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周瑜定計取青徐 曹洪曹植戰濮陽
“青徐二州?”
“那樣豈不是逼迫曹植與曹丕合兵一處?”魯肅道。
周瑜點頭道:“正是叫他們合兵一處!”
龐統問道:“公瑾,為何要讓他們合兵一處?”孫權也看向周瑜,心想這樣的仗不是越來越難打嗎?既然讓他們火拚,就讓他們火拚到底,為何又逼迫他們合兵呢?
“主公,子敬,士元,如果曹植要打洛陽,取代曹叡,或者曹叡打敗曹植守住洛陽,他們的人馬如果歸於一人統領,那就又迴到曹魏整體人馬數量上去了,歸根結底那些都是曹魏的人,我們又要去對抗接近五十萬人馬。曹植去取曹叡,必然青徐空虛,士元領兵拿下毫不費力。如果我們取了徐州,青州,曹植無路可退也。
曹叡聰明絕頂,曹植才高八鬥,兩人勢成水火,不管哪一方取勝,都會削弱曹魏實力,而我們占據青徐二州這樣的富庶地區,這才是這場仗的真正目標。如果我們帶兵去取洛陽,曹叡必調全國人馬勤王,一場惡戰在所難免。隻打青徐,則獲利最豐,曹叡也因去了曹植而不惡於我江東。”
“若洛陽被劉備取了去?”孫權道。
“他取不去。”龐統道:“如果諸葛亮攻破長安,長安人馬退往洛陽堅守,司馬師或者薑維勤王,都是把地盤留給我江東的好事,那時候就算劉備取了洛陽也沒用了,中原已盡在我手!對不對,公瑾?”龐統看向周瑜的眼光充滿了敬重和惺惺相惜。
“現在就剩一個問題了。”孫權道:“如何讓他們按著我們的心意走?”
“命司馬青去打司馬師。”周瑜朗聲道。
周瑜在建業又停留了幾個月,北麵就傳來消息,司馬青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在漁陽郡大敗司馬師,司馬師退守薊縣,司馬青繼而率兵圍困薊縣,司馬師急報洛陽,曹叡接信後速命薑維抽兵三萬馳援司馬師,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中間籌集糧草,調兵北上都要時間,薊縣岌岌可危,司馬師為報曹叡之恩情,枕戈待旦,竭力抵抗司馬青大軍,雙方兵馬一時僵持。
調兵命令下到薑維處,薑維也是異常為難,司馬師的能力他是知道的,之所以會敗的這樣迅速,一是兵力不如司馬青雄厚,司馬青人馬二十萬,司馬師隻有十餘萬,二是單兵素質不如司馬青,司馬青人馬幾乎都是北疆少數民族和江東新軍,稍加整頓,戰力兇悍,且騎兵多,司馬師與司馬青野戰必然吃虧,然而,一旦轉為防守城池,司馬青反而因為缺少攻城手段一時拿不下司馬師,但這也很難說,畢竟司馬青是周瑜一手帶出來的,詭計多端,一旦出現變故,司馬師軍隊被司馬青吃了,牆倒眾人推,曹魏就岌岌可危。
曹仁在一旁道:“伯約,朝廷有命,派兵還是不派兵?”
薑維歎口氣:“去吧,不去司馬師休矣。”
曹仁一跺腳:“沒想到我赫赫曹魏窘迫至此。”說完,直奔兗州調兵北上。
濮陽城外三十裏。
曹彰看著眼前的濮陽城,對曹植道:“三弟,拿下兗州之後,我們真的要打洛陽嗎?畢竟大哥已經死了。”
曹植冷冷道:“大哥雖死,其子尚在,如今勝利已在眼前,二哥,你我既已背上反叛之名,隻能走到底了。”
曹彰將黃胡須一推,一言不發帶領人馬直奔濮陽城。曹植看著曹彰的背影,心裏已經知道曹彰並不滿意自己的行為,但兩人早就在一條船上,也由不得他了。
兗州刺史王淩將桌子一拍叫道:“子孝剛把人馬帶走,曹植就來攻打,這也太不把兗州放在眼裏了!”
外甥令狐浚在一旁道:“舅父,如今兗州隻剩不到兩萬人馬,曹植可是來了八萬。如今泰山,濟北已失,我們獨守濮陽城,能夠抵擋曹植大軍嗎?”
