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以為仙族即將取得這場驚天大戰勝利的時候,誰能想到戰局會突然發生如此驚人的逆轉!
阿修羅這個可怕的存在,一直在暗中默默積蓄力量。
長久以來,他依靠不斷吞噬靈傀來維係著自己天尊上境的恐怖實力。
然而,此時此刻,當他與紫微等強者所布下的五行八卦陣展開激烈交鋒時,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在這強大陣法的加持之下,阿修羅非但沒有被壓製住,反而隱隱約約地觸摸到了那突破天尊上境的神秘契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修羅的實力如同滾雪球一般越積越高,其威勢愈發駭人聽聞!
而反觀紫微一方,盡管她的五行八卦陣威力非凡,但其中負責支撐陣法運轉的扗子仁、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夫婦這六位天尊初境的強者們,卻逐漸難以承受這般巨大的壓力。
終於,在阿修羅洶湧澎湃的力量衝擊之下,這六人再也無法堅持下去,紛紛垮倒在地!
伴隨著這關鍵人物的倒下,紫微精心布置的五行八卦陣瞬間土崩瓦解。
失去了這強大陣法的助力,眾人再也無法提升至天尊上境。
沒有了天尊境界的強大實力作為後盾,原本氣勢如虹的仙庭聯軍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當阿修羅成功突破天尊上境的消息傳來,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頭。
緊接著,紫微軍的天尊上境大陣徹底破裂的噩耗更是讓整個局勢雪上加霜。麵對如此絕境,梵庭大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率先逃離戰場。
隨後,佛門、仙庭大炎、軒轅以及紫微所屬的三支大軍見勢不妙,也紛紛效仿,爭先恐後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亂作一團。無數士兵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地向著南極洲之外狂奔而去。
僅僅片刻功夫,這片曾經激戰正酣的土地便隻剩下滿地狼藉和一片死寂。
經過那場驚心動魄的逃亡之後,仙庭聯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原本氣勢恢宏、兵力強盛的梵庭,其麾下的二百萬仙兵如今隻剩下寥寥不到五十萬之數。
這些僥幸存活下來的士兵們個個麵容憔悴、疲憊不堪,仿佛經曆了一場末日浩劫。
與此同時,佛門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曾經浩浩蕩蕩的數百萬僧兵大軍,如今隻有一百多萬得以從南極洲殺出重圍。
他們身上的袈裟沾滿鮮血和塵土,手中的法器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再看那大炎皇子所率領的六百萬金烏軍與青牛軍,這支精銳之師在戰鬥中也是損傷慘重。
最終,僅有一百萬金烏軍以及一百萬青牛軍幸存下來,總共不過二百萬人而已。曾經威風凜凜的軍隊此刻變得七零八落,令人唏噓不已。
軒轅皇子的五百萬南荒軍亦是如此,曆經激烈廝殺後,殘留人數竟然不足二百萬。這些戰士們雖然英勇無畏,但麵對強大的敵人依然難以力挽狂瀾。
相比之下,紫微聯軍中的二百萬紫微軍則因五行八卦陣的加持而展現出較強的實力。
他們軍紀嚴明,配合默契,因此傷亡相對較小。
然而,與之並肩作戰的妖魔以及其他仙族聯軍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由於紫微軍充當著阿修羅本尊作戰的前鋒,吸引了大量敵軍火力,導致妖魔仙六百萬聯軍在逃出南極洲時僅僅剩下百餘萬殘兵敗將。
綜合來看,紫微聯軍最初進入南極洲時共有八百萬之眾,可如今卻已經銳減至不到三百萬。
這場慘烈的戰役讓各方勢力都元氣大傷,而南極洲這片神秘之地,似乎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危險和挑戰等待著他們去麵對。
然而幸運的是,阿修羅並沒有趁勝追擊。
此刻,阿修羅的座下僅僅剩下他本人、石修羅以及紅羅刹這三位天尊。
那曾經浩浩蕩蕩多達一千九百萬之眾的靈傀大軍,在經曆了仙族聯軍的大肆屠殺,再加上阿修羅自身的瘋狂吞噬之後,已然近乎滅絕,僅餘數萬殘兵敗將而已!
