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後,別苑
永熙帝在小月的精心照料下,身體已經完全恢複了健康。
二人商議好下次相見的期限與地點後,她便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趕迴乾國。
隻為趕上杜懷季的大婚與封後大典,她不想錯過弟弟人生中的這一重要時刻。
而另一邊,沈崇文得知永熙帝突然在別苑失蹤後,心急如焚。
如今敵在暗,他在明,一日不殺之便覺寢食難安。
他幾乎將大盛朝的帝都內外翻了個底朝天,卻依然毫無收獲。
就在他準備聽從麾下智囊團的建議,直接發布皇榜昭告天下舊君殯天。
以此徹底斷絕永熙帝複辟的可能時,誰料陡生變故。
皇榜還未張貼,那邊永熙帝已然率領大隊人馬,一路勢如破竹。
如入無人之境般直抵皇宮,最終順利衝進寢宮,這一切發生得太快。
此時的沈崇文正與美人恩愛,還未等他反應過來,冰冷的長劍已然抵在他的脖頸處。
隨著斂身的寒意傳來,沈崇文認命地閉上雙眼,口中吐出絕望的話語:
“我輸了……”
此刻,他深知大勢已去,一切都無力迴天。
永熙帝看著麵前這個過河拆橋的人,眼中滿是憤怒與恨意,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想當初,你登基之後,龍椅還沒坐熱呢,當即翻臉無情,絲毫不顧兄弟情誼。
命人將朕扔去西郊別苑等死,沒想到吧?朕不但沒死,身體還比以前好了很多!”
話語中,是壓抑已久的怨憤與重歸權力巔峰的暢快。
曾經的屈辱與磨難,此刻都化作對沈崇文的深深恨意,他要用行動奪迴本就屬於自己的一切。
“千算萬算,我沒想到你還能活著,那些人明明說,你已經隻剩下一口氣吊著了。為什麽你還能活!”
沈崇文雙眼通紅,情緒徹底失控,如困獸般大喊大叫,心中的不甘與震驚如洶湧的潮水般翻湧。
聽聞此言,永熙帝仰頭暢快地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禦書房內迴蕩,充滿了嘲諷與勝利的快意。
“是啊,朕命大沒死成,既然你如此不講仁義。
命令別苑的人不許給朕吃喝,也不許宮人照料潔身。
企圖讓朕像一條缺水的魚,慢慢的受盡折磨而死。
那朕偏偏不告訴你真相,讓你像個糊塗蟲一樣,終生都被蒙在鼓裏!”
永熙帝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花,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
往昔在別苑所遭受的非人待遇,那些孤獨、絕望與痛苦的日日夜夜,此刻都化作了對這個人滔天的恨意。
“朕不殺你,朕要將你囚在大牢,永不見天日!”
說罷,他猛地收起笑容,眼神冰冷如霜,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
他要讓這個所謂的兄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在暗無天日的大牢中,懺悔自己的罪孽,感受曾經施加在他身上的痛苦與絕望。
說罷,他大手一揮,示意左右將這個手下敗將拖走。
沈崇文如同一攤爛泥般,被侍衛們架著,眼神空洞,昔日的帝王威嚴已蕩然無存。
而永熙帝則重登帝位,重新站在了權力的巔峰,開啟大盛朝新的篇章。
……
小月在日夜兼程後,在迴到乾國的第二天,便迎來了杜懷季大婚的盛大日子。
隻見乾國王宮內外一片喜氣洋洋,處處張燈結彩。
大紅的燈籠在風中搖曳,仿佛也在為這喜事歡唿雀躍。
街道上,百姓們摩肩接踵,歡聲笑語迴蕩在每一個角落。
鞭炮聲劈裏啪啦地響個不停,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整個乾國都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中,仿佛一片歡樂的海洋。
大婚典禮上,一對新人並肩而立,杜懷季氣宇軒昂,英明神武。
而新娘則容貌秀麗,端莊大方,真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宛如一對金童玉女下凡,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
百姓們紛紛交口稱讚,為這樁美好的姻緣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小月的目光在人群中流轉,看到杜懷羨與妻子已經和好如初。
二人舉止親昵,眼神交匯間滿滿都是深情,如同神仙眷侶般卿卿我我,恩愛非常。
小月見狀,心中滿是欣慰,想來二人已經冰釋前嫌。
親人之間的和睦讓她感到無比溫暖,也為這場婚禮增添了更多的喜悅。
時光匆匆,轉眼已是三日後,小月想起自己與永熙帝的約定。
於是命人收拾行裝,準備踏上前往大盛朝的旅程。
臨別時,兩個弟弟策馬將她送至邊關才停下腳步。
杜懷季在身後大喊道:“月姐姐!要常迴家看看我們!”
