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男人跑了真可憐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嬸、石頭、老郎中見二人提前歸來,自是歡喜非常。
夏天剛入夜時,外麵時不時能吹上山風,比屋裏涼快多了。
張嬸便將飯桌擺在院子當中。
桌上有兩盤醃菜,分別用馬齒莧、枸杞芽做的。
前者酸甜清脆,後者搗碎了與各色香料拌勻,辛香四溢而不失清新。
何景蘭嚐過讚不絕口,“嬸子的手藝越發好了,這小菜簡直比肉還好吃!”
張嬸笑道,“不是我做的,是周家娘子下午送來的。”
“她如今生意做的可紅火了,我聽人說,進城時路過她家醃菜攤,多的是人排隊買。”
“最近在村裏老聽見有人喊她醃菜西施呢。”
顧喜喜也笑了,“生意做得好,自然有動力去琢磨,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這兩種小菜就不錯,用的是咱們後山產的野菜,一來節約本錢,二來山野菜對城裏人是個稀罕物。”
她說著,瞅著何景蘭揶揄道,“瞧瞧咱們這位的反應就知道了。”
何景蘭抬起頭,“行,是我這個城裏人沒見識,你們吃慣了的山菜,我卻當個寶。”
大家都笑了。
飯吃的差不多了,張嬸看了眼西屋,歎氣道,“小陳不會真不迴來了吧?”
“不迴來了。”顧喜喜喝著綠豆涼粥,頭也不抬地說:
“從明日開始,若有人問起,嬸子也不必再遮掩,直說人跑了就行。”
其他四個人都是一驚。
何景蘭嗆的咳嗽起來。
張嬸難以置信地又問了一遍,“直說?人跑了?”
顧喜喜直起腰看著大家,“嗯,就這麽說。”
“反正已經成了事實,與其讓別人猜測,流言四起,倒不如坦白了,落個耳根清淨。”
聽到這兒,幾人已經不得不相信。
石頭有些黯然神傷,“陳先生就這麽走了?他說要好好教我們念書的。他怎麽能說話不算話呢。”
張嬸雖然也有些傷心,但還是強打精神,笑著安慰石頭,“傻孩子,你陳先生不是找來了劉夫子教你們?你以後還是要好好念書。”
老郎中則是神情嚴肅,一言不發。
雖然慕南釗走之前並沒向老郎中表明真實身份。
但從老郎中答應了慕南釗做那批成藥時,心裏已有所猜測。
此人身份不簡單,要做的事情更不簡單。
等張嬸和石頭拿碗盤去灶房清洗時,顧喜喜主動問老郎中:
“師父有什麽話要跟我說?”
老郎中正色道,“那小子不打招唿就跑,的確是他負了你。”
“你不要他,與他在村裏人麵前斷了幹係,實屬應該,師父支持你。”
顧喜喜笑了,“那您還有什麽顧慮?”
老郎中沉吟,“但他畢竟還是流放罪犯之身,若是他逃婚這件事傳到衙門,他肯定會被通緝,若再被抓捕歸案便會重判。”
“他這輩子就再無重獲自由身的可能了。”
“這後果……喜喜,你可得想好了。”
老郎中的想法很厚道。
小陳不是個壞人,更沒什麽難赦的大錯。
大家一起住這麽久,又算共患過難,或許沒必要將他逼到絕路。
何景蘭終於止住了咳嗽,她拍著心口道,“薑老果然心善。”
“不過那個人他現在好得很,您就別惦記他了。”
顧喜喜說,“原來師父在擔心這個。”
她措辭片刻,說,“我隻能跟您保證,他逃婚傳出去,如今的青田縣衙絕對沒人去抓他。”
“至於將來……他就算再次身陷囹圄,也不會是因為在我這兒逃婚的緣故。”
老郎中起先還有些費解,他擰眉尋思了一會兒,像是明白了什麽,略微點了點頭。
“你跟他之間的事,最終自然是你來拿主意。”
在老郎中看來,他的徒兒心性周正,這方麵不用他操心。
既然徒兒已經這麽說了,就依她順自己的心意去做。
次日一早,全家齊動手,將已經脫粒的麥子裝車。
共二十大袋,每袋五十斤。
張嬸說,“不然我也跟著去吧,搬東西時還搭把手。”
顧喜喜道,“不用,糧店的夥計會幫忙卸貨,您要跟著去,跟著勞累不說,來福也得再加一個人的份量。”
張嬸心疼牲口受累,看了眼來福,才就此作罷。
“那我在家等著,你們快去快迴。”
顧喜喜昨日說了要與何景蘭同進同出,所以何景蘭理所應當地提前坐上了車板。
進入縣城大門的時間跟平時差不多。
顧喜喜直接趕車去了之前賣過粟米的那家廖記糧店。
廖掌櫃對顧喜喜印象深刻,看她進門,趕緊從櫃台後站起來。
“哎呀,顧老板來了,收粟米的時候還早著呢,您怎麽就來了?”
