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秦牧迴京
桃花女將要退婚,被迫稱帝她哭了 作者:人世幾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日發生的事,今天就用報紙記錄了幾萬份,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背地裏嚼舌根的下邳書生們,無不感到恐懼。
這報紙發行之快,簡直不可思議!
整個下邳再也無人再敢當出頭鳥。
換作以前,姚澤雲之死一定會激起徐州文壇無數人的怒火,文人們也會因此對梁蕭口誅筆伐。
而今,姚澤雲卻在一夜之間成了萬民唾棄的內奸走狗……
意識到了報紙帶來壓倒性的輿論優勢,下邳太守聞人喜難掩狂喜之情。
因為梁蕭已經許諾,為兩地的聞人氏也宣傳一期!
這不比士林輿論來得實在?
沛縣縣丞元白龍之所以能在沛縣唿風喚雨,無所顧忌,離不開此人在士林經營多年的“賢名”。
但聞人喜和那些世家大族打過交道,當然明白其中門道。
有許多所謂的“孝廉”、“賢人”,不過是這些世家門閥造勢罷了,各家之所以沒有互相拆穿,乃是因為有共同利益,心照不宣而已。
否則,司馬家作為一個架空皇權、富可敵國的大門閥,幾百年來為何有上千個“孝廉”和“賢良”?
用梁蕭的話說,就是“包裝”和“造神”!
報紙的麵世,讓聞人喜對梁蕭佩服得五體投地,更是極力配合,爭取讓報紙傳遍整個徐州,乃至全國。
下邳輿情迅速變化,也讓梁蕭體會到了掌控輿論的甜頭。
如今徐州正需要軍民一心,善待外來的流民,才能將整個徐州的潛力發揮到極限。
這裏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無險可守,但也是極其富庶的寶地,有更多的資源支持他爭衡天下。
為了不影響兩個未婚妻和秦昭柔的姐妹情,梁蕭特地叮囑凝煙,不可向姐姐們提起那天自己和秦昭柔飯桌上發生的事。
秦雨薇將會留在下邳,鎮守軍營,並協助監管報社,嚴禁技術外泄。
下邳部隊已經牢牢掌控在梁蕭手中,梁蕭終於可以放心啟程,前往東南方,那裏是下邳和廣陵的交界處。
下邳,廣陵,東海,三郡皆是臨海郡城。
鹽業收入,將是徐州崛起的關鍵!
秦家車隊趕往望江縣的路上。
秦越見秦昭柔每日失魂落魄,於心不忍,終於忍不住詢問。
“你和他之間到底發生何事?他是不是叱責你了?”
秦昭柔隻是搖頭,含淚道:“是孩兒自感年少無知,自慚形穢,自己學了十幾年,不如他三言兩語來得實在……”
秦越和妻子歐陽熙對視一眼,同感驚訝。
“你迴京之後好好學習,多了解了解他的事跡,明白他的胸懷,興許以後還有機會嫁給他……”秦越安慰道。
聞言,少女隻是默默點頭,擦了眼淚,一言不發。
她對此不抱希望,因為她早已無顏麵對梁蕭。
這一路上,她迴憶自己在沛郡的經曆,終於明白了鍾離晚雪的良苦用心。
如大舅所言,他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不拘小節……
隨著第一期徐州日報大量傳入京城,司馬家眾人隻感到百口莫辯。
司馬延年請求武帝禁絕徐州日報“妖言惑眾”,武帝卻隻是含糊其辭,最後幹脆直接表態支持。
麵對洶湧的輿情,以及日漸強大的徐州,司馬家和武帝的底氣此消彼長。
武帝已經開始親自出麵,遴選人才。
世家大臣們如坐針氈。
很顯然,武帝是打算把親信安插在朝中各部,這迴可不是“閹黨”參政了,而是寒門子弟和雲家子弟!
秦家人丁稀薄,除了秦勳和秦雨薇這對兄妹參軍,年輕一輩似乎無人可用。
然而……
車騎將軍秦牧抵達京城當天,武帝便在朝會上當眾宣布,晉升秦牧為驃騎將軍,為天子統領羽林軍!
