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崇禮出門的這段日子裏,小月在沈府的生活倒也過得閑適。
趁著這段空閑的時間,她常常溜進空間,這裏是屬於她的秘密天地。
一進入空間,她的目光便被黑龍新建的兩層樓房吸引。
她輕車熟路地走進樓內,用意識探查裏麵的情況。
驚喜地發現這棟樓房同樣有六個房間擁有保鮮功能。
懷著好奇與期待,她快步走向其中一間,那裏存放著當初放進去的那叢青草。
推開門,眼前的景象讓她不禁露出笑容,那叢青草依舊新鮮得就像剛剛拔下來的一樣。
葉片上甚至還帶著清晨的露珠般的光澤,翠綠欲滴,生機盎然。
小月轉身,環顧整個空間。除了滿院子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顯得空蕩蕩的。
這不禁讓她心中萌生了一個將空間所有房間都囤滿物資的想法。
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繼續穿到一個艱難的時代,積穀防饑、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說做就做,小月開始仔細規劃起來,心裏想著要囤放的各種糧食。
從白花花的大米到顆粒飽滿的小麥,還有各類豆類。
它們不僅能飽腹,還能在特殊時期發揮大作用。
除了糧食,她還打算收集各種生活必需品。
像柔軟耐用的布料、溫暖厚實的被褥、日常使用的鍋碗瓢盆等等。
她仿佛已經看到,不久之後,這個空間將被滿滿當當的物資填滿。
成為她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依靠的堅實後盾。
想到這裏,小月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她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實施自己的囤貨計劃。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空間的小廚房再也沒有了定期補貨的功能。
曾經,神奇的廚房總會在固定的時間,像變戲法一般。
將各種被用掉的新鮮食材補滿,為她帶來諸多便利與驚喜。
可如今,過了這麽長時間,廚房依舊空空如也。
那幾排空蕩蕩的架子,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往昔的幸運。
不僅如此,後院那片菜園子,也失去了保恆的作用。
曾經,菜園子裏的蔬菜不論何時都保持著最鮮嫩的狀態,仿佛時間在它們身上停滯了一般。
但現在,青菜成熟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采收就會像現實中那樣變老,失去原本的鮮美。
這讓小月不得不常常查看菜園,一發現蔬菜成熟,便趕緊將菜及時收進擁有保鮮功能的房間裏。
她時常穿梭在菜畦之間,用意識小心翼翼地采摘著成熟的蔬菜。
眼神中既有對變化的無奈,又有著對生活的堅韌。
盡管空間失去了一些神奇的功能,但能換來沈崇禮一個健全的身體。
對此,她無怨無悔,她依舊珍惜著現在擁有的一切。
她將采摘好的蔬菜整齊地碼放在籃子裏,帶著滿滿的收獲,邁向存放蔬菜的房間。
這些天,小月內心被囤貨的緊迫感驅使著。
每當日色完全被夜幕吞噬,萬籟俱寂之時,她便開始行動。
她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明亮而堅定的眼睛,悄無聲息地溜出沈府。
她穿梭在夜色中,輾轉前往一些偏遠的縣城。
這些地方雖不似繁華都城那般熱鬧,但糧店和各類店鋪卻不少。
她一到目的地,便徑直走進一家家糧店,二話不說,將店裏的糧食統統買下。
店主們看著眼前這個神秘的主顧,雖滿心疑惑,卻也為這從天而降的大生意而欣喜不已。
小月與他們約好下一次的交易時間,每次都給出豐厚的定金。
讓這些店主們滿心歡喜,紛紛承諾一定會準備好足夠的糧食。
就這樣,她一家接著一家,不知疲倦地奔走。
直到將二樓的三個房間都堆滿了糧食,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然而,小月並未就此停歇。鹽和糖,在這個時代都是較為昂貴的物資。
她咬咬牙,拿出剩下的所有銀票,決定大幹一場。
她再次踏上征程,奔波於各個城鎮之間,四處搜尋鹽和糖的貨源。
為了買到足夠的量,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渠道。
那些商人看著她為人豪爽、出手闊綽,既震驚又興奮。
最終,她成功用這些銀票裝滿了半個房間的鹽,半個房間的糖。
這些保鮮的房間每間都有一百多平方,直接將整個大盛朝市麵上五成的糖都買了迴來。
當她看著那兩個堆滿鹽和糖的房間時,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
仿佛未來的生活,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壁壘,安全感爆棚。
她心裏清楚,這些銀票留著沒有太大的意義。
畢竟在日常使用中,大量銀票兌換成現銀不僅手續繁瑣。
而且兌換起來太引人注目,很可能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她在這些囤貨交易中使用的都是銀票。
每次交易她都格外小心謹慎,盡量不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人按捺不住好奇心。
那些企圖尾隨她想一探究竟的人,在小月離開交易地點後,便鬼鬼祟祟地跟了上來。
他們以為自己的跟蹤手段高明,卻不知早就被敏銳的小月察覺。
她表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在迅速盤算著擺脫他們的辦法。
她先是拐進了一條熱鬧的集市街道,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然後巧妙地利用人群的擁擠,時而加快腳步,時而突然停下,在人群中靈活穿梭。
那些跟蹤者被人群衝得七零八落,一會兒就跟丟了。
但他們並不甘心,在夜市中瘋狂四處尋找這名神秘女子的身影。
而此時,小月已經趁亂溜進了一條狹窄的小巷。
這些小巷曲曲折折,宛如迷宮一般錯綜複雜。她施展輕功靈活的穿梭其中。
這一帶的地形她稍稍做過一番研究,知道如何利用這些複雜的街巷擺脫追蹤。
她沿著小巷快速奔跑,時而躲進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待追蹤者的腳步聲遠去後,再換個方向繼續前行。
在小巷的盡頭,有一輛事先準備好的馬車在等候。
小月一個箭步衝上去,迅速鑽進車內,對車夫喊道:“快走!”