顧喜喜在大堂掃視了一圈,發現糧食價錢比起開戰之前並無明顯波動。
於是簡單道,“當季新打的麥粒,曬的夠幹燥,收嗎?”
廖掌櫃眼睛精光迸射,“要!”
顧喜喜說,“貨就在外麵,先驗貨吧。”
廖掌櫃親自動手,將麻袋解開一個小口,伸手進去抓了把麥粒。
他將麥粒攤在手上,襯著天光看了看,然後湊近鼻子又聞了聞。
最後兩隻手合攏,搓了幾下,眼底浮現出暗戳戳的喜色。
“這麥子再好……價錢肯定不能跟粟米相比。”
“顧老板你看……”
顧喜喜說,“現如今麥子收購市價六文錢一斤,就按這個算吧。”
廖掌櫃一愣,就這麽簡單?
他看的真真兒的,這麥子絕對是上上等品,顆粒大而飽滿,水分少比重公道,磨成麵粉肯定出粉率高。
顧老板這般精明的人居然沒有借機提價?
看廖掌櫃還在發愣,何景蘭故意打趣,“你們不想收,那我們就換別家了。”
廖掌櫃瞬間醒了神,“哪裏哪裏,我收,有多少收多少!”
他舔著臉笑道,“不知顧老板家中還有存貨嗎?”
顧喜喜道,“先賣這些,其餘的再說吧。”
“不過我不要銅錢,要現銀。”
小麥與粟米不同,小麥的產量大。
所以顧喜喜並不指望用小麥每斤提價來賺錢,以數量取勝,就足夠她賺的。
離開廖記時,一身輕鬆。
市井間依舊繁華,唯獨多了守城兵巡邏。
何景蘭說,“市價平穩,也看不到百姓搶購囤糧,必有人在暗中平抑物價。”
夏天剛入夜時,外麵時不時能吹上山風,比屋裏涼快多了。
張嬸便將飯桌擺在院子當中。
桌上有兩盤醃菜,分別用馬齒莧、枸杞芽做的。
前者酸甜清脆,後者搗碎了與各色香料拌勻,辛香四溢而不失清新。
何景蘭嚐過讚不絕口,“嬸子的手藝越發好了,這小菜簡直比肉還好吃!”
張嬸笑道,“不是我做的,是周家娘子下午送來的。”
“她如今生意做的可紅火了,我聽人說,進城時路過她家醃菜攤,多的是人排隊買。”
“最近在村裏老聽見有人喊她醃菜西施呢。”
顧喜喜也笑了,“生意做得好,自然有動力去琢磨,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這兩種小菜就不錯,用的是咱們後山產的野菜,一來節約本錢,二來山野菜對城裏人是個稀罕物。”
她說著,瞅著何景蘭揶揄道,“瞧瞧咱們這位的反應就知道了。”
何景蘭抬起頭,“行,是我這個城裏人沒見識,你們吃慣了的山菜,我卻當個寶。”
大家都笑了。
飯吃的差不多了,張嬸看了眼西屋,歎氣道,“小陳不會真不迴來了吧?”
“不迴來了。”顧喜喜喝著綠豆涼粥,頭也不抬地說:
“從明日開始,若有人問起,嬸子也不必再遮掩,直說人跑了就行。”
其他四個人都是一驚。
何景蘭嗆的咳嗽起來。
張嬸難以置信地又問了一遍,“直說?人跑了?”
顧喜喜直起腰看著大家,“嗯,就這麽說。”
“反正已經成了事實,與其讓別人猜測,流言四起,倒不如坦白了,落個耳根清淨。”
聽到這兒,幾人已經不得不相信。
石頭有些黯然神傷,“陳先生就這麽走了?他說要好好教我們念書的。他怎麽能說話不算話呢。”
張嬸雖然也有些傷心,但還是強打精神,笑著安慰石頭,“傻孩子,你陳先生不是找來了劉夫子教你們?你以後還是要好好念書。”
老郎中則是神情嚴肅,一言不發。
雖然慕南釗走之前並沒向老郎中表明真實身份。
但從老郎中答應了慕南釗做那批成藥時,心裏已有所猜測。
此人身份不簡單,要做的事情更不簡單。
等張嬸和石頭拿碗盤去灶房清洗時,顧喜喜主動問老郎中:
“師父有什麽話要跟我說?”