更為關鍵的是,此時的阿修羅尚未能夠真正完全踏入天尊上境。為了抓住此次難得的契機一舉突破到天尊上境,他別無選擇,唯有繼續吞噬靈傀方能達成目的。
但問題在於,這殘存的區區數萬靈傀數量實在太過稀少,遠遠無法滿足他的需求。
於是乎,阿修羅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了由非陸所帶來的那一千三百萬俘虜身上。
他決定一方麵將這些俘虜逐步煉化為新的靈傀,另一方麵則不斷地對其進行吞噬。
隻不過,煉化靈傀並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一個極為緩慢的過程。每日竭盡全力,最多也隻能成功煉化千餘個靈傀罷了。
就這樣,在接下來將近四十年的漫長時光裏,阿修羅始終埋頭於煉化這一千三百萬靈傀的艱難征程之中!
與此同時,仙族各方勢力也都紛紛行動起來,開始進入到緊張的恢複和發展階段。
他們深知,最終的大戰遲早會到來,必須要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這場關乎生死存亡的終極對決!
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此後的世界迎來了一段長達近四十年之久的相對和平時期。
在這段寶貴的和平歲月裏,天下蒼生終於得以暫時擺脫戰爭的陰霾,享受到那或許是在可怕的終極大戰降臨前夕最後的寧靜與祥和。
阿修羅已然踏入天尊上境,這一境界在此方世界已是至高無上,當世再無其他天尊上境強者能夠與之抗衡。
遙想上古時期,孟浪同樣擁有天尊上境的絕世天資,手持那柄威震天下的弑神劍,竟然能在一場激戰當中斬殺上萬仙人。
要知道,在那被斬殺的萬仙之中,足足有三十位天尊級別的強大存在,剩下的萬仙也皆是非同小可的半天天尊啊!
由此可見,天尊上境在此世堪稱無敵,無人可擋其鋒芒!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阿修羅在成功突破至天尊上境後,卻並未如眾人所擔憂的那般立即掀起滅世大戰。
盡管如此,九天之上的諸位仙家在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仍然個個心驚膽戰、惶恐不安。
眾人心裏都清楚,阿修羅的終極滅世之戰遲早會來臨,隻是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時間罷了。
有人猜測,也許是因為他麾下的靈傀大軍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慘重,以至於兵力匱乏,所以阿修羅不得不暫時放緩毀滅世界、屠戮蒼生的步伐,轉而集中精力去補充兵員。
畢竟,據可靠消息稱,阿修羅曾從非陸地帶迴了多達一千三百萬的俘虜。
不過,令眾仙稍微鬆口氣的是,他們了解到阿修羅煉製靈傀的速度極其緩慢,每天最多隻能煉製出上千名靈傀。
照這樣計算下來,想要把這一千三百萬俘虜全部煉製成靈傀,起碼需要將近四十年的漫長時光!
對於九州諸仙而言,這四十年無疑成為了他們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發展機遇期!
伏羲天帝終於意識到,與阿修羅之間的衝突已經無法再通過以往那些策略來解決了。
曾經試圖依靠白虎為後預言或者采取與西庭的聯姻手段等計謀,如今看來都毫無作用。
這一次,他決定不再有任何僥幸心理,而是實實在在地整頓兵馬、積極備戰!
實力已然踏入天尊中境的鳳凰天尊,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強大的實力受到重用,被派遣前往東洲輔佐東洲元帥敖宓,並獲封為東洲副帥一職。
從此刻起,仙庭的東洲大軍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龍鳳二元帥”統治時期。
在整個仙庭全力鼓勵凡間修仙者崛起的大趨勢之下,東洲大軍更是如虎添翼。
預計僅僅在四十年之後,其規模將會迅速擴張到令人驚歎的一千五百萬之眾!
