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趙媒婆的花名冊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張嬸難過,何景蘭、石頭手足無措,又不好在這時候插話,隻能瞅著顧喜喜,看她要怎麽辦。
並未僵持太久,顧喜喜籲了口氣,說,“知道嬸子一直為我的終身懸心,不就是找個男人成親嗎,我答應了。”
張嬸驚喜地抬頭,“當真?”
“不能答應!”
“喜喜姐你別衝動啊!”
何景蘭、石頭兩人急的同時發聲。
顧喜喜麵向張嬸,笑著說,“自然當真。”
她瞟了眼旁邊著急上火的兩人,“成親是大喜事,為何不能答應?”
“你們倆就不想喝我的喜酒?”
何景蘭瞪著顧喜喜,用豐富的表情無聲詢問:你來真的?
顧喜喜微笑著閉了閉眼,意思:真的不能再真。
石頭可沒那麽多顧慮,他跳著腳喊出聲,“喜喜姐,你忘了我陳先生嗎。”
張嬸不高興道,“那人都跑了,以後誰也別再提他。”
石頭據理力爭,“雖然陳先生現在跑了,但我相信他辦完了事,一定還會迴來!”
“君子重諾,言必信行必果,這是陳先生教我們的!”
石頭拉住張嬸的衣袖,“張奶奶你看西屋那把鎖就知道了。”
“陳先生要是不迴來,為何留下那麽大一把鎖。”
張嬸其實很喜歡陳方這位姑爺,要不然也不會知道他人跑了,如此傷心。
她內心動搖了一下,但又逼著自己硬起心腸。
“我管他怎麽想,事實就是他跑了,招唿不打一個,也沒說啥時候迴來。”
“難不成讓你喜喜姐一直等著他,等的變成老姑娘?”
石頭詞窮,支吾片刻,又把矛頭轉向顧喜喜,“喜喜姐,雖然我覺得天底下的確有比陳先生更好的男子,比如我。”
“但我要成親還得好些年呢,張奶奶肯定不同意喜喜姐等那麽久。”
看他煞有介事說這般孩子氣的話,三個女人繃不住都笑了。
張嬸樂不可支,“這傻孩子,你都不知道啥叫成親,還說娶你喜喜姐?”
石頭卻不受幹擾,依舊嚴肅認真。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選陳先生,至少知根知底,彼此都熟識。”
“要是讓喜喜姐嫁給別的壞男人,我可不放心!”
顧喜喜淡定道,“誰說我要嫁了?就算成親,也得是男人倒插門入贅。”
張嬸略一思忖,也很讚同,“喜喜是獨女,還有那麽多田產,肥水不流外人田。”
她拿起趙媒婆的花名冊,笑嗬嗬遞給顧喜喜。
“你看看喜歡哪個,條件我去跟趙媒婆說!”
顧喜喜卻不接那冊子,“不用看了,既然這次要好好找個合適的,索性把我擇婿的條件告訴媒婆,由她照著尋去。”
“免得她找的不合我心意,大家都白忙活。”
張嬸覺得有理,“那你說來聽聽,喜歡什麽樣的?”
顧喜喜道,“要入贅,生孩子隨我姓,長相絕對不能比陳方差,一定要讀過書有學問的,身材高大壯實,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
“性格要好,不能暴躁易怒。還要腦子靈活,擅長交際。在家裏能幹得動活,在外麵能幫我一起做事,差不多像安慶和那樣就行。”
張嬸已經聽呆了。
何景蘭噗嗤笑出了聲,趕緊用手捂住嘴。
顧喜喜則勉為其難道,“我歲數不小了,要求不能太高,就先這些吧。”
張嬸嘴皮子哆嗦了幾下,總算找迴了說話的功能,“乖乖,這還不高啊?”
顧喜喜蹙眉想了想,一臉無辜地問,“嬸子覺得我提的哪一條不對?”
張嬸一一迴想,發現顧喜喜提的大多數都無法反駁。
最後硬是挑出三條,“天底下有幾個跟小陳一樣好看的男人?這長相不當吃不當喝,何必非要卡著它?”
“還有讀過書的,咱莊戶人家用不著贅婿考秀才,他有學問反而不好管束。”
“至於頭腦機靈,能幫你做事也一樣,要是夫婿笨一點兒,正好你全權管家,他安分,你也省心。”
顧喜喜耐心聽罷,點了點頭,又歎了口氣,神色沉重道:
“第一,如今別人笑我留不住男人,我要是找個五大三粗遠比不上陳方的,豈不更招人笑話?”