“八萬又如何?我們大魏出了曹植這個叛逆,難道我們還能怕了他們不成?東郡還有兩萬主力,糧草也足備,跟他們耗個一年半載,讓他們不戰自亂。”
曹彰看著濮陽城,忽然想起自己父親曹操當時占據東郡時,自己剛剛記事,那時候曹家意氣風發,父親雖然地盤很少,但那時候夏侯惇,曹洪,曹仁,夏侯淵等都正當青年,大家爭相抱著自己玩耍,那時候多好啊。曹彰猛地一踹馬蹬,嘶喊道:“給我殺!”
曹植在後麵麵無表情的看著即將被攻占的濮陽城,還有城頭上那個硬朗的站著的王淩,身邊夏侯楙笑著對曹植道:“齊王,王淩這人我知道,是不識時務的,如果攻破城池,一定不能留。”
曹植眼神冰冷,沒有迴頭看夏侯楙,這樣的人在身邊,真是讓人討厭!
“報,曹真將軍急報!”
“講!”
“江東龐統率軍急襲徐州,如今下邳,琅琊,城陽已被攻陷,曹真被圍徐州城!”
“報!江東從蓬萊海上出兵攻占青州,如今已占領青州大部,臨淄已落入江東之手!”
曹植眉毛豎起眼睛瞪圓一把抓住報信軍卒叫道:“你說什麽?”
王雙忙抓住曹植道:“齊王,如今後方被江東偷襲,不如迴兵!”
曹植壓住胸膛即將噴出的鮮血:“江東小兒,居然偷襲我青徐,我與他們不共戴天!王雙將軍,馬上帶你本部人馬參與攻城,隻有拿下兗州才能穩定軍心,不要管曹真了,去救也來不及,等拿下兗州再迴兵相救!”
王雙也知道,現在這種情況隻得如此,立刻帶人馬衝了上去。
王淩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見曹植加緊攻城,與外甥令狐浚二人拚命守城,雙方都是損失慘重。
薑維接到王淩的求救,馬上派曹洪帶兩萬人馬馳援東郡,曹洪剛到東郡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與夏侯楙見麵,曹洪見到夏侯楙,大罵夏侯楙反叛,夏侯楙料敵不過曹洪,隻得退後,曹彰替過夏侯楙,曹彰見曹洪道:“叔父,難道你也要與我交戰嗎?”
“子文,你我本是一家,為什麽要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叔父,是大哥曹丕數窮於三弟!”
“不要說了!現在是曹叡當皇帝,你還維護曹植做什麽?你真的糊塗了嗎?”
“叔父,如今你看看,除了曹叡,這天下哪裏還能容得曹家人?不都是司馬家的天下了嗎?”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幫助曹叡,難道曹家隨你父皇創立的天下還要被外姓奪了去不成?”
“哼,我曹植也姓曹,叔父不如與我一起,奪了大魏,不也一樣!”曹植縱馬來到。
“曹子建,你個混蛋,以一己私欲,攪亂整個大魏!你死了以後都進不得曹家祖墳!”
“不要說了!”曹植暴怒,“我在蓬萊病的要死,奄奄一息的時候,曹家的大魏在哪裏!現在我反了,你們怕了,又來勸我改邪歸正,我何時想要造反了著?我在蓬萊得時候,就算有人給我一口吃的,一口喝的,讓我有間暖屋居住,我都會感恩戴德,天天反省自己,何來今日之事!如今我沒有時間反省自己了,留下功過讓後人評說去吧!給我殺!”
王雙掄刀向曹洪殺來,雙方人馬戰在一處,城上王淩見有援軍來到,命令狐浚率五千人馬守住城池,率軍衝出東郡向曹彰人馬殺來,曹洪見急切不能取勝,隻得與王淩合兵退迴東郡。
曹植下令再攻東郡,被曹彰攔住:“三弟,不能再打了,如今東郡四萬人馬,我軍雖眾,但糧草不足,不如暫時退兵!”
“二哥,青州徐州被江東偷襲了!”
“你說什麽!”曹彰叫道,“那子丹怎樣了?”
“子丹被圍徐州城,我以為拿下東郡權當落身之處,如今退無可退,隻得死戰東郡!”
“不行,”曹彰道,“如果這樣,薑維再發援軍,或者子孝迴兵,亦或龐統分兵來,我們必將全軍覆沒。”他曾為統帥,問題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
曹植仰天長歎:“難道我曹子建命該如此,天絕於我嗎?”
“報,有江東來使求見!”
“殺了!不見!”曹植道。
“慢著!”曹彰攔住。
“二哥,你這是幹什麽?江東偷襲我們青徐,將我等逼至絕境,難道還有什麽可談?”
