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何小姐的威懾力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以先拿到肥料農藥,而不用付錢?
有這等好事兒,那還等啥呢!
土地廟內人聲沸騰。
“喜喜!我家才種了粟米,算我一個,以後都聽你的!”
“還有我還有我!我家四畝地!”
“我媳婦兒娘家能不能也帶上他們一起啊?”
……
顧喜喜最後承諾,“今日在場的想參與都可以。”
“等作坊正常運轉起來,就算生意做大,以後可能賣給更多人,依然優先保證在花池渡村的供應。”
眾人歡唿。
何景蘭接著說,“需要賒賬的人,由我負責擬定契子。”
“有些話我也就提前說清楚。”
“第一,賒賬不代表不用還錢,既立下契子,顧喜喜就能把那些惡意欠債的人告上衙門。”
“輕則由縣衙抄家,賣房屋賣地賠償欠款和利息。”
“重則不但要抄家賠償,還會被判流放。”
“所以大家最好提前考慮好了,喜喜提出賒賬,是想給手頭緊張的鄉親一個公平的機會,希望大家都能有糧吃,有錢花。”
“能拿出錢的最好還是現買現用,就別惦記著區區免除一半欠款的賠償了。”
現場鴉雀無聲。
何景蘭肅容道,“這便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若有個別人自作聰明想著鑽空子,貪圖那一半欠款,那我勸你省省。”
“顧喜喜她既然敢這麽說,便是有信心讓你們在秋收後,都能如期還上貨款。”
“所以如果有人賒賬之後陽奉陰違,被發現沒按方法種田,導致最終收成未達成預期。”
“不但要責任自負償還全部欠款,超期不還的利息提高到兩分。”
“往後顧喜喜也不會再給他任何幫助的機會!”
何景蘭說到這裏,滿意地看到現場狂熱的氣氛消褪下去。
她就是要幫顧喜喜唱好這個白臉。
醜話必須說在前頭,尤其是警告那些明明買得起肥料,還盤算著空手套白狼、並試圖鑽空子的人。
最後,何景蘭笑了笑,語氣隨之溫和了些,“其實咱們一起做事,簡單點真誠點對誰都好,沒必要總將事情想的太複雜。”
“譬如別人踏實種地能打五六百斤,你故意亂來,就算顧喜喜不計較免了一半欠款,結果就是,你收獲的糧食比別人少了很多。”
“孰輕孰重,大可以自己掂量。”
老錢在旁看著,暗暗點頭,考慮的如此周密,不僅貧富平衡,還能恩威兼顧。
這下總算是放心了。
他向顧喜喜確認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才向眾人揚聲道:
“大家都聽見了?”
“機會呢,顧家侄女已經給了,其中利弊,人家何小姐都說的清楚明白。”
“做不做,要如何做,大家迴去各自商量。”
“明日,就在外麵的曬穀場,有必要賒賬的找我說,我這兒通過了,你們就可以當場跟何小姐簽下契子。”
作為村長,他最了解花池渡村每家每戶的境況。
從他這再卡一道,誰也甭想渾水摸魚,給整個村子丟人!
老錢說完,場內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雖然之前鬧得很不愉快,顧家幾個主事人卻是最先表態的。
“我們商量過,都跟著顧老板幹。也決定不賒賬,現買現用。”
“不過咱們族中可能還有兩三家條件不太好的,等我們迴去問過,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顧喜喜含笑應了。
本地顧家的現任族老已經頭發花白,他欣賞地望著顧喜喜,說,“你做得好,既兼顧了窮人,又不會因一味的善心害了自己。”
顧喜喜笑說,“其實多數人的心思是一樣的。”
“辛辛苦苦的耕種,為的不就是多打糧食,吃飽穿暖麽?”
“我請何小姐說的那些,不過是以防萬一。”
“我也相信大家冷靜下來,自會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一名主事人感慨道,“說的是,咱們莊戶人家,田地和莊稼才是代代相傳、長長久久的根,比起這些,區區對半的欠款算什麽?”
顧族老對顧喜喜笑道,“之前跟你說,每年夏收之後都要辦一場本地族會。”
“因為打仗等等緣故,一直拖延到現在。”
顧喜喜訝異,“這是……要辦族會了?”