用秘術製成的馬車疾馳而去,揚起一片塵土。
那些追蹤者追到小巷盡頭,隻看到她遠去的背影,隻能無奈地放棄。
小月成功地擺脫了這些人後,繼續踏上她的囤貨之旅。
而每一次成功擺脫追蹤,都讓她更加謹慎,也更加堅定了囤滿空間物資的決心。
小月曆經過多世輪迴,穿越到不同的時代,早已見識過人性的陰暗與複雜。
這一切,都讓她對任何人都不再輕易心存期待與幻想。
哪怕是與沈崇禮夫妻恩愛,在沈府衣食無憂,她也從未放下心中的警惕。
她深知,世間之事變幻無常,人心更是難以捉摸。
今日的安穩或許轉瞬即逝,唯有自己手中握住的東西,才是真正可靠的。
於是,她默默地、有條不紊地繼續著自己的計劃,悄悄將空間逐一填滿。
在她看來,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這個空間都是她最大的底氣。
當風雨襲來,眾人作鳥獸散,它能為她遮風擋雨,提供生存所需。
當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陌生而危險,它是她最後的退路,是能讓她安心棲息的港灣。
每一次往空間裏存放物資,她都像是在加固這座無形的堡壘。
糧食、鹽糖、生活必需品,一樣樣堆積起來的。
不僅是物資,更是她麵對未知世界的勇氣和信心。
她不會依賴任何人給予的保障,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打造一個堅不可摧的後盾。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裏,她依靠著空間這個秘密武器,堅定地守護著自己的未來。
在緊鑼密鼓的囤糧過程中,小月也沒有忘記留意日常的必需品。
哪怕時間緊湊,她依舊見縫插針,為自己的空間儲備了另一批實用的物資。
她深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這些看似平凡卻至關重要的物件。
像油傘,在風雨交加之時,能撐起一片幹爽的小天地。
水囊,方便在遠行途中儲存水源,保證生命的延續。
油燈,在漆黑的夜晚,能驅散黑暗,帶來光明與溫暖。
棉被,在寒冷的冬日,給予自己無盡的溫暖。
四季衣裳,則能讓她安然度過一年四季各種不同的氣候。
不過,考慮到空間容量和實際需求,小月每種日常用品隻囤了幾樣。
但對於火折子、油布和燈油,她卻囤得多一些。
火折子,作為一種便捷的取火工具,在關鍵時刻能生火取暖、照明,甚至用於求救。
遇到陰雨天,鑽木取火始終太麻煩,還是火折子或打火機更方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油布不僅可以遮風擋雨,還能在野外搭建簡易的遮蔽處,用途廣泛。
燈油作為油燈的燃料,是維持光明的關鍵,確保在漫長黑夜裏不陷入黑暗的恐懼。
過去在新世界囤的太陽能燈和其它物資,都被燒光了。
如今,她隻能重新開始囤,她精心挑選著每一樣物品,仔細檢查其質量。
仿佛在為未來可能麵臨的各種困境做著最周全的準備。
每一次將這些物資放入空間,她都能感受到內心的安全感又增添了幾分。
她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心中篤定,這些精心儲備的物資。
終有一天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刻,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與各位掌櫃的頻繁交易過程中,小月憑借著她的豪爽與誠意,贏得了掌櫃們的信任。
最後,在這些掌櫃們的熱情引薦下,她又有了新的收獲。
她收了半個房間的時令水果,那些飽滿多汁的水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與此同時,小月還不忘收集一些菜種,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未來豐收的希望。
她仿佛已經看到在某個未知的時刻,這些種子破土而出,長成鬱鬱蔥蔥的蔬菜。
而剩下的半個房間,小月則全部裝滿了新鮮的肉類。
鮮嫩的豬肉、肥美的羊肉、緊實的牛肉,還有各類禽肉,被整齊地碼放在一起。
這些肉類全部經過仔細的處理,放入空間後隨用隨取,還能保持新鮮。
看著滿滿當當的空間,小月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既然黑龍能自由出入空間,那是不是意味著空間已經具備特殊的條件,可以養小雞小鴨和牛羊呢?
