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城之所以被稱為天下少有的堅城,有一多半的原因在於護城河的寬度和深度。深達二丈,寬達裏許的護城河,別說用土填平了,就連要在其間填出幾條數米寬的人行道,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所以作為攻城主帥的張遼壓根兒就沒有采取填土的辦法,而是仗著人力充足,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製作大量的攻城器械。而其中,作為副軍師的陳登,也充分發揮了在營造方麵的天賦,因地製宜,製作了大量的可以拚接的木闌,木橋,及積木式的攻城梯。
按照沮授的計謀,首先要把井闌架設在離城牆不遠的地方,才能利用弓箭,居高臨下,對壽春城的城牆形成遠距離火力的壓製。
算算距離,剛好要把井闌架設到護城河靠近城牆的一邊上。問題是,要把組裝好的巨大井闌從護城河的一邊推至靠近城牆的另一邊,單靠人力,幾乎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副軍師陳登雖然截斷了護城河的水源,但護城河裏依然有少量的積水和深達半米的淤泥。巨大的井闌四個腳裝的滾動的輪子,一旦陷入淤泥中,幾乎是寸步難行。
有聰明的士卒提出先把護城河裏的淤泥鏟掉,再填以硬土,碎石。但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陶響又嚴令十日之內,必須攻下壽春。所以這個辦法也被否定了。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沮授卻令人抬來數十條打魚的小船,該船又名走舸,船身小而狹長。是江南地區活躍於大江小河中的最小的船。
沮授又令人去掉井闌上的四個輪子,並把井闌的四隻腳放在兩條走舸上固定。相對於輪子,巨大的井闌好像一個巨人,穿了一雙巨大的“走舸”鞋。站立得更加穩固。
更加絕妙的是,巨大的井闌穿上巨大的“走舸”鞋之後,在淤泥裏移動就方便多了,三五個壯漢便可推動。
經過半日的改造,在壽春城內外數以十萬雙計的眼睛注視下,一座座井闌就這樣被推到了離壽春城城牆不遠的護城河邊。
壽春城的守城士卒不是沒想過破壞,比如用火箭燒毀井闌,但陳登早就在井闌三麵,覆蓋了薄鐵皮,普通的弓箭根本就射不穿。嚐試多次無效之後,隻好眼睜睜地看著一座座的井闌向壽春城,東西兩邊的城牆靠近。
張遼又令把可以拚接的木橋,一段段地開始在護城河上拚接。經過一晚上的辛勞,終於在壽春城東西兩邊搭起了十數條木橋。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新漢大軍進攻的鑼鼓便敲響了。
守城士卒還沒來得及吃飯,便被各自的將領帶上城頭。
攻城的士卒舉著長梯,迅速地從護城河上的木橋上通過,靠近城牆,守城將軍一見,忙下令萬箭齊發,射向攻城的士卒。
井闌上的弓箭手,也趕緊射出手中的弓箭,對城頭進行壓製。但畢竟人少,很快就被城頭的弓箭手壓製得抬不起頭來。
雖然早有準備,攻城的士卒也配置了人手一個的木製圓盾,但仍然有不少的士卒被射翻在地,發出了陣陣慘唿聲。
騎在踏雪馬上的陶響,麵沉似水,古井無波,但巨大的手掌卻把馬僵繩握得緊緊的,似要捏斷它。身旁的“陶”字大旗獵獵作響。
雖然行軍多年,手刃敵軍不知凡幾,但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匆匆地離去,陶響心裏也難受之極。但為了讓更多人能活下來,隻有讓少數人去犧牲。自然界的任何物種延續都不例外。
終於有人架起了長梯,關開始迅速向上攀爬。
“擂石,滾木,統統給老子砸”,守城將領也是發了狠,大聲疾唿道。