與此同時,仙庭的中央軍元帥之位依然由戰神後羿擔當,但實際上他更多的隻是掛職而已。
畢竟,伏羲大帝已經下定決心親自出馬治理軍隊。
要知道,自從經曆了那漫長的五千多萬年和平歲月以來,伏羲天帝一直未曾親自參與過軍事行動。
然而此刻,麵對阿修羅帶來的巨大威脅,他毅然決然地披甲上陣,準備親自率領大軍投身這場與阿修羅的最終決戰之中!
經過伏羲天帝用收集的天下百靈根,大力培養下,大戰開啟前玉太子終於步入天尊中境成為了至強者。
而伏羲天帝也正式傳位於玉太子,玉太子終於登基成為了玉天帝,而白虎聖女石姬也正式登臨了九天天後之位,完成了三生石‘’白虎為後天下吉’的天道真言!
手持可化上萬兵器的玄冥聖器九天玄鐵,的伏羲天帝在九天仙王鼎的靈力的滋養下,以東方仙庭太上聖皇的身份,以天尊中境境界內最強者的實力,開始踏上九天天劫的戰場!
而手持器王弑神劍的女媧娘娘以九天太後的身份開始披甲,陪伴著伏羲帶領著上千萬的中央仙庭大軍踏上了九天天劫的終極戰場!
在仙都,玉天帝與白虎天後石姬一同踏上了正式監國的漫漫曆程。
然而,長期處於伏羲天帝和女媧娘娘嚴密掌控之下的玉天帝,早已喪失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誌。麵對強勢的白虎天後,他選擇做了甩手掌櫃,將一切事務甩手給了強勢的白虎天後石姬。
與此同時,白虎天後石姬與仙都元帥後羿圍繞著留守仙都的五百萬仙兵控製權展開激烈交鋒。
這場爭鬥可謂是明槍暗箭、波譎雲詭。
後羿本對玉天帝寄予厚望,期望能共同維護仙都,但見玉天帝如此不作為,心中倍感失望。
最終,他亦步玉天帝後塵,索性做起了甩手掌櫃,不再過問仙都軍事事宜。
自此,仙都軍界的實際控製權完全落入了白虎天後石姬之手。
不過,這位權力欲望極度高漲的白虎天後絕非等閑之輩。
盡管其手段強硬,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頗具才華。
自從登上天後寶座之後,在處理天下大事方麵,她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智慧,凡事皆能考慮周全、安排妥當。
在她的精心治理下,整個仙庭上下秩序井然,各方勢力各司其職,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大戰將至,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至理名言從古至今皆被奉為圭臬。
伏羲天帝深知此役之重要性,為此事的籌備可謂殫精竭慮。
他當機立斷,召迴了在軒轅軍中效力的金石道主以及水神共工氏修,並委其重任——迴到仙都總管整個仙界的後勤補給事宜。
然而,此時仙界的後勤補給並非完全掌控於水神共工氏修一人之手。
那由白虎石姬所控製的草木道主瘟嶽同樣身負主管仙界後勤補給之責。
眾所周知,石姬與水神修之間素有嫌隙,但值此大戰前夕、事關重大之際,石姬毅然決然地放下個人恩怨,下令讓瘟嶽務必全力以赴地配合水神修,共同妥善管理後勤事務,以期能為即將出征東洲的一千五百萬雄師以及伏羲天帝和女媧娘娘親自率領的上千萬大軍提供堅實可靠的物資保障。
近些年來,隨著仙界各方勢力的蓬勃發展,鳳凰豪門,白虎豪門、雉雞豪門、青蛇豪門、青鸞豪門、孔雀豪門、九尾狐豪門、靈貓豪門、大鵬豪門等迅狐崛起且日益壯大。
當年妖三界東洲大戰前,天庭有三十六豪門,三界大戰前青羊滅門由白鶴仙門取代,三界大戰中,東洲麒麟,玄鹿,青蛇,青鸞,大鵬,天樞,天璿,天璣,天權,開陽,玉衡,搖光,風,雨,雷,電,文昌,武德十八豪門被滅族。
而後在天帝伏羲及天後女媧娘娘支持下,青蛇,青鸞,大鵬三門複門,而東洲元帥敖宓也支持了夫人搖光聖女重建了搖光仙門。至此仙庭隻剩下了二十二豪門!
