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輿論洶湧
桃花女將要退婚,被迫稱帝她哭了 作者:人世幾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徐州日報?嗬嗬……”
禦書房內,武帝死死盯著徐州日報第一頁的《聖君之路》,雙手指節因為太過用力而逐漸發白,仿佛要將報紙揉碎。
梁蕭沒有什麽思想包袱,再加上武帝慢慢給足了他迴報,因此也不介意吹捧武帝一迴,“聖君之路”四個字還是特地加粗過的,隻求醒目。
“原來,他也知道朕這幾十年來有多不容易!!”
梁清霜和玄奇、王騰坐在台下,看著報紙,也驚為天人。
“陛下!此物一旦推廣,傳播效率可比那群門閥的喉舌要高出千百倍!!”
“武君真乃國之棟梁!”
如今王騰已經有心把梁蕭當成靠山,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因此不遺餘力,瘋狂吹捧。
玄奇倒是冷靜得多,但也忍不住稱讚:“陛下若能善用,何愁不能收服這些門閥重臣……”
梁清霜終於失聲驚歎:“有武君的徐州日報推波助瀾,今後門閥逐漸在輿論場失勢,父皇想要收迴權力,會比過去簡單十倍……”
武帝頓時有些飄飄然了。
“這小子真是能幹,就不怕朕擔心他以後尾大不掉?”
王騰嚇了一跳,連忙提醒:“陛下!徐州本就是危如累卵,全靠武君一人支撐,如今更是陛下對抗門閥的底氣,萬萬不可自毀股肱之臣!”
玄奇歎道:“王公公言之有理……”
武帝哈哈大笑,“孰輕孰重,朕還是分得清的。料想梁蕭他也不會反對,讓徐州日報多為朕宣傳宣傳。”
梁清霜道:“父皇不如自己派人準備些內容,送往徐州,讓武君記載……”
“好主意!”武帝興奮不已,“就是不知道現在司馬家該如何自處,哈哈哈……”
京城,司馬家豪宅內。
整個司馬家核心子弟,人手一份報紙,急得團團轉。
“這究竟是什麽東西?為什麽傳播得這麽快?!”
司馬淩雲汗流浹背,來迴踱步,臉色蒼白,隻感到前所未有之恐懼。
即使是武帝龍顏大怒對著自己罵娘的時候,他都沒有這種感覺!
司徒落月更是急得直抹眼淚,“淩雲哥哥,他居然添油加醋抹黑咱們,怎麽辦啊……”
光是她家在忠武侯府“吸血”多年,這件事足以讓她全家人身敗名裂!
搞不好,司馬家迫於輿論壓力,真的不敢讓司馬淩雲娶她過門了……
因為梁蕭的崛起,她和司馬淩雲的婚期一推再推,倍感絕望。
司馬淩雲握緊司徒落月的手,安慰道,“無妨,他掀不起大浪的……”
司馬延年抹去滿頭冷汗,顫聲道:“必須趕緊讓人搞清楚,梁蕭這狗賊是怎麽弄出這麽上萬份‘報紙’的,加以效仿,趕製報紙,對抗這狗賊!”
一日之間,整個京城都在議論報紙內容,鬧得滿城風雨。
“原來武君一直受了天大的委屈,還默默地保家衛國……”
“到底是誰說的,武君一直在欺壓司徒家?報紙上說得好啊!若是欺壓司徒家,又何必為他們花費那麽多銀子,甚至支持司徒落月的父兄買官?”
“這分明是遇人不淑,養了一家子白眼狼嘛!”
梁蕭收複琅琊的功勳、梁蕭曾經麵對司馬家的弱勢、司馬家的橫行無忌,無形中強化了民眾對報紙內容的認同。
司馬淩雲和司徒家的風評迅速跌落到穀底,司徒落月就在家中不敢出門,唯有整日以淚洗麵……
與此同時,西秦權貴們也收到了大量內容一模一樣的報紙,震驚不已。
“還有這種東西?咱們去和梁蕭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出資定製?”獨孤烈一臉狂喜,“再怎麽說,老夫之前也幫梁蕭放走了西方馬商,他總得給個麵子吧?”
不同於獨孤家的狂喜,拓跋穹與最無缺卻是寢食難安。
禦花園內,君臣二人已經無心賞花,手持報紙,憂心忡忡。
“陛下,所有報紙內容與字跡一致,如臣所料,顯然報紙和書籍一樣,是利用一個模板和特製的油墨,批量印製而成!”
