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慕臨淵的選擇
誰說他修仙天賦差的? 作者:紫木萬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清晨,烏雲蓋頂。
一種壓抑恐怖的氛圍將整個皇城籠罩其中,城內百姓人心惶惶,寢食難安。
沒辦法,昨夜長街血戰動靜太大,整整持續了好幾個時辰,一直從白天打到黑夜。不但整條長街被毀,就連周圍商鋪都淪為廢墟之地,直到現在附近還能聞到濃重的血腥味兒。
此時朝廷已將長街封鎖,正在處理善後事宜。
不少人在暗中打聽,據說整條長街全是屍體,死了上千江湖一流高手,其中更有四尊半聖、九位大宗師和數十名先天宗師,這幾乎是整個江湖最強的戰力。
此戰之兇,比之當年正邪之爭還要慘烈。
許多人暗暗猜想,或許此戰之後,無論四大宗門黑白兩道,還是幫派世家,都將漸漸退出江湖的舞台。
而那些曾被欺壓剝削的江湖中人,必將伺機反抗報複。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整個江湖都會陷入巨大的動蕩與混亂之中。
當然,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舊的秩序崩壞,必然會出現新的秩序。
少了一些腐朽的桎梏,今後的江湖,反而是一派欣欣向榮的勢頭。
……
長街血戰第三天後,當慕臨淵等人返迴帝都的時候,原本熱鬧繁華的皇城眼下卻是冷冷清清,十分蕭條。
路上行人和商販很少,幾乎看不見任何江湖中人。
這種情況對帝都皇城而言,很不正常。
作為天下權力的中樞,各方勢力都會在帝都皇城安排駐地,怎麽可能一個江湖中人都沒有?
事出反常必有妖!
因此慕臨淵等人沒有直接去皇宮複命,反而去了酒樓打探消息。
隻是這一打聽,慕臨淵等人全都懵了。
什麽江湖大戰,血染長街?
什麽萬劍齊飛,群雄授首?
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難道仙門入世了?
不應該啊!還不到時候啊!
隨後慕臨淵等人一細問,方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隻是當他們得知顧長青在皇城之中大開殺戒,一個個頓時頭皮發麻,有些難以置信。
然而,當他們去往長街,看到那滿目瘡痍的場景時,全都目瞪口呆愣在當場。
“嘶!”
慕臨淵等人倒吸了口涼氣,心中滿是驚駭。
他們實在難以想象,當日的廝殺何等慘烈,才會將如此繁華的長街打成這副模樣!
尤其是當他們看著街道中央那密密麻麻的劍坑以後,心底不由升起一抹寒意。
如此恐怖的手段,他們也隻是在鎮守魔窟的時候,見幾位仙門修士用過,簡直毀天滅地一般的效果。
莫非,顧長青真會仙道功法?!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無法平複心緒。
“可惜啊,我們迴來晚了。”
“院主,玄知他們已經和顧長青離開,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自處?”
滄元先生麵色發苦,眉宇之間滿是擔憂之色。
溫玄知他們倒是一走了之,可南陵武道院今後又該何去何從?
名義上來說,南陵武道院隸屬朝廷管轄,可溫玄知他們這次救援顧長青,已經犯了忌諱,徹底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麵,說不定隨時都會受到朝廷的打壓和清洗,若是繼續留下,絕對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的。
可不迴武道院,他們又能去哪裏?
天下之大,哪裏才是他們的容身之所?難不成要浪跡江湖嗎?
年輕的弟子還好說,但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該如何安置?總不可能讓他們整日風餐露宿吧?
而且,現在的江湖恐怕已經爛透了,根本沒有什麽安身之所。
……
沉默良久,慕臨淵突然開口道:“我們也走,去找長青和玄知他們。”
“那不去皇宮複命了?”
