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卻說內朝上,人人心裏都有了定數,那就是支持建安王的建議,有人挑這個大梁了,直接抱著大腿多舒服。


    可是皇帝好像仍舊沒有完全滿足,朝下麵尋了尋,終於把目光定在了後排蕭辰的身上。


    “蕭侍郎?”


    蕭辰正想著二番的事,聽皇帝叫自己便猛地挺了挺身子。


    “臣在。”


    “適才建安王所言,你可有不同諫言啊?”


    “額......”


    “迴陛下,建安王深諳兵法之道,蕭辰未曾習讀兵書,所以軍國大事,臣不敢輕言。”


    蕭辰話音剛落,堂上便泛起一波喧囂來。


    小太子立在一旁皺了皺眉,臉上多少有些掛不住。


    “不過呢......”


    “臣倒是幾句諫言,還請陛下考慮。”


    “哦?你且說來。”


    “我記得開國元勳說過,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


    眾人聽後大多是不耐煩的朝蕭辰看著,等著他出醜。


    “意思是沒有實地探訪,就不應該妄下結論。”


    “嗬嗬嗬,這麽說,蕭侍郎倒是有實地探訪了?”


    吏部尚書王柬側身冷笑道。


    “王尚書先別急,聽我細細說來。”


    蕭辰走出人群,來到了大堂正中央,拱手行禮。


    “記得去年春夏之交,七殿下和我奉命巡查西部州郡土地民情。”


    “我從統計的卷冊裏對西部邊關有些了解,之前也曾讀過幾本關於西部藩國的書冊。”


    “先說這黨項、土穀渾二藩,他們自古便以遊獵為生,精於騎射,善用馬刀。”


    “如果和他們形成對峙,那麽相比之下我們機動性差,同兵種相對之時我們一定吃虧。”


    “再說繩州地界,那是蜀地西北側的門戶,想必大家都知道,蜀漢諸葛先生得以在蜀地經營多年,其中自然環境幫了很大的忙。”


    “蜀地多高山峽穀,乃是易守難攻之地。”


    “哦對了,袁尚書應該比我更加了解那裏的地理民情,對吧?”


    蕭辰朝袁昂微笑著示意。


    袁昂看了看他,優雅而不失禮貌的點了點頭。


    “因此,繩州之地,我們可棄之不守。”


    “什麽?”


    “這是何道理!”


    眾人議論紛紛,對著蕭辰指指點點。


    “蕭辰,你出此策,可想過我邊疆百姓安危?”


    建安王終於忍不住了,對著蕭辰嗬斥道。


    “悖逆之徒!邊疆戰事乃國家安定之本,還輪不到你在這大放厥詞!”


    馬靈馥恨得牙直癢癢,跺著腳罵著。


    沒想到蕭辰卻笑了笑。


    “陛下,那我......還繼續說嗎?”


    皇帝臉色也有些發白,稍作遲疑後又朝著蕭辰微微的點了點頭。


    “諸位臣工稍安,我還沒有說最要緊的。”


    “二藩侵擾,無非是搶掠財物和人口。”


    “從各州人口典冊來看,西北邊關人口稀疏,至於繩州之地,全州不過千戶,且人口分布極其分散,即便是讓他們放開了搶,也得不到什麽東西。”


    “可我們若是派遣大軍與其對峙,那麽後方給養、運輸所用的人力財力,耗費就會非常巨大。”


    “要是這麽算下來,為了保護那些零散分布的百姓,的確有些不值了。”


    孫慶緒在一旁冷笑了一聲:“嗬嗬,蕭侍郎所言自有道理,隻是我等聽了半天,亦未能得出什麽退兵之策。”


    “紙上談兵,實乃人所不恥也!”


    “孫中丞說的沒錯,說來說去最重要的還是退兵之策。”


    “適才說二藩之兵,多半是受索虜指使,或是威逼,或是利誘,如此看來他們定會搖擺不定;加之騎兵若要進入險山幽穀,必會棄馬而行,最後搶得的物資和失去的戰馬輜重相比,乃是得不償失。這筆賬,不用我們算,他們自己也拎得清。”


    “如此稍有時日,二藩必會退縮,最多在邊境處做做樣子給索虜看罷了。”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放出消息,就說朝廷要大舉發兵西北,攻打二番,同時以小股部伍大造聲勢,讓二藩以為南國要出重兵守土,如此一來,他們定不敢輕舉妄動。”


    “如若二藩仍舊堅持,就按建安王所言,讓西部鄱陽王和始興王率大軍主攻索虜。”


    “從形勢上看,北徐比西北邊關還要緊迫。”


    “故而隻要一戰退敵,定能安定西北,至於那二藩,便可不戰自退了。”


    “若依蕭侍郎所言,你有幾成勝算?”