小月緩緩地轉過身來,目光溫柔而又深情地望著那兩個站在不遠處的身影。
陽光灑落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幅溫馨卻又帶著淡淡離愁的畫麵。
兩人緊咬著嘴唇,努力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但眼眶中的淚水,卻早已不受控製地滾落下來,沿著他們剛毅俊秀的臉頰流淌而下。
杜懷羨緊緊地握著拳頭,似乎想要用這種方式壓抑住內心的不舍。
但微微顫抖的肩膀,還是出賣了他此刻的脆弱。
她一步一步地走向他們,每走一步都感覺腳下如同被鉛塊重重壓住一般沉重。
終於,她來到了弟弟們的麵前,伸出雙手輕輕地撫摸著他們的臉龐。
“你們要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中的妻子,尤其是懷季,定要當那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這是我給你們倆準備的,每瓶裏有十粒藥丸,留著保個平安。”
她聲音略微有些哽咽地說道,淚水也如決堤般湧出眼眶。
看著熟悉的小瓷瓶,杜懷季像一個孩子一樣,猛地撲進她的懷中,放聲大哭起來:
“月姐姐,可不可以不要走!弟弟實在舍不得你!”
杜懷羨見狀,也緊跟著抱住了她,哭聲此起彼伏。
一時間,三個人相擁而泣,那晶瑩的淚花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仿佛訴說著他們之間深厚的姐弟情誼以及即將分別的萬般不舍。
“懷季,懷羨,我必須要走,孩子們是大盛朝皇族的血脈,如今的大盛朝需要他們。
放心吧,以後咱們姐弟還會有相見的日子。望你們與弟妹白頭偕老,兒孫滿堂。”
“月姐姐……”
“……”
話別後,她帶著三個孩子,以及照料他們的乳母、嬤嬤和婢女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從乾國出發。
車隊緩緩前行,揚起一路塵土,仿佛在開啟一段全新的、充滿未知與希望的人生篇章。
小月一行車馬轔轔,緩緩前行。剛來到大盛朝帝都城外二十裏處。
便遠遠瞧見永熙帝派來的接應隊伍,旗幟飄揚間,雙方順利會合。
眾人稍作整頓,兩隊人馬便合而為一,朝著帝都浩浩蕩蕩進發。
順利抵達皇宮後,永熙帝與眾臣共同翻閱曆書,精心擇定了一個良辰吉日。
這一日,正好陽光明媚,天空湛藍清澈,如同藍色的寶石一般,仿佛也在為這莊重的時刻送上祥瑞。
吉時一到,永熙帝身著莊重華美的龍袍,神色肅穆,親自帶著三個孩子。
三胞胎雖尚年幼,卻也似能感受到這氛圍的嚴肅,乖乖地待在乳母的懷中。
他們一行來到祭天地的高台,香煙嫋嫋中,永熙帝虔誠地向天禱告:
感恩天地恩賜,祈求護佑大盛朝國運昌隆,庇佑三位皇子公主健康成長。
隨後,眾人又前往皇家宗廟,在祖先牌位前。
永熙帝帶著孩子們恭敬地行跪拜大禮,宣告新生命的到來與認祖歸宗。
禮成之後,三胞胎的名字正式被載入皇家玉牒,成為大盛朝皇室族譜中嶄新的一筆。
從此,他們在這皇家有了正統的身份,也肩負起了皇室的責任與使命。
而在百姓們的心裏,大盛朝的未來,似乎也因這三個新生命的加入,有了更多的希望。
……
最近的天氣十分怡人,天空依舊湛藍如洗,不見一絲雲彩。
耀眼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而下,卻並不令人覺得燥熱。
小月選了禦花園中的一處涼亭,靜坐納涼。微風輕拂,亭邊的花草搖曳生姿。
可她的目光卻落在手中一片枯黃的葉子上,不知不覺便出了神。
自從來到大盛朝,小月對尚書府的事格外留意。她打聽到沈崇禮依舊住在從前的府邸。
那位陳玉婉離世後,他竟一直沒有再續弦,至今仍是孑然一身。
想到這第三世姻緣的百年之約,期間早已男婚女嫁,曆經無數波折。
到如今,一切都已截然不同,曾經的人、事、情,皆如過眼雲煙,消散在歲月的長河裏。
她不禁思索,若僅僅是為了完成所謂的任務,便去強行招惹沈崇禮,實在是毫無意義。
這份姻緣在時光的洗禮下,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模樣,又何必再去強求?
