食,產量也符合您的預期,為何不趁熱打鐵,繼續再種些別的?”
“我知道粟米、黃糜子、高粱這些粗糧,生長期比麥子短,現在下種完全的來得及。”
顧喜喜說,“這就是我為何說第二張紙更重要。”
“這裏的土壤本就不夠好,隻種一季燕麥還未達成改良。”
“若這時急著種別的糧食,隻會加速土壤惡化,從長遠看,得不償失。”
劉將軍能受命留守後方,自然有相當過人之處。
聽了顧喜喜的解說,他便明白過來,“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確非良策。”
顧喜喜道,“不過我也另有打算,這麽多田地要閑置半年,著實浪費。”
“讓它休養生息差不多一個月,或可再種植一批短期作物。”
“目前可選的有山藥、番薯、葛根、南瓜。”
“不過具體選種,還得等我迴去驗看過取樣的土壤,才能最後決定。”
“半個月之後,劉將軍可遣人到花池渡村尋我。”
“我將詳情寫在信中,你們有足夠的時間采購種苗。”
劉將軍老家也是種田農戶。
若放在過去,他會在心裏暗暗不屑,土就是土,還要驗?
又不是毒藥,能怎麽驗?
長不長的出莊稼,灑了種子就知道,種田人祖祖輩輩就是這麽幹的。
除了播種耕田澆水施肥除草,剩下全看老天爺的意思。
可這大半年來,顧喜喜的本事已經一步步的到了佐證。
劉將軍雖還覺得玄乎,但卻對這份玄乎深信不疑。
他將兩張紙悉心收入袖中,向顧喜喜鄭重拱手,“那就勞煩顧老板費心了。”
“這次豐收,以及顧老板的相助,我必在軍報中一字不落向大將軍匯報。”
顧喜喜滿意而笑,“那我們明早啟程便不來道別了。”
她是心甘情願在這裏勞心勞力。
但這份付出必須第一時間讓該知道的人知道。
畢竟霍江還欠著她那份豐厚的報酬呢。
何景蘭近朱者赤,也被顧喜喜沾染了財迷習氣。
迴村路上,她笑眯眯說,“但願霍大將軍收到軍報,能早點給你付錢。”
“我也希望如此,”顧喜喜說,“我還想買一輛馬車呢。”
若因戰亂逃荒,騾子平板車拉糧食,馬車拉全家人,腳程還能快些。
而此時何景蘭並不知顧喜喜有如此現實(可怕)的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