羽林軍屬於京城禁軍,實力強大,原本是玄奇負責統領,因此飽受詬病。
因此,羽林軍的歸屬一直是世家大臣與武帝爭權奪勢的關鍵。
武朝有四個極具代表性的門閥,司馬家,端木家,公羊氏,歐陽家。
四家通婚,隱然同氣連枝,其中公羊氏主掌兵部,一直在致力於和司馬家共同掌控羽林軍。
戶部負責讓武帝發不出軍餉,司馬家負責輿論造勢攻擊玄奇,歐陽家負責禮法解釋以保名正言順,公羊氏出錢出人又出力。
如今秦牧可是名副其實的驃騎將軍,而非閹黨,奉命掌控羽林軍,絕對的名正言順。
這無疑會讓三家多年的努力泡湯。
尤其是司馬家,本就有心篡位,取而代之,麵對掌控羽林軍的秦牧,篡權奪位的難度直線上升。
毫無疑問,梁蕭的崛起讓武帝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走出這關鍵的一步棋。
可惜,司馬家麵對報紙掀起的輿論攻勢,正疲於應付,一時也抽不出餘力對付秦牧,隻能放任秦牧在京城逍遙自在。
禦書房內,秦牧坐在台下,神情嚴肅。
武帝考慮到他年事已高,專門為他安排了椅子,以示榮寵。
“秦愛卿,從現在起,你便是朕的股肱之臣。過去秦家為了明哲保身,而與歐陽家通婚之事,朕既往不咎。往後,朕不希望你再對這群門閥有任何妥協,哪怕你家和梁蕭聯姻都沒有關係!”
“臣銘記吾皇教誨,謝主隆恩!”秦牧連忙表態。
“你覺得,梁蕭此子可有帝王之相?”
武帝冷不防的詢問,讓秦牧心頭一驚。
好在秦牧早有所料,信誓旦旦,“陛下放心!沒有陛下的持續支持,梁蕭他和徐州什麽都不是!而臣是武朝之臣,梁蕭若敢謀反,臣與秦家願為先鋒,與他決死一戰!”
武帝微微頷首,“你說得對,沒有朕的支持,徐州旦夕可破……不過梁蕭勞苦功高,往後你也多幫襯一下。”
“臣一切聽從陛下安排!”秦牧仍不忘表態。
武帝對秦牧的迴答無比滿意,終於開懷大笑。
“朕還指望他用報紙多多為朕宣傳,等這些門閥失勢之後,朕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也該幡然醒悟了!”
秦牧也不禁苦笑。
那兩個皇子,愚不可及!
秦牧的到來,讓京城的不少見風使舵的官員有了倒向武帝的底氣,即使不敢和門閥切割,也盡量保持中立。
數日之後,梁蕭終於來到下邳與廣陵的交界處。
此時已近春夏之交,溫度升高,陽光逐漸強烈,正是製鹽的絕佳時機。
背地裏嚼舌根的下邳書生們,無不感到恐懼。
這報紙發行之快,簡直不可思議!
整個下邳再也無人再敢當出頭鳥。
換作以前,姚澤雲之死一定會激起徐州文壇無數人的怒火,文人們也會因此對梁蕭口誅筆伐。
而今,姚澤雲卻在一夜之間成了萬民唾棄的內奸走狗……
意識到了報紙帶來壓倒性的輿論優勢,下邳太守聞人喜難掩狂喜之情。
因為梁蕭已經許諾,為兩地的聞人氏也宣傳一期!
這不比士林輿論來得實在?
沛縣縣丞元白龍之所以能在沛縣唿風喚雨,無所顧忌,離不開此人在士林經營多年的“賢名”。
但聞人喜和那些世家大族打過交道,當然明白其中門道。
有許多所謂的“孝廉”、“賢人”,不過是這些世家門閥造勢罷了,各家之所以沒有互相拆穿,乃是因為有共同利益,心照不宣而已。
否則,司馬家作為一個架空皇權、富可敵國的大門閥,幾百年來為何有上千個“孝廉”和“賢良”?
用梁蕭的話說,就是“包裝”和“造神”!
報紙的麵世,讓聞人喜對梁蕭佩服得五體投地,更是極力配合,爭取讓報紙傳遍整個徐州,乃至全國。
下邳輿情迅速變化,也讓梁蕭體會到了掌控輿論的甜頭。
如今徐州正需要軍民一心,善待外來的流民,才能將整個徐州的潛力發揮到極限。
這裏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無險可守,但也是極其富庶的寶地,有更多的資源支持他爭衡天下。
為了不影響兩個未婚妻和秦昭柔的姐妹情,梁蕭特地叮囑凝煙,不可向姐姐們提起那天自己和秦昭柔飯桌上發生的事。
秦雨薇將會留在下邳,鎮守軍營,並協助監管報社,嚴禁技術外泄。
下邳部隊已經牢牢掌控在梁蕭手中,梁蕭終於可以放心啟程,前往東南方,那裏是下邳和廣陵的交界處。
下邳,廣陵,東海,三郡皆是臨海郡城。
鹽業收入,將是徐州崛起的關鍵!