“尤其是這種報紙,既然梁蕭宣稱會分期發行,那每期報紙內容不可能相同,說明他利用的應該是更加靈活的模板,甚至是可拆卸模板……”
“我國無論如何不能坐視梁蕭以報紙滲透,必須加快研發。”
拓跋穹終於坐不住了,大手一揮,“由朕的內帑出資,不計代價,研發報紙和廉價書籍!”
梁蕭率眾抵達下邳,暫時在這裏設置臨時駐所,以方便政令傳達四方。
不過,沛郡今非昔比,已經是徐州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隨著徐州的複興,沛郡的價值還在不斷提升。
等將來收複西秦的占領區,沛郡足夠安全,便是名副其實的徐州長期治所。
樂尊也迴到了下邳,並將白龍寺主持交給弟子,始終隻為梁蕭照料白龍影,就在馬廄附近住下,每日除了養馬便是通讀佛經。
如他所言,白龍影協助梁蕭立下汗馬功勞,確實是功德一件,因此歐陽熙和秦昭柔也無話可說。
梁蕭抵達下邳的當天,第一件事便是宣布輕徭薄賦,並為下邳的工坊招募更多工人,尤其是煉鐵廠和伐木場。
這些木頭將用於製造戰船,未雨綢繆。
徐州之地,有不少江河支流,更何況未來也需要渡江渡河,不能渴而穿井,等到用時未必來得及製造。
沛郡和彭城以西也有不少河流,若是西秦入侵,水軍也可以起到牽製作用。
為此,梁蕭親自設計了新式戰船,讓工匠們秘密準備設計圖裏的戰船部件。
聞人喜治理下邳中規中矩,隻依照朝廷需要征收賦稅,深得下邳百姓喜愛。
下邳是徐州最繁榮的郡城,百姓本身生活條件尚可,對梁蕭的感激遠不如沛郡百姓那般熱烈,但梁蕭輕徭薄賦,善待英烈家屬,甚至開倉放糧,也贏得了下邳絕大部分百姓的全力支持。
但因為這裏一度是徐州最富庶的地區,因此門閥也暗中安排了不少產業與喉舌。
其中不乏陰陽怪氣的聲音,日漸尖銳。
“收複琅琊對咱們下邳百姓並無好處,而且適得其反,武君應該把琅琊歸還給匈奴,從此兩國修好,而非一再窮兵黷武,勞師遠征,透支徐州民力!”
禦書房內,武帝死死盯著徐州日報第一頁的《聖君之路》,雙手指節因為太過用力而逐漸發白,仿佛要將報紙揉碎。
梁蕭沒有什麽思想包袱,再加上武帝慢慢給足了他迴報,因此也不介意吹捧武帝一迴,“聖君之路”四個字還是特地加粗過的,隻求醒目。
“原來,他也知道朕這幾十年來有多不容易!!”
梁清霜和玄奇、王騰坐在台下,看著報紙,也驚為天人。
“陛下!此物一旦推廣,傳播效率可比那群門閥的喉舌要高出千百倍!!”
“武君真乃國之棟梁!”
如今王騰已經有心把梁蕭當成靠山,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因此不遺餘力,瘋狂吹捧。
玄奇倒是冷靜得多,但也忍不住稱讚:“陛下若能善用,何愁不能收服這些門閥重臣……”
梁清霜終於失聲驚歎:“有武君的徐州日報推波助瀾,今後門閥逐漸在輿論場失勢,父皇想要收迴權力,會比過去簡單十倍……”
武帝頓時有些飄飄然了。
“這小子真是能幹,就不怕朕擔心他以後尾大不掉?”
王騰嚇了一跳,連忙提醒:“陛下!徐州本就是危如累卵,全靠武君一人支撐,如今更是陛下對抗門閥的底氣,萬萬不可自毀股肱之臣!”
玄奇歎道:“王公公言之有理……”
武帝哈哈大笑,“孰輕孰重,朕還是分得清的。料想梁蕭他也不會反對,讓徐州日報多為朕宣傳宣傳。”
梁清霜道:“父皇不如自己派人準備些內容,送往徐州,讓武君記載……”
“好主意!”武帝興奮不已,“就是不知道現在司馬家該如何自處,哈哈哈……”
京城,司馬家豪宅內。
整個司馬家核心子弟,人手一份報紙,急得團團轉。
“這究竟是什麽東西?為什麽傳播得這麽快?!”
司馬淩雲汗流浹背,來迴踱步,臉色蒼白,隻感到前所未有之恐懼。
即使是武帝龍顏大怒對著自己罵娘的時候,他都沒有這種感覺!