“不去了,與其徹底撕破臉皮,不如就此離開,估計皇帝也不想看到我們吧。”
慕臨淵自嘲的笑了笑,心裏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
他在南陵郡中住了十多年,早已將這裏當作自己的故鄉,如今離開此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迴來。
不過他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因為如今的南陵帝都,早已不是當初的南陵郡,許多故人都已經不在了。
滄元等人聽到慕臨淵的話,沒有任何反對之聲,隻是默默點了點頭。
其實他們也是這樣想的,畢竟亂世之中,唯有抱團取暖才是最安穩的。
……
朝堂大殿之上百官齊聚,氣氛頗為沉悶。
此時初武皇帝默默翻閱著今日的奏折,雖然臉色不怎麽好看,卻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麽憤怒。
盡管自己的計劃被顧長青打亂,但是眼下非最壞的結果,畢竟那些江湖高手之死,的確會大大削弱整個江湖的力量,可朝廷亦能免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或許最近會亂上一陣子,不過從長遠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的,因為用不了多久,朝廷便能徹底掌控江湖,為自己所用。
待到國運煉化入體,初武皇帝就會禦駕親征,屆時他要將幽王這等亂臣賊子徹底鎮壓,甚至敢與仙門一爭高下。
一想到魏武王朝將在自己手中重鑄輝煌,初武皇帝內心便抑製不住的的激動亢奮。
至於顧長青的死活,反而不是那麽重要了。
“啟稟陛下,慕供奉等人前不久入城,現在卻突然離開了。”
身側突然傳來恩喜卑微的聲音,卻是前一刻鎮魔司送入宮中的消息。
恩喜口中的“慕供奉”自然便是慕臨淵,初武皇帝聞言不禁皺眉,原本激動的心情頓時冷了幾分。
不待初武皇帝開口,太尉汪峋低聲怒斥道:“當真豈有此理,慕臨淵身為朝廷供奉,迴來之後居然沒有進宮複命,反而自顧離開,他還有沒有將朝廷放在眼裏!”
“難怪他能教出顧長青此等大逆不道的弟子!當真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一群大逆不道之徒!”
汪峋此言一出,周圍百官頓時投來異樣的目光,就連初武皇帝亦是滿頭黑線繚繞。
現在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顧長青”這個名字就是朝廷的禁忌,汪峋本想附應帝心,咒罵顧長青等人兩句,以討皇帝歡心,沒想到這次馬屁卻是拍在了馬腿上。
汪峋見氣氛古怪,於是尷尬的笑了笑,又默默退了迴去。
一種壓抑恐怖的氛圍將整個皇城籠罩其中,城內百姓人心惶惶,寢食難安。
沒辦法,昨夜長街血戰動靜太大,整整持續了好幾個時辰,一直從白天打到黑夜。不但整條長街被毀,就連周圍商鋪都淪為廢墟之地,直到現在附近還能聞到濃重的血腥味兒。
此時朝廷已將長街封鎖,正在處理善後事宜。
不少人在暗中打聽,據說整條長街全是屍體,死了上千江湖一流高手,其中更有四尊半聖、九位大宗師和數十名先天宗師,這幾乎是整個江湖最強的戰力。
此戰之兇,比之當年正邪之爭還要慘烈。
許多人暗暗猜想,或許此戰之後,無論四大宗門黑白兩道,還是幫派世家,都將漸漸退出江湖的舞台。
而那些曾被欺壓剝削的江湖中人,必將伺機反抗報複。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整個江湖都會陷入巨大的動蕩與混亂之中。
當然,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舊的秩序崩壞,必然會出現新的秩序。
少了一些腐朽的桎梏,今後的江湖,反而是一派欣欣向榮的勢頭。
……
長街血戰第三天後,當慕臨淵等人返迴帝都的時候,原本熱鬧繁華的皇城眼下卻是冷冷清清,十分蕭條。
路上行人和商販很少,幾乎看不見任何江湖中人。
這種情況對帝都皇城而言,很不正常。
作為天下權力的中樞,各方勢力都會在帝都皇城安排駐地,怎麽可能一個江湖中人都沒有?
事出反常必有妖!
因此慕臨淵等人沒有直接去皇宮複命,反而去了酒樓打探消息。
隻是這一打聽,慕臨淵等人全都懵了。
什麽江湖大戰,血染長街?
什麽萬劍齊飛,群雄授首?
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難道仙門入世了?
不應該啊!還不到時候啊!