    皇帝欠了欠身,臉上仍舊帶著些疑惑。


    “迴陛下,勝算能有多大,要看我南國步騎戰力如何了。”


    “當然,更要看朝廷破敵的決心有多大!”


    “大膽!”


    孫慶緒上前嗬斥道。


    “竟敢忤逆聖主!”


    皇帝聽後朝孫慶緒擺了擺手示意,孫慶緒咬牙切齒,隻得退迴了原位不說。


    “懷文,你意下如何?”


    隻見韋懷文滿臉思緒,捋了捋胡須。


    “迴陛下,聽蕭侍郎所言,老臣無甚疑慮。”


    “隻不過一旦西北發生戰事,這輜重補給,尚無著落,老臣擔心,若是給養不足,恐怕會失了戰機。”


    眾人皆點頭讚同,隻見皇帝捋了捋胡須,看了看他。


    “你既為丹陽尹,守著丹陽倉近二十萬斛粟米,還有何憂慮呢。”


    “就由你丹陽水軍,載以千裏船押送糧草輜重吧!”


    “臣......遵旨!”


    “陛下!”


    袁昂挺身拱手。


    “軍國大事,一兵一卒亦當慎重。”


    “蕭辰所言雖有些道理,可終究置我繩州百姓於不顧,況且若以天險禦敵,勝算實難把握。”


    “臣懇請陛下,定要三思啊!”


    袁昂說著,跪地叩首。


    建安王、孫慶緒、王柬、王遷、馮巨基、王神念等人也跟著跪地附議。


    徐修仁、蔡景節、傅茂遠、劉之遴、夏侯世龍等人跪坐在兩側,無人言語。


    皇帝見狀不由得點了點頭,稍作思量。


    當此之時,要是彥達在堂就好了。


    客觀來說,蕭辰的諫言旨在出其不意,抓的是主要矛盾,此策如果成了,將在短期內平複戰亂,並可省去不必要的耗費,隻不過一切都是邏輯和理論的支撐,顯得空洞。


    反觀建安王的提議,雖然思路普通,但是很穩妥,既能安撫邊關民心,又能一步一個腳印,但最終支撐他計策的是朝廷府庫。


    看來還需再做考慮才行。


    “江山和子民皆我南國根基,諸位所言,朕定會慎重考慮,今日朝議便到此吧!”


    “臣等恭送陛下!”


    眾人跪地行禮。


    如此,喜兒扶著皇帝走出了內朝。


    頭頂雖暖陽高照,可肩輿底下卻裹挾著陣陣冷風。


    “早春蝕陽暖,裘袍畏庭寒......”


    皇帝不由得唱出一句短詩。


    “陛下,咱們要迴明正堂嗎?”


    喜兒聽出了皇帝心思,低聲問了句。


    “罷了,起駕南閣。”


    “是!”


    蕭辰自己走出內朝,放眼望去也是漫無目的。


    說成是因為嬛兒要做和親公主也好,還是自己的建議沒受到采用也罷,畢竟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事情,雖然算不上一心為了南國,但終究是不愧對自己了。


    “郎君留步。”


    身後有人輕聲喚道。


    蕭辰迴過頭,原來是徐修仁和一位年輕人。


    “徐令有禮了。”


    蕭辰低頭拱手。


    “郎君在朝堂之上所言,我再三思量,實乃兵出奇計也。”


    “不過朝中人心尚未聚攏,有相左之言亦在情理之中,還望郎君莫要在意啊。”


    “嗬嗬嗬,徐令不必寬慰我了。”


    “既然是諫言,總有不同意見,這個我懂。”


    “對了,我來引薦一下。”


    “這位是中書郎劉孝孺。”


    “這位就是你所仰慕那位蕭侍郎。”


    “蕭侍郎盛名遠揚,孝孺欽佩不已。我們雖同朝為官,但一直沒有機會結識,今得徐令引薦,乃孝孺三生之幸也!”


    劉孝儒朝著蕭辰深深作揖。


    蕭辰見那位年輕人年歲和自己差不多,長相卻比自己清朗了許多。


    這倒是沒處說理了,早在蕭辰上大學的時候,長相就是三十多歲,可入學年齡才十八,這麽多年下來,也習慣了。


    “哦,不敢不敢。”


    蕭辰攙了攙劉孝儒的胳膊。


    “蕭某身無尺寸之功,隻是生了一張肆無忌憚的嘴,讓劉郎君見笑了。”


    “嗬嗬嗬,侍郎就不要謙虛了。”


    徐修仁拍了拍他的肩膀。


    “郎君若不嫌棄,今日與我等同飲一杯如何?”


    “哦?這不像你啊,堂堂中書令,怎麽還有吃酒閑談的喜好了!”