老郎中正色道,“那小子不打招唿就跑,的確是他負了你。”
“你不要他,與他在村裏人麵前斷了幹係,實屬應該,師父支持你。”
顧喜喜笑了,“那您還有什麽顧慮?”
老郎中沉吟,“但他畢竟還是流放罪犯之身,若是他逃婚這件事傳到衙門,他肯定會被通緝,若再被抓捕歸案便會重判。”
“他這輩子就再無重獲自由身的可能了。”
“這後果……喜喜,你可得想好了。”
老郎中的想法很厚道。
小陳不是個壞人,更沒什麽難赦的大錯。
大家一起住這麽久,又算共患過難,或許沒必要將他逼到絕路。
何景蘭終於止住了咳嗽,她拍著心口道,“薑老果然心善。”
“不過那個人他現在好得很,您就別惦記他了。”
顧喜喜說,“原來師父在擔心這個。”
她措辭片刻,說,“我隻能跟您保證,他逃婚傳出去,如今的青田縣衙絕對沒人去抓他。”
“至於將來……他就算再次身陷囹圄,也不會是因為在我這兒逃婚的緣故。”
老郎中起先還有些費解,他擰眉尋思了一會兒,像是明白了什麽,略微點了點頭。
“你跟他之間的事,最終自然是你來拿主意。”
在老郎中看來,他的徒兒心性周正,這方麵不用他操心。
既然徒兒已經這麽說了,就依她順自己的心意去做。
次日一早,全家齊動手,將已經脫粒的麥子裝車。
共二十大袋,每袋五十斤。
張嬸說,“不然我也跟著去吧,搬東西時還搭把手。”
顧喜喜道,“不用,糧店的夥計會幫忙卸貨,您要跟著去,跟著勞累不說,來福也得再加一個人的份量。”
張嬸心疼牲口受累,看了眼來福,才就此作罷。
“那我在家等著,你們快去快迴。”
顧喜喜昨日說了要與何景蘭同進同出,所以何景蘭理所應當地提前坐上了車板。
進入縣城大門的時間跟平時差不多。
顧喜喜直接趕車去了之前賣過粟米的那家廖記糧店。
廖掌櫃對顧喜喜印象深刻,看她進門,趕緊從櫃台後站起來。
“哎呀,顧老板來了,收粟米的時候還早著呢,您怎麽就來了?”
顧喜喜在大堂掃視了一圈,發現糧食價錢比起開戰之前並無明顯波動。
於是簡單道,“當季新打的麥粒,曬的夠幹燥,收嗎?”
廖掌櫃眼睛精光迸射,“要!”
顧喜喜說,“貨就在外麵,先驗貨吧。”
廖掌櫃親自動手,將麻袋解開一個小口,伸手進去抓了把麥粒。
他將麥粒攤在手上,襯著天光看了看,然後湊近鼻子又聞了聞。
最後兩隻手合攏,搓了幾下,眼底浮現出暗戳戳的喜色。
“這麥子再好……價錢肯定不能跟粟米相比。”
“顧老板你看……”
顧喜喜說,“現如今麥子收購市價六文錢一斤,就按這個算吧。”
廖掌櫃一愣,就這麽簡單?
他看的真真兒的,這麥子絕對是上上等品,顆粒大而飽滿,水分少比重公道,磨成麵粉肯定出粉率高。
顧老板這般精明的人居然沒有借機提價?
看廖掌櫃還在發愣,何景蘭故意打趣,“你們不想收,那我們就換別家了。”
廖掌櫃瞬間醒了神,“哪裏哪裏,我收,有多少收多少!”
他舔著臉笑道,“不知顧老板家中還有存貨嗎?”
顧喜喜道,“先賣這些,其餘的再說吧。”
“不過我不要銅錢,要現銀。”
小麥與粟米不同,小麥的產量大。
所以顧喜喜並不指望用小麥每斤提價來賺錢,以數量取勝,就足夠她賺的。
離開廖記時,一身輕鬆。
市井間依舊繁華,唯獨多了守城兵巡邏。
何景蘭說,“市價平穩,也看不到百姓搶購囤糧,必有人在暗中平抑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