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赤壁之戰二
遊戲修真界之我真的是在玩遊戲呀 作者:雪天寒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風如猛獸咆哮,瘋狂地撕扯著孫劉聯軍的營帳,營帳布幔被吹得獵獵作響,仿佛下一刻就會被這勁風撕裂。
帳內,牛油燭火在風中劇烈搖曳,光影明滅不定,可眾人的眼神卻熾熱得如同即將燃起的烽火,一場關乎生死存亡、改寫天下大勢的智謀較量就此在這飄搖的營帳中展開。
東吳方麵,周瑜一襲銀甲,在燭火映照下熠熠生輝,英姿颯爽地穩步踏入營帳。
他每一步落下,都似帶著千鈞之力,沉穩如山,那淩人的氣勢仿若洶湧澎湃的江潮湧動而來。
身後,魯肅等一眾謀士衣袂飄飄,緊緊相隨,腳步匆匆,帶進一陣風,讓燭火晃得愈發厲害。
周瑜目光堅定如炬,透著與生俱來的自信與果敢,環視眾人後,剛一落座,厚重的甲胄與座椅碰撞,發出沉悶聲響,他率先打破沉默:
“曹操雖號稱八十萬大軍,來勢洶洶,諸位且看 ——” 說著,他大手一揮,指向營帳外。
江麵上戰船林立,可曹軍的戰船隱在霧靄之後,看不真切,“這兵力虛實,尚有待我等細細探查。諸位莫懼,我東吳水軍經多年磨礪,訓練有素,戰船更是精良無比,此乃我等克敵製勝的依仗。”
他微微一頓,嘴角上揚,流露出幾分神秘,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如今還有秘密武器 —— 大炮,其威力驚人,射程甚遠,仿若雷神之怒。”
言罷,他看向帳外不遠處一尊黑黝黝、炮口高昂的大家夥,“若運用得當,必能給曹軍造成重創。隻是炮彈儲備有限,需如護珍寶般謹慎使用。”
魯肅在旁輕輕撫須,微微點頭,補充道:“都督所言極是,然糧草供應,乃大軍根基,萬萬不可忽視。”
他轉身,指向營帳後側堆積如山的糧袋,“需確保後方補給線暢通無阻,如血脈流暢,方能持久作戰,否則縱有千般妙計、萬種神兵,也難以為繼啊。”
“這無妨,有仙師暗中策應,補給不是問題。”周瑜神秘一笑道。
這時,一位年輕的東吳將領按捺不住,霍然起身,甲片碰撞,發出一陣嘩啦啦聲響,抱拳行禮後急切插話道:
“都督,末將以為,我們的大炮雖厲害,但聽聞曹軍新近也配備了火槍、手雷,這些火器同樣不容小覷。”
他目光炯炯,透著幾分擔憂,“近日他們一直在操練火器戰術,擺明了要與我軍在火器上一較高下,我們得提前想好應對之策,絕不能光指望大炮震懾他們。”
周瑜眼中光芒一閃,微微點頭,讚許之色溢於言表:“將軍所言有理,此事確需著重商議。”
他負手踱步,沉重的靴子踩在地麵,發出篤篤聲響,沉思片刻後,目光陡然一亮,
“不過,我聽聞北方士卒不習水性,曹操為求戰船平穩,有意讓他們的船用鐵鏈鎖起來,如此一來,船行不便,機動性全無。依我之見,咱們不妨試試火攻,以火為利刃,直搗曹營心腹。”
話音剛落,諸葛亮手搖羽扇,翩然起身,一襲青衫隨風輕動,仿若仙人臨世。