如果真的可以,那無疑是為她的物資儲備開辟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想象著空間裏小雞小鴨歡快覓食,牛羊悠然吃草的場景,小月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不僅能保證穩定的食物供應,還能讓空間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她決定找個機會嚐試一下,說不定這將成為她空間利用的又一大突破。
在這緊湊的十天裏,小月每一夜都像一隻不知疲倦的勤勞蜜蜂,爭分奪秒地穿梭於各個城鎮之間。
憑借著出色的行動力和對未來的敏銳預判,她竟真的將六個保鮮房間全部塞得滿滿當當。
從堆積如山的糧食,到種類繁多的調料,從新鮮誘人的肉類果蔬,到各式各樣的生活物資。
每一寸空間都被充分利用,承載著她對未知的防備與對生活的期望。
那些不需要保鮮的日用品,小月則巧妙地安置在臥房和廚房之中。
臥房的一角的豎櫃裏,整齊疊放著厚實溫暖的棉被,廚房內,鍋碗瓢盆擺放得井然有序。
大小鐵鍋她備了好幾個,油鹽醬醋也一應俱全,每一處都彌漫著濃鬱的生活氣息。
而空間的臥室,更是小月精心布置的溫馨小窩。
她選用了柔軟親膚的床品,淡雅的色調營造出寧靜而祥和的氛圍。
床頭上,掛著她與沈崇禮的一幅小畫像,那是他們某次出遊時,請一位畫師繪製而成。
畫像中兩人笑容燦爛,緊緊依偎在一起,滿滿的幸福溢出畫麵。
其中的一麵牆邊,則擺放著一個精致的梳妝台。
上麵整齊排列著各種梳妝用品,每一件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角落裏,還擺放著幾盆生機勃勃的綠植,為整個房間增添了一抹自然的綠意與生機。
走進這個臥室,仿佛能感受到她對生活細膩的熱愛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這裏不僅是一個休息的地方,更是她心靈的棲息之所。
小月深知,未來充滿了變數,為了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她在空間臥室的衣櫃裏,精心準備了幾套不同身份的衣衫和鞋子。
打開衣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套樸實無華的農家裝扮。
粗布麻衣,顏色暗沉卻耐髒實用,搭配著一雙厚實的布鞋。
鞋底有著深深的紋路,能在崎嶇的鄉間小道上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穿上這套衣服,她便能輕鬆融入田間地頭的勞作人群,不引人注目。
旁邊掛著的則是一套典雅的丫鬟服飾。淡青色的布衫,領口和袖口繡著精致小巧的花紋。
與之配套的是一雙輕便的繡花鞋,走起路來靈動輕盈。
穿上它仿佛瞬間就能化身成某位大戶人家中伶俐的丫鬟。
再看另一邊,是一套華麗的貴婦裙裝,上麵繡滿了繁複精美的圖案,盡顯雍容華貴。
與之搭配的是一雙精致的繡鞋,鞋麵上鑲嵌著幾顆晶瑩剔透的寶石,璀璨奪目。
穿上這套行頭,她就像從深宅大院中走出的當家主母,氣場十足。
除了這些,衣櫃裏還有兩套男裝,兩套普通老人穿的暗色衣衫。
為了感謝她的幫襯,成衣店的老板還特意送了她幾雙普通的布鞋。
準備好這些不同身份的衣物,小月這才鬆了一口氣。
她清楚,在這複雜多變的世界裏,一個合適的身份或許就能在關鍵時刻幫助自己化險為夷。
每一套衣衫,都是她應對未知挑戰的底氣,承載著她對未來生活的謹慎與從容。
小月靜靜地站在空間之中,目光緩緩掃過眼前這棟嶄新的兩層樓房。
陽光灑落在堅固美觀的牆壁上,那整齊排列的紅磚,仿佛在訴說著建造時的艱辛。
樓房的設計簡潔而實用,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用心。
從精美的窗欞到堅固的大門,無一不是黑龍辛勤勞作的成果。
她的視線又轉向一旁被打理得井井有條的菜園子。
翠綠的蔬菜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泛起層層漣漪。
田壟被劃分得整整齊齊,每一株蔬菜都像是被精心嗬護的寶貝,茁壯成長。
她不禁感慨黑龍的刻苦耐勞。這一切的美好,都是它一磚一瓦建成,一鋤一犁耕耘出來的。
想起黑龍平日裏那專注而不知疲倦的模樣,小月心中滿是感動。
它總是默默無言地忙碌著,從搬運沉重的磚石。
到精心培育菜園裏的每一顆種子,從未有過絲毫抱怨。
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沉重的建築材料,對於它來說想必也是不小的負擔,
但它卻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將它們一一搬運到位,仔細搭建。
