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平定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作者:我若為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暮安這才知道,為了自己,妻子吃了這麽多苦楚,孩子也是這般的委屈,心中愧疚至極,看著身畔妻,懷中子,心念一動,兜著小娃走向妻子,與其並肩而立,看向身後隨來一眾袍澤。
“是,都是我的錯,愧對妻兒,深感歉疚,今日在此,我齊暮安要謝。
一謝我妻不離不棄;
二謝我妻為我誕下麟兒;
三謝兄弟袍澤護我信我;
四謝師傅幫襯有佳;
今日我歸,乃親之眷顧,無我愛妻便無我,我一贅婿,得妻有子,三生有幸,憶及兒時與泰山約定,吾之長子,隨我妻姓,賜名無憂,不盼光耀祖,顧盼無憂慮,宛如人間四月天,智行千裏歲歲安,唯我今生願。”
“李無憂?好,甚好!”
小老頭扶著胡須笑嗬嗬,朝朝一聽此名,再看那堅定的夫,傻乎乎的兒,莫名想到京都裏的親爹。
想來親爹若是知道外孫變親孫,該是半夜做夢都會笑醒的吧?迴頭就寫信寄去。
在將士百姓一聲聲叫好中,她的兒子定下大名,也因主帥迴歸,素白了一月有餘的榕城府去了白幡,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上下歡騰,為慶主帥平安歸,也為賀小侯爺得了名。
歡騰過後,城中漸漸平靜下來,當然,那是表麵的平靜,暗地裏卻是憋著場大雨。
齊暮安一歸,隻休息緩了三日,三日後,這廝又撇下親香不夠的妻兒,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去了俘虜營,親審早先被俘虜的藤原,從對方諸多口供中挑揀出有用信息,不日集結大軍,出兵再赴海上。
先是傳迴徹底剿清平原、藤原兩倭匪大族所有入侵大靖前哨的消息,而後大量的財富源源不斷的運迴,這還不算,朝朝趕著將這些登記入庫的時候,前方再傳消息。
原是當日,平原藤原兩方仇恨被小心眼的齊暮安利用,加以手腳,將消息不動聲色的傳迴倭本,兩家本部因此鬧翻。
某小心眼又暗中挑撥潑油,以至於兩家人鬧到不死不休,大打出手,最後是藤原旗勝一招,打敗了平原,奪得倭本島的控製權,一家獨大,挾天皇以令幕府,自稱天授大將軍。
而就在藤原家享用勝利果實之時,齊暮安來了個釜底抽薪,以俘虜藤原做餌,揮師十萬,駛入江戶灣,而後帶兩千密探營好手,潛伏登陸,活捉了他們的天皇與大將軍。
又在對方還試圖談判換迴他們的皇,他們的大將軍之時,暗中放出藤原歸去,同時滅殺對方手中武士軍團,損起戰力,趁其勢力大減,旁支子弟各個心有奪位的時候,齊暮安帶著俘虜歸家,竟還趕上了過年。
而這一場閃電戰,打了對方措手不及,內亂起,一時再無還手之力,此番南下抗倭剿匪,才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往日那些被抓走販賣為奴的大靖子民被解救迴來,一個個踏上故土,親人相聚,大家這才知道了齊暮安的豐功偉績。
親人團聚,喜不自勝,勝利的喜悅充斥城池,人們哭啊,笑啊,唱啊,鬧啊,家家戶戶再次張燈結彩,海匪倭匪的陰霾盡散,歡天喜地。
大年下人人歡慶之時,齊暮安摟著妻兒,提筆斟酌寫下折子上奏朝廷始末,卻暗中偷偷瞞下了藤原談條件時奉上的銀礦。
朝朝摟著兒子,點著海圖上銀礦所在有些疑惑,“小哥哥這個萬一,你不報上去?”
齊暮安定定看著海圖,搖了搖頭,“不報,給你與九斤留著。”
朝朝顛了顛胖兒砸,挑挑眉。
“齊暮安,你不得了了嘿,我記得當初天海幫的那些秘庫你也沒有報上去吧?那些在明州府境內不好操作,也就不說了,可此番是你功績,還是銀礦啊,藏量還不少,你竟也不報?齊暮安啊齊暮安,你越來越會藏私了!”