“三弟,你和我比誰的火氣大?”
“二哥這是何意?”
“三弟,如今我們已瀕臨絕境,進無可進,退無可退,難道就困死在這裏嗎?江東現在來,會不會是有意勸降我們?”
“二哥要降江東?”曹植眼睛瞪了起來。“二哥要降便降,我寧死不降!”
“好吧,既然如此,隨你去吧!”
王雙見哥倆吵了起來,來到曹植麵前道:“齊王,不如我們暫退任城,再做打算,江東使者,不見也不能殺,這不是斷了自己後路,授人以柄。”
曹植點頭道:“王雙將軍說的對,就說我不見,讓他們迴去吧,曹植絕不降江東。”
說完,抽出腰中長劍道:“我要親自攻城!”
這是一場慘烈的自殺式的戰鬥,在曹植帶領下,齊王軍隊向潮水一樣撲向濮陽城,數次殺到城頭,又數次被打退,曹植渾身鮮血,在城下大罵,看著身後的人馬,曹彰將曹植戰馬拉住,對曹植吼道:“三弟,如今任城還在,你快隨我去任城暫歇。”
“不!我不要退,我要親手埋葬曹丕的王朝!”說完,再一次發起衝鋒。
濮陽城上,曹洪第一次見到文質彬彬的曹植像發瘋的猛虎一樣,一次次率人馬往上進攻,曹彰王雙隻得分兵從另外兩個方向進攻,曹洪對王淩道:“彥雲,你守住城池,我出城去活捉那曹子建!”
“將軍不必去,曹植糧草無以為繼,我們隻要守住他就必死無疑!”
“可是我們損失太大,這樣下去,沒等他糧草耗盡,我們的城池就被攻破了。”
“不會,他們人馬很快就頂不住了,不信你看,後麵曹植的人馬已經軍無戰意,將軍不如命人將俘虜的敵軍放迴,讓他們動搖曹植軍心。”
“彥雲說的有理。”
於是曹洪命人將俘獲的曹植俘虜帶過來,給他們吃喝。
曹洪和顏悅色對俘虜道:“你們這裏誰是原來鄢陵侯屬下啊?”
有幾個曹彰手下拱手道:“曹洪將軍,我們幾個是。”
“你們是被迫無奈才不得已追隨曹植,這怪不得你們,今天我放你們迴去,不要再來攻城了,都是大魏兒郎,何苦以死相拚呢。”
“多謝曹洪將軍。”幾個俘虜感激不盡,被曹洪放了。
這些俘虜迴到軍中,對身邊人言說曹洪的話語,眾人無不感同身受,雖然曹植的身世很讓人同情,但這是曹家的家務事,我們這些當兵的沒有招誰惹誰,還要為了曹植報仇戰死沙場,有什麽意思?軍中於是軍心更加散亂。
曹彰這幾日心煩意亂,在巡營時偶然聽到這些談話,連忙將這些軍校抓來審問,問過以後,將散播謠言的人綁起來要斬首,正要行刑正好王雙帶著秦良來找曹彰,見此情景忙問為何,幾個俘虜哭訴著把前麵的事情說了。王雙命人先別下手,拉著曹彰進入營帳道:“鄢陵侯,前者我們是中了曹植計策,迫不得已最後才降的鄢陵侯,難道您是真的心甘情願服侍曹植嗎?”
曹彰默然不語,一開始自己肯定是拒絕的,從什麽時候開始自己從迫不得已到心甘情願呢?好像也沒有,隻是當時形勢就是那樣,多少次夢中都是迷茫的。現在看來,自己好像從來沒有真正忠心服侍曹植。
“曹植已經完了,難道鄢陵侯還要給他陪葬嗎?”
曹彰道:“難道你讓我投降江東?”
“不不不,當然不能投江東,我們隻能投降皇帝曹叡啊。”
“那怎麽可能,我們是反叛,迴去也是一死,還不如拚一把。”
“不會的,皇帝曹叡聰明仁義,有武皇帝之風,如今雖然有司馬家掌控兵權,但鄢陵侯是率人馬投奔,他在如今困境之下,一定會不計前嫌,欣然接納我等。”
“你說的也對,那我們還怎樣做?”
“殺曹植屬於不義,我們不如派人和曹洪聯絡,曹洪乃三世老臣,一定能夠做主。”
“就依將軍的辦。”
當夜寫了信,找了貼心小卒,連夜送到濮陽城下。
“青徐二州?”
