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絕望到什麽程度
給古人直播現代生活,大家震驚了 作者:河邊的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下他們完全能理解未來的人為什麽過了這麽久還這麽討厭日本人了。
這樣殘忍的事,恐怕過了多久都不會忘記,這個仇也會一直記得。
至於不承認罪行這件事,他們覺得正常,都能幹出那樣殘忍的事情了,把虐待殺人等當成吃飯喝水一樣平常的事的人,又怎麽會覺得自己是有罪的呢。
沒罪當然不會認罪了。
之前老百姓知道幾百幾千年後這個日本會攻打華國,但他們大多都是不爽、厭惡,覺得這個曾經的附屬小國竟然敢冒犯宗主國!
但看了對方具體做的那些殘忍的事跡之後,不少人就真切的變成了恨意,簡直想要現在就去把那個島國給平了。
很多士兵氣憤道:“不是說要去打他們嗎?什麽時候去啊?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
“應該快了,等糧食收了,新的武器研究出來了,就會去的。”
“收糧食快,但那個武器沒個幾年研究不出來吧,那麽複雜呢。”
“對你來說複雜,對那些聰明人來說可不是,我有個遠房親戚在工部當差,說是快了。”
“那可太好了!”小夥子想到之後那些倭寇跪地求饒的樣子就爽的不行。
倭寇盛行的明朝,有不少人因一時氣憤想要去參軍,去好好教訓那些倭寇。
戚繼光看完視頻氣得臉通紅,又聽聞沿海有倭寇來犯,立刻帶人前去,興許是怒火的buff,本來就很勇猛的戚家軍更勇猛了。
至於皇帝們,那更生氣了。
雖然不是自己的子民,但也是自己子民的後代,都是漢族人民,被那樣對待,就算是昏君也沒有不生氣的。
李世民勒令工部的武器研究部門加快速度,還有戶部,準備糧草,做好準備。
其他皇帝也是如此。
秦始皇就輕鬆簡單多了,後世不是說那些日本人很大可能是徐福及其帶去的童男童女的後代嘛,那就代表現在那個小島現在根本沒有多少人。
所以在知道日本做的事之後,他就派一隊人去島上查探情況了,算算時間也該迴來了。
等對方迴來的時候,他就打算讓他的幾個兒子帶著人先把位置占下來,等他休養生息緩過來之後再做打算。
——
安然抗日情緒上來了,很希望現在有顆天外流星掉下來把那個島給砸沉了。
就算我有挺喜歡的漫畫家、聲優和明星,我也依舊這麽希望。
繼續往下翻,是講我們那個時期有多絕望的。
【曆史書上寥寥幾頁,卻是那時先輩們需要奮力翻越的大山。
真實的抗日戰爭都多絕望呢。
當時國府傾盡全力派出70萬大軍,包括最精銳的德械師,在上海與日寇應戰三個月,結果死傷接近30萬,還是沒打贏。
因為當時的軍隊根本沒有製空權和製海權,很多將士根本沒能抵達戰場,在來的路上就已經犧牲了。
隨後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濟南相繼淪陷。
武漢會戰,華國投入約100萬人,對戰40萬日寇,可還是沒打贏。
到1940年,國土大片大片的丟失,張自忠將軍血灑當場,可國人還是沒看到勝利的曙光。
最後一碗米送去做了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了軍裝,最後一個親骨肉送他上了戰場。
很多人都絕望了。
那時人們絕望到什麽程度呢?
史學家錢穆1937年,躲到鄉下,寫下國史大綱,抱著“華國人寫下華國最後的一本史書”的心情而著。
“盼若華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一本華國史書,讓後人知道華國的曆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複興華國之心。”
五千年曆史之民族,在那時已經絕望到了做好了亡國滅種的準備。
這一刻,深深理解了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最後華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了兩千萬餘人,才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14年啊,相當於從小學二年級到大學畢業,也就是說不到十多歲的孩子都上了戰場。
槍林彈雨,血肉橫飛,是先輩們替我們走完了最艱難的路。
致敬先輩,勿忘曆史!
