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原來這麽簡單?
給古人直播現代生活,大家震驚了 作者:河邊的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一直都很好奇縫紉機是怎麽工作的,眼瞅著針在上下穿梭,但針尾並沒有穿過去怎麽就能縫起來呢?】
安然小時候也是這麽想的,當時還好奇的想要拆掉看看裏麵的結構,但在過去這可是值錢的玩意,她怕挨打,不敢拆。
古代眾人比安然更好奇,也更迫切的想看視頻內容。
因為未來其他的一些東西,他們就算知道原理也造不出來。
但這個縫紉機不一樣,因為它不需要那些電啊什麽的,用的材料也是他們這個時代有的,隻要知道原理,造出來的幾率比其他大多了。
而有了縫紉機,她們製作衣服可就方便多了,也快多了。
最迫切的就是是商人和工匠,這可是能讓他們賺錢的東西。
皇帝們也十分看重,這個縫紉機的用處可不小啊,那細密的針腳,要讓人來縫製,可是要一定的刺繡功底的。
但縫紉機不一樣,隻要會用這個機器,就算從來沒做過針線活的人,也能製作出不錯的衣服
有了這個縫紉機,就可以開工廠,請工人了,這樣一來就能創造更多財富了。
*
【今天我們進入內部看清原理,真的是鬼才發明。
我們知道手工縫紉是把針完全穿過去,然後尾部針眼裏的線也被帶過去,接著將針翻轉過來繼續穿過布料,效率肯定是很慢的。
然後就有人有想法了,把兩頭做成針尖,針眼放在前端,這樣穿過去一半線也過去了,然後鉤子勾住線,把它留下來……
】
本來雖然很多人期待,但因為覺得自己估計也看不懂也製作不出來,不少人就隻是看個熱鬧,沒想到視頻講得這麽細,不僅講得細,還有詳細的動畫演示,詳細到完全沒讀過書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它的原理了。
“原來是這樣的啊。”
“我竟然看懂了!”一老嫗驚喜道。
“竟然這麽簡單的嗎?感覺我也能做出來啊。竟然這麽久都沒人想到過嗎?不是說讀書人很聰明的嗎?”一個男人說道。
他這話一出可把不少人都得罪了,尤其是他這指名道姓的,一旁的讀書人就反駁了,“簡單不也沒見你想到嗎?你是罵自己蠢嗎?”
“我蠢是因為我沒讀過書啊,我讀書了肯定聰明。”那人坦然承認了自己不聰明,但他覺得是自己沒有讀過書的原因。
和他吵架那書生聽到前半句還挺認同,因為讀書使人明智嘛!但後半段就不認同了。
“就你這腦子,讀書也聰明不到哪去,純屬浪費錢財。”
“沒讀過書的海了去了,照你這麽說,人家怎麽能做成生意能有這麽多錢,你怎麽沒有啊?”
被那麽多人圍攻,嘴賤那人氣急了,想要反駁,話才說一句,就被周圍的人罵走了。
因為他的嗓門很大,打擾到其他人看天幕了。
“滾開啦!你不看我們還要看呢。”
“你嘴怎麽這麽賤呢!想吵架去一邊吵去。”
男人罵不過讀書人也罵不過其他老百姓,灰溜溜跑了。
*
【但這個方法雖然把線固定住了,但還是有問題,因為隻有一根線,隻要從線頭拉一下,或者從中間斷開,整條線會全部鬆開。
想必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吧。
後麵想到在下麵再放一根線拉住上麵的線,關鍵點就在於他們之間怎麽才能打結。
下麵的線是纏繞在線梭上的,在針穿下來的瞬間,線梭看準時機,嗖的一下從上麵的線中間穿過。
……(省略詳細介紹)】
對於這個缺點,雖然普通老百姓沒看出來,但一些工匠和聰明人想到了,但對於他們來講瑕不掩瑜,還是比自己動手方便快捷的。
而且,萬事開頭難嘛,後麵再慢慢完善。
隻是沒想到緊接著視頻裏就放了改良過的,他們簡直大喜過望。
古代老百姓們本來覺得的已經夠好的了,沒想到還有隱患,更沒想到還有更好的方法。
這個原理就比前麵那個複雜了一些,但有動畫演示,大部分人還是看懂了的。
“哎呀,這個缺點我都沒想到。”
“確實是這樣,那些貴人們還好,他們不幹活,走路也斯斯文文的,線斷不了。不像我們經常幹活的,別說斷線了,衣服爛都是常事,第一個確實不太行。”
“還好後麵立馬講了改良過的。”
“這人真是聰明啊,這都能想到。”
眾人一邊感歎,一邊期盼快點有人把縫紉機製作出來,雖然他們可能買不起,但見識見識也好啊!