近年來隨著天劫開啟,青牛,金烏兩族追隨大皇子炎去了西荒,不再受天庭節製。
千蟲宮自胡珺身亡,千蟲宮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東上妖都戰場的加入紫微軍,一部分並入了南荒軒轅軍,千蟲宮名存實亡了!
白鶴仙門自白仙羽死後,大軍東上妖都戰場也整體並入了紫微軍!
東洲兵團的戰神敖宓家,搖光仙門,天狼家三門受東洲元帥敖宓控製,近年來東洲副帥天狼聖子楊天估死後,東洲軍團軍心不穩,敖宓對天庭大為失望,三門也不在接受天庭節製,天庭隻能派鳳凰天尊率大軍入東洲軍營穩局勢!
身為天庭三十六豪門之二席的地獄道十殿閻羅與陰間酆都大帝,近年來也脫離了天庭管轄!
當下天庭實際管轄的隻剩十三豪門了,金石道的水神修,仙都元帥戰神後羿也被算做是二皇子軒轅係人馬,與仙庭關係也是極為微妙!
玄武一族的巨龜們身處北海,駐守北荒,遠離戰場,向來與世無爭,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存在感極低,天庭基本上算忽略了它們!
所以當下伏羲仙庭所能直接控製的,隻有鳳凰豪門,孔雀豪門,大鵬豪門,青鸞豪門,雉雞豪門,青蛇豪門,白虎豪門,九尾狐一族,靈貓一族,以及瘟嶽的隻剩半璧的草木道十大豪門了!
這十大豪門近年來都與天後白虎石姬形成統一的利益集團,已成為當下天庭的主要勢力!
當下在白虎石姬高瞻遠矚的悉心指導之下,十大豪門紛紛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毫不猶豫地調動起所有可用之人、傾盡一切物力資源,全心全意地支援仙庭此番驚天動地的大戰。
一時間,仙界上下眾誌成城,齊心協力共赴這場生死攸關天劫之大戰。
阿修羅這個可怕的存在,一直在暗中默默積蓄力量。
長久以來,他依靠不斷吞噬靈傀來維係著自己天尊上境的恐怖實力。
然而,此時此刻,當他與紫微等強者所布下的五行八卦陣展開激烈交鋒時,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在這強大陣法的加持之下,阿修羅非但沒有被壓製住,反而隱隱約約地觸摸到了那突破天尊上境的神秘契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修羅的實力如同滾雪球一般越積越高,其威勢愈發駭人聽聞!
而反觀紫微一方,盡管她的五行八卦陣威力非凡,但其中負責支撐陣法運轉的扗子仁、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夫婦這六位天尊初境的強者們,卻逐漸難以承受這般巨大的壓力。
終於,在阿修羅洶湧澎湃的力量衝擊之下,這六人再也無法堅持下去,紛紛垮倒在地!