——
評論:
“一代人,打完三代人的仗啊。”
“淞滬會戰上的父子兵。圖片.jpg。”
“還有看過的一張圖,這兩個小日本,比賽誰先殺滿100人為勝,兩人相遇時都殺到了100多人,軍刀都砍的缺了口。但因不確定誰先殺到100人,於是決定重新比賽誰先殺滿150人。”
“就是一群沒有人性的畜生。”
“就該讓那些說原諒日本的人,去四幾年感受一下那時的絕望。”
“近代史太苦了,我當時學曆史最不喜歡這段了,偏偏這段最長,比前麵所有朝代都要長的多。”
“這就是榮譽我寥寥幾筆,屈辱我一筆一筆的記。”
“那時是真的絕望到了極點,一點希望也看不到啊。”
“之前看了一位漂亮國記者采訪我國16歲士兵,問他勝利之後幹什麽,16歲的士兵笑了笑:那時,我已戰死沙場。”
“還有問士兵穿草鞋到了冬天怎麽辦,士兵說:我們都沒打算活到冬天。”
“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的戰場啊。”
“論持久戰。”
“看現在日本棒子的德行,不敢想要是那時候我們真的失敗了,他們怎麽篡改我們的曆史,汙蔑我們的祖先、文化。”
“他們會篡改曆史全都偷走。”
】
之前的視頻總說那個時候有多悲壯,但真知道當時的情況後,他們覺得自己想的還是太輕了。
古代老百姓們都是哭著看完視頻的,尤其是看到評論裏那個父子兵的圖片和說自己那時早已戰死沙場的16歲士兵的笑臉的時候。
完全止不住眼淚嘩啦啦的流。
“造孽哦,才16歲,在我們這都還是個孩子呢。”
“才16歲就能坦然麵對生死了,那時候該有多絕望啊。”
“十來歲的孩子都上了戰場說明什麽?說明年紀更大的已經死完了,要不然怎麽會讓個孩子上戰場呢。”
“那個父子兵圖片裏的娃娃兵也太小了吧,感覺還沒十歲的樣子。”
“我看著也像是沒十歲的樣子,這麽小的孩子正是頑皮的時候呢,在那個時候卻上了戰場。哎,戰爭太殘忍了。”
“都是那群狗娘養的!”
古代眾人紛紛罵起罪魁禍首來。
罵完之後,開始讚揚華國人民堅韌的毅力,能在那麽絕望的情況下堅持這麽久不放棄,真的不容易啊!
“兩倍多的人數都打不贏?也太絕望了!
“都是因為武器的差距啊,之前清軍和國外軍隊武器的對比,簡直天差地別。”
“還有飛機,簡直是大殺器啊!躲都躲不過,還打不下來。”
“在這樣的差距下都能取得勝利,太不容易了!”
這樣殘忍的事,恐怕過了多久都不會忘記,這個仇也會一直記得。
至於不承認罪行這件事,他們覺得正常,都能幹出那樣殘忍的事情了,把虐待殺人等當成吃飯喝水一樣平常的事的人,又怎麽會覺得自己是有罪的呢。
沒罪當然不會認罪了。
之前老百姓知道幾百幾千年後這個日本會攻打華國,但他們大多都是不爽、厭惡,覺得這個曾經的附屬小國竟然敢冒犯宗主國!
但看了對方具體做的那些殘忍的事跡之後,不少人就真切的變成了恨意,簡直想要現在就去把那個島國給平了。
很多士兵氣憤道:“不是說要去打他們嗎?什麽時候去啊?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
“應該快了,等糧食收了,新的武器研究出來了,就會去的。”
“收糧食快,但那個武器沒個幾年研究不出來吧,那麽複雜呢。”
“對你來說複雜,對那些聰明人來說可不是,我有個遠房親戚在工部當差,說是快了。”
“那可太好了!”小夥子想到之後那些倭寇跪地求饒的樣子就爽的不行。
倭寇盛行的明朝,有不少人因一時氣憤想要去參軍,去好好教訓那些倭寇。
戚繼光看完視頻氣得臉通紅,又聽聞沿海有倭寇來犯,立刻帶人前去,興許是怒火的buff,本來就很勇猛的戚家軍更勇猛了。
至於皇帝們,那更生氣了。
雖然不是自己的子民,但也是自己子民的後代,都是漢族人民,被那樣對待,就算是昏君也沒有不生氣的。
李世民勒令工部的武器研究部門加快速度,還有戶部,準備糧草,做好準備。
其他皇帝也是如此。
秦始皇就輕鬆簡單多了,後世不是說那些日本人很大可能是徐福及其帶去的童男童女的後代嘛,那就代表現在那個小島現在根本沒有多少人。
所以在知道日本做的事之後,他就派一隊人去島上查探情況了,算算時間也該迴來了。
等對方迴來的時候,他就打算讓他的幾個兒子帶著人先把位置占下來,等他休養生息緩過來之後再做打算。
——
安然抗日情緒上來了,很希望現在有顆天外流星掉下來把那個島給砸沉了。
就算我有挺喜歡的漫畫家、聲優和明星,我也依舊這麽希望。
繼續往下翻,是講我們那個時期有多絕望的。
【曆史書上寥寥幾頁,卻是那時先輩們需要奮力翻越的大山。
真實的抗日戰爭都多絕望呢。
當時國府傾盡全力派出70萬大軍,包括最精銳的德械師,在上海與日寇應戰三個月,結果死傷接近30萬,還是沒打贏。
因為當時的軍隊根本沒有製空權和製海權,很多將士根本沒能抵達戰場,在來的路上就已經犧牲了。
隨後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濟南相繼淪陷。
武漢會戰,華國投入約100萬人,對戰40萬日寇,可還是沒打贏。
到1940年,國土大片大片的丟失,張自忠將軍血灑當場,可國人還是沒看到勝利的曙光。
最後一碗米送去做了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了軍裝,最後一個親骨肉送他上了戰場。
很多人都絕望了。
那時人們絕望到什麽程度呢?
