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大軍渡過淮河,袁術慌了手腳,直接下令收縮兵力,把主要兵力龜縮於壽春。張遼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便來到了壽春城下。
張遼看到壽春城的城牆,倒吸了一口涼氣。整個壽春城,不光是城牆加高了二丈,便是護城河,也寬達百米。守城物資,更是堆積如山。
張遼征戰半生,從未見過如此堅城。先不說攻城了,便是填平那寬達百米的護城河,便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和守城之將換個身份,別說一年半載了,就是守個三五載,張遼也有十足的信心。
張遼不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袁術苦心經營的壽春城,在絕對的優勢兵力的諸路大軍的圍攻之下,壽春城屹立不倒,害得曹軍幾乎斷糧,逼得曹操隻好殺了分糧官,妄稱糧草充裕,才穩住了軍心。
看著張遼緊皺的眉頭,身旁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波瀾不驚。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張遼暗暗稱奇,問道:“孔明似乎胸有成竹,可有妙計教吾?”
諸葛亮淡淡一笑,道:“有元龍軍師在此,孔明哪敢說什麽成竹在胸?不過,亮有個建議,聽聞揚州精銳主力,也大部調住南,西兩線戰場。吾軍不妨先紮下兩座堅寨,互為犄角,再派一支人馬,掃蕩九江郡其它縣城即可,另一方麵,也為大軍籌集糧草,免得大軍因缺糧而退軍。
袁術匹夫,對吾新漢軍,早已聞風喪膽了。正所謂,天予吾新漢,不取之豈不是辜負上天的美意。另修書一封,告之主公,待主公大軍掃蕩完其它郡縣。再合圍壽春不遲。”
陳登在旁聽了,也撫掌大笑:“好一個孔明,一句天予不取,必受其咎。都說江南富足,袁術雖把各縣糧草大部分運迴了壽春,但民間想必仍可以籌集糧草無數。
若袁術聞之,豈不是腸子都要悔青了。”
說完,朝張遼拱手一禮,道:“張將軍,攻城吾不敢多作置評,但區區一個護城河,倒是難不到吾。”
說完,附在張遼耳邊,說如此如此,護城河便不足懼也。
張遼聽後,哈哈大笑,道:“就依兩位軍師之計,先紮堅營,待機破敵罷!”
一聲令下,除張鄰引5000鐵騎護衛之外,三軍齊動,方圓數十裏之參天巨樹可就遭了殃。
有營造大師陳元龍的指揮,不出十日,壽春城十裏外的東北兩麵,便豎起了兩座堅寨。
袁術聞報,將信將疑。領眾將至東城樓一觀,見兩座堅寨拔地而起。箭樓圍牆,望角垛口,無一缺少。且深合兵家之道。張遼軍軍容齊整,進退有度。征戰半生的袁術也暗暗心驚,新漢軍雄甲天下,果然是所言非虛。
見袁術眉頭緊鎖,剛失了淮河防線,一門心思想將功補過的樂就跳了出來,大聲請命:“主公匆憂,給我精兵,待吾前去殺殺新漢軍威風。若是戰事順利,吾乘勢攻入其寨中,一把火燒了張遼的大寨!”
話音末落,袁胤立刻上前道:“主公不可,新漢軍兵強將勇,張遼軍更是身經百戰,橫行天下,難逢敵手。一旦慘敗,便會傷了吾軍的守城士氣。
吾軍現在糧草充足,守城士卒更是不缺,隻消謹守城池,避其鋒芒。待其糧盡退兵,乘勢破之可也。”
樂就聽了火冒三丈,叫道:“主公,袁胤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動搖軍心,可斬之!敵軍逼上門來,一戰不打,會令軍心不穩!”
