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他稍微停頓了一下,清了清嗓子繼續講解道:“第二個特征呢,則表現為步角會逐漸變小。
大家想想看,兇手的腳被過小的鞋子包裹著,在行走之時必然得不斷調整腳步的角度,以便更好地契合鞋子那怪異的形狀。
接下來再說說第三個特征,那就是前尖以及前掌兩側所承受的壓力會陡然增重。
這兩個部位由於直接與過小的鞋子前端相接觸,所以它們受到的擠壓力也就隨之增大許多。”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劃起來,邊說邊解釋道:“還有第四個關鍵之處,那就是前掌的重壓麵會向前推移,而後跟的重壓麵則會向後挪移。
道理其實不難理解,由於前掌部分需要額外施加更多的力量才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因此它所承受的壓力自然就要往前集中;
反之,後跟部分由於相對較為寬鬆,其所受的壓力也就相對較小,重壓麵自然就會後移。
最後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後跟後側的壓力將會明顯加重。畢竟兇手的整個腳部在後跟處都受到了更強的約束與限製,所以這個位置所承受的壓力當然也就不可小覷!”
腳弓縱長變短這一現象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當腳弓的縱長發生變化時,其長度會逐漸縮短,這種改變可能導致一係列異常痕跡的產生。
例如,會出現扣、磕、迫、推等痕跡,這些痕跡不僅能夠揭示腳部受力的特點,還能為案件偵破提供重要線索。
與此同時,坐痕也會因腳弓縱長變短而變得更為嚴重,進一步增加了痕跡分析的複雜性和難度。”
“接下來讓我們探討一下小腳穿大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鞋印呈現出一些獨特的特征。
如果犯罪人所穿的“大鞋”比其赤足跡僅大 1.5cm 以內,那麽足跡將會有如下表現:首先,後跟重壓通常會靠後分布;
其次,大拇趾重壓的位置則較為靠前,前緣距離鞋印前沿大約為 2cm 左右;
再者,鞋印的掌內外兩側會出現明顯的虛壓跡象。
此外,第一蹠區的重壓部位一般會反映在鞋印的掌內側下端,而且該重壓麵的內弧與鞋印的內側邊緣相距約 1cm 。
同樣地,第五蹠區的重壓部位多會反映在鞋印的腳弓前外側,並且重壓麵的外弧邊緣緊緊靠近鞋印的外邊緣。
然而,如果犯罪人所穿的“大鞋”比其赤足跡要大 1.5cm 以上,這時鞋印就會展現出更大的差異性特征。
常見的表現為鞋印後跟的落腳部位常常會出現重跟現象,大拇趾的重壓則會緊密地靠近鞋印的前邊緣,同時其他四趾的壓力反應也相對較重。
更值得注意的是,腳跟部的重壓在鞋印的腳弓下緣部位的反應會十分顯著。
通過對這些不同大小鞋子留下的鞋印特征進行仔細觀察和準確分析,可以幫助刑偵人員更好地推斷犯罪人的身高、體重以及行走姿態等關鍵信息,從而為破案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聽完劉主任講述後,江陌緩緩地搖了搖頭,說道:
“足跡專家已經仔細比對了超過五千枚現場遺留下來的足跡,但遺憾的是,他們並未從中發現任何異常之處。”
池桑一張張翻開那些打印出來的足跡照片,想要從這些看似平常的影像中尋找出隱藏極深的線索。
在漫長的幾分鍾後,她抬起頭來,皺起眉頭,疑惑地開口問道:“會不會是有些照片不小心遺漏掉了呢?
我記得在勘查現場時,好像有一張照片,為什麽在這些打印出來的照片裏沒有看到?”