顧族老微笑頷首,“日子定在三天後,我們正式邀請你,作為主事人之一出席族會。”
顧喜喜之前當了主事人,有反擊的意思在。
此刻再提起,她有些嫌麻煩,不太想去了。
“這……”
“我年輕,要不然還是換個人……”
“欸,不可。”顧族老擺手道,“年輕怕什麽,難得你年輕有為,更是顧家的榮光。”
老人家露出個打趣的笑容,“還是說,你因這些家夥做出的糊塗事心有芥蒂,不想見到他們?”
“沒有沒有,”顧喜喜急忙搖頭,“當初說好了翻篇,那就是過去了。”
“三天後是吧,族會我一定去。”
之前為道歉,顧家的主事人也邀請了村長老錢和夫人錢大嬸。
顧族老特意向老錢再提出正式的邀請。
兩人說話時,不斷有村民過來跟顧喜喜打招唿。
其中有直接確定要買肥料的。
也有家裏真的窮,無懼無畏決定賒賬拚搏的。
當然還有部分家境中不溜的在猶豫,還得迴去全家商量了再定。
可不管怎麽樣,大家都很上心,除了顧友福一人先行走了,暫時沒人舍得離開。
關係好的幾家湊在一起互相出主意。
有人憧憬著未來。
有人互相迴憶剛才“聽課”的要點內容,已經開始了學習。
還有人三五成群湊起來,說好了等會兒就去找老錢,一起解讀老錢剛記錄的“秘方”……
氛圍比土地廟春祭時還要熱鬧。
看似小小的粟米竟然讓全村人的心思達到空前的一致。
劉夫子走進來時,村民們紛紛笑著打招唿,
劉夫子介紹他身邊跟著的年輕男子,“這是我表弟,他一來探親,二是受人之托,來給咱們村顧老板捎點東西。”
顧喜喜正是炙手可熱,立刻有人幫忙指路,大聲說,“喜喜丫頭在那呢!”
眾人齊刷刷轉向顧喜喜。
顧喜喜茫然,看著那兩人朝自己走來。
有這等好事兒,那還等啥呢!
土地廟內人聲沸騰。
“喜喜!我家才種了粟米,算我一個,以後都聽你的!”
“還有我還有我!我家四畝地!”
“我媳婦兒娘家能不能也帶上他們一起啊?”
……
顧喜喜最後承諾,“今日在場的想參與都可以。”
“等作坊正常運轉起來,就算生意做大,以後可能賣給更多人,依然優先保證在花池渡村的供應。”
眾人歡唿。
何景蘭接著說,“需要賒賬的人,由我負責擬定契子。”
“有些話我也就提前說清楚。”
“第一,賒賬不代表不用還錢,既立下契子,顧喜喜就能把那些惡意欠債的人告上衙門。”
“輕則由縣衙抄家,賣房屋賣地賠償欠款和利息。”
“重則不但要抄家賠償,還會被判流放。”
“所以大家最好提前考慮好了,喜喜提出賒賬,是想給手頭緊張的鄉親一個公平的機會,希望大家都能有糧吃,有錢花。”
“能拿出錢的最好還是現買現用,就別惦記著區區免除一半欠款的賠償了。”
現場鴉雀無聲。
何景蘭肅容道,“這便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若有個別人自作聰明想著鑽空子,貪圖那一半欠款,那我勸你省省。”
“顧喜喜她既然敢這麽說,便是有信心讓你們在秋收後,都能如期還上貨款。”
“所以如果有人賒賬之後陽奉陰違,被發現沒按方法種田,導致最終收成未達成預期。”
“不但要責任自負償還全部欠款,超期不還的利息提高到兩分。”
“往後顧喜喜也不會再給他任何幫助的機會!”