    “哎!郎君莫要打趣我了。”


    “蕭侍郎有所不知,周舍人近日已恢複了許多。”


    劉孝儒接過話茬。


    “今日徐令代周舍人請侍郎到其府上做客,以謝搭救之情。”


    “哦,哈哈哈,原來如此啊。還別說,自從我迴到京都,還沒去探望過開逸兄呢。”


    “嗬嗬嗬,侍郎客氣了,既如此,我們就一同前去吧。”


    “請!”


    “請。”


    話說劉孝儒稱之為府宅的地方在清明門和清溪橋的中間位置,是舊朝一個郎官留下的老房子。整體規製倒是很符合周開逸的身份,就是太老舊了,連門頭也沒有,要不是徐修仁帶路,其他人根本找不到這地方。


    一個老者開門相迎,拱手後引路。


    院子裏有一棵大榕樹,兩側各有廂房兩間,看上去舊了些,但外表很是幹淨整潔。


    說話間周開逸從正堂裏出來迎接,遠遠的低頭拱手。


    “開逸未能遠迎,還請幾位見諒。”


    “開逸兄客氣了。”


    “恢複的怎麽樣?”


    蕭辰上前執手問道。


    “來時路上蕭郎君還說,近日沒來探望你,心裏很是過意不去啊。”


    徐修仁在一旁笑著說。


    “哪裏哪裏,若不是郎君出手相救,恐怕我周開逸就沒有今日了。”


    “嗐,這是哪的話,新政還沒完成,要是沒有你開逸兄,還不得把徐令給累壞了啊,嗬嗬嗬。”


    此時,屋裏跟出來兩個人。


    朝徐修仁和蕭辰低頭拱手。


    “在下謝揚言。”


    “劉嗣芳。”


    “見過二位上官。”


    “哦!這位我見過,是臧廷尉的搭檔,劉嗣芳劉廷尉對吧。”


    “蕭侍郎好記性,正是在下。”


    “那這位是?”


    “此乃太子殿前中庶子謝揚言。”


    “都是青年才俊,蕭某失敬了。”


    蕭辰低頭拱手。


    “嗬嗬嗬,來,諸位快請進吧。”


    周開逸揚手示意。


    進了內堂,周開逸欲拉著蕭辰和徐修仁坐到主位,蕭辰見狀再三推脫,最終坐在了堂下的右側。又與謝揚言拉扯了一番,最後挨著謝揚言坐在了第二個位子上。


    如此,徐修仁於左側第一位,謝揚言於右側第一位,其餘人順次列座。


    “今日請徐令和蕭郎君前來,一是為了表達開逸心中感激之情,二來郎君也看到了。”


    “這幾位都是開逸好友。”


    “我等同朝為官,但這幾位遲遲未能結識郎君,他們早就說讓我引薦,這不,借此機會,我便擅自做主了。”


    “還請郎君莫要見怪啊。”


    “哎,開逸兄這是哪裏的話。”


    “自從我入朝以來,多有坎坷。”


    “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今日有幸能與各位相識,是我蕭辰的福氣。”


    “今日我借開逸兄的酒,敬大家一杯!”


    蕭辰說著,端起了陶碗。


    “郎君......”


    周開逸開口想要攔住,可蕭辰已經一飲而盡了。


    這一碗酒下去,蕭辰頓時覺得喉舌火辣,脾胃發麻。


    剛才還覺得手腳冰涼,此時全身上下猶如被熱浪席卷,催促著滾燙的熱血上下竄動著,腦門兒上跟著滲出一片汗珠來。


    “郎君好酒量!”


    謝揚言、劉孝儒和劉嗣芳拍手叫好。


    “郎君尚好?”


    周開逸欠身問道。


    “好酒......啊!”


    蕭辰抿了抿嘴兒,隻覺得嘴裏不是個滋味兒。


    “嗬嗬嗬,郎君向來快人快語。”


    “沒想到吃酒也這般爽朗。”


    徐修仁端起碗,抿了一口。


    “這酒......怎麽草藥味如此濃鬱呢,難道這就是......”


    蕭辰再次聞了聞陶碗。


    “怪我怪我。”


    周開逸滿臉歉意。


    徐修仁跟著笑了笑。


    “嗬嗬嗬,看來郎君確實急躁了些啊。”


    “郎君有所不知,周舍人平時隻愛三件事。”


    “哦?哪三件?”


    蕭辰擦著嘴問道。


    “前兩件乃是讀經史、撰文章。”


    “這最後一件嘛,便是煉丹藥。”


    “我若沒猜錯,此酒便是那‘一觴仙’吧。”


    “正是。”


    周開逸笑著迴應著。


    “此酒乃是周舍人經過多番嚐試,才釀出這調理佳品。”


    “故而隻可淺嚐,切勿牛飲才是啊。”


    “哦......”