袁術緊盯著張遼大寨,憑經驗知道現在攻寨,恐怕討不了好。故右手一揮,止住樂就的話:“樂將軍勇氣可嘉,但敵軍剛至,鋒銳未失。不可浪戰。
待時日稍長,彼困頓於仲家國堅城之下,糧草不濟,食不果腹,再擇機破敵不遲。”
眾人聽了,皆稱陛下英明。樂就也隻好悻悻地退了下來。
張遼大軍,修好營寨之後,並未停下來修整,而是依陳登之計,在離城二十裏處一流經壽春城護城河的河道邊,大興土木,晝夜交替,看似準備截斷護城河之水源。
袁術聽說張遼軍準備截斷護城河水源,大驚失色。樂就拍案而起,又請率士兵出擊,殺散準備截斷河流的張遼軍。袁術沉吟半晌,允許了。袁胤又獻了一計,派梁綱領軍人,從另一個城門悄悄出城。若敵軍伏擊樂就軍,就與樂就軍前後夾擊,大破敵軍。
袁術連連稱妙。吩咐樂就,梁綱二人,依袁胤之計行事。
傍晚,樂就大軍,從東門出發,直奔張遼軍截流之處。稍後,梁綱另領一軍,從西門出發,一路不打火把,偃旗息鼓,也朝同一地方而去。
樂就大軍,到達了張遼軍截流之處,隻見岸邊燈火通明,許多軍士,肩挑背扛,擔了泥石,倒入河中,河中已打好許多木樁,用竹篾編成長條,順著木樁插入河中,已攔住了泥石若幹。隱隱可見,一條堤壩初見成效。
樂就見張遼軍全無防備,哈哈大笑,道:“張文遠徒有虛名,不過如此罷了!”說完,揮軍殺向正在緊張施工的張遼軍。
正在幹活兒的張遼軍,見樂就引軍殺來,忙丟下手中的工具,一溜煙地往北而去。
樂就哪裏肯放過張遼軍?忙引兵追擊,轉過一個山坳,一聲炮響,隻見一將,手提一柄厚重陰沉的大刀。大聲疾唿:“敵將留名,雁門張文遠在此,等候多時!”
言罷,率領一軍,朝樂就殺來。
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樂就也是一員猛將,自負一身水陸功夫。隨袁術征戰天下,走南闖北,立功無數。這也是他雖然失了淮河防線,卻未被重罰的原因。
樂就一夾戰馬,揮舞手中銀槍,大唿:“揚州樂就,前來討教。”嘴上雖說得謙遜,但手中銀槍,卻直刺張遼脖頸,狠辣異常。
但張遼是何許人也?年少成名,初時鎮守雁門關,常年與異族交戰。獲得戰陣經驗無數。後跟隨天下第一的名將呂布呂奉先,會過無數天下英雄。豈會被樂就區區一槍給刺到。
“雕蟲小技,也敢賣弄?”張遼不屑一顧,隻隨手輕揮大刀,厚重的刀背砸向樂就的槍尖。
“哐啷”一聲,樂就的槍尖便轉了一個角度,擦著張遼的肩膀滑了開去。
張遼看到壽春城的城牆,倒吸了一口涼氣。整個壽春城,不光是城牆加高了二丈,便是護城河,也寬達百米。守城物資,更是堆積如山。
張遼征戰半生,從未見過如此堅城。先不說攻城了,便是填平那寬達百米的護城河,便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和守城之將換個身份,別說一年半載了,就是守個三五載,張遼也有十足的信心。
張遼不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袁術苦心經營的壽春城,在絕對的優勢兵力的諸路大軍的圍攻之下,壽春城屹立不倒,害得曹軍幾乎斷糧,逼得曹操隻好殺了分糧官,妄稱糧草充裕,才穩住了軍心。
看著張遼緊皺的眉頭,身旁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波瀾不驚。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張遼暗暗稱奇,問道:“孔明似乎胸有成竹,可有妙計教吾?”
諸葛亮淡淡一笑,道:“有元龍軍師在此,孔明哪敢說什麽成竹在胸?不過,亮有個建議,聽聞揚州精銳主力,也大部調住南,西兩線戰場。吾軍不妨先紮下兩座堅寨,互為犄角,再派一支人馬,掃蕩九江郡其它縣城即可,另一方麵,也為大軍籌集糧草,免得大軍因缺糧而退軍。
袁術匹夫,對吾新漢軍,早已聞風喪膽了。正所謂,天予吾新漢,不取之豈不是辜負上天的美意。另修書一封,告之主公,待主公大軍掃蕩完其它郡縣。再合圍壽春不遲。”
陳登在旁聽了,也撫掌大笑:“好一個孔明,一句天予不取,必受其咎。都說江南富足,袁術雖把各縣糧草大部分運迴了壽春,但民間想必仍可以籌集糧草無數。
若袁術聞之,豈不是腸子都要悔青了。”
說完,朝張遼拱手一禮,道:“張將軍,攻城吾不敢多作置評,但區區一個護城河,倒是難不到吾。”
說完,附在張遼耳邊,說如此如此,護城河便不足懼也。
張遼聽後,哈哈大笑,道:“就依兩位軍師之計,先紮堅營,待機破敵罷!”
