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幾十年掃盲愣是沒掃到你
給古人直播現代生活,大家震驚了 作者:河邊的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2章 幾十年掃盲愣是沒掃到你
安然也好奇,畢竟這算是警方的失職,而不是安德森故意逃脫。
但不重新坐牢的話,又顯得不太公平。
***
【然後警方又將已經40歲的安德森逮捕,要求他補服13年的刑期。
然而在法庭上,法官仔細審查了他的過往,認為他已經徹底改過自新,不僅沒有繼續犯罪,反而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好人,最終法官裁定判決他不比繼續服刑,並當庭釋放。
真是離譜啊!竟然13年都沒發現,果然不愧是漂亮國的嗎。
——
評論:
“真的假的,有人辟謠嗎?這也太離譜了吧!”
“13年啊,一次都沒人點過名,審查人數啥的嗎?進去了就一直散養著啊。”
“監禁隻是手段,改過自新才是目的。”
“好有意林和讀者的那個味啊,確定是真的?”
“改過自新是假,成為有錢人使用了鈔能力是真。”
“樓上這麽一說就對味了。”
“監獄一直代替吃安德森那份食物的犯人:這哥們(嚼嚼嚼)能處哈(嚼嚼嚼)”
“哈哈哈,我覺得對方要麽疑惑為什麽給自己送雙份,要麽破口大罵,憑什麽就他這麽幸運。”
“如果是真的,這樣的結局挺好的。沒有人員傷亡的話,這樣的結果比單純隻坐十幾年牢更好。”
“確實,他不僅改了,還成為了對社會有幫助的人。如果是真的話。”
“哈哈哈,都要加一句如果是真的話,這是有多不信啊。”
“嗯……漂亮國,資本國家你懂的。”】
看到這個結局,古代眾人有覺得好的,也有覺得不好的。
“我感覺法官判的挺好的啊,他不僅改了,還幫助了很多人呢。”
“那是他有錢了,我要是有錢我也會幫助很多人啊。”一男人不屑道。
“嘿,那可不一定,就你那摳門勁,給兄弟都不舍得,還給陌生人?”熟悉男人德行的人笑道。
“我摳門是因為我沒錢,有錢了肯定十分慷慨。”
別人不信,但也懶得和他爭吵。
那些文人們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做了壞事就應該受到懲罰,而不是說做了好事就能一筆勾銷了。”
“又不是幹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事,搶了些錢財罷了,都沒傷人。”
“他手裏有武器,沒傷人不是不想,而是沒到那份上,要是對方極力反抗,你看會不會傷人。”
“再說了,對於窮人,那點錢可是能要命的。”
“你也說了是窮人了,他搶的是飯店,是富人。”
“但店裏的小二肯定會因此受罰,說不定就因此丟了工作呢。要是對方家裏就靠著這份工作,這不是要人命嗎?”
“你說的全是可能,又不一定發生。你氣性這麽小,我們辯論你說不過我氣死了,難道就能說我害死你了嗎?”
“那可能性一樣嗎?我被你氣死的可能性百分之一,店小二被辭退的可能性有一大半。”
“就是,再說了,誰知道對方是不是裝的?難道有錢人犯了罪,作出一副改過自新的樣子,又花許多錢幫助窮苦百姓,就能免了他的罪嗎?”
圍觀讀書人辯論的老百姓們原本還覺得法官判的挺好,反正,沒傷到人,錢也還迴去了,改過自新就好了嘛!
但聽這人這麽一比喻,立刻覺得不好了。
要是那些欺壓百姓的有錢人這麽幹,他們可接受不了。
“犯了錯就該受罰才對,罰過了,再對好事作出獎賞。”
“對啊,再說了,不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說不定悔改也是假裝的。”
“很大可能哦,都說三歲看老,都那麽大了,怎麽可能改的了,要改早改了。”
“要是自己能管得住自己,又怎麽會做出惡事來,既然做了惡事就代表他管不住自己,那就需要官府強製管教了。”
“哎呀,別吵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嘛,這畢竟是官方人員的失誤,人家也真的改了才這樣判的,平時自然該怎麽樣還是怎麽樣嘛。”
——
古代眾人不僅在線下麵對麵辯論,還發彈幕和不同朝代的人一起辯論,一時間非常熱鬧,安然看的非常開心,都不看視頻了,專看他們吵架。
過了好一會兒,估計是發言沒了,才漸漸安靜下來。
安然也繼續看視頻去了。
【#你這是一點也不找自己的原因啊!#
他真的,我哭死。
有網友問:為什麽說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斷過代的文明?