何景蘭說到這裏,滿意地看到現場狂熱的氣氛消褪下去。
她就是要幫顧喜喜唱好這個白臉。
醜話必須說在前頭,尤其是警告那些明明買得起肥料,還盤算著空手套白狼、並試圖鑽空子的人。
最後,何景蘭笑了笑,語氣隨之溫和了些,“其實咱們一起做事,簡單點真誠點對誰都好,沒必要總將事情想的太複雜。”
“譬如別人踏實種地能打五六百斤,你故意亂來,就算顧喜喜不計較免了一半欠款,結果就是,你收獲的糧食比別人少了很多。”
“孰輕孰重,大可以自己掂量。”
老錢在旁看著,暗暗點頭,考慮的如此周密,不僅貧富平衡,還能恩威兼顧。
這下總算是放心了。
他向顧喜喜確認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才向眾人揚聲道:
“大家都聽見了?”
“機會呢,顧家侄女已經給了,其中利弊,人家何小姐都說的清楚明白。”
“做不做,要如何做,大家迴去各自商量。”
“明日,就在外麵的曬穀場,有必要賒賬的找我說,我這兒通過了,你們就可以當場跟何小姐簽下契子。”
作為村長,他最了解花池渡村每家每戶的境況。
從他這再卡一道,誰也甭想渾水摸魚,給整個村子丟人!
老錢說完,場內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雖然之前鬧得很不愉快,顧家幾個主事人卻是最先表態的。
“我們商量過,都跟著顧老板幹。也決定不賒賬,現買現用。”
“不過咱們族中可能還有兩三家條件不太好的,等我們迴去問過,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顧喜喜含笑應了。
本地顧家的現任族老已經頭發花白,他欣賞地望著顧喜喜,說,“你做得好,既兼顧了窮人,又不會因一味的善心害了自己。”
顧喜喜笑說,“其實多數人的心思是一樣的。”
“辛辛苦苦的耕種,為的不就是多打糧食,吃飽穿暖麽?”
“我請何小姐說的那些,不過是以防萬一。”
“我也相信大家冷靜下來,自會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一名主事人感慨道,“說的是,咱們莊戶人家,田地和莊稼才是代代相傳、長長久久的根,比起這些,區區對半的欠款算什麽?”
顧族老對顧喜喜笑道,“之前跟你說,每年夏收之後都要辦一場本地族會。”
“因為打仗等等緣故,一直拖延到現在。”
顧喜喜訝異,“這是……要辦族會了?”
顧族老微笑頷首,“日子定在三天後,我們正式邀請你,作為主事人之一出席族會。”
顧喜喜之前當了主事人,有反擊的意思在。
此刻再提起,她有些嫌麻煩,不太想去了。
“這……”
“我年輕,要不然還是換個人……”
“欸,不可。”顧族老擺手道,“年輕怕什麽,難得你年輕有為,更是顧家的榮光。”
老人家露出個打趣的笑容,“還是說,你因這些家夥做出的糊塗事心有芥蒂,不想見到他們?”
“沒有沒有,”顧喜喜急忙搖頭,“當初說好了翻篇,那就是過去了。”
“三天後是吧,族會我一定去。”
之前為道歉,顧家的主事人也邀請了村長老錢和夫人錢大嬸。
顧族老特意向老錢再提出正式的邀請。
兩人說話時,不斷有村民過來跟顧喜喜打招唿。
其中有直接確定要買肥料的。
也有家裏真的窮,無懼無畏決定賒賬拚搏的。
當然還有部分家境中不溜的在猶豫,還得迴去全家商量了再定。
可不管怎麽樣,大家都很上心,除了顧友福一人先行走了,暫時沒人舍得離開。
關係好的幾家湊在一起互相出主意。
有人憧憬著未來。
有人互相迴憶剛才“聽課”的要點內容,已經開始了學習。
還有人三五成群湊起來,說好了等會兒就去找老錢,一起解讀老錢剛記錄的“秘方”……
氛圍比土地廟春祭時還要熱鬧。
看似小小的粟米竟然讓全村人的心思達到空前的一致。
劉夫子走進來時,村民們紛紛笑著打招唿,
劉夫子介紹他身邊跟著的年輕男子,“這是我表弟,他一來探親,二是受人之托,來給咱們村顧老板捎點東西。”
顧喜喜正是炙手可熱,立刻有人幫忙指路,大聲說,“喜喜丫頭在那呢!”
眾人齊刷刷轉向顧喜喜。
顧喜喜茫然,看著那兩人朝自己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