    “我倒是想起來了,上次七殿下於靜州染了瘴疾,就是開逸兄為殿下醫治的。”


    “看來開逸的確是個全才啊!”


    “郎君言重了,我等雖有心報國,無奈才疏學淺,從力主新政到推進革新,郎君事必躬親,我南國有此賢良,實乃開逸終身之師也!”


    周開逸舉杯致意,而後抿了一口。


    “是啊,就連臧廷尉也經常以蕭侍郎為榜樣,教誨我等要有膽有為,今日郎君牛飲‘一觴仙’,足見郎君膽識過人!”


    “嗣芳願以此酒了表敬意。”


    劉嗣芳說著,便要學蕭辰幹掉一碗。


    可誰知喝了不過半碗,就被嗆的滿臉通紅,隻得無奈的以衣袖遮掩糗態。


    “嗬嗬嗬。”


    “嗣芳以文筆著稱,何故假人之長,示己之短乎!”


    周開逸笑著打趣道。


    “是啊是啊,看來劉廷尉是遇到知己了。”


    劉孝孺上前捋著劉嗣芳的後背,又接過仆人遞過來的一碗熱湯。


    “此湯釋酒,嗣芳慢慢喝下,不出半刻便能迴神。”


    周開逸揚手示意。


    仆人也給蕭辰端了一碗。


    蕭辰接過後點了點頭:“酒再猛烈,也抵不過這解酒熱湯,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嗬嗬嗬,郎君所言有理。”


    “不過此湯還需在吃酒後接續飲下,若是過了時辰,即便喝上三碗五碗,也無濟於事了!”


    “哦?這麽奇特嗎?”


    “嗬嗬嗬,郎君稍安。開逸之言,既在於酒,亦勸於事。”


    徐修仁捋了捋胡須,又抿了一口酒。


    蕭辰聽了這話,便覺察到了些許玄妙來。


    於是放下湯碗,欠身問道:“徐令說的可是西北二藩之事?”


    徐修仁點頭示意。


    蕭辰見狀搖了搖頭。


    “早朝的時候我該說的也說了,該用誰的建議陛下自有定奪,我們作為臣子,能直言進諫,表達心中所想就是盡了職責,至於其他的......也沒什麽大不了。”


    徐修仁緩緩的擺手。


    “侍郎所言差矣。今晨朝議事關重大,猶如這熊熊烈酒,郎君現已牛飲而下,若熱湯隨之即來,自然能解我南國之憂;可一旦猶豫或是選錯了湯水,恐怕就......”


    大家也都明白,蕭辰的建議太過冒險,不僅朝廷諸位臣工多有反對,就連皇帝也不敢當場拍板。


    而建安王的計策主打一個穩妥,即便朝廷府庫空虛了,也有明年的調稅來補齊不是。


    謝揚言緩了緩神,驅身拱手:“恕在下直言,太子殿下向來與蕭侍郎意見相合,您何不到東宮一敘,問問殿下是何態度呢?”


    “如果侍郎有意,我迴去便向殿下轉述,如此亦可便於侍郎行事了。”


    徐修仁、周開逸聽後對視一番,又看了看蕭辰。


    蕭辰眨眨眼,微微笑了笑。


    “我不是沒想過,隻是......”


    蕭辰攥著酒杯,沒繼續說下去。


    周開逸見他有所顧慮,於是朗聲說道:“此處皆為好友,大家亦是為南國著想,還請郎君放心。”


    “若是七殿下在此,我相信殿下也會讓大家暢所欲言吧!”


    “嗯,這是自然。我不是擔心這個,實話說了,如果我去找太子,難免有結黨之意。”


    “畢竟太子還小,結交朋黨的帽子如果扣到了他頭上,那豈不是害了他。”


    謝揚言聽後稍作思考,點了點頭。


    徐修仁放下陶碗,聲音低沉:“雖說建安王之策更加穩妥,可其弊亦如其利。”


    “徐令這話怎麽說?”


    “索虜陳兵荊、雍一帶已有十數日,鄱陽王自引所部兵馬七萬餘,與其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若此時出兵繩州,即為雙線作戰,勝算實在難以把握。”


    “倒不如合兵一處,全力破之,如此才更有勝算。”


    “但今日朝中文臣武將大多都站在建安王一邊......”


    “如此種種,對陛下來說,實在是個難題啊!”


    幾人聽後陷入沉思,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有詩雲:


    你方唱罷我方言,聖主憂心取舍難。


    郡王忠良決無疑,郎令忠義懷慨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遺夢南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章雙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章雙城並收藏遺夢南國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