一聲令下,除張鄰引5000鐵騎護衛之外,三軍齊動,方圓數十裏之參天巨樹可就遭了殃。
有營造大師陳元龍的指揮,不出十日,壽春城十裏外的東北兩麵,便豎起了兩座堅寨。
袁術聞報,將信將疑。領眾將至東城樓一觀,見兩座堅寨拔地而起。箭樓圍牆,望角垛口,無一缺少。且深合兵家之道。張遼軍軍容齊整,進退有度。征戰半生的袁術也暗暗心驚,新漢軍雄甲天下,果然是所言非虛。
見袁術眉頭緊鎖,剛失了淮河防線,一門心思想將功補過的樂就跳了出來,大聲請命:“主公匆憂,給我精兵,待吾前去殺殺新漢軍威風。若是戰事順利,吾乘勢攻入其寨中,一把火燒了張遼的大寨!”
話音末落,袁胤立刻上前道:“主公不可,新漢軍兵強將勇,張遼軍更是身經百戰,橫行天下,難逢敵手。一旦慘敗,便會傷了吾軍的守城士氣。
吾軍現在糧草充足,守城士卒更是不缺,隻消謹守城池,避其鋒芒。待其糧盡退兵,乘勢破之可也。”
樂就聽了火冒三丈,叫道:“主公,袁胤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動搖軍心,可斬之!敵軍逼上門來,一戰不打,會令軍心不穩!”
袁術緊盯著張遼大寨,憑經驗知道現在攻寨,恐怕討不了好。故右手一揮,止住樂就的話:“樂將軍勇氣可嘉,但敵軍剛至,鋒銳未失。不可浪戰。
待時日稍長,彼困頓於仲家國堅城之下,糧草不濟,食不果腹,再擇機破敵不遲。”
眾人聽了,皆稱陛下英明。樂就也隻好悻悻地退了下來。
張遼大軍,修好營寨之後,並未停下來修整,而是依陳登之計,在離城二十裏處一流經壽春城護城河的河道邊,大興土木,晝夜交替,看似準備截斷護城河之水源。
袁術聽說張遼軍準備截斷護城河水源,大驚失色。樂就拍案而起,又請率士兵出擊,殺散準備截斷河流的張遼軍。袁術沉吟半晌,允許了。袁胤又獻了一計,派梁綱領軍人,從另一個城門悄悄出城。若敵軍伏擊樂就軍,就與樂就軍前後夾擊,大破敵軍。
袁術連連稱妙。吩咐樂就,梁綱二人,依袁胤之計行事。
傍晚,樂就大軍,從東門出發,直奔張遼軍截流之處。稍後,梁綱另領一軍,從西門出發,一路不打火把,偃旗息鼓,也朝同一地方而去。
樂就大軍,到達了張遼軍截流之處,隻見岸邊燈火通明,許多軍士,肩挑背扛,擔了泥石,倒入河中,河中已打好許多木樁,用竹篾編成長條,順著木樁插入河中,已攔住了泥石若幹。隱隱可見,一條堤壩初見成效。
樂就見張遼軍全無防備,哈哈大笑,道:“張文遠徒有虛名,不過如此罷了!”說完,揮軍殺向正在緊張施工的張遼軍。
正在幹活兒的張遼軍,見樂就引軍殺來,忙丟下手中的工具,一溜煙地往北而去。
樂就哪裏肯放過張遼軍?忙引兵追擊,轉過一個山坳,一聲炮響,隻見一將,手提一柄厚重陰沉的大刀。大聲疾唿:“敵將留名,雁門張文遠在此,等候多時!”
言罷,率領一軍,朝樂就殺來。
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樂就也是一員猛將,自負一身水陸功夫。隨袁術征戰天下,走南闖北,立功無數。這也是他雖然失了淮河防線,卻未被重罰的原因。
樂就一夾戰馬,揮舞手中銀槍,大唿:“揚州樂就,前來討教。”嘴上雖說得謙遜,但手中銀槍,卻直刺張遼脖頸,狠辣異常。
但張遼是何許人也?年少成名,初時鎮守雁門關,常年與異族交戰。獲得戰陣經驗無數。後跟隨天下第一的名將呂布呂奉先,會過無數天下英雄。豈會被樂就區區一槍給刺到。
“雕蟲小技,也敢賣弄?”張遼不屑一顧,隻隨手輕揮大刀,厚重的刀背砸向樂就的槍尖。
“哐啷”一聲,樂就的槍尖便轉了一個角度,擦著張遼的肩膀滑了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