而且,現在賺錢的方法多了,再過些年,他們就能攢夠錢買一台了。
還有一些人可是忙死了,國家成立的天幕研究團成員,一群人文字記錄,一群人繪畫記錄,然後拿到原理示意圖的工匠們開始嚐試製造。
*
【現在線梭基本上變成了更先進的旋梭
……
不得不說,這種配合真的是太巧妙了,感覺就像變魔術一樣。
在當年家裏能擁有一台縫紉機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它也因此被譽為四大件之一。
——
評論:
“發明縫紉機的真是個天才。”
“最厲害的是這麽好用的東西可以不用電。”
“四大件:縫紉機,電視機,自行車,還有啥來著……”
“當年叫三轉一響。三轉:自行車,縫紉機,手表,一響:收音機。”
“用了大半輩子才明白它的工作原理。”
“原理看著挺簡單,但卻不是那麽容易做出來的。”
“其實好多東西是原理都很簡單,但能想到的卻寥寥無幾。”
“從1到100,都沒有從0到1難,憑空想象製作,簡直就是無中生有啊!是奇跡。”
“其實第一個也挺有用的,大米袋子,一拉就全都開了,也不用費勁吧啦的用剪子一個個剪。”
】
說四大件,安然想不起最後一件東西,但一說三轉一響就想起來了,小時候她家好像除了手表其他的都有。
古代眾人看那三轉一響,除了收音機這種需要電和信號,其他的都是純機械工具,隻要知道製作方法都可以製作出來。
對於評論裏的話,古代眾人非常讚同,“發明縫紉機的確實是個天才。”
“原理雖然簡單,但能想到的人是真厲害。”
“那個蒸汽火車原理更簡單呢,就是利用水蒸汽的能量,但誰往那方麵想了。”
“估計其他一些東西也是從生活中這些小事獲得的靈感吧,但腦子不一樣,想破腦袋我也想不到。”
“別想了,天才和普通人的腦子怎麽可能一樣呢。”
安然小時候也是這麽想的,當時還好奇的想要拆掉看看裏麵的結構,但在過去這可是值錢的玩意,她怕挨打,不敢拆。
古代眾人比安然更好奇,也更迫切的想看視頻內容。
因為未來其他的一些東西,他們就算知道原理也造不出來。
但這個縫紉機不一樣,因為它不需要那些電啊什麽的,用的材料也是他們這個時代有的,隻要知道原理,造出來的幾率比其他大多了。
而有了縫紉機,她們製作衣服可就方便多了,也快多了。
最迫切的就是是商人和工匠,這可是能讓他們賺錢的東西。
皇帝們也十分看重,這個縫紉機的用處可不小啊,那細密的針腳,要讓人來縫製,可是要一定的刺繡功底的。
但縫紉機不一樣,隻要會用這個機器,就算從來沒做過針線活的人,也能製作出不錯的衣服
有了這個縫紉機,就可以開工廠,請工人了,這樣一來就能創造更多財富了。
*
【今天我們進入內部看清原理,真的是鬼才發明。
我們知道手工縫紉是把針完全穿過去,然後尾部針眼裏的線也被帶過去,接著將針翻轉過來繼續穿過布料,效率肯定是很慢的。
然後就有人有想法了,把兩頭做成針尖,針眼放在前端,這樣穿過去一半線也過去了,然後鉤子勾住線,把它留下來……
】
本來雖然很多人期待,但因為覺得自己估計也看不懂也製作不出來,不少人就隻是看個熱鬧,沒想到視頻講得這麽細,不僅講得細,還有詳細的動畫演示,詳細到完全沒讀過書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它的原理了。
“原來是這樣的啊。”
“我竟然看懂了!”一老嫗驚喜道。
“竟然這麽簡單的嗎?感覺我也能做出來啊。竟然這麽久都沒人想到過嗎?不是說讀書人很聰明的嗎?”一個男人說道。
他這話一出可把不少人都得罪了,尤其是他這指名道姓的,一旁的讀書人就反駁了,“簡單不也沒見你想到嗎?你是罵自己蠢嗎?”