他嘴角噙著一抹輕笑,緩聲道:“公瑾此計甚妙,我蜀漢雖陸軍稍強,但水軍也日夜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
說著,他抬眸望向帳頂,仿若穿透營帳看到了浩渺蒼穹,“我觀天象,近日將有東風來襲,此乃天賜良機。”
此時,帳外風聲唿嘯,似在唿應他的話語,“若能精準把握時機,借東風之勢火攻曹營,必能大破曹軍。
此外,我軍還配備了 5 個能量炮,此乃威力巨大的殺器,宛如天威下凡,關鍵時刻,定能發揮扭轉戰局的作用。
隻是其數量稀少,操控複雜,需好生謀劃一番。另有少量火器,可作輔助,聊勝於無。”
此言一出,仿若一道驚雷在帳內炸響,眾人皆麵露驚喜之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嘈雜聲瞬間蓋過了帳外的風聲。
周瑜眼中更是閃過一絲震撼與亮光,他凝視著諸葛亮,心中暗忖:
“此人竟有如此通天徹地之能,能觀天象預知東風,仿若窺破天機,實乃奇才。”
嘴上卻說道:“諸葛先生高見,若真有東風相助,此計必成。但火攻一事,需籌備諸多易燃之物,且曹軍防守必定嚴密,猶如銅牆鐵壁。”
他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模擬著進軍節奏,“如何才能悄無聲息地靠近敵營,還需細細謀劃。更要全方位考慮到雙方武器裝備的優劣對比,曹軍既有火槍又有手雷,火力兇猛,我們必須製定針對性極強的策略。”
這時,一位蜀漢的校尉滿臉凝重,站起身來,抱拳道:
“丞相,末將聽聞曹軍的手雷威力巨大,爆炸範圍甚廣,一旦引爆,仿若地動山搖。我軍若用火攻,萬一不慎引發他們的手雷爆炸,火勢失控,恐會殃及自身,不知可有應對之法?”
諸葛亮微微頷首,眼中露出思索之色,手中羽扇有節奏地開合,似在梳理思緒:“校尉所慮甚是,這一點確需謹慎對待,我已有幾分思量,待稍後再與諸位細說。”
黃蓋猛地站起,身形挺拔如鬆,拍著胸脯,聲如洪鍾:
“都督,我願率敢死之士,佯裝投降,乘小船載滿易燃物,趁曹軍不備,直驅曹營。
哪怕刀山火海,我這條老命,就豁出去為東吳、為聯軍拚上一拚!為大軍打開突破口。
屆時,咱們的大炮可為我等火力掩護,讓曹軍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眾人皆為黃蓋的英勇決絕所動容,周瑜眼眶微紅,起身快步走到黃蓋身前,雙手緊緊握住黃蓋的手:
“黃老將軍,您的忠義,瑜銘記於心。隻是此去兇險萬分,堪比龍潭虎穴,還望您千萬保重,務必平安歸來。”
劉備這邊,關羽手撫長須,丹鳳眼微眯,沉聲道:“我軍當在陸上緊密配合,若東吳水軍得手,曹軍必定大亂,軍心渙散。”
他輕撫青龍偃月刀刀柄,刀刃寒光閃爍,“我願率精銳之師,從側翼突襲,如猛虎下山,殺他個措手不及。
我蜀漢將士定當與東吳同仇敵愾,用手中青龍偃月刀,扞衛聯軍尊嚴,讓曹軍知道我等的厲害。”
張飛也不甘示弱,豹眼圓睜,猛地站起,大聲吼道:“俺也去!俺老張別的本事沒有,衝鋒陷陣,殺敵報國,那是絕不含糊!”