伴隨著這關鍵人物的倒下,紫微精心布置的五行八卦陣瞬間土崩瓦解。
失去了這強大陣法的助力,眾人再也無法提升至天尊上境。
沒有了天尊境界的強大實力作為後盾,原本氣勢如虹的仙庭聯軍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當阿修羅成功突破天尊上境的消息傳來,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頭。
緊接著,紫微軍的天尊上境大陣徹底破裂的噩耗更是讓整個局勢雪上加霜。麵對如此絕境,梵庭大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率先逃離戰場。
隨後,佛門、仙庭大炎、軒轅以及紫微所屬的三支大軍見勢不妙,也紛紛效仿,爭先恐後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亂作一團。無數士兵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地向著南極洲之外狂奔而去。
僅僅片刻功夫,這片曾經激戰正酣的土地便隻剩下滿地狼藉和一片死寂。
經過那場驚心動魄的逃亡之後,仙庭聯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原本氣勢恢宏、兵力強盛的梵庭,其麾下的二百萬仙兵如今隻剩下寥寥不到五十萬之數。
這些僥幸存活下來的士兵們個個麵容憔悴、疲憊不堪,仿佛經曆了一場末日浩劫。
與此同時,佛門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曾經浩浩蕩蕩的數百萬僧兵大軍,如今隻有一百多萬得以從南極洲殺出重圍。
他們身上的袈裟沾滿鮮血和塵土,手中的法器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再看那大炎皇子所率領的六百萬金烏軍與青牛軍,這支精銳之師在戰鬥中也是損傷慘重。
最終,僅有一百萬金烏軍以及一百萬青牛軍幸存下來,總共不過二百萬人而已。曾經威風凜凜的軍隊此刻變得七零八落,令人唏噓不已。
軒轅皇子的五百萬南荒軍亦是如此,曆經激烈廝殺後,殘留人數竟然不足二百萬。這些戰士們雖然英勇無畏,但麵對強大的敵人依然難以力挽狂瀾。
相比之下,紫微聯軍中的二百萬紫微軍則因五行八卦陣的加持而展現出較強的實力。
他們軍紀嚴明,配合默契,因此傷亡相對較小。
然而,與之並肩作戰的妖魔以及其他仙族聯軍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由於紫微軍充當著阿修羅本尊作戰的前鋒,吸引了大量敵軍火力,導致妖魔仙六百萬聯軍在逃出南極洲時僅僅剩下百餘萬殘兵敗將。
綜合來看,紫微聯軍最初進入南極洲時共有八百萬之眾,可如今卻已經銳減至不到三百萬。
這場慘烈的戰役讓各方勢力都元氣大傷,而南極洲這片神秘之地,似乎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危險和挑戰等待著他們去麵對。
然而幸運的是,阿修羅並沒有趁勝追擊。
此刻,阿修羅的座下僅僅剩下他本人、石修羅以及紅羅刹這三位天尊。
那曾經浩浩蕩蕩多達一千九百萬之眾的靈傀大軍,在經曆了仙族聯軍的大肆屠殺,再加上阿修羅自身的瘋狂吞噬之後,已然近乎滅絕,僅餘數萬殘兵敗將而已!
更為關鍵的是,此時的阿修羅尚未能夠真正完全踏入天尊上境。為了抓住此次難得的契機一舉突破到天尊上境,他別無選擇,唯有繼續吞噬靈傀方能達成目的。
但問題在於,這殘存的區區數萬靈傀數量實在太過稀少,遠遠無法滿足他的需求。
於是乎,阿修羅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了由非陸所帶來的那一千三百萬俘虜身上。
他決定一方麵將這些俘虜逐步煉化為新的靈傀,另一方麵則不斷地對其進行吞噬。
隻不過,煉化靈傀並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一個極為緩慢的過程。每日竭盡全力,最多也隻能成功煉化千餘個靈傀罷了。
就這樣,在接下來將近四十年的漫長時光裏,阿修羅始終埋頭於煉化這一千三百萬靈傀的艱難征程之中!
與此同時,仙族各方勢力也都紛紛行動起來,開始進入到緊張的恢複和發展階段。
他們深知,最終的大戰遲早會到來,必須要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這場關乎生死存亡的終極對決!
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此後的世界迎來了一段長達近四十年之久的相對和平時期。
在這段寶貴的和平歲月裏,天下蒼生終於得以暫時擺脫戰爭的陰霾,享受到那或許是在可怕的終極大戰降臨前夕最後的寧靜與祥和。
阿修羅已然踏入天尊上境,這一境界在此方世界已是至高無上,當世再無其他天尊上境強者能夠與之抗衡。
遙想上古時期,孟浪同樣擁有天尊上境的絕世天資,手持那柄威震天下的弑神劍,竟然能在一場激戰當中斬殺上萬仙人。
要知道,在那被斬殺的萬仙之中,足足有三十位天尊級別的強大存在,剩下的萬仙也皆是非同小可的半天天尊啊!