刹那間,從牆頭拋下無數的滾木,巨石。把剛剛搭上城牆的攻城梯盡數砸斷,城牆下,鮮血四濺,慘叫連連。
張遼騎著一匹棗紅馬,像一尊石刻般麵無表情,紋絲不動。許久之後,才大喝一聲:“再上”。
第二隊攻城的士卒,又舉起了攻城梯,向城牆衝去。
守城的士卒又如法炮製,先以弓箭射殺攻城士卒,又扔出不少滾木擂石。砸死砸傷無數的攻城士卒。
但百密難免一疏,終於,一個長梯上,一個身手敏捷,身著厚甲的猛士跨上了城牆。手中的厚背大刀,看也不看,先來一個勢大力沉的橫掃。
一名守城士卒,正欲舉刀砍殺,卻被那猛士先一刀斬為兩截。趁敵軍正驚訝時,隻見那猛士跳上城頭,迅速砍殺了一丈見方的所有敵人,身後的攻城士卒,也源源不斷地跳上了城頭,一時間,城頭殺聲震天。
恰在這時,一陣清脆的哨聲響起。井闌上的士卒,迅速放下手中的弓箭,轉身抱起一罐罐黑乎乎的東西,砸向東西兩麵的城牆。不過片時,東西兩麵城牆上都布滿了一層像油一樣的黑乎乎的東西。
守城的將軍,見敵軍攻上了城頭,心中焦急,手持一柄大斧,率領親衛,殺向攻上城牆的猛士。
“留下頭來!”守城將領頗有幾分武勇,一斧向猛士砸去。猛士正欲發力,舉起厚背大刀硬扛敵將一斧,卻不料腳下沾滿濕滑的液體,一個打滑,身形一歪,雖然頭部躲開了巨斧,肩膀卻沒躲開。被巨斧一斧,齊肩砍下一條臂膀。
“啊。”壯士斷臂,發出一聲慘叫,正在這時,己方陣地上響起一陣陣鳴金聲。壯士又大一聲,一腳踹開敵將,轉身跨過垛口,跳下城去。攻到城上的士卒,也有樣學樣,轉身跳下城去。
“射”一聲令下。井闌上射出無數支火箭,“撲撲撲”地奔向城頭。
“哄”的一聲巨響,東西兩麵城牆同時火起。火借風勢,很快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守城將領目瞪口呆,沉默半晌才大聲一聲:“大家快散開,離開城牆。”
說罷,忙倒提巨斧,三步並著兩步,從城頭跳入城中。
普通的士卒反應卻沒有這麽快了。很快,整個東西兩麵城牆,都被熊熊燃燒的大火吞噬了。包括城門樓也陷入了火海。
城牆上。一個個守城士卒變成了一個火人,大聲疾唿道:“救命啊!”但火光熊熊,城中其它守軍哪敢靠近?
所以作為攻城主帥的張遼壓根兒就沒有采取填土的辦法,而是仗著人力充足,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製作大量的攻城器械。而其中,作為副軍師的陳登,也充分發揮了在營造方麵的天賦,因地製宜,製作了大量的可以拚接的木闌,木橋,及積木式的攻城梯。
按照沮授的計謀,首先要把井闌架設在離城牆不遠的地方,才能利用弓箭,居高臨下,對壽春城的城牆形成遠距離火力的壓製。
算算距離,剛好要把井闌架設到護城河靠近城牆的一邊上。問題是,要把組裝好的巨大井闌從護城河的一邊推至靠近城牆的另一邊,單靠人力,幾乎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副軍師陳登雖然截斷了護城河的水源,但護城河裏依然有少量的積水和深達半米的淤泥。巨大的井闌四個腳裝的滾動的輪子,一旦陷入淤泥中,幾乎是寸步難行。
有聰明的士卒提出先把護城河裏的淤泥鏟掉,再填以硬土,碎石。但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陶響又嚴令十日之內,必須攻下壽春。所以這個辦法也被否定了。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沮授卻令人抬來數十條打魚的小船,該船又名走舸,船身小而狹長。是江南地區活躍於大江小河中的最小的船。
沮授又令人去掉井闌上的四個輪子,並把井闌的四隻腳放在兩條走舸上固定。相對於輪子,巨大的井闌好像一個巨人,穿了一雙巨大的“走舸”鞋。站立得更加穩固。
更加絕妙的是,巨大的井闌穿上巨大的“走舸”鞋之後,在淤泥裏移動就方便多了,三五個壯漢便可推動。