就在她沉浸在唏噓感慨之中,悵然若失時,永熙帝踱步來到了禦花園。
他輕手輕腳,走到小月身邊,見她神情專注,竟絲毫未察覺自己的到來。
望著眼前這個絕美的側顏,眉眼之間似乎凝聚了一絲愁緒,於是忍不住關切地詢問道:
“月兒在想什麽呢?如此入神,就連朕來到你身邊都沒有察覺。”
突如其來的聲音把小月嚇了一跳,手中一鬆,那片黃葉就飄落在地。
“啊,沒,沒什麽,妾身參見皇上。”
她如夢初醒一般,手忙腳亂的起身行禮,試圖將方才那複雜的思緒藏於心底。
自從小月踏入大盛朝的宮闕,永熙帝便將她的點滴都放在心間。
每每對她關懷備至,嗬護有加,仿佛她是世間僅有的珍寶。
然而,皇帝心中明白,眼前這個女子已經心有所屬。
而那個人並不是自己,至於那個人究竟是誰,他無意深究細查。
做人,有時難得糊塗,尤其是像永熙帝這般如雄鷹般堅毅果敢的男人。
他這一生,在權力的旋渦中摸爬滾打,經曆過無數大風大浪的洗禮。
世間的諸多紛爭與繁華,在他眼中,早已如過眼雲煙,看得淡然。
如今,四海升平,再無需像往昔那般,為了開疆拓土或是保家衛國,拚死拚活地奔赴戰場。
在這太平盛世裏,他深知,不需要無事生非,為了兒女之情給自己徒增煩惱,虐心勞神。
更何況,小月於他而言,意義非凡。她曾三番兩次在生死邊緣將自己救迴,是實打實的救命恩人。
這份恩情,在永熙帝心中,重如千鈞。他所有的好感與情意。
並非出於一時的衝動或是占有欲,而是建立在深深的尊重之上。
他明白,真正的感情,絕非強取巧奪所能獲得,隻有尊重她的意願。
給予她足夠的自由與空間,才是對這份感情最好的珍視。
如此胸懷,不僅彰顯出他作為帝王的豁達與睿智。
更讓這份情誼如同美酒一般,在歲月的沉澱下,愈發顯得純粹而深厚。
禦花園裏繁花似錦,濃鬱的花香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仿佛為這片天地披上了一層浪漫的紗衣。
永熙帝靜靜地站在小月身旁,目光溫柔得如同春日裏最和煦的微風,他微微啟唇,輕聲說道:
“月兒,如果有了喜歡的人,一定要大大方方的告訴朕,無論對方是誰,朕都會同意給你們指婚。”
他的聲音很輕,卻如同重錘一般,敲在小月的心坎上。
話語裏滿是對心愛之人的疼惜,沒有絲毫帝王的威嚴與霸道。
有的隻是一個男人對心儀女子無私的愛與成全。
過去,永熙帝對她的喜歡,或多或少摻雜著對傾國容顏的欣賞。
那時她的美貌,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吸引著他的目光,讓他為之傾心。
然而,時光悄然流轉,在那些小月陪伴著度過的艱難時光裏。
在一次次生死之間的相互扶持中,他竟在不知不覺間動了真情。
這份感情,不再僅僅基於外表的吸引,而是深入靈魂的相知與牽掛。
他開始在意她的喜怒哀樂,關心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語。
此刻,他站在小月麵前,真心希望她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哪怕這份幸福不是由自己給予。
他也不知道具體從什麽時候開始,這份喜歡就轉變成了愛,也許是在別苑。
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時候,小月如從天而降的仙子般,救了奄奄一息的自己。
又或許是兩人在別苑朝夕相伴的時光太美好,那時的小月太溫柔……
他承認,曾經想過用皇帝的特權將心愛之人占為己有,並將她永遠留在身邊。
但他深知不能恩將仇報,不能讓她後悔救了自己。
即便已經知道她心有所屬,永熙帝仍然希望她餘生能夠開心到老,得償所願。
他的話,令小月微微一怔,隨即她輕輕“嗯”了一聲。
片刻後,她突然話鋒一轉,輕聲問道:“他如何了?”