“那樣豈不是逼迫曹植與曹丕合兵一處?”魯肅道。
周瑜點頭道:“正是叫他們合兵一處!”
龐統問道:“公瑾,為何要讓他們合兵一處?”孫權也看向周瑜,心想這樣的仗不是越來越難打嗎?既然讓他們火拚,就讓他們火拚到底,為何又逼迫他們合兵呢?
“主公,子敬,士元,如果曹植要打洛陽,取代曹叡,或者曹叡打敗曹植守住洛陽,他們的人馬如果歸於一人統領,那就又迴到曹魏整體人馬數量上去了,歸根結底那些都是曹魏的人,我們又要去對抗接近五十萬人馬。曹植去取曹叡,必然青徐空虛,士元領兵拿下毫不費力。如果我們取了徐州,青州,曹植無路可退也。
曹叡聰明絕頂,曹植才高八鬥,兩人勢成水火,不管哪一方取勝,都會削弱曹魏實力,而我們占據青徐二州這樣的富庶地區,這才是這場仗的真正目標。如果我們帶兵去取洛陽,曹叡必調全國人馬勤王,一場惡戰在所難免。隻打青徐,則獲利最豐,曹叡也因去了曹植而不惡於我江東。”
“若洛陽被劉備取了去?”孫權道。
“他取不去。”龐統道:“如果諸葛亮攻破長安,長安人馬退往洛陽堅守,司馬師或者薑維勤王,都是把地盤留給我江東的好事,那時候就算劉備取了洛陽也沒用了,中原已盡在我手!對不對,公瑾?”龐統看向周瑜的眼光充滿了敬重和惺惺相惜。
“現在就剩一個問題了。”孫權道:“如何讓他們按著我們的心意走?”
“命司馬青去打司馬師。”周瑜朗聲道。
周瑜在建業又停留了幾個月,北麵就傳來消息,司馬青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在漁陽郡大敗司馬師,司馬師退守薊縣,司馬青繼而率兵圍困薊縣,司馬師急報洛陽,曹叡接信後速命薑維抽兵三萬馳援司馬師,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中間籌集糧草,調兵北上都要時間,薊縣岌岌可危,司馬師為報曹叡之恩情,枕戈待旦,竭力抵抗司馬青大軍,雙方兵馬一時僵持。
調兵命令下到薑維處,薑維也是異常為難,司馬師的能力他是知道的,之所以會敗的這樣迅速,一是兵力不如司馬青雄厚,司馬青人馬二十萬,司馬師隻有十餘萬,二是單兵素質不如司馬青,司馬青人馬幾乎都是北疆少數民族和江東新軍,稍加整頓,戰力兇悍,且騎兵多,司馬師與司馬青野戰必然吃虧,然而,一旦轉為防守城池,司馬青反而因為缺少攻城手段一時拿不下司馬師,但這也很難說,畢竟司馬青是周瑜一手帶出來的,詭計多端,一旦出現變故,司馬師軍隊被司馬青吃了,牆倒眾人推,曹魏就岌岌可危。
曹仁在一旁道:“伯約,朝廷有命,派兵還是不派兵?”
薑維歎口氣:“去吧,不去司馬師休矣。”
曹仁一跺腳:“沒想到我赫赫曹魏窘迫至此。”說完,直奔兗州調兵北上。
濮陽城外三十裏。
曹彰看著眼前的濮陽城,對曹植道:“三弟,拿下兗州之後,我們真的要打洛陽嗎?畢竟大哥已經死了。”
曹植冷冷道:“大哥雖死,其子尚在,如今勝利已在眼前,二哥,你我既已背上反叛之名,隻能走到底了。”
曹彰將黃胡須一推,一言不發帶領人馬直奔濮陽城。曹植看著曹彰的背影,心裏已經知道曹彰並不滿意自己的行為,但兩人早就在一條船上,也由不得他了。
兗州刺史王淩將桌子一拍叫道:“子孝剛把人馬帶走,曹植就來攻打,這也太不把兗州放在眼裏了!”
外甥令狐浚在一旁道:“舅父,如今兗州隻剩不到兩萬人馬,曹植可是來了八萬。如今泰山,濟北已失,我們獨守濮陽城,能夠抵擋曹植大軍嗎?”