經過半日的改造,在壽春城內外數以十萬雙計的眼睛注視下,一座座井闌就這樣被推到了離壽春城城牆不遠的護城河邊。
壽春城的守城士卒不是沒想過破壞,比如用火箭燒毀井闌,但陳登早就在井闌三麵,覆蓋了薄鐵皮,普通的弓箭根本就射不穿。嚐試多次無效之後,隻好眼睜睜地看著一座座的井闌向壽春城,東西兩邊的城牆靠近。
張遼又令把可以拚接的木橋,一段段地開始在護城河上拚接。經過一晚上的辛勞,終於在壽春城東西兩邊搭起了十數條木橋。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新漢大軍進攻的鑼鼓便敲響了。
守城士卒還沒來得及吃飯,便被各自的將領帶上城頭。
攻城的士卒舉著長梯,迅速地從護城河上的木橋上通過,靠近城牆,守城將軍一見,忙下令萬箭齊發,射向攻城的士卒。
井闌上的弓箭手,也趕緊射出手中的弓箭,對城頭進行壓製。但畢竟人少,很快就被城頭的弓箭手壓製得抬不起頭來。
雖然早有準備,攻城的士卒也配置了人手一個的木製圓盾,但仍然有不少的士卒被射翻在地,發出了陣陣慘唿聲。
騎在踏雪馬上的陶響,麵沉似水,古井無波,但巨大的手掌卻把馬僵繩握得緊緊的,似要捏斷它。身旁的“陶”字大旗獵獵作響。
雖然行軍多年,手刃敵軍不知凡幾,但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匆匆地離去,陶響心裏也難受之極。但為了讓更多人能活下來,隻有讓少數人去犧牲。自然界的任何物種延續都不例外。
終於有人架起了長梯,關開始迅速向上攀爬。
“擂石,滾木,統統給老子砸”,守城將領也是發了狠,大聲疾唿道。
刹那間,從牆頭拋下無數的滾木,巨石。把剛剛搭上城牆的攻城梯盡數砸斷,城牆下,鮮血四濺,慘叫連連。
張遼騎著一匹棗紅馬,像一尊石刻般麵無表情,紋絲不動。許久之後,才大喝一聲:“再上”。
第二隊攻城的士卒,又舉起了攻城梯,向城牆衝去。
守城的士卒又如法炮製,先以弓箭射殺攻城士卒,又扔出不少滾木擂石。砸死砸傷無數的攻城士卒。
但百密難免一疏,終於,一個長梯上,一個身手敏捷,身著厚甲的猛士跨上了城牆。手中的厚背大刀,看也不看,先來一個勢大力沉的橫掃。
一名守城士卒,正欲舉刀砍殺,卻被那猛士先一刀斬為兩截。趁敵軍正驚訝時,隻見那猛士跳上城頭,迅速砍殺了一丈見方的所有敵人,身後的攻城士卒,也源源不斷地跳上了城頭,一時間,城頭殺聲震天。
恰在這時,一陣清脆的哨聲響起。井闌上的士卒,迅速放下手中的弓箭,轉身抱起一罐罐黑乎乎的東西,砸向東西兩麵的城牆。不過片時,東西兩麵城牆上都布滿了一層像油一樣的黑乎乎的東西。
守城的將軍,見敵軍攻上了城頭,心中焦急,手持一柄大斧,率領親衛,殺向攻上城牆的猛士。
“留下頭來!”守城將領頗有幾分武勇,一斧向猛士砸去。猛士正欲發力,舉起厚背大刀硬扛敵將一斧,卻不料腳下沾滿濕滑的液體,一個打滑,身形一歪,雖然頭部躲開了巨斧,肩膀卻沒躲開。被巨斧一斧,齊肩砍下一條臂膀。
“啊。”壯士斷臂,發出一聲慘叫,正在這時,己方陣地上響起一陣陣鳴金聲。壯士又大一聲,一腳踹開敵將,轉身跨過垛口,跳下城去。攻到城上的士卒,也有樣學樣,轉身跳下城去。
“射”一聲令下。井闌上射出無數支火箭,“撲撲撲”地奔向城頭。
“哄”的一聲巨響,東西兩麵城牆同時火起。火借風勢,很快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守城將領目瞪口呆,沉默半晌才大聲一聲:“大家快散開,離開城牆。”
說罷,忙倒提巨斧,三步並著兩步,從城頭跳入城中。
普通的士卒反應卻沒有這麽快了。很快,整個東西兩麵城牆,都被熊熊燃燒的大火吞噬了。包括城門樓也陷入了火海。
城牆上。一個個守城士卒變成了一個火人,大聲疾唿道:“救命啊!”但火光熊熊,城中其它守軍哪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