司徒落月更是急得直抹眼淚,“淩雲哥哥,他居然添油加醋抹黑咱們,怎麽辦啊……”
光是她家在忠武侯府“吸血”多年,這件事足以讓她全家人身敗名裂!
搞不好,司馬家迫於輿論壓力,真的不敢讓司馬淩雲娶她過門了……
因為梁蕭的崛起,她和司馬淩雲的婚期一推再推,倍感絕望。
司馬淩雲握緊司徒落月的手,安慰道,“無妨,他掀不起大浪的……”
司馬延年抹去滿頭冷汗,顫聲道:“必須趕緊讓人搞清楚,梁蕭這狗賊是怎麽弄出這麽上萬份‘報紙’的,加以效仿,趕製報紙,對抗這狗賊!”
一日之間,整個京城都在議論報紙內容,鬧得滿城風雨。
“原來武君一直受了天大的委屈,還默默地保家衛國……”
“到底是誰說的,武君一直在欺壓司徒家?報紙上說得好啊!若是欺壓司徒家,又何必為他們花費那麽多銀子,甚至支持司徒落月的父兄買官?”
“這分明是遇人不淑,養了一家子白眼狼嘛!”
梁蕭收複琅琊的功勳、梁蕭曾經麵對司馬家的弱勢、司馬家的橫行無忌,無形中強化了民眾對報紙內容的認同。
司馬淩雲和司徒家的風評迅速跌落到穀底,司徒落月就在家中不敢出門,唯有整日以淚洗麵……
與此同時,西秦權貴們也收到了大量內容一模一樣的報紙,震驚不已。
“還有這種東西?咱們去和梁蕭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出資定製?”獨孤烈一臉狂喜,“再怎麽說,老夫之前也幫梁蕭放走了西方馬商,他總得給個麵子吧?”
不同於獨孤家的狂喜,拓跋穹與最無缺卻是寢食難安。
禦花園內,君臣二人已經無心賞花,手持報紙,憂心忡忡。
“陛下,所有報紙內容與字跡一致,如臣所料,顯然報紙和書籍一樣,是利用一個模板和特製的油墨,批量印製而成!”
“尤其是這種報紙,既然梁蕭宣稱會分期發行,那每期報紙內容不可能相同,說明他利用的應該是更加靈活的模板,甚至是可拆卸模板……”
“我國無論如何不能坐視梁蕭以報紙滲透,必須加快研發。”
拓跋穹終於坐不住了,大手一揮,“由朕的內帑出資,不計代價,研發報紙和廉價書籍!”
梁蕭率眾抵達下邳,暫時在這裏設置臨時駐所,以方便政令傳達四方。
不過,沛郡今非昔比,已經是徐州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隨著徐州的複興,沛郡的價值還在不斷提升。
等將來收複西秦的占領區,沛郡足夠安全,便是名副其實的徐州長期治所。
樂尊也迴到了下邳,並將白龍寺主持交給弟子,始終隻為梁蕭照料白龍影,就在馬廄附近住下,每日除了養馬便是通讀佛經。
如他所言,白龍影協助梁蕭立下汗馬功勞,確實是功德一件,因此歐陽熙和秦昭柔也無話可說。
梁蕭抵達下邳的當天,第一件事便是宣布輕徭薄賦,並為下邳的工坊招募更多工人,尤其是煉鐵廠和伐木場。
這些木頭將用於製造戰船,未雨綢繆。
徐州之地,有不少江河支流,更何況未來也需要渡江渡河,不能渴而穿井,等到用時未必來得及製造。
沛郡和彭城以西也有不少河流,若是西秦入侵,水軍也可以起到牽製作用。
為此,梁蕭親自設計了新式戰船,讓工匠們秘密準備設計圖裏的戰船部件。
聞人喜治理下邳中規中矩,隻依照朝廷需要征收賦稅,深得下邳百姓喜愛。
下邳是徐州最繁榮的郡城,百姓本身生活條件尚可,對梁蕭的感激遠不如沛郡百姓那般熱烈,但梁蕭輕徭薄賦,善待英烈家屬,甚至開倉放糧,也贏得了下邳絕大部分百姓的全力支持。
但因為這裏一度是徐州最富庶的地區,因此門閥也暗中安排了不少產業與喉舌。
其中不乏陰陽怪氣的聲音,日漸尖銳。
“收複琅琊對咱們下邳百姓並無好處,而且適得其反,武君應該把琅琊歸還給匈奴,從此兩國修好,而非一再窮兵黷武,勞師遠征,透支徐州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