“八萬又如何?我們大魏出了曹植這個叛逆,難道我們還能怕了他們不成?東郡還有兩萬主力,糧草也足備,跟他們耗個一年半載,讓他們不戰自亂。”
曹彰看著濮陽城,忽然想起自己父親曹操當時占據東郡時,自己剛剛記事,那時候曹家意氣風發,父親雖然地盤很少,但那時候夏侯惇,曹洪,曹仁,夏侯淵等都正當青年,大家爭相抱著自己玩耍,那時候多好啊。曹彰猛地一踹馬蹬,嘶喊道:“給我殺!”
曹植在後麵麵無表情的看著即將被攻占的濮陽城,還有城頭上那個硬朗的站著的王淩,身邊夏侯楙笑著對曹植道:“齊王,王淩這人我知道,是不識時務的,如果攻破城池,一定不能留。”
曹植眼神冰冷,沒有迴頭看夏侯楙,這樣的人在身邊,真是讓人討厭!
“報,曹真將軍急報!”
“講!”
“江東龐統率軍急襲徐州,如今下邳,琅琊,城陽已被攻陷,曹真被圍徐州城!”
“報!江東從蓬萊海上出兵攻占青州,如今已占領青州大部,臨淄已落入江東之手!”
曹植眉毛豎起眼睛瞪圓一把抓住報信軍卒叫道:“你說什麽?”
王雙忙抓住曹植道:“齊王,如今後方被江東偷襲,不如迴兵!”
曹植壓住胸膛即將噴出的鮮血:“江東小兒,居然偷襲我青徐,我與他們不共戴天!王雙將軍,馬上帶你本部人馬參與攻城,隻有拿下兗州才能穩定軍心,不要管曹真了,去救也來不及,等拿下兗州再迴兵相救!”
王雙也知道,現在這種情況隻得如此,立刻帶人馬衝了上去。
王淩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見曹植加緊攻城,與外甥令狐浚二人拚命守城,雙方都是損失慘重。
薑維接到王淩的求救,馬上派曹洪帶兩萬人馬馳援東郡,曹洪剛到東郡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與夏侯楙見麵,曹洪見到夏侯楙,大罵夏侯楙反叛,夏侯楙料敵不過曹洪,隻得退後,曹彰替過夏侯楙,曹彰見曹洪道:“叔父,難道你也要與我交戰嗎?”
“子文,你我本是一家,為什麽要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叔父,是大哥曹丕數窮於三弟!”
“不要說了!現在是曹叡當皇帝,你還維護曹植做什麽?你真的糊塗了嗎?”
“叔父,如今你看看,除了曹叡,這天下哪裏還能容得曹家人?不都是司馬家的天下了嗎?”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幫助曹叡,難道曹家隨你父皇創立的天下還要被外姓奪了去不成?”
“哼,我曹植也姓曹,叔父不如與我一起,奪了大魏,不也一樣!”曹植縱馬來到。
“曹子建,你個混蛋,以一己私欲,攪亂整個大魏!你死了以後都進不得曹家祖墳!”
“不要說了!”曹植暴怒,“我在蓬萊病的要死,奄奄一息的時候,曹家的大魏在哪裏!現在我反了,你們怕了,又來勸我改邪歸正,我何時想要造反了著?我在蓬萊得時候,就算有人給我一口吃的,一口喝的,讓我有間暖屋居住,我都會感恩戴德,天天反省自己,何來今日之事!如今我沒有時間反省自己了,留下功過讓後人評說去吧!給我殺!”
王雙掄刀向曹洪殺來,雙方人馬戰在一處,城上王淩見有援軍來到,命令狐浚率五千人馬守住城池,率軍衝出東郡向曹彰人馬殺來,曹洪見急切不能取勝,隻得與王淩合兵退迴東郡。
曹植下令再攻東郡,被曹彰攔住:“三弟,不能再打了,如今東郡四萬人馬,我軍雖眾,但糧草不足,不如暫時退兵!”
“二哥,青州徐州被江東偷襲了!”
“你說什麽!”曹彰叫道,“那子丹怎樣了?”
“子丹被圍徐州城,我以為拿下東郡權當落身之處,如今退無可退,隻得死戰東郡!”
“不行,”曹彰道,“如果這樣,薑維再發援軍,或者子孝迴兵,亦或龐統分兵來,我們必將全軍覆沒。”他曾為統帥,問題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
曹植仰天長歎:“難道我曹子建命該如此,天絕於我嗎?”
“報,有江東來使求見!”
“殺了!不見!”曹植道。
“慢著!”曹彰攔住。
“二哥,你這是幹什麽?江東偷襲我們青徐,將我等逼至絕境,難道還有什麽可談?”