初來沿海的路上,剿了天海幫,這家夥手裏就捏著不少天海幫秘庫,當時為了救助災後百姓給出去不少,卻隻是糧食,而那些藏著金銀財富的,這廝可是一點沒漏。
不要問自己為什麽這麽清楚,因為所有秘庫的海圖,此刻可都老老實實藏在她的背包裏呢。
被妻子故意打趣,齊暮安放下手中筆,想到心中隱憂,將妻兒一把攬入懷中,望著京都的方向,齊暮安點著未完的折子。
“此番赴任,海匪清,倭寇最少二十年緩不過勁來,消息瞞不住,折子上上去,想來不日就有聖旨來。”
如此這般局麵,朝廷再如何內鬥,麵對大好肥肉,絕不會放任他繼續做大。
特別是榕城的今日,發展的惹人垂涎,朝廷又怎麽可能坐視不理?怕是早已躍躍欲試,趁此機會調自己歸京。
若他所料不錯,榕城不會少了京中探子,消息京中必已知曉,聖旨也必比兩國和談前到來。
所以他得趕緊上折子,得把主動權掌握自己手中。
“朝朝,從爹曆年來的密信看,京都情況不容樂觀,上頭那位小小年紀城府就深,雖受製於人,卻不是善類,對我們無論表現瞧著再和善,再委以重任,那畢竟是帝王,為帝者,心複雜,身為臣子,盡忠為民是應當,卻不能賭!”
畢竟自己不是一人,他有摯愛的妻兒,親人。
“自古帝心難測,古今往來,不知多少忠臣良將枉死,我自不比,卻也是於國有功之人,雖不想耀人於前,卻得防著步古人後塵,功高蓋主,兔死狗烹。”
“嗯,是這個道理,那我們什麽時候歸?現在就要收拾起來了嗎?還有,要是走了,我的船廠,我的作坊怎麽辦?那些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弄好的,不會也要一並結束了吧?說來怪你,這仗打的也太快了些!”
提及這些下金蛋的母雞,早有打算的齊暮安安撫妻子。
“沒事,別心疼,折子進京,朝上怕是還要吵一陣,等聖旨來,且有一段時間,我心中已有打算,別慌。”
“什麽打算,不會來不及嗎?”
“無妨,我們捏著倭寇匪首,京中有爹,隻要我們的態度積極,不眷願迴,又是有功之臣,且尚有爹在朝中周旋一二,那邊不會明著動手,隻會尊著。”
“如此我就放心了。”
“嗯,放心,一切有為夫在。”
若是錢力趕不及迴,或是迴了沒帶來好消息,那便將最重要的船廠先轉移到海上鐵礦山去,派親信秘密駐守,銀礦那邊也是退路。
齊暮安心中默默想著。
然而不等京都聖旨傳來,錢力卻先一步帶著滿船的值錢物資,朝朝要的良種,還有他們侯爺的囑托滿載而歸。
巨大的船舶入港的那一日,榕城又是萬人空巷……
“是,都是我的錯,愧對妻兒,深感歉疚,今日在此,我齊暮安要謝。
一謝我妻不離不棄;
二謝我妻為我誕下麟兒;
三謝兄弟袍澤護我信我;
四謝師傅幫襯有佳;
今日我歸,乃親之眷顧,無我愛妻便無我,我一贅婿,得妻有子,三生有幸,憶及兒時與泰山約定,吾之長子,隨我妻姓,賜名無憂,不盼光耀祖,顧盼無憂慮,宛如人間四月天,智行千裏歲歲安,唯我今生願。”
“李無憂?好,甚好!”
小老頭扶著胡須笑嗬嗬,朝朝一聽此名,再看那堅定的夫,傻乎乎的兒,莫名想到京都裏的親爹。
想來親爹若是知道外孫變親孫,該是半夜做夢都會笑醒的吧?迴頭就寫信寄去。
在將士百姓一聲聲叫好中,她的兒子定下大名,也因主帥迴歸,素白了一月有餘的榕城府去了白幡,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上下歡騰,為慶主帥平安歸,也為賀小侯爺得了名。
歡騰過後,城中漸漸平靜下來,當然,那是表麵的平靜,暗地裏卻是憋著場大雨。
齊暮安一歸,隻休息緩了三日,三日後,這廝又撇下親香不夠的妻兒,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去了俘虜營,親審早先被俘虜的藤原,從對方諸多口供中挑揀出有用信息,不日集結大軍,出兵再赴海上。
先是傳迴徹底剿清平原、藤原兩倭匪大族所有入侵大靖前哨的消息,而後大量的財富源源不斷的運迴,這還不算,朝朝趕著將這些登記入庫的時候,前方再傳消息。
原是當日,平原藤原兩方仇恨被小心眼的齊暮安利用,加以手腳,將消息不動聲色的傳迴倭本,兩家本部因此鬧翻。
某小心眼又暗中挑撥潑油,以至於兩家人鬧到不死不休,大打出手,最後是藤原旗勝一招,打敗了平原,奪得倭本島的控製權,一家獨大,挾天皇以令幕府,自稱天授大將軍。
而就在藤原家享用勝利果實之時,齊暮安來了個釜底抽薪,以俘虜藤原做餌,揮師十萬,駛入江戶灣,而後帶兩千密探營好手,潛伏登陸,活捉了他們的天皇與大將軍。
又在對方還試圖談判換迴他們的皇,他們的大將軍之時,暗中放出藤原歸去,同時滅殺對方手中武士軍團,損起戰力,趁其勢力大減,旁支子弟各個心有奪位的時候,齊暮安帶著俘虜歸家,竟還趕上了過年。
而這一場閃電戰,打了對方措手不及,內亂起,一時再無還手之力,此番南下抗倭剿匪,才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往日那些被抓走販賣為奴的大靖子民被解救迴來,一個個踏上故土,親人相聚,大家這才知道了齊暮安的豐功偉績。
親人團聚,喜不自勝,勝利的喜悅充斥城池,人們哭啊,笑啊,唱啊,鬧啊,家家戶戶再次張燈結彩,海匪倭匪的陰霾盡散,歡天喜地。
大年下人人歡慶之時,齊暮安摟著妻兒,提筆斟酌寫下折子上奏朝廷始末,卻暗中偷偷瞞下了藤原談條件時奉上的銀礦。
朝朝摟著兒子,點著海圖上銀礦所在有些疑惑,“小哥哥這個萬一,你不報上去?”