折返迴來拿東西的陳棣路過會議室門口,他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用力地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迴答道:
“不可能!當時相機裏拍攝到的所有照片,我都已經全部打印出來了,絕對不會出現遺漏的情況。”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他迅速站起身來,快步走向辦公室去取迴那台用於拍攝現場的相機。
不一會兒功夫,他拿著相機迴到了會議室,將其遞給池法醫。
池桑接過相機,熟練地打開電源並進入相冊開始查看起來。
經過一番仔細核對,她不得不承認相冊裏麵現存的照片數量的確與之前打印出來的照片張數完全相符。
她進一步查看迴收站中的照片,赫然發現其中有一張明顯屬於現場足跡的照片躺在那裏。
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發現,池桑和在場所有人都不禁大吃一驚。
陳棣更是滿臉驚愕,難以置信地大聲問道:“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池桑查看了照片的刪除日期,緩聲道:“這張照片是 3 月 28 日晚上九點二十分被刪除的。”
她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聽到這個時間點,陳棣皺起眉頭,滿臉狐疑地說:
“那個時候,我們都還在市局加班,局裏到處都是監控,如果真有人故意要刪除這張照片,按道理來說應該能把痕跡清理得幹幹淨淨才對呀。”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摩挲著下巴,似乎在想其中的蹊蹺之處。
這時,周意搖了搖頭,表示不太認同陳棣的看法,插話道:
“我不相信刑偵支隊裏會出現內鬼這樣的情況。也許隻是誰不小心誤刪了而已。”
劉崇平此時卻開口說道:“先別管到底是誰刪除的照片,眼下最要緊的事,是好好檢查一下照片中的足跡有沒有什麽異常或者線索。”
說完,他從池桑手裏接過那部相機,湊近眼前,認真地端詳起裏麵留存下來的照片來。
劉崇平看著照片,眼神突然一亮。
“你們看,這個腳印似乎有點奇怪。”
眾人紛紛圍攏過來。
隻見照片上的腳印左腳腳跟處的重壓麵比正常範圍略向後移,而右腳前掌兩側的壓力痕跡比一般情況稍顯濃重。
“這難道是‘小鞋大穿’的情況?但看起來又不完全像。”江陌皺著眉說。
池桑像是想到了什麽,“會不會是嫌疑人故意偽裝成大腳小穿,隻是為了混淆視聽的手段?”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嫌疑人的反偵查能力極強。
“不管怎樣,這個發現給我們提供了新方向。”
劉崇平嚴肅地說,“重新排查案發現場周邊可疑人員。”
盡管前方迷霧重重,但這一絲線索仿佛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們偵破案件的道路。
大家想想看,兇手的腳被過小的鞋子包裹著,在行走之時必然得不斷調整腳步的角度,以便更好地契合鞋子那怪異的形狀。
接下來再說說第三個特征,那就是前尖以及前掌兩側所承受的壓力會陡然增重。
這兩個部位由於直接與過小的鞋子前端相接觸,所以它們受到的擠壓力也就隨之增大許多。”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劃起來,邊說邊解釋道:“還有第四個關鍵之處,那就是前掌的重壓麵會向前推移,而後跟的重壓麵則會向後挪移。
道理其實不難理解,由於前掌部分需要額外施加更多的力量才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因此它所承受的壓力自然就要往前集中;
反之,後跟部分由於相對較為寬鬆,其所受的壓力也就相對較小,重壓麵自然就會後移。
最後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後跟後側的壓力將會明顯加重。畢竟兇手的整個腳部在後跟處都受到了更強的約束與限製,所以這個位置所承受的壓力當然也就不可小覷!”