他雙手緊握丈八蛇矛,猛地一掄,帶起一陣勁風,“有俺這丈八蛇矛,定能在戰場上攪他個天翻地覆,讓曹軍聞風喪膽,屁滾尿流。”
趙雲身姿矯健,微微抱拳,朗聲道:“末將願率輕騎,如疾風般穿梭於戰場邊緣,負責偵察敵情,隨時傳遞消息,確保聯軍各部配合無間。”
他轉頭看向帳外,眼神銳利如鷹,猶如已經看到了遠處的戰場,“同時,密切關注曹軍火器動向,若其有異動,及時迴報,以便調整戰略,防患於未然。”
營帳內氣氛熱烈高漲,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智慧的火花不斷碰撞,嘈雜聲、議論聲交織在一起,不斷完善著這關乎成敗的作戰計劃。
孫權雖未親臨,但派來的使者一臉肅穆,傳達了他的旨意:
“務必同心協力,共抗曹操,東吳與蜀漢,唇齒相依,榮辱與共,此戰隻許勝,不許敗!這是萬千江東父老與蜀中百姓的期盼,亦是我等立身亂世的使命。”
將領們聞言,紛紛拔劍出鞘,金屬摩擦聲刺耳,單膝跪地,誓言錚錚:“定傾盡所能,扞衛孫劉聯軍的尊嚴,為這亂世之中的百姓爭得一絲安寧,若違此誓,人神共棄!”
在這緊鑼密鼓的籌備中,赤壁之戰的大幕,即將緩緩拉開,一場血與火的史詩對決,即將震撼上演。
經過幾天的謀劃,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聯軍將士們個個摩拳擦掌,眼睛死死地盯著江麵上整裝待發的火船,那一艘艘小船滿載著易燃之物,仿若一隻隻蟄伏的火獸,隻待東風一起,便要朝著曹營唿嘯而去。
終於,東風唿嘯而至,烈烈風聲似是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火船如離弦之箭,迅速朝著曹營破浪前行,船頭剪開江麵,濺起白色的水花,船尾拖曳著滾滾濃煙,眼看勝利在望。
然而,這世間總有些神秘莫測的變數,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
原本朝著曹營勁吹的東風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硬生生扭轉了方向。
風勢瞬間紊亂,火船前進受阻,有的甚至開始在江麵上打轉,濃煙被吹得倒卷迴來,彌漫在聯軍陣前,嗆得人睜不開眼。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聯軍將士們大驚失色,剛剛還高漲的士氣仿若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瞬間降至冰點。
周瑜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望著天空喃喃自語:“這…… 這是怎麽迴事?”
諸葛亮亦是眉頭緊鎖,手中羽扇緊攥,目光中透露出凝重與憂慮,心中暗忖這神秘力量究竟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應對。
帳內,牛油燭火在風中劇烈搖曳,光影明滅不定,可眾人的眼神卻熾熱得如同即將燃起的烽火,一場關乎生死存亡、改寫天下大勢的智謀較量就此在這飄搖的營帳中展開。
東吳方麵,周瑜一襲銀甲,在燭火映照下熠熠生輝,英姿颯爽地穩步踏入營帳。
他每一步落下,都似帶著千鈞之力,沉穩如山,那淩人的氣勢仿若洶湧澎湃的江潮湧動而來。
身後,魯肅等一眾謀士衣袂飄飄,緊緊相隨,腳步匆匆,帶進一陣風,讓燭火晃得愈發厲害。
周瑜目光堅定如炬,透著與生俱來的自信與果敢,環視眾人後,剛一落座,厚重的甲胄與座椅碰撞,發出沉悶聲響,他率先打破沉默:
“曹操雖號稱八十萬大軍,來勢洶洶,諸位且看 ——” 說著,他大手一揮,指向營帳外。
江麵上戰船林立,可曹軍的戰船隱在霧靄之後,看不真切,“這兵力虛實,尚有待我等細細探查。諸位莫懼,我東吳水軍經多年磨礪,訓練有素,戰船更是精良無比,此乃我等克敵製勝的依仗。”
他微微一頓,嘴角上揚,流露出幾分神秘,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如今還有秘密武器 —— 大炮,其威力驚人,射程甚遠,仿若雷神之怒。”
言罷,他看向帳外不遠處一尊黑黝黝、炮口高昂的大家夥,“若運用得當,必能給曹軍造成重創。隻是炮彈儲備有限,需如護珍寶般謹慎使用。”
魯肅在旁輕輕撫須,微微點頭,補充道:“都督所言極是,然糧草供應,乃大軍根基,萬萬不可忽視。”
他轉身,指向營帳後側堆積如山的糧袋,“需確保後方補給線暢通無阻,如血脈流暢,方能持久作戰,否則縱有千般妙計、萬種神兵,也難以為繼啊。”
“這無妨,有仙師暗中策應,補給不是問題。”周瑜神秘一笑道。
這時,一位年輕的東吳將領按捺不住,霍然起身,甲片碰撞,發出一陣嘩啦啦聲響,抱拳行禮後急切插話道:
“都督,末將以為,我們的大炮雖厲害,但聽聞曹軍新近也配備了火槍、手雷,這些火器同樣不容小覷。”
他目光炯炯,透著幾分擔憂,“近日他們一直在操練火器戰術,擺明了要與我軍在火器上一較高下,我們得提前想好應對之策,絕不能光指望大炮震懾他們。”
周瑜眼中光芒一閃,微微點頭,讚許之色溢於言表:“將軍所言有理,此事確需著重商議。”
他負手踱步,沉重的靴子踩在地麵,發出篤篤聲響,沉思片刻後,目光陡然一亮,
“不過,我聽聞北方士卒不習水性,曹操為求戰船平穩,有意讓他們的船用鐵鏈鎖起來,如此一來,船行不便,機動性全無。依我之見,咱們不妨試試火攻,以火為利刃,直搗曹營心腹。”
話音剛落,諸葛亮手搖羽扇,翩然起身,一襲青衫隨風輕動,仿若仙人臨世。
他嘴角噙著一抹輕笑,緩聲道:“公瑾此計甚妙,我蜀漢雖陸軍稍強,但水軍也日夜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
說著,他抬眸望向帳頂,仿若穿透營帳看到了浩渺蒼穹,“我觀天象,近日將有東風來襲,此乃天賜良機。”
此時,帳外風聲唿嘯,似在唿應他的話語,“若能精準把握時機,借東風之勢火攻曹營,必能大破曹軍。
此外,我軍還配備了 5 個能量炮,此乃威力巨大的殺器,宛如天威下凡,關鍵時刻,定能發揮扭轉戰局的作用。
隻是其數量稀少,操控複雜,需好生謀劃一番。另有少量火器,可作輔助,聊勝於無。”
此言一出,仿若一道驚雷在帳內炸響,眾人皆麵露驚喜之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嘈雜聲瞬間蓋過了帳外的風聲。
周瑜眼中更是閃過一絲震撼與亮光,他凝視著諸葛亮,心中暗忖:
“此人竟有如此通天徹地之能,能觀天象預知東風,仿若窺破天機,實乃奇才。”
嘴上卻說道:“諸葛先生高見,若真有東風相助,此計必成。但火攻一事,需籌備諸多易燃之物,且曹軍防守必定嚴密,猶如銅牆鐵壁。”
他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模擬著進軍節奏,“如何才能悄無聲息地靠近敵營,還需細細謀劃。更要全方位考慮到雙方武器裝備的優劣對比,曹軍既有火槍又有手雷,火力兇猛,我們必須製定針對性極強的策略。”
這時,一位蜀漢的校尉滿臉凝重,站起身來,抱拳道:
“丞相,末將聽聞曹軍的手雷威力巨大,爆炸範圍甚廣,一旦引爆,仿若地動山搖。我軍若用火攻,萬一不慎引發他們的手雷爆炸,火勢失控,恐會殃及自身,不知可有應對之法?”