由此可見,天尊上境在此世堪稱無敵,無人可擋其鋒芒!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阿修羅在成功突破至天尊上境後,卻並未如眾人所擔憂的那般立即掀起滅世大戰。
盡管如此,九天之上的諸位仙家在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仍然個個心驚膽戰、惶恐不安。
眾人心裏都清楚,阿修羅的終極滅世之戰遲早會來臨,隻是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時間罷了。
有人猜測,也許是因為他麾下的靈傀大軍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慘重,以至於兵力匱乏,所以阿修羅不得不暫時放緩毀滅世界、屠戮蒼生的步伐,轉而集中精力去補充兵員。
畢竟,據可靠消息稱,阿修羅曾從非陸地帶迴了多達一千三百萬的俘虜。
不過,令眾仙稍微鬆口氣的是,他們了解到阿修羅煉製靈傀的速度極其緩慢,每天最多隻能煉製出上千名靈傀。
照這樣計算下來,想要把這一千三百萬俘虜全部煉製成靈傀,起碼需要將近四十年的漫長時光!
對於九州諸仙而言,這四十年無疑成為了他們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發展機遇期!
伏羲天帝終於意識到,與阿修羅之間的衝突已經無法再通過以往那些策略來解決了。
曾經試圖依靠白虎為後預言或者采取與西庭的聯姻手段等計謀,如今看來都毫無作用。
這一次,他決定不再有任何僥幸心理,而是實實在在地整頓兵馬、積極備戰!
實力已然踏入天尊中境的鳳凰天尊,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強大的實力受到重用,被派遣前往東洲輔佐東洲元帥敖宓,並獲封為東洲副帥一職。
從此刻起,仙庭的東洲大軍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龍鳳二元帥”統治時期。
在整個仙庭全力鼓勵凡間修仙者崛起的大趨勢之下,東洲大軍更是如虎添翼。
預計僅僅在四十年之後,其規模將會迅速擴張到令人驚歎的一千五百萬之眾!
與此同時,仙庭的中央軍元帥之位依然由戰神後羿擔當,但實際上他更多的隻是掛職而已。
畢竟,伏羲大帝已經下定決心親自出馬治理軍隊。
要知道,自從經曆了那漫長的五千多萬年和平歲月以來,伏羲天帝一直未曾親自參與過軍事行動。
然而此刻,麵對阿修羅帶來的巨大威脅,他毅然決然地披甲上陣,準備親自率領大軍投身這場與阿修羅的最終決戰之中!
經過伏羲天帝用收集的天下百靈根,大力培養下,大戰開啟前玉太子終於步入天尊中境成為了至強者。
而伏羲天帝也正式傳位於玉太子,玉太子終於登基成為了玉天帝,而白虎聖女石姬也正式登臨了九天天後之位,完成了三生石‘’白虎為後天下吉’的天道真言!
手持可化上萬兵器的玄冥聖器九天玄鐵,的伏羲天帝在九天仙王鼎的靈力的滋養下,以東方仙庭太上聖皇的身份,以天尊中境境界內最強者的實力,開始踏上九天天劫的戰場!
而手持器王弑神劍的女媧娘娘以九天太後的身份開始披甲,陪伴著伏羲帶領著上千萬的中央仙庭大軍踏上了九天天劫的終極戰場!