“第二,我爹是讀過書的,我小時候由他親自開蒙,可見他對讀書的重視。若我的夫婿大字不識幾個,我想爹爹泉下有知也是不會同意的。”
“第三,夫婿是個笨蛋,別的不說,連累我以後的孩兒不夠聰慧怎麽辦?我怎能為一己之私連累子孫後代?”
張嬸感覺自己的腦筋卡殼了。
好像有哪裏不對勁,但又全然無法反駁。
顧喜喜施施然起身,“我的親事就勞煩嬸子與趙媒婆費心了。”
“時辰不早了,我去叫師父吃飯。”
石頭、何景蘭對視一眼。
喜喜姐(顧喜喜)好厲害!
何景蘭借口去拿碗筷,溜出去追上顧喜喜,止不住竊笑。
“剛開始我快被你嚇死了,真以為你拗不過張嬸,要破罐子破摔。”
顧喜喜側目,“你說誰破罐子?”
何景蘭咧齒一笑,“反正不是你,愛誰誰。”
“我就怕張嬸哭了你會心軟,還好你撐住了沒妥協。”
顧喜喜說,“我並不怪張嬸,她的想法就局限在這裏。”
“有些道理,直接說她未必能夠理解,與其正麵拒絕她,硬碰硬,鬧得大家都不愉快,不如用點迂迴的法子。”
“省心,省力。”
“原來如此。”何景蘭頷首,又笑道,“這法子的確好。”
“就你提的那些條件,趙媒婆的所有冊子翻爛了,也找不出一個全都符合的。”
顧喜喜道,“若不能早點知難而退,願意找便慢慢找去。”
次日,顧喜喜早起便開始處理從邊境帶迴的土壤。
忙完第一個階段,她站起來,推窗看日頭,已經到了正午。
院子裏很安靜,聽不到人聲。
顧喜喜疑惑,明明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村塾也早就散學了,怎麽人都不在?
她邊走出去,環顧著喊人,“景蘭?”
“石頭?”
“嬸子?嬸子你在嗎!”
顧喜喜看了眼灶房、堂屋,的確沒人。
她正疑惑間,轉身就看見一道黑影掠過。
並未僵持太久,顧喜喜籲了口氣,說,“知道嬸子一直為我的終身懸心,不就是找個男人成親嗎,我答應了。”
張嬸驚喜地抬頭,“當真?”
“不能答應!”
“喜喜姐你別衝動啊!”
何景蘭、石頭兩人急的同時發聲。
顧喜喜麵向張嬸,笑著說,“自然當真。”
她瞟了眼旁邊著急上火的兩人,“成親是大喜事,為何不能答應?”
“你們倆就不想喝我的喜酒?”
何景蘭瞪著顧喜喜,用豐富的表情無聲詢問:你來真的?
顧喜喜微笑著閉了閉眼,意思:真的不能再真。
石頭可沒那麽多顧慮,他跳著腳喊出聲,“喜喜姐,你忘了我陳先生嗎。”
張嬸不高興道,“那人都跑了,以後誰也別再提他。”
石頭據理力爭,“雖然陳先生現在跑了,但我相信他辦完了事,一定還會迴來!”
“君子重諾,言必信行必果,這是陳先生教我們的!”
石頭拉住張嬸的衣袖,“張奶奶你看西屋那把鎖就知道了。”
“陳先生要是不迴來,為何留下那麽大一把鎖。”
張嬸其實很喜歡陳方這位姑爺,要不然也不會知道他人跑了,如此傷心。
她內心動搖了一下,但又逼著自己硬起心腸。
“我管他怎麽想,事實就是他跑了,招唿不打一個,也沒說啥時候迴來。”
“難不成讓你喜喜姐一直等著他,等的變成老姑娘?”
石頭詞窮,支吾片刻,又把矛頭轉向顧喜喜,“喜喜姐,雖然我覺得天底下的確有比陳先生更好的男子,比如我。”
“但我要成親還得好些年呢,張奶奶肯定不同意喜喜姐等那麽久。”
看他煞有介事說這般孩子氣的話,三個女人繃不住都笑了。
張嬸樂不可支,“這傻孩子,你都不知道啥叫成親,還說娶你喜喜姐?”