“三弟,你和我比誰的火氣大?”
“二哥這是何意?”
“三弟,如今我們已瀕臨絕境,進無可進,退無可退,難道就困死在這裏嗎?江東現在來,會不會是有意勸降我們?”
“二哥要降江東?”曹植眼睛瞪了起來。“二哥要降便降,我寧死不降!”
“好吧,既然如此,隨你去吧!”
王雙見哥倆吵了起來,來到曹植麵前道:“齊王,不如我們暫退任城,再做打算,江東使者,不見也不能殺,這不是斷了自己後路,授人以柄。”
曹植點頭道:“王雙將軍說的對,就說我不見,讓他們迴去吧,曹植絕不降江東。”
說完,抽出腰中長劍道:“我要親自攻城!”
這是一場慘烈的自殺式的戰鬥,在曹植帶領下,齊王軍隊向潮水一樣撲向濮陽城,數次殺到城頭,又數次被打退,曹植渾身鮮血,在城下大罵,看著身後的人馬,曹彰將曹植戰馬拉住,對曹植吼道:“三弟,如今任城還在,你快隨我去任城暫歇。”
“不!我不要退,我要親手埋葬曹丕的王朝!”說完,再一次發起衝鋒。
濮陽城上,曹洪第一次見到文質彬彬的曹植像發瘋的猛虎一樣,一次次率人馬往上進攻,曹彰王雙隻得分兵從另外兩個方向進攻,曹洪對王淩道:“彥雲,你守住城池,我出城去活捉那曹子建!”
“將軍不必去,曹植糧草無以為繼,我們隻要守住他就必死無疑!”
“可是我們損失太大,這樣下去,沒等他糧草耗盡,我們的城池就被攻破了。”
“不會,他們人馬很快就頂不住了,不信你看,後麵曹植的人馬已經軍無戰意,將軍不如命人將俘虜的敵軍放迴,讓他們動搖曹植軍心。”
“彥雲說的有理。”
於是曹洪命人將俘獲的曹植俘虜帶過來,給他們吃喝。
曹洪和顏悅色對俘虜道:“你們這裏誰是原來鄢陵侯屬下啊?”
有幾個曹彰手下拱手道:“曹洪將軍,我們幾個是。”
“你們是被迫無奈才不得已追隨曹植,這怪不得你們,今天我放你們迴去,不要再來攻城了,都是大魏兒郎,何苦以死相拚呢。”
“多謝曹洪將軍。”幾個俘虜感激不盡,被曹洪放了。
這些俘虜迴到軍中,對身邊人言說曹洪的話語,眾人無不感同身受,雖然曹植的身世很讓人同情,但這是曹家的家務事,我們這些當兵的沒有招誰惹誰,還要為了曹植報仇戰死沙場,有什麽意思?軍中於是軍心更加散亂。
曹彰這幾日心煩意亂,在巡營時偶然聽到這些談話,連忙將這些軍校抓來審問,問過以後,將散播謠言的人綁起來要斬首,正要行刑正好王雙帶著秦良來找曹彰,見此情景忙問為何,幾個俘虜哭訴著把前麵的事情說了。王雙命人先別下手,拉著曹彰進入營帳道:“鄢陵侯,前者我們是中了曹植計策,迫不得已最後才降的鄢陵侯,難道您是真的心甘情願服侍曹植嗎?”
曹彰默然不語,一開始自己肯定是拒絕的,從什麽時候開始自己從迫不得已到心甘情願呢?好像也沒有,隻是當時形勢就是那樣,多少次夢中都是迷茫的。現在看來,自己好像從來沒有真正忠心服侍曹植。
“曹植已經完了,難道鄢陵侯還要給他陪葬嗎?”
曹彰道:“難道你讓我投降江東?”
“不不不,當然不能投江東,我們隻能投降皇帝曹叡啊。”
“那怎麽可能,我們是反叛,迴去也是一死,還不如拚一把。”
“不會的,皇帝曹叡聰明仁義,有武皇帝之風,如今雖然有司馬家掌控兵權,但鄢陵侯是率人馬投奔,他在如今困境之下,一定會不計前嫌,欣然接納我等。”
“你說的也對,那我們還怎樣做?”
“殺曹植屬於不義,我們不如派人和曹洪聯絡,曹洪乃三世老臣,一定能夠做主。”
“就依將軍的辦。”
當夜寫了信,找了貼心小卒,連夜送到濮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