史學家錢穆1937年,躲到鄉下,寫下國史大綱,抱著“華國人寫下華國最後的一本史書”的心情而著。
“盼若華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一本華國史書,讓後人知道華國的曆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複興華國之心。”
五千年曆史之民族,在那時已經絕望到了做好了亡國滅種的準備。
這一刻,深深理解了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最後華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了兩千萬餘人,才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14年啊,相當於從小學二年級到大學畢業,也就是說不到十多歲的孩子都上了戰場。
槍林彈雨,血肉橫飛,是先輩們替我們走完了最艱難的路。
致敬先輩,勿忘曆史!
——
評論:
“一代人,打完三代人的仗啊。”
“淞滬會戰上的父子兵。圖片.jpg。”
“還有看過的一張圖,這兩個小日本,比賽誰先殺滿100人為勝,兩人相遇時都殺到了100多人,軍刀都砍的缺了口。但因不確定誰先殺到100人,於是決定重新比賽誰先殺滿150人。”
“就是一群沒有人性的畜生。”
“就該讓那些說原諒日本的人,去四幾年感受一下那時的絕望。”
“近代史太苦了,我當時學曆史最不喜歡這段了,偏偏這段最長,比前麵所有朝代都要長的多。”
“這就是榮譽我寥寥幾筆,屈辱我一筆一筆的記。”
“那時是真的絕望到了極點,一點希望也看不到啊。”
“之前看了一位漂亮國記者采訪我國16歲士兵,問他勝利之後幹什麽,16歲的士兵笑了笑:那時,我已戰死沙場。”
“還有問士兵穿草鞋到了冬天怎麽辦,士兵說:我們都沒打算活到冬天。”
“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的戰場啊。”
“論持久戰。”
“看現在日本棒子的德行,不敢想要是那時候我們真的失敗了,他們怎麽篡改我們的曆史,汙蔑我們的祖先、文化。”
“他們會篡改曆史全都偷走。”
】
之前的視頻總說那個時候有多悲壯,但真知道當時的情況後,他們覺得自己想的還是太輕了。
古代老百姓們都是哭著看完視頻的,尤其是看到評論裏那個父子兵的圖片和說自己那時早已戰死沙場的16歲士兵的笑臉的時候。
完全止不住眼淚嘩啦啦的流。
“造孽哦,才16歲,在我們這都還是個孩子呢。”
“才16歲就能坦然麵對生死了,那時候該有多絕望啊。”
“十來歲的孩子都上了戰場說明什麽?說明年紀更大的已經死完了,要不然怎麽會讓個孩子上戰場呢。”
“那個父子兵圖片裏的娃娃兵也太小了吧,感覺還沒十歲的樣子。”
“我看著也像是沒十歲的樣子,這麽小的孩子正是頑皮的時候呢,在那個時候卻上了戰場。哎,戰爭太殘忍了。”
“都是那群狗娘養的!”
古代眾人紛紛罵起罪魁禍首來。
罵完之後,開始讚揚華國人民堅韌的毅力,能在那麽絕望的情況下堅持這麽久不放棄,真的不容易啊!
“兩倍多的人數都打不贏?也太絕望了!
“都是因為武器的差距啊,之前清軍和國外軍隊武器的對比,簡直天差地別。”
“還有飛機,簡直是大殺器啊!躲都躲不過,還打不下來。”
“在這樣的差距下都能取得勝利,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