“我蠢是因為我沒讀過書啊,我讀書了肯定聰明。”那人坦然承認了自己不聰明,但他覺得是自己沒有讀過書的原因。
和他吵架那書生聽到前半句還挺認同,因為讀書使人明智嘛!但後半段就不認同了。
“就你這腦子,讀書也聰明不到哪去,純屬浪費錢財。”
“沒讀過書的海了去了,照你這麽說,人家怎麽能做成生意能有這麽多錢,你怎麽沒有啊?”
被那麽多人圍攻,嘴賤那人氣急了,想要反駁,話才說一句,就被周圍的人罵走了。
因為他的嗓門很大,打擾到其他人看天幕了。
“滾開啦!你不看我們還要看呢。”
“你嘴怎麽這麽賤呢!想吵架去一邊吵去。”
男人罵不過讀書人也罵不過其他老百姓,灰溜溜跑了。
*
【但這個方法雖然把線固定住了,但還是有問題,因為隻有一根線,隻要從線頭拉一下,或者從中間斷開,整條線會全部鬆開。
想必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吧。
後麵想到在下麵再放一根線拉住上麵的線,關鍵點就在於他們之間怎麽才能打結。
下麵的線是纏繞在線梭上的,在針穿下來的瞬間,線梭看準時機,嗖的一下從上麵的線中間穿過。
……(省略詳細介紹)】
對於這個缺點,雖然普通老百姓沒看出來,但一些工匠和聰明人想到了,但對於他們來講瑕不掩瑜,還是比自己動手方便快捷的。
而且,萬事開頭難嘛,後麵再慢慢完善。
隻是沒想到緊接著視頻裏就放了改良過的,他們簡直大喜過望。
古代老百姓們本來覺得的已經夠好的了,沒想到還有隱患,更沒想到還有更好的方法。
這個原理就比前麵那個複雜了一些,但有動畫演示,大部分人還是看懂了的。
“哎呀,這個缺點我都沒想到。”
“確實是這樣,那些貴人們還好,他們不幹活,走路也斯斯文文的,線斷不了。不像我們經常幹活的,別說斷線了,衣服爛都是常事,第一個確實不太行。”
“還好後麵立馬講了改良過的。”
“這人真是聰明啊,這都能想到。”
眾人一邊感歎,一邊期盼快點有人把縫紉機製作出來,雖然他們可能買不起,但見識見識也好啊!
而且,現在賺錢的方法多了,再過些年,他們就能攢夠錢買一台了。
還有一些人可是忙死了,國家成立的天幕研究團成員,一群人文字記錄,一群人繪畫記錄,然後拿到原理示意圖的工匠們開始嚐試製造。
*
【現在線梭基本上變成了更先進的旋梭
……
不得不說,這種配合真的是太巧妙了,感覺就像變魔術一樣。
在當年家裏能擁有一台縫紉機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它也因此被譽為四大件之一。
——
評論:
“發明縫紉機的真是個天才。”
“最厲害的是這麽好用的東西可以不用電。”
“四大件:縫紉機,電視機,自行車,還有啥來著……”
“當年叫三轉一響。三轉:自行車,縫紉機,手表,一響:收音機。”
“用了大半輩子才明白它的工作原理。”
“原理看著挺簡單,但卻不是那麽容易做出來的。”
“其實好多東西是原理都很簡單,但能想到的卻寥寥無幾。”
“從1到100,都沒有從0到1難,憑空想象製作,簡直就是無中生有啊!是奇跡。”
“其實第一個也挺有用的,大米袋子,一拉就全都開了,也不用費勁吧啦的用剪子一個個剪。”
】
說四大件,安然想不起最後一件東西,但一說三轉一響就想起來了,小時候她家好像除了手表其他的都有。
古代眾人看那三轉一響,除了收音機這種需要電和信號,其他的都是純機械工具,隻要知道製作方法都可以製作出來。
對於評論裏的話,古代眾人非常讚同,“發明縫紉機的確實是個天才。”
“原理雖然簡單,但能想到的人是真厲害。”
“那個蒸汽火車原理更簡單呢,就是利用水蒸汽的能量,但誰往那方麵想了。”
“估計其他一些東西也是從生活中這些小事獲得的靈感吧,但腦子不一樣,想破腦袋我也想不到。”
“別想了,天才和普通人的腦子怎麽可能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