石頭卻不受幹擾,依舊嚴肅認真。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選陳先生,至少知根知底,彼此都熟識。”
“要是讓喜喜姐嫁給別的壞男人,我可不放心!”
顧喜喜淡定道,“誰說我要嫁了?就算成親,也得是男人倒插門入贅。”
張嬸略一思忖,也很讚同,“喜喜是獨女,還有那麽多田產,肥水不流外人田。”
她拿起趙媒婆的花名冊,笑嗬嗬遞給顧喜喜。
“你看看喜歡哪個,條件我去跟趙媒婆說!”
顧喜喜卻不接那冊子,“不用看了,既然這次要好好找個合適的,索性把我擇婿的條件告訴媒婆,由她照著尋去。”
“免得她找的不合我心意,大家都白忙活。”
張嬸覺得有理,“那你說來聽聽,喜歡什麽樣的?”
顧喜喜道,“要入贅,生孩子隨我姓,長相絕對不能比陳方差,一定要讀過書有學問的,身材高大壯實,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
“性格要好,不能暴躁易怒。還要腦子靈活,擅長交際。在家裏能幹得動活,在外麵能幫我一起做事,差不多像安慶和那樣就行。”
張嬸已經聽呆了。
何景蘭噗嗤笑出了聲,趕緊用手捂住嘴。
顧喜喜則勉為其難道,“我歲數不小了,要求不能太高,就先這些吧。”
張嬸嘴皮子哆嗦了幾下,總算找迴了說話的功能,“乖乖,這還不高啊?”
顧喜喜蹙眉想了想,一臉無辜地問,“嬸子覺得我提的哪一條不對?”
張嬸一一迴想,發現顧喜喜提的大多數都無法反駁。
最後硬是挑出三條,“天底下有幾個跟小陳一樣好看的男人?這長相不當吃不當喝,何必非要卡著它?”
“還有讀過書的,咱莊戶人家用不著贅婿考秀才,他有學問反而不好管束。”
“至於頭腦機靈,能幫你做事也一樣,要是夫婿笨一點兒,正好你全權管家,他安分,你也省心。”
顧喜喜耐心聽罷,點了點頭,又歎了口氣,神色沉重道:
“第一,如今別人笑我留不住男人,我要是找個五大三粗遠比不上陳方的,豈不更招人笑話?”
“第二,我爹是讀過書的,我小時候由他親自開蒙,可見他對讀書的重視。若我的夫婿大字不識幾個,我想爹爹泉下有知也是不會同意的。”
“第三,夫婿是個笨蛋,別的不說,連累我以後的孩兒不夠聰慧怎麽辦?我怎能為一己之私連累子孫後代?”
張嬸感覺自己的腦筋卡殼了。
好像有哪裏不對勁,但又全然無法反駁。
顧喜喜施施然起身,“我的親事就勞煩嬸子與趙媒婆費心了。”
“時辰不早了,我去叫師父吃飯。”
石頭、何景蘭對視一眼。
喜喜姐(顧喜喜)好厲害!
何景蘭借口去拿碗筷,溜出去追上顧喜喜,止不住竊笑。
“剛開始我快被你嚇死了,真以為你拗不過張嬸,要破罐子破摔。”
顧喜喜側目,“你說誰破罐子?”
何景蘭咧齒一笑,“反正不是你,愛誰誰。”
“我就怕張嬸哭了你會心軟,還好你撐住了沒妥協。”
顧喜喜說,“我並不怪張嬸,她的想法就局限在這裏。”
“有些道理,直接說她未必能夠理解,與其正麵拒絕她,硬碰硬,鬧得大家都不愉快,不如用點迂迴的法子。”
“省心,省力。”
“原來如此。”何景蘭頷首,又笑道,“這法子的確好。”
“就你提的那些條件,趙媒婆的所有冊子翻爛了,也找不出一個全都符合的。”
顧喜喜道,“若不能早點知難而退,願意找便慢慢找去。”
次日,顧喜喜早起便開始處理從邊境帶迴的土壤。
忙完第一個階段,她站起來,推窗看日頭,已經到了正午。
院子裏很安靜,聽不到人聲。
顧喜喜疑惑,明明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村塾也早就散學了,怎麽人都不在?
她邊走出去,環顧著喊人,“景蘭?”
“石頭?”
“嬸子?嬸子你在嗎!”
顧喜喜看了眼灶房、堂屋,的確沒人。
她正疑惑間,轉身就看見一道黑影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