諸葛亮微微頷首,眼中露出思索之色,手中羽扇有節奏地開合,似在梳理思緒:“校尉所慮甚是,這一點確需謹慎對待,我已有幾分思量,待稍後再與諸位細說。”
黃蓋猛地站起,身形挺拔如鬆,拍著胸脯,聲如洪鍾:
“都督,我願率敢死之士,佯裝投降,乘小船載滿易燃物,趁曹軍不備,直驅曹營。
哪怕刀山火海,我這條老命,就豁出去為東吳、為聯軍拚上一拚!為大軍打開突破口。
屆時,咱們的大炮可為我等火力掩護,讓曹軍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眾人皆為黃蓋的英勇決絕所動容,周瑜眼眶微紅,起身快步走到黃蓋身前,雙手緊緊握住黃蓋的手:
“黃老將軍,您的忠義,瑜銘記於心。隻是此去兇險萬分,堪比龍潭虎穴,還望您千萬保重,務必平安歸來。”
劉備這邊,關羽手撫長須,丹鳳眼微眯,沉聲道:“我軍當在陸上緊密配合,若東吳水軍得手,曹軍必定大亂,軍心渙散。”
他輕撫青龍偃月刀刀柄,刀刃寒光閃爍,“我願率精銳之師,從側翼突襲,如猛虎下山,殺他個措手不及。
我蜀漢將士定當與東吳同仇敵愾,用手中青龍偃月刀,扞衛聯軍尊嚴,讓曹軍知道我等的厲害。”
張飛也不甘示弱,豹眼圓睜,猛地站起,大聲吼道:“俺也去!俺老張別的本事沒有,衝鋒陷陣,殺敵報國,那是絕不含糊!”
他雙手緊握丈八蛇矛,猛地一掄,帶起一陣勁風,“有俺這丈八蛇矛,定能在戰場上攪他個天翻地覆,讓曹軍聞風喪膽,屁滾尿流。”
趙雲身姿矯健,微微抱拳,朗聲道:“末將願率輕騎,如疾風般穿梭於戰場邊緣,負責偵察敵情,隨時傳遞消息,確保聯軍各部配合無間。”
他轉頭看向帳外,眼神銳利如鷹,猶如已經看到了遠處的戰場,“同時,密切關注曹軍火器動向,若其有異動,及時迴報,以便調整戰略,防患於未然。”
營帳內氣氛熱烈高漲,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智慧的火花不斷碰撞,嘈雜聲、議論聲交織在一起,不斷完善著這關乎成敗的作戰計劃。
孫權雖未親臨,但派來的使者一臉肅穆,傳達了他的旨意:
“務必同心協力,共抗曹操,東吳與蜀漢,唇齒相依,榮辱與共,此戰隻許勝,不許敗!這是萬千江東父老與蜀中百姓的期盼,亦是我等立身亂世的使命。”
將領們聞言,紛紛拔劍出鞘,金屬摩擦聲刺耳,單膝跪地,誓言錚錚:“定傾盡所能,扞衛孫劉聯軍的尊嚴,為這亂世之中的百姓爭得一絲安寧,若違此誓,人神共棄!”
在這緊鑼密鼓的籌備中,赤壁之戰的大幕,即將緩緩拉開,一場血與火的史詩對決,即將震撼上演。
經過幾天的謀劃,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聯軍將士們個個摩拳擦掌,眼睛死死地盯著江麵上整裝待發的火船,那一艘艘小船滿載著易燃之物,仿若一隻隻蟄伏的火獸,隻待東風一起,便要朝著曹營唿嘯而去。
終於,東風唿嘯而至,烈烈風聲似是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火船如離弦之箭,迅速朝著曹營破浪前行,船頭剪開江麵,濺起白色的水花,船尾拖曳著滾滾濃煙,眼看勝利在望。
然而,這世間總有些神秘莫測的變數,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
原本朝著曹營勁吹的東風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硬生生扭轉了方向。
風勢瞬間紊亂,火船前進受阻,有的甚至開始在江麵上打轉,濃煙被吹得倒卷迴來,彌漫在聯軍陣前,嗆得人睜不開眼。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聯軍將士們大驚失色,剛剛還高漲的士氣仿若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瞬間降至冰點。
周瑜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望著天空喃喃自語:“這…… 這是怎麽迴事?”
諸葛亮亦是眉頭緊鎖,手中羽扇緊攥,目光中透露出凝重與憂慮,心中暗忖這神秘力量究竟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