秦家車隊趕往望江縣的路上。
秦越見秦昭柔每日失魂落魄,於心不忍,終於忍不住詢問。
“你和他之間到底發生何事?他是不是叱責你了?”
秦昭柔隻是搖頭,含淚道:“是孩兒自感年少無知,自慚形穢,自己學了十幾年,不如他三言兩語來得實在……”
秦越和妻子歐陽熙對視一眼,同感驚訝。
“你迴京之後好好學習,多了解了解他的事跡,明白他的胸懷,興許以後還有機會嫁給他……”秦越安慰道。
聞言,少女隻是默默點頭,擦了眼淚,一言不發。
她對此不抱希望,因為她早已無顏麵對梁蕭。
這一路上,她迴憶自己在沛郡的經曆,終於明白了鍾離晚雪的良苦用心。
如大舅所言,他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不拘小節……
隨著第一期徐州日報大量傳入京城,司馬家眾人隻感到百口莫辯。
司馬延年請求武帝禁絕徐州日報“妖言惑眾”,武帝卻隻是含糊其辭,最後幹脆直接表態支持。
麵對洶湧的輿情,以及日漸強大的徐州,司馬家和武帝的底氣此消彼長。
武帝已經開始親自出麵,遴選人才。
世家大臣們如坐針氈。
很顯然,武帝是打算把親信安插在朝中各部,這迴可不是“閹黨”參政了,而是寒門子弟和雲家子弟!
秦家人丁稀薄,除了秦勳和秦雨薇這對兄妹參軍,年輕一輩似乎無人可用。
然而……
車騎將軍秦牧抵達京城當天,武帝便在朝會上當眾宣布,晉升秦牧為驃騎將軍,為天子統領羽林軍!
羽林軍屬於京城禁軍,實力強大,原本是玄奇負責統領,因此飽受詬病。
因此,羽林軍的歸屬一直是世家大臣與武帝爭權奪勢的關鍵。
武朝有四個極具代表性的門閥,司馬家,端木家,公羊氏,歐陽家。
四家通婚,隱然同氣連枝,其中公羊氏主掌兵部,一直在致力於和司馬家共同掌控羽林軍。
戶部負責讓武帝發不出軍餉,司馬家負責輿論造勢攻擊玄奇,歐陽家負責禮法解釋以保名正言順,公羊氏出錢出人又出力。
如今秦牧可是名副其實的驃騎將軍,而非閹黨,奉命掌控羽林軍,絕對的名正言順。
這無疑會讓三家多年的努力泡湯。
尤其是司馬家,本就有心篡位,取而代之,麵對掌控羽林軍的秦牧,篡權奪位的難度直線上升。
毫無疑問,梁蕭的崛起讓武帝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走出這關鍵的一步棋。
可惜,司馬家麵對報紙掀起的輿論攻勢,正疲於應付,一時也抽不出餘力對付秦牧,隻能放任秦牧在京城逍遙自在。
禦書房內,秦牧坐在台下,神情嚴肅。
武帝考慮到他年事已高,專門為他安排了椅子,以示榮寵。
“秦愛卿,從現在起,你便是朕的股肱之臣。過去秦家為了明哲保身,而與歐陽家通婚之事,朕既往不咎。往後,朕不希望你再對這群門閥有任何妥協,哪怕你家和梁蕭聯姻都沒有關係!”
“臣銘記吾皇教誨,謝主隆恩!”秦牧連忙表態。
“你覺得,梁蕭此子可有帝王之相?”
武帝冷不防的詢問,讓秦牧心頭一驚。
好在秦牧早有所料,信誓旦旦,“陛下放心!沒有陛下的持續支持,梁蕭他和徐州什麽都不是!而臣是武朝之臣,梁蕭若敢謀反,臣與秦家願為先鋒,與他決死一戰!”
武帝微微頷首,“你說得對,沒有朕的支持,徐州旦夕可破……不過梁蕭勞苦功高,往後你也多幫襯一下。”
“臣一切聽從陛下安排!”秦牧仍不忘表態。
武帝對秦牧的迴答無比滿意,終於開懷大笑。
“朕還指望他用報紙多多為朕宣傳,等這些門閥失勢之後,朕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也該幡然醒悟了!”
秦牧也不禁苦笑。
那兩個皇子,愚不可及!
秦牧的到來,讓京城的不少見風使舵的官員有了倒向武帝的底氣,即使不敢和門閥切割,也盡量保持中立。
數日之後,梁蕭終於來到下邳與廣陵的交界處。
此時已近春夏之交,溫度升高,陽光逐漸強烈,正是製鹽的絕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