底下有人迴答說,前不久他去參加林則徐故居,裏麵很多他的手稿,包括聖旨上的文字,他認識的不超過十個。
最後還感歎:這才過了多少年?這算不算斷代?
本來還以為林則徐寫的是什麽草書,小篆之類的,結果一看,規規整整的繁體楷書。
我:……
確實很恐怖,他甚至都沒懷疑過是不是自己沒文化。
——
評論:
“我還以為寫的什麽難認的字體呢,這竟然隻認識不超過十個?不是絕望的文盲就是外國人。”
“為什麽大部分人沒學過繁體字都能看得懂?你別說繁體字了 ,就是篆書你都看得懂。”
“你用簡體字寫篇文章,古人都能看得懂,隻會感慨,未來怎麽那多麽需要避諱的。”
“上世紀50年代就掃盲了,幾十年來愣是沒掃到他啊。”
“這人是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啊,自己文化啥水平不知道嗎?”
“哈哈哈,隻是在他那斷代了,在我們這可沒有。”
“認識字,但看不太懂啥意思。”
“正常,文言文嘛,還沒有標點符號,不認真花點時間根本看不懂,也難怪古代讀書那麽難了。”
“話說我國文盲率多少?應該不多吧?”
“24年文盲率2.67%。”
“哇,比我想象的要少哎,相比之下漂亮國那21%的文盲率真高啊!”
】
古代眾人見過未來的字,和他們的字相比就隻是缺胳膊斷腿了些,還是能認出來的。
相反,未來應該也能認出來他們的字才對。
所以在看到說認識的字不到十個的時候,林則徐瘋狂迴憶,難道是自己寫的字太潦草了對方沒認出來嗎?
“你寫的都是什麽?有古文字嗎?”好友問他。
“我不記得有啊。”林則徐努力迴憶。
“草書?”
“可能吧……”不確定的迴答道。
然後就看到據說認識不到十個字的那篇手稿。
方方正正的楷書。
林則徐無語,搞半天是對方文盲不識字啊!
安然也好奇,畢竟這算是警方的失職,而不是安德森故意逃脫。
但不重新坐牢的話,又顯得不太公平。
***
【然後警方又將已經40歲的安德森逮捕,要求他補服13年的刑期。
然而在法庭上,法官仔細審查了他的過往,認為他已經徹底改過自新,不僅沒有繼續犯罪,反而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好人,最終法官裁定判決他不比繼續服刑,並當庭釋放。
真是離譜啊!竟然13年都沒發現,果然不愧是漂亮國的嗎。
——
評論:
“真的假的,有人辟謠嗎?這也太離譜了吧!”
“13年啊,一次都沒人點過名,審查人數啥的嗎?進去了就一直散養著啊。”
“監禁隻是手段,改過自新才是目的。”
“好有意林和讀者的那個味啊,確定是真的?”
“改過自新是假,成為有錢人使用了鈔能力是真。”
“樓上這麽一說就對味了。”
“監獄一直代替吃安德森那份食物的犯人:這哥們(嚼嚼嚼)能處哈(嚼嚼嚼)”
“哈哈哈,我覺得對方要麽疑惑為什麽給自己送雙份,要麽破口大罵,憑什麽就他這麽幸運。”
“如果是真的,這樣的結局挺好的。沒有人員傷亡的話,這樣的結果比單純隻坐十幾年牢更好。”
“確實,他不僅改了,還成為了對社會有幫助的人。如果是真的話。”
“哈哈哈,都要加一句如果是真的話,這是有多不信啊。”
“嗯……漂亮國,資本國家你懂的。”】
看到這個結局,古代眾人有覺得好的,也有覺得不好的。
“我感覺法官判的挺好的啊,他不僅改了,還幫助了很多人呢。”
“那是他有錢了,我要是有錢我也會幫助很多人啊。”一男人不屑道。
“嘿,那可不一定,就你那摳門勁,給兄弟都不舍得,還給陌生人?”熟悉男人德行的人笑道。
“我摳門是因為我沒錢,有錢了肯定十分慷慨。”
別人不信,但也懶得和他爭吵。
那些文人們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做了壞事就應該受到懲罰,而不是說做了好事就能一筆勾銷了。”
“又不是幹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事,搶了些錢財罷了,都沒傷人。”
“他手裏有武器,沒傷人不是不想,而是沒到那份上,要是對方極力反抗,你看會不會傷人。”
“再說了,對於窮人,那點錢可是能要命的。”
“你也說了是窮人了,他搶的是飯店,是富人。”
“但店裏的小二肯定會因此受罰,說不定就因此丟了工作呢。要是對方家裏就靠著這份工作,這不是要人命嗎?”
