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國之鐵壁
桃花女將要退婚,被迫稱帝她哭了 作者:人世幾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梁清霜羞得麵紅耳赤。
武帝隻是擺手道:“等他迴京再說吧,父皇自會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總之你不能做妾!”
梁清霜不敢迴應,隻是心頭狂跳。
琅琊西北,匈奴大國師親自統領一支精銳騎兵,來觀察琅琊情況。
若不能奪迴此地,匈奴的宏圖霸業便是癡人說夢!
琅琊已經堅壁清野,南方和東方的城外也各有一處軍營,嚴防死守。
大國師站在高地上,放目遠眺。
遠處琅琊城郭上的守軍密密麻麻,軍容整齊。
看在眼裏,大國師迴頭看向匈奴皇子羅迦,“琅琊守將如今是何人?”
“秦牧之孫,鎮西將軍秦勳。”
大國師又重新望向琅琊城郭,撫膺長歎:“真乃國之鐵壁也!”
羅迦等人鬱悶不已。
秦勳率眾來援,徹底斷絕了匈奴人在短期內奪迴琅琊的希望。
整個琅琊至少有五萬守軍,而且還有百萬民眾與守軍同仇敵愾,城防之強可想而知。
但真正讓他們感到棘手的,是琅琊的布防。
琅琊範圍不小,能如此麵麵俱到,近乎天衣無縫,著實讓他們感到頭皮發麻。
這如何能打下來?
“琅琊本就囤積了本國大量物資,如今失守,本國想要在徐州全力支援之前奪迴此郡,至少要出兵三十萬……”大國師歎息之後,撥馬便走,“通知其他各郡,嚴防死守,莫要重演琅琊之事!每日派遣精騎襲擾琅琊城外,禁止敵軍在城外耕種!”
羅迦、赫連泓等人頓時麵如死灰。
大國師算是對琅琊失守之事蓋棺定論了。
匈奴需要好好準備,重新集結重兵,否則琅琊是打不下來的。
集結三十萬部隊,也不是一兩個月之內能辦成的,兩個月時間足夠琅琊整軍備戰。
匈奴人終於嚐到了苦果,接受了琅琊迴歸武朝的現實,暫時放棄奪城。
琅琊城內,以秦勳為首的眾人正在城樓上觀察敵情。
與秦勳並肩而立的,是一名麵容俊朗的麻衣青年,氣度從容。
見敵軍騎兵潮水般退去,眾人開懷大笑。
秦勳迴身向麻衣青年抱拳道:“仰賴钜子指導,琅琊固若金湯。相助之恩,沒齒不忘!”
這位麻衣青年,自稱“朝雪”,乃是墨家現任钜子。
墨家在北方反抗匈奴人對武朝遺民的壓迫和剝削,門中墨者損失慘重,深感力不從心。
琅琊迴歸之後,這位墨家钜子率眾來訪,並提供了部分守城器械的設計圖,又獻上多種守城之策,讓琅琊的城防更上一層樓。
朝雪提醒道:“匈奴有大國師等人,神秘莫測,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秦勳鄭重答應,又有些失落道:“钜子既然不願留在徐州,接下來有何打算?”
朝雪道:“聽聞西南方天和教抬頭,我有意前往一探究竟。但願秦將軍能莫忘初心,以百姓為念……”
秦勳當即表態:“我若為禍蒼生,钜子大可替天行道!”
朝雪見他一臉誠懇,抱拳道:“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墨家钜子悄然而來,隻留下幾名門人為秦勳辦事,又匆匆離去。
姚澤雲之死進一步發酵,正當京城士族為之激憤時,梁蕭的商隊在城外羽林軍的看護下,帶來了上萬份報紙。
“徐州日報第二期,目前隻賣八文錢一份!”
京城百姓紛紛搶購,一日之間,報紙銷售一空。
“這姚澤雲是什麽意思?居然當眾抹黑侮辱為國而死的英烈,還要把將士們好不容易收複的琅琊歸還匈奴?這還是人麽!”
“其心可誅啊!!”
京城百姓了解情況之後,無不義憤填膺。
各大門閥終於開始慌了。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梁蕭會把矛頭指向姚澤雲侮辱英烈這一點。
“按道理,姚澤雲不會蠢到這種地步,一定是梁蕭添油加醋,反正報紙怎麽寫都由他說了算!”
“不能任由輿論發酵!這一次無論花多少錢,一定要壓下此事!”