腳弓縱長變短這一現象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當腳弓的縱長發生變化時,其長度會逐漸縮短,這種改變可能導致一係列異常痕跡的產生。
例如,會出現扣、磕、迫、推等痕跡,這些痕跡不僅能夠揭示腳部受力的特點,還能為案件偵破提供重要線索。
與此同時,坐痕也會因腳弓縱長變短而變得更為嚴重,進一步增加了痕跡分析的複雜性和難度。”
“接下來讓我們探討一下小腳穿大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鞋印呈現出一些獨特的特征。
如果犯罪人所穿的“大鞋”比其赤足跡僅大 1.5cm 以內,那麽足跡將會有如下表現:首先,後跟重壓通常會靠後分布;
其次,大拇趾重壓的位置則較為靠前,前緣距離鞋印前沿大約為 2cm 左右;
再者,鞋印的掌內外兩側會出現明顯的虛壓跡象。
此外,第一蹠區的重壓部位一般會反映在鞋印的掌內側下端,而且該重壓麵的內弧與鞋印的內側邊緣相距約 1cm 。
同樣地,第五蹠區的重壓部位多會反映在鞋印的腳弓前外側,並且重壓麵的外弧邊緣緊緊靠近鞋印的外邊緣。
然而,如果犯罪人所穿的“大鞋”比其赤足跡要大 1.5cm 以上,這時鞋印就會展現出更大的差異性特征。
常見的表現為鞋印後跟的落腳部位常常會出現重跟現象,大拇趾的重壓則會緊密地靠近鞋印的前邊緣,同時其他四趾的壓力反應也相對較重。
更值得注意的是,腳跟部的重壓在鞋印的腳弓下緣部位的反應會十分顯著。
通過對這些不同大小鞋子留下的鞋印特征進行仔細觀察和準確分析,可以幫助刑偵人員更好地推斷犯罪人的身高、體重以及行走姿態等關鍵信息,從而為破案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聽完劉主任講述後,江陌緩緩地搖了搖頭,說道:
“足跡專家已經仔細比對了超過五千枚現場遺留下來的足跡,但遺憾的是,他們並未從中發現任何異常之處。”
池桑一張張翻開那些打印出來的足跡照片,想要從這些看似平常的影像中尋找出隱藏極深的線索。
在漫長的幾分鍾後,她抬起頭來,皺起眉頭,疑惑地開口問道:“會不會是有些照片不小心遺漏掉了呢?
我記得在勘查現場時,好像有一張照片,為什麽在這些打印出來的照片裏沒有看到?”
折返迴來拿東西的陳棣路過會議室門口,他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用力地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迴答道:
“不可能!當時相機裏拍攝到的所有照片,我都已經全部打印出來了,絕對不會出現遺漏的情況。”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他迅速站起身來,快步走向辦公室去取迴那台用於拍攝現場的相機。
不一會兒功夫,他拿著相機迴到了會議室,將其遞給池法醫。
池桑接過相機,熟練地打開電源並進入相冊開始查看起來。
經過一番仔細核對,她不得不承認相冊裏麵現存的照片數量的確與之前打印出來的照片張數完全相符。
她進一步查看迴收站中的照片,赫然發現其中有一張明顯屬於現場足跡的照片躺在那裏。
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發現,池桑和在場所有人都不禁大吃一驚。
陳棣更是滿臉驚愕,難以置信地大聲問道:“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池桑查看了照片的刪除日期,緩聲道:“這張照片是 3 月 28 日晚上九點二十分被刪除的。”
她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聽到這個時間點,陳棣皺起眉頭,滿臉狐疑地說:
“那個時候,我們都還在市局加班,局裏到處都是監控,如果真有人故意要刪除這張照片,按道理來說應該能把痕跡清理得幹幹淨淨才對呀。”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摩挲著下巴,似乎在想其中的蹊蹺之處。
這時,周意搖了搖頭,表示不太認同陳棣的看法,插話道:
“我不相信刑偵支隊裏會出現內鬼這樣的情況。也許隻是誰不小心誤刪了而已。”
劉崇平此時卻開口說道:“先別管到底是誰刪除的照片,眼下最要緊的事,是好好檢查一下照片中的足跡有沒有什麽異常或者線索。”
說完,他從池桑手裏接過那部相機,湊近眼前,認真地端詳起裏麵留存下來的照片來。
劉崇平看著照片,眼神突然一亮。
“你們看,這個腳印似乎有點奇怪。”
眾人紛紛圍攏過來。
隻見照片上的腳印左腳腳跟處的重壓麵比正常範圍略向後移,而右腳前掌兩側的壓力痕跡比一般情況稍顯濃重。
“這難道是‘小鞋大穿’的情況?但看起來又不完全像。”江陌皺著眉說。
池桑像是想到了什麽,“會不會是嫌疑人故意偽裝成大腳小穿,隻是為了混淆視聽的手段?”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嫌疑人的反偵查能力極強。
“不管怎樣,這個發現給我們提供了新方向。”
劉崇平嚴肅地說,“重新排查案發現場周邊可疑人員。”
盡管前方迷霧重重,但這一絲線索仿佛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們偵破案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