隨後慕臨淵等人一細問,方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隻是當他們得知顧長青在皇城之中大開殺戒,一個個頓時頭皮發麻,有些難以置信。
然而,當他們去往長街,看到那滿目瘡痍的場景時,全都目瞪口呆愣在當場。
“嘶!”
慕臨淵等人倒吸了口涼氣,心中滿是驚駭。
他們實在難以想象,當日的廝殺何等慘烈,才會將如此繁華的長街打成這副模樣!
尤其是當他們看著街道中央那密密麻麻的劍坑以後,心底不由升起一抹寒意。
如此恐怖的手段,他們也隻是在鎮守魔窟的時候,見幾位仙門修士用過,簡直毀天滅地一般的效果。
莫非,顧長青真會仙道功法?!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無法平複心緒。
“可惜啊,我們迴來晚了。”
“院主,玄知他們已經和顧長青離開,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自處?”
滄元先生麵色發苦,眉宇之間滿是擔憂之色。
溫玄知他們倒是一走了之,可南陵武道院今後又該何去何從?
名義上來說,南陵武道院隸屬朝廷管轄,可溫玄知他們這次救援顧長青,已經犯了忌諱,徹底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麵,說不定隨時都會受到朝廷的打壓和清洗,若是繼續留下,絕對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的。
可不迴武道院,他們又能去哪裏?
天下之大,哪裏才是他們的容身之所?難不成要浪跡江湖嗎?
年輕的弟子還好說,但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該如何安置?總不可能讓他們整日風餐露宿吧?
而且,現在的江湖恐怕已經爛透了,根本沒有什麽安身之所。
……
沉默良久,慕臨淵突然開口道:“我們也走,去找長青和玄知他們。”
“那不去皇宮複命了?”
“不去了,與其徹底撕破臉皮,不如就此離開,估計皇帝也不想看到我們吧。”
慕臨淵自嘲的笑了笑,心裏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
他在南陵郡中住了十多年,早已將這裏當作自己的故鄉,如今離開此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迴來。
不過他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因為如今的南陵帝都,早已不是當初的南陵郡,許多故人都已經不在了。
滄元等人聽到慕臨淵的話,沒有任何反對之聲,隻是默默點了點頭。
其實他們也是這樣想的,畢竟亂世之中,唯有抱團取暖才是最安穩的。
……
朝堂大殿之上百官齊聚,氣氛頗為沉悶。
此時初武皇帝默默翻閱著今日的奏折,雖然臉色不怎麽好看,卻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麽憤怒。
盡管自己的計劃被顧長青打亂,但是眼下非最壞的結果,畢竟那些江湖高手之死,的確會大大削弱整個江湖的力量,可朝廷亦能免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或許最近會亂上一陣子,不過從長遠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的,因為用不了多久,朝廷便能徹底掌控江湖,為自己所用。
待到國運煉化入體,初武皇帝就會禦駕親征,屆時他要將幽王這等亂臣賊子徹底鎮壓,甚至敢與仙門一爭高下。
一想到魏武王朝將在自己手中重鑄輝煌,初武皇帝內心便抑製不住的的激動亢奮。
至於顧長青的死活,反而不是那麽重要了。
“啟稟陛下,慕供奉等人前不久入城,現在卻突然離開了。”
身側突然傳來恩喜卑微的聲音,卻是前一刻鎮魔司送入宮中的消息。
恩喜口中的“慕供奉”自然便是慕臨淵,初武皇帝聞言不禁皺眉,原本激動的心情頓時冷了幾分。
不待初武皇帝開口,太尉汪峋低聲怒斥道:“當真豈有此理,慕臨淵身為朝廷供奉,迴來之後居然沒有進宮複命,反而自顧離開,他還有沒有將朝廷放在眼裏!”
“難怪他能教出顧長青此等大逆不道的弟子!當真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一群大逆不道之徒!”
汪峋此言一出,周圍百官頓時投來異樣的目光,就連初武皇帝亦是滿頭黑線繚繞。
現在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顧長青”這個名字就是朝廷的禁忌,汪峋本想附應帝心,咒罵顧長青等人兩句,以討皇帝歡心,沒想到這次馬屁卻是拍在了馬腿上。
汪峋見氣氛古怪,於是尷尬的笑了笑,又默默退了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