司馬家眾人第一時間站了出來,收買更多喉舌,又大量雇傭書匠,日夜謄抄輿論內容,隻為對抗一份報紙。
司馬延年看著支出清單,也不免肉痛。
“這梁蕭真該死啊!隻為一場輿論,咱們家便要花費三萬兩銀子!!”
三萬兩銀子不多不少,司馬家還拉不下這個臉去讓其他幾家出資補償。
司馬淩雲臉色陰晴不定。
梁蕭和司徒落月之事,如今已是人盡皆知,搞不好自己還要白送梁蕭三萬兩銀子,才能平息眾怒……
“要趕緊研究梁蕭的報紙技術,否則何時是個頭哇!”司馬家眾人痛心疾首。
而在廣陵郡,鹽場經過趕工和改進,終於在十二天後產出了第一批海鹽。
足有十萬斤!
梁蕭親自帶人過來視察。
鍾離晚雪等人看著相對潔白的海鹽,欣喜若狂。
不依靠柴火,僅憑日曬,便能產出這種質量的鹽?
簡直不可思議!
要知道,以前的海鹽又苦又澀,食之有害,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柴火去提純,並不比生產其他種類的鹽輕鬆多少。
梁蕭提供的詳細曬鹽法,無疑是領先時代的製鹽技術。
梁蕭看著車上還算潔白的海鹽,隻是微微頷首。
“可以了,至於進一步提純的精鹽,高價供給達官貴人。”
這種質量的海鹽,已經遠超市麵上的所有普通鹽,但進一步提純的成本較高,普通百姓也買不起。
不過,隻要經過報紙宣傳,達官貴人也不介意購買每斤一百文起步的精鹽,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隻是跟普通鹽的收入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精鹽也可以用於賞賜梁蕭麾下一眾文武。
當天,梁蕭又親自示範,提純更細更幹淨的精鹽。
鹽場陸續產出食鹽,所用的材料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成本大大降低。
海鹽,也將是梁蕭用來示好武帝的關鍵,可以保證他在迴京之後給足武帝好處。
適當地讓利於武帝,讓武帝更有底氣對抗門閥,分擔門閥的火力,對他這個徐州牧也有好處。
等武帝駕崩之後,若新君不長眼,便是海闊天空任鳥飛了。
徐州鹽場成功生產海鹽,梁蕭親自安排重兵把守之後,終於放心帶上兩千精銳親兵,踏上迴京路程。
武帝隻是擺手道:“等他迴京再說吧,父皇自會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總之你不能做妾!”
梁清霜不敢迴應,隻是心頭狂跳。
琅琊西北,匈奴大國師親自統領一支精銳騎兵,來觀察琅琊情況。
若不能奪迴此地,匈奴的宏圖霸業便是癡人說夢!
琅琊已經堅壁清野,南方和東方的城外也各有一處軍營,嚴防死守。
大國師站在高地上,放目遠眺。
遠處琅琊城郭上的守軍密密麻麻,軍容整齊。
看在眼裏,大國師迴頭看向匈奴皇子羅迦,“琅琊守將如今是何人?”
“秦牧之孫,鎮西將軍秦勳。”
大國師又重新望向琅琊城郭,撫膺長歎:“真乃國之鐵壁也!”
羅迦等人鬱悶不已。
秦勳率眾來援,徹底斷絕了匈奴人在短期內奪迴琅琊的希望。
整個琅琊至少有五萬守軍,而且還有百萬民眾與守軍同仇敵愾,城防之強可想而知。
但真正讓他們感到棘手的,是琅琊的布防。
琅琊範圍不小,能如此麵麵俱到,近乎天衣無縫,著實讓他們感到頭皮發麻。
這如何能打下來?
“琅琊本就囤積了本國大量物資,如今失守,本國想要在徐州全力支援之前奪迴此郡,至少要出兵三十萬……”大國師歎息之後,撥馬便走,“通知其他各郡,嚴防死守,莫要重演琅琊之事!每日派遣精騎襲擾琅琊城外,禁止敵軍在城外耕種!”
羅迦、赫連泓等人頓時麵如死灰。
大國師算是對琅琊失守之事蓋棺定論了。
匈奴需要好好準備,重新集結重兵,否則琅琊是打不下來的。
集結三十萬部隊,也不是一兩個月之內能辦成的,兩個月時間足夠琅琊整軍備戰。
匈奴人終於嚐到了苦果,接受了琅琊迴歸武朝的現實,暫時放棄奪城。
琅琊城內,以秦勳為首的眾人正在城樓上觀察敵情。
與秦勳並肩而立的,是一名麵容俊朗的麻衣青年,氣度從容。
見敵軍騎兵潮水般退去,眾人開懷大笑。
秦勳迴身向麻衣青年抱拳道:“仰賴钜子指導,琅琊固若金湯。相助之恩,沒齒不忘!”