盡管未指明“他”是誰,但永熙帝瞬間便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他神色平靜,直接迴應道:
“還活著,他畢竟是父皇的兒子,每日好吃好喝供著,也沒對他用刑。
朕已經將他打入大牢終生囚禁,若是你想見一見他,朕即刻命人去安排。”
他的語氣波瀾不驚,卻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對眼前之人的在意。
小月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猶豫去不去,最終,她還是緩緩搖了搖頭。
“不了,我與他此生再也沒有見麵的必要。”
她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一種曆經千帆後的決然與釋懷。
曾經的愛恨情仇,在時光與現實的衝刷下,已經漸漸淡去。
她深知有些人,隻是一個過客;有些事,終究隻能選擇放下。
此刻,她更願意向前看,迎接新的生活,而不是再被過往的糾葛羈絆,畫地為牢。
聽罷,永熙帝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一抹溫柔而欣慰的笑容在臉上緩緩綻放開來,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
他的語氣也明快了許多,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擔子,說道:
“那好吧,若是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朕定會不遺餘力。”
“聖上隆恩!”
小月微微俯身,用那輕柔而婉轉的聲音說道。她的語氣之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感激之情。
永熙帝的這份承諾出自真心實意,並非隨口之言。
這一刻,在這花香四溢的禦花園中,兩人之間仿佛達成了一種更為深厚的默契。
永熙帝深知,小月的這句應允,是對他的一種認可,這份信任,也讓他倍感珍惜。
未來的日子還長,他願意以自己的方式,為她遮風擋雨,踐行這份莊重的承諾。
永熙帝在小月的精心照料下,身體已經完全恢複了健康。
二人商議好下次相見的期限與地點後,她便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趕迴乾國。
隻為趕上杜懷季的大婚與封後大典,她不想錯過弟弟人生中的這一重要時刻。
而另一邊,沈崇文得知永熙帝突然在別苑失蹤後,心急如焚。
如今敵在暗,他在明,一日不殺之便覺寢食難安。
他幾乎將大盛朝的帝都內外翻了個底朝天,卻依然毫無收獲。
就在他準備聽從麾下智囊團的建議,直接發布皇榜昭告天下舊君殯天。
以此徹底斷絕永熙帝複辟的可能時,誰料陡生變故。
皇榜還未張貼,那邊永熙帝已然率領大隊人馬,一路勢如破竹。
如入無人之境般直抵皇宮,最終順利衝進寢宮,這一切發生得太快。
此時的沈崇文正與美人恩愛,還未等他反應過來,冰冷的長劍已然抵在他的脖頸處。
隨著斂身的寒意傳來,沈崇文認命地閉上雙眼,口中吐出絕望的話語:
“我輸了……”
此刻,他深知大勢已去,一切都無力迴天。
永熙帝看著麵前這個過河拆橋的人,眼中滿是憤怒與恨意,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想當初,你登基之後,龍椅還沒坐熱呢,當即翻臉無情,絲毫不顧兄弟情誼。
命人將朕扔去西郊別苑等死,沒想到吧?朕不但沒死,身體還比以前好了很多!”
話語中,是壓抑已久的怨憤與重歸權力巔峰的暢快。
曾經的屈辱與磨難,此刻都化作對沈崇文的深深恨意,他要用行動奪迴本就屬於自己的一切。
“千算萬算,我沒想到你還能活著,那些人明明說,你已經隻剩下一口氣吊著了。為什麽你還能活!”