在仙都,玉天帝與白虎天後石姬一同踏上了正式監國的漫漫曆程。
然而,長期處於伏羲天帝和女媧娘娘嚴密掌控之下的玉天帝,早已喪失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誌。麵對強勢的白虎天後,他選擇做了甩手掌櫃,將一切事務甩手給了強勢的白虎天後石姬。
與此同時,白虎天後石姬與仙都元帥後羿圍繞著留守仙都的五百萬仙兵控製權展開激烈交鋒。
這場爭鬥可謂是明槍暗箭、波譎雲詭。
後羿本對玉天帝寄予厚望,期望能共同維護仙都,但見玉天帝如此不作為,心中倍感失望。
最終,他亦步玉天帝後塵,索性做起了甩手掌櫃,不再過問仙都軍事事宜。
自此,仙都軍界的實際控製權完全落入了白虎天後石姬之手。
不過,這位權力欲望極度高漲的白虎天後絕非等閑之輩。
盡管其手段強硬,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頗具才華。
自從登上天後寶座之後,在處理天下大事方麵,她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智慧,凡事皆能考慮周全、安排妥當。
在她的精心治理下,整個仙庭上下秩序井然,各方勢力各司其職,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大戰將至,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至理名言從古至今皆被奉為圭臬。
伏羲天帝深知此役之重要性,為此事的籌備可謂殫精竭慮。
他當機立斷,召迴了在軒轅軍中效力的金石道主以及水神共工氏修,並委其重任——迴到仙都總管整個仙界的後勤補給事宜。
然而,此時仙界的後勤補給並非完全掌控於水神共工氏修一人之手。
那由白虎石姬所控製的草木道主瘟嶽同樣身負主管仙界後勤補給之責。
眾所周知,石姬與水神修之間素有嫌隙,但值此大戰前夕、事關重大之際,石姬毅然決然地放下個人恩怨,下令讓瘟嶽務必全力以赴地配合水神修,共同妥善管理後勤事務,以期能為即將出征東洲的一千五百萬雄師以及伏羲天帝和女媧娘娘親自率領的上千萬大軍提供堅實可靠的物資保障。
近些年來,隨著仙界各方勢力的蓬勃發展,鳳凰豪門,白虎豪門、雉雞豪門、青蛇豪門、青鸞豪門、孔雀豪門、九尾狐豪門、靈貓豪門、大鵬豪門等迅狐崛起且日益壯大。
當年妖三界東洲大戰前,天庭有三十六豪門,三界大戰前青羊滅門由白鶴仙門取代,三界大戰中,東洲麒麟,玄鹿,青蛇,青鸞,大鵬,天樞,天璿,天璣,天權,開陽,玉衡,搖光,風,雨,雷,電,文昌,武德十八豪門被滅族。
而後在天帝伏羲及天後女媧娘娘支持下,青蛇,青鸞,大鵬三門複門,而東洲元帥敖宓也支持了夫人搖光聖女重建了搖光仙門。至此仙庭隻剩下了二十二豪門!
近年來隨著天劫開啟,青牛,金烏兩族追隨大皇子炎去了西荒,不再受天庭節製。
千蟲宮自胡珺身亡,千蟲宮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東上妖都戰場的加入紫微軍,一部分並入了南荒軒轅軍,千蟲宮名存實亡了!
白鶴仙門自白仙羽死後,大軍東上妖都戰場也整體並入了紫微軍!
東洲兵團的戰神敖宓家,搖光仙門,天狼家三門受東洲元帥敖宓控製,近年來東洲副帥天狼聖子楊天估死後,東洲軍團軍心不穩,敖宓對天庭大為失望,三門也不在接受天庭節製,天庭隻能派鳳凰天尊率大軍入東洲軍營穩局勢!
身為天庭三十六豪門之二席的地獄道十殿閻羅與陰間酆都大帝,近年來也脫離了天庭管轄!
當下天庭實際管轄的隻剩十三豪門了,金石道的水神修,仙都元帥戰神後羿也被算做是二皇子軒轅係人馬,與仙庭關係也是極為微妙!
玄武一族的巨龜們身處北海,駐守北荒,遠離戰場,向來與世無爭,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存在感極低,天庭基本上算忽略了它們!
所以當下伏羲仙庭所能直接控製的,隻有鳳凰豪門,孔雀豪門,大鵬豪門,青鸞豪門,雉雞豪門,青蛇豪門,白虎豪門,九尾狐一族,靈貓一族,以及瘟嶽的隻剩半璧的草木道十大豪門了!
這十大豪門近年來都與天後白虎石姬形成統一的利益集團,已成為當下天庭的主要勢力!
當下在白虎石姬高瞻遠矚的悉心指導之下,十大豪門紛紛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毫不猶豫地調動起所有可用之人、傾盡一切物力資源,全心全意地支援仙庭此番驚天動地的大戰。
一時間,仙界上下眾誌成城,齊心協力共赴這場生死攸關天劫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