“你說的全是可能,又不一定發生。你氣性這麽小,我們辯論你說不過我氣死了,難道就能說我害死你了嗎?”
“那可能性一樣嗎?我被你氣死的可能性百分之一,店小二被辭退的可能性有一大半。”
“就是,再說了,誰知道對方是不是裝的?難道有錢人犯了罪,作出一副改過自新的樣子,又花許多錢幫助窮苦百姓,就能免了他的罪嗎?”
圍觀讀書人辯論的老百姓們原本還覺得法官判的挺好,反正,沒傷到人,錢也還迴去了,改過自新就好了嘛!
但聽這人這麽一比喻,立刻覺得不好了。
要是那些欺壓百姓的有錢人這麽幹,他們可接受不了。
“犯了錯就該受罰才對,罰過了,再對好事作出獎賞。”
“對啊,再說了,不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說不定悔改也是假裝的。”
“很大可能哦,都說三歲看老,都那麽大了,怎麽可能改的了,要改早改了。”
“要是自己能管得住自己,又怎麽會做出惡事來,既然做了惡事就代表他管不住自己,那就需要官府強製管教了。”
“哎呀,別吵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嘛,這畢竟是官方人員的失誤,人家也真的改了才這樣判的,平時自然該怎麽樣還是怎麽樣嘛。”
——
古代眾人不僅在線下麵對麵辯論,還發彈幕和不同朝代的人一起辯論,一時間非常熱鬧,安然看的非常開心,都不看視頻了,專看他們吵架。
過了好一會兒,估計是發言沒了,才漸漸安靜下來。
安然也繼續看視頻去了。
【#你這是一點也不找自己的原因啊!#
他真的,我哭死。
有網友問:為什麽說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斷過代的文明?
底下有人迴答說,前不久他去參加林則徐故居,裏麵很多他的手稿,包括聖旨上的文字,他認識的不超過十個。
最後還感歎:這才過了多少年?這算不算斷代?
本來還以為林則徐寫的是什麽草書,小篆之類的,結果一看,規規整整的繁體楷書。
我:……
確實很恐怖,他甚至都沒懷疑過是不是自己沒文化。
——
評論:
“我還以為寫的什麽難認的字體呢,這竟然隻認識不超過十個?不是絕望的文盲就是外國人。”
“為什麽大部分人沒學過繁體字都能看得懂?你別說繁體字了 ,就是篆書你都看得懂。”
“你用簡體字寫篇文章,古人都能看得懂,隻會感慨,未來怎麽那多麽需要避諱的。”
“上世紀50年代就掃盲了,幾十年來愣是沒掃到他啊。”
“這人是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啊,自己文化啥水平不知道嗎?”
“哈哈哈,隻是在他那斷代了,在我們這可沒有。”
“認識字,但看不太懂啥意思。”
“正常,文言文嘛,還沒有標點符號,不認真花點時間根本看不懂,也難怪古代讀書那麽難了。”
“話說我國文盲率多少?應該不多吧?”
“24年文盲率2.67%。”
“哇,比我想象的要少哎,相比之下漂亮國那21%的文盲率真高啊!”
】
古代眾人見過未來的字,和他們的字相比就隻是缺胳膊斷腿了些,還是能認出來的。
相反,未來應該也能認出來他們的字才對。
所以在看到說認識的字不到十個的時候,林則徐瘋狂迴憶,難道是自己寫的字太潦草了對方沒認出來嗎?
“你寫的都是什麽?有古文字嗎?”好友問他。
“我不記得有啊。”林則徐努力迴憶。
“草書?”
“可能吧……”不確定的迴答道。
然後就看到據說認識不到十個字的那篇手稿。
方方正正的楷書。
林則徐無語,搞半天是對方文盲不識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