沈崇文雙眼通紅,情緒徹底失控,如困獸般大喊大叫,心中的不甘與震驚如洶湧的潮水般翻湧。
聽聞此言,永熙帝仰頭暢快地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禦書房內迴蕩,充滿了嘲諷與勝利的快意。
“是啊,朕命大沒死成,既然你如此不講仁義。
命令別苑的人不許給朕吃喝,也不許宮人照料潔身。
企圖讓朕像一條缺水的魚,慢慢的受盡折磨而死。
那朕偏偏不告訴你真相,讓你像個糊塗蟲一樣,終生都被蒙在鼓裏!”
永熙帝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花,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
往昔在別苑所遭受的非人待遇,那些孤獨、絕望與痛苦的日日夜夜,此刻都化作了對這個人滔天的恨意。
“朕不殺你,朕要將你囚在大牢,永不見天日!”
說罷,他猛地收起笑容,眼神冰冷如霜,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
他要讓這個所謂的兄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在暗無天日的大牢中,懺悔自己的罪孽,感受曾經施加在他身上的痛苦與絕望。
說罷,他大手一揮,示意左右將這個手下敗將拖走。
沈崇文如同一攤爛泥般,被侍衛們架著,眼神空洞,昔日的帝王威嚴已蕩然無存。
而永熙帝則重登帝位,重新站在了權力的巔峰,開啟大盛朝新的篇章。
……
小月在日夜兼程後,在迴到乾國的第二天,便迎來了杜懷季大婚的盛大日子。
隻見乾國王宮內外一片喜氣洋洋,處處張燈結彩。
大紅的燈籠在風中搖曳,仿佛也在為這喜事歡唿雀躍。
街道上,百姓們摩肩接踵,歡聲笑語迴蕩在每一個角落。
鞭炮聲劈裏啪啦地響個不停,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整個乾國都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中,仿佛一片歡樂的海洋。
大婚典禮上,一對新人並肩而立,杜懷季氣宇軒昂,英明神武。
而新娘則容貌秀麗,端莊大方,真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宛如一對金童玉女下凡,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
百姓們紛紛交口稱讚,為這樁美好的姻緣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小月的目光在人群中流轉,看到杜懷羨與妻子已經和好如初。
二人舉止親昵,眼神交匯間滿滿都是深情,如同神仙眷侶般卿卿我我,恩愛非常。
小月見狀,心中滿是欣慰,想來二人已經冰釋前嫌。
親人之間的和睦讓她感到無比溫暖,也為這場婚禮增添了更多的喜悅。
時光匆匆,轉眼已是三日後,小月想起自己與永熙帝的約定。
於是命人收拾行裝,準備踏上前往大盛朝的旅程。
臨別時,兩個弟弟策馬將她送至邊關才停下腳步。
杜懷季在身後大喊道:“月姐姐!要常迴家看看我們!”
小月緩緩地轉過身來,目光溫柔而又深情地望著那兩個站在不遠處的身影。
陽光灑落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幅溫馨卻又帶著淡淡離愁的畫麵。
兩人緊咬著嘴唇,努力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但眼眶中的淚水,卻早已不受控製地滾落下來,沿著他們剛毅俊秀的臉頰流淌而下。
杜懷羨緊緊地握著拳頭,似乎想要用這種方式壓抑住內心的不舍。
但微微顫抖的肩膀,還是出賣了他此刻的脆弱。
她一步一步地走向他們,每走一步都感覺腳下如同被鉛塊重重壓住一般沉重。
終於,她來到了弟弟們的麵前,伸出雙手輕輕地撫摸著他們的臉龐。
“你們要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中的妻子,尤其是懷季,定要當那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這是我給你們倆準備的,每瓶裏有十粒藥丸,留著保個平安。”
她聲音略微有些哽咽地說道,淚水也如決堤般湧出眼眶。
看著熟悉的小瓷瓶,杜懷季像一個孩子一樣,猛地撲進她的懷中,放聲大哭起來:
“月姐姐,可不可以不要走!弟弟實在舍不得你!”