齊暮安定定看著海圖,搖了搖頭,“不報,給你與九斤留著。”
朝朝顛了顛胖兒砸,挑挑眉。
“齊暮安,你不得了了嘿,我記得當初天海幫的那些秘庫你也沒有報上去吧?那些在明州府境內不好操作,也就不說了,可此番是你功績,還是銀礦啊,藏量還不少,你竟也不報?齊暮安啊齊暮安,你越來越會藏私了!”
初來沿海的路上,剿了天海幫,這家夥手裏就捏著不少天海幫秘庫,當時為了救助災後百姓給出去不少,卻隻是糧食,而那些藏著金銀財富的,這廝可是一點沒漏。
不要問自己為什麽這麽清楚,因為所有秘庫的海圖,此刻可都老老實實藏在她的背包裏呢。
被妻子故意打趣,齊暮安放下手中筆,想到心中隱憂,將妻兒一把攬入懷中,望著京都的方向,齊暮安點著未完的折子。
“此番赴任,海匪清,倭寇最少二十年緩不過勁來,消息瞞不住,折子上上去,想來不日就有聖旨來。”
如此這般局麵,朝廷再如何內鬥,麵對大好肥肉,絕不會放任他繼續做大。
特別是榕城的今日,發展的惹人垂涎,朝廷又怎麽可能坐視不理?怕是早已躍躍欲試,趁此機會調自己歸京。
若他所料不錯,榕城不會少了京中探子,消息京中必已知曉,聖旨也必比兩國和談前到來。
所以他得趕緊上折子,得把主動權掌握自己手中。
“朝朝,從爹曆年來的密信看,京都情況不容樂觀,上頭那位小小年紀城府就深,雖受製於人,卻不是善類,對我們無論表現瞧著再和善,再委以重任,那畢竟是帝王,為帝者,心複雜,身為臣子,盡忠為民是應當,卻不能賭!”
畢竟自己不是一人,他有摯愛的妻兒,親人。
“自古帝心難測,古今往來,不知多少忠臣良將枉死,我自不比,卻也是於國有功之人,雖不想耀人於前,卻得防著步古人後塵,功高蓋主,兔死狗烹。”
“嗯,是這個道理,那我們什麽時候歸?現在就要收拾起來了嗎?還有,要是走了,我的船廠,我的作坊怎麽辦?那些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弄好的,不會也要一並結束了吧?說來怪你,這仗打的也太快了些!”
提及這些下金蛋的母雞,早有打算的齊暮安安撫妻子。
“沒事,別心疼,折子進京,朝上怕是還要吵一陣,等聖旨來,且有一段時間,我心中已有打算,別慌。”
“什麽打算,不會來不及嗎?”
“無妨,我們捏著倭寇匪首,京中有爹,隻要我們的態度積極,不眷願迴,又是有功之臣,且尚有爹在朝中周旋一二,那邊不會明著動手,隻會尊著。”
“如此我就放心了。”
“嗯,放心,一切有為夫在。”
若是錢力趕不及迴,或是迴了沒帶來好消息,那便將最重要的船廠先轉移到海上鐵礦山去,派親信秘密駐守,銀礦那邊也是退路。
齊暮安心中默默想著。
然而不等京都聖旨傳來,錢力卻先一步帶著滿船的值錢物資,朝朝要的良種,還有他們侯爺的囑托滿載而歸。
巨大的船舶入港的那一日,榕城又是萬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