這位麻衣青年,自稱“朝雪”,乃是墨家現任钜子。
墨家在北方反抗匈奴人對武朝遺民的壓迫和剝削,門中墨者損失慘重,深感力不從心。
琅琊迴歸之後,這位墨家钜子率眾來訪,並提供了部分守城器械的設計圖,又獻上多種守城之策,讓琅琊的城防更上一層樓。
朝雪提醒道:“匈奴有大國師等人,神秘莫測,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秦勳鄭重答應,又有些失落道:“钜子既然不願留在徐州,接下來有何打算?”
朝雪道:“聽聞西南方天和教抬頭,我有意前往一探究竟。但願秦將軍能莫忘初心,以百姓為念……”
秦勳當即表態:“我若為禍蒼生,钜子大可替天行道!”
朝雪見他一臉誠懇,抱拳道:“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墨家钜子悄然而來,隻留下幾名門人為秦勳辦事,又匆匆離去。
姚澤雲之死進一步發酵,正當京城士族為之激憤時,梁蕭的商隊在城外羽林軍的看護下,帶來了上萬份報紙。
“徐州日報第二期,目前隻賣八文錢一份!”
京城百姓紛紛搶購,一日之間,報紙銷售一空。
“這姚澤雲是什麽意思?居然當眾抹黑侮辱為國而死的英烈,還要把將士們好不容易收複的琅琊歸還匈奴?這還是人麽!”
“其心可誅啊!!”
京城百姓了解情況之後,無不義憤填膺。
各大門閥終於開始慌了。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梁蕭會把矛頭指向姚澤雲侮辱英烈這一點。
“按道理,姚澤雲不會蠢到這種地步,一定是梁蕭添油加醋,反正報紙怎麽寫都由他說了算!”
“不能任由輿論發酵!這一次無論花多少錢,一定要壓下此事!”
司馬家眾人第一時間站了出來,收買更多喉舌,又大量雇傭書匠,日夜謄抄輿論內容,隻為對抗一份報紙。
司馬延年看著支出清單,也不免肉痛。
“這梁蕭真該死啊!隻為一場輿論,咱們家便要花費三萬兩銀子!!”
三萬兩銀子不多不少,司馬家還拉不下這個臉去讓其他幾家出資補償。
司馬淩雲臉色陰晴不定。
梁蕭和司徒落月之事,如今已是人盡皆知,搞不好自己還要白送梁蕭三萬兩銀子,才能平息眾怒……
“要趕緊研究梁蕭的報紙技術,否則何時是個頭哇!”司馬家眾人痛心疾首。
而在廣陵郡,鹽場經過趕工和改進,終於在十二天後產出了第一批海鹽。
足有十萬斤!
梁蕭親自帶人過來視察。
鍾離晚雪等人看著相對潔白的海鹽,欣喜若狂。
不依靠柴火,僅憑日曬,便能產出這種質量的鹽?
簡直不可思議!
要知道,以前的海鹽又苦又澀,食之有害,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柴火去提純,並不比生產其他種類的鹽輕鬆多少。
梁蕭提供的詳細曬鹽法,無疑是領先時代的製鹽技術。
梁蕭看著車上還算潔白的海鹽,隻是微微頷首。
“可以了,至於進一步提純的精鹽,高價供給達官貴人。”
這種質量的海鹽,已經遠超市麵上的所有普通鹽,但進一步提純的成本較高,普通百姓也買不起。
不過,隻要經過報紙宣傳,達官貴人也不介意購買每斤一百文起步的精鹽,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隻是跟普通鹽的收入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精鹽也可以用於賞賜梁蕭麾下一眾文武。
當天,梁蕭又親自示範,提純更細更幹淨的精鹽。
鹽場陸續產出食鹽,所用的材料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成本大大降低。
海鹽,也將是梁蕭用來示好武帝的關鍵,可以保證他在迴京之後給足武帝好處。
適當地讓利於武帝,讓武帝更有底氣對抗門閥,分擔門閥的火力,對他這個徐州牧也有好處。
等武帝駕崩之後,若新君不長眼,便是海闊天空任鳥飛了。
徐州鹽場成功生產海鹽,梁蕭親自安排重兵把守之後,終於放心帶上兩千精銳親兵,踏上迴京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