杜懷羨見狀,也緊跟著抱住了她,哭聲此起彼伏。
一時間,三個人相擁而泣,那晶瑩的淚花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仿佛訴說著他們之間深厚的姐弟情誼以及即將分別的萬般不舍。
“懷季,懷羨,我必須要走,孩子們是大盛朝皇族的血脈,如今的大盛朝需要他們。
放心吧,以後咱們姐弟還會有相見的日子。望你們與弟妹白頭偕老,兒孫滿堂。”
“月姐姐……”
“……”
話別後,她帶著三個孩子,以及照料他們的乳母、嬤嬤和婢女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從乾國出發。
車隊緩緩前行,揚起一路塵土,仿佛在開啟一段全新的、充滿未知與希望的人生篇章。
小月一行車馬轔轔,緩緩前行。剛來到大盛朝帝都城外二十裏處。
便遠遠瞧見永熙帝派來的接應隊伍,旗幟飄揚間,雙方順利會合。
眾人稍作整頓,兩隊人馬便合而為一,朝著帝都浩浩蕩蕩進發。
順利抵達皇宮後,永熙帝與眾臣共同翻閱曆書,精心擇定了一個良辰吉日。
這一日,正好陽光明媚,天空湛藍清澈,如同藍色的寶石一般,仿佛也在為這莊重的時刻送上祥瑞。
吉時一到,永熙帝身著莊重華美的龍袍,神色肅穆,親自帶著三個孩子。
三胞胎雖尚年幼,卻也似能感受到這氛圍的嚴肅,乖乖地待在乳母的懷中。
他們一行來到祭天地的高台,香煙嫋嫋中,永熙帝虔誠地向天禱告:
感恩天地恩賜,祈求護佑大盛朝國運昌隆,庇佑三位皇子公主健康成長。
隨後,眾人又前往皇家宗廟,在祖先牌位前。
永熙帝帶著孩子們恭敬地行跪拜大禮,宣告新生命的到來與認祖歸宗。
禮成之後,三胞胎的名字正式被載入皇家玉牒,成為大盛朝皇室族譜中嶄新的一筆。
從此,他們在這皇家有了正統的身份,也肩負起了皇室的責任與使命。
而在百姓們的心裏,大盛朝的未來,似乎也因這三個新生命的加入,有了更多的希望。
……
最近的天氣十分怡人,天空依舊湛藍如洗,不見一絲雲彩。
耀眼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而下,卻並不令人覺得燥熱。
小月選了禦花園中的一處涼亭,靜坐納涼。微風輕拂,亭邊的花草搖曳生姿。
可她的目光卻落在手中一片枯黃的葉子上,不知不覺便出了神。
自從來到大盛朝,小月對尚書府的事格外留意。她打聽到沈崇禮依舊住在從前的府邸。
那位陳玉婉離世後,他竟一直沒有再續弦,至今仍是孑然一身。
想到這第三世姻緣的百年之約,期間早已男婚女嫁,曆經無數波折。
到如今,一切都已截然不同,曾經的人、事、情,皆如過眼雲煙,消散在歲月的長河裏。
她不禁思索,若僅僅是為了完成所謂的任務,便去強行招惹沈崇禮,實在是毫無意義。
這份姻緣在時光的洗禮下,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模樣,又何必再去強求?
就在她沉浸在唏噓感慨之中,悵然若失時,永熙帝踱步來到了禦花園。
他輕手輕腳,走到小月身邊,見她神情專注,竟絲毫未察覺自己的到來。
望著眼前這個絕美的側顏,眉眼之間似乎凝聚了一絲愁緒,於是忍不住關切地詢問道:
“月兒在想什麽呢?如此入神,就連朕來到你身邊都沒有察覺。”
突如其來的聲音把小月嚇了一跳,手中一鬆,那片黃葉就飄落在地。
“啊,沒,沒什麽,妾身參見皇上。”
她如夢初醒一般,手忙腳亂的起身行禮,試圖將方才那複雜的思緒藏於心底。
自從小月踏入大盛朝的宮闕,永熙帝便將她的點滴都放在心間。
每每對她關懷備至,嗬護有加,仿佛她是世間僅有的珍寶。
然而,皇帝心中明白,眼前這個女子已經心有所屬。
而那個人並不是自己,至於那個人究竟是誰,他無意深究細查。
做人,有時難得糊塗,尤其是像永熙帝這般如雄鷹般堅毅果敢的男人。
他這一生,在權力的旋渦中摸爬滾打,經曆過無數大風大浪的洗禮。
世間的諸多紛爭與繁華,在他眼中,早已如過眼雲煙,看得淡然。
如今,四海升平,再無需像往昔那般,為了開疆拓土或是保家衛國,拚死拚活地奔赴戰場。
在這太平盛世裏,他深知,不需要無事生非,為了兒女之情給自己徒增煩惱,虐心勞神。
更何況,小月於他而言,意義非凡。她曾三番兩次在生死邊緣將自己救迴,是實打實的救命恩人。
這份恩情,在永熙帝心中,重如千鈞。他所有的好感與情意。
並非出於一時的衝動或是占有欲,而是建立在深深的尊重之上。
他明白,真正的感情,絕非強取巧奪所能獲得,隻有尊重她的意願。
給予她足夠的自由與空間,才是對這份感情最好的珍視。
如此胸懷,不僅彰顯出他作為帝王的豁達與睿智。
更讓這份情誼如同美酒一般,在歲月的沉澱下,愈發顯得純粹而深厚。
禦花園裏繁花似錦,濃鬱的花香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仿佛為這片天地披上了一層浪漫的紗衣。
永熙帝靜靜地站在小月身旁,目光溫柔得如同春日裏最和煦的微風,他微微啟唇,輕聲說道:
“月兒,如果有了喜歡的人,一定要大大方方的告訴朕,無論對方是誰,朕都會同意給你們指婚。”
他的聲音很輕,卻如同重錘一般,敲在小月的心坎上。
話語裏滿是對心愛之人的疼惜,沒有絲毫帝王的威嚴與霸道。
有的隻是一個男人對心儀女子無私的愛與成全。
過去,永熙帝對她的喜歡,或多或少摻雜著對傾國容顏的欣賞。
那時她的美貌,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吸引著他的目光,讓他為之傾心。
然而,時光悄然流轉,在那些小月陪伴著度過的艱難時光裏。
在一次次生死之間的相互扶持中,他竟在不知不覺間動了真情。
這份感情,不再僅僅基於外表的吸引,而是深入靈魂的相知與牽掛。
他開始在意她的喜怒哀樂,關心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語。
此刻,他站在小月麵前,真心希望她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哪怕這份幸福不是由自己給予。
他也不知道具體從什麽時候開始,這份喜歡就轉變成了愛,也許是在別苑。
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時候,小月如從天而降的仙子般,救了奄奄一息的自己。
又或許是兩人在別苑朝夕相伴的時光太美好,那時的小月太溫柔……
他承認,曾經想過用皇帝的特權將心愛之人占為己有,並將她永遠留在身邊。
但他深知不能恩將仇報,不能讓她後悔救了自己。
即便已經知道她心有所屬,永熙帝仍然希望她餘生能夠開心到老,得償所願。
他的話,令小月微微一怔,隨即她輕輕“嗯”了一聲。
片刻後,她突然話鋒一轉,輕聲問道:“他如何了?”
盡管未指明“他”是誰,但永熙帝瞬間便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他神色平靜,直接迴應道:
“還活著,他畢竟是父皇的兒子,每日好吃好喝供著,也沒對他用刑。
朕已經將他打入大牢終生囚禁,若是你想見一見他,朕即刻命人去安排。”
他的語氣波瀾不驚,卻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對眼前之人的在意。
小月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猶豫去不去,最終,她還是緩緩搖了搖頭。
“不了,我與他此生再也沒有見麵的必要。”
她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一種曆經千帆後的決然與釋懷。
曾經的愛恨情仇,在時光與現實的衝刷下,已經漸漸淡去。
她深知有些人,隻是一個過客;有些事,終究隻能選擇放下。
此刻,她更願意向前看,迎接新的生活,而不是再被過往的糾葛羈絆,畫地為牢。
聽罷,永熙帝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一抹溫柔而欣慰的笑容在臉上緩緩綻放開來,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
他的語氣也明快了許多,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擔子,說道:
“那好吧,若是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朕定會不遺餘力。”
“聖上隆恩!”
小月微微俯身,用那輕柔而婉轉的聲音說道。她的語氣之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感激之情。
永熙帝的這份承諾出自真心實意,並非隨口之言。
這一刻,在這花香四溢的禦花園中,兩人之間仿佛達成了一種更為深厚的默契。
永熙帝深知,小月的這句應允,是對他的一種認可,這份信任,也讓他倍感珍惜。
未來的日子還長,他願意以自己的方式,為她遮風擋雨,踐行這份莊重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