而菜園的打理更是需要耐心與細心,從翻土、播種到澆水、施肥,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傾注大量的時間。
如今,看著眼前這一片繁榮景象,小月知道,黑龍的付出都化作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這棟樓房和菜園子,不僅僅是空間裏的建築與耕地,更是它努力與奉獻的見證。
它付出的心血,為這個獨特的空間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溫暖。
小月將目光投向那片曾經遭受劫難的桃林,如今竟已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無數翠嫩的枝條從樹根處破土而出,它們像是一群好奇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個世界。
這些枝條纖細而堅韌,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仿佛在歡快地舞蹈,與輕柔的風聲應和著,構成一幅動人的畫卷。
過去每次桃林迎來花期,那場麵簡直如夢似幻,美不勝收。
粉嫩的桃花如天邊雲霞,層層疊疊地掛滿枝頭。
微風拂過,花瓣如雪般紛紛揚揚飄落,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柔軟的花毯。
置身其中,仿佛踏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源仙境,馥鬱的花香縈繞鼻尖,令人心醉神迷。
而每次桃花盛開,她都會時常滿心歡喜地穿梭其間,精心收集那些嬌豔欲滴的花瓣。
她收集好的花瓣,一部分被她用來釀造桃花釀。
她將花瓣洗淨晾幹,與清甜的米酒一同封存於古樸的陶甕之中。
隨著時光緩緩流逝,陶甕裏悄然發生著奇妙的變化。
米酒漸漸染上桃花的粉嫩色澤,融合了花瓣的芬芳,變得愈發香醇誘人。
而另一部分花瓣,則在小月的巧手下,搖身一變成為美味的鮮花餅。
她先將花瓣細細切碎,與香甜的餡料巧妙融合,再裹上層層起酥的外皮,放入爐中精心烘焙。
不多時,陣陣誘人的香氣便彌漫開來。那一口咬下,酥脆的外皮與軟糯香甜。
透著桃花清香的內餡在舌尖相遇,滋味妙不可言。
想到這裏,小月滿心歡喜,眼中滿是對這片桃林新生的欣慰與期待。
她輕輕閉上眼睛,集中意識,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與空間裏的井水建立起聯係。
她仿佛能感覺到井水那清涼而柔和的力量,在她的意識引導下,緩緩流淌。
井水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聽話地順著她的心意,匯成一股細流飛向桃林。
水珠就像春天的細雨般,均勻地灑落在那些翠嫩的枝條上,發出“滴答、滴答”的動人聲響。
每一滴井水都蘊含著滋養的力量,如同甘霖般滋潤著桃林的每一寸土地。
在井水的細心澆灌下,枝條上漸漸泛起更加濃鬱的綠意,仿佛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茁壯成長。
小月專注地控製著井水的流向和水量,不敢有絲毫懈怠。
她深知,這片桃林對於她和這個空間而言,意義非凡。
它不僅僅隻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更承載著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此刻,她用心嗬護著這片桃林,期待著它再度擁有繁花似錦,碩果累累的那一天。
趁著這段空閑的時間,她常常溜進空間,這裏是屬於她的秘密天地。
一進入空間,她的目光便被黑龍新建的兩層樓房吸引。
她輕車熟路地走進樓內,用意識探查裏麵的情況。
驚喜地發現這棟樓房同樣有六個房間擁有保鮮功能。
懷著好奇與期待,她快步走向其中一間,那裏存放著當初放進去的那叢青草。
推開門,眼前的景象讓她不禁露出笑容,那叢青草依舊新鮮得就像剛剛拔下來的一樣。
葉片上甚至還帶著清晨的露珠般的光澤,翠綠欲滴,生機盎然。
小月轉身,環顧整個空間。除了滿院子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顯得空蕩蕩的。
這不禁讓她心中萌生了一個將空間所有房間都囤滿物資的想法。
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繼續穿到一個艱難的時代,積穀防饑、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說做就做,小月開始仔細規劃起來,心裏想著要囤放的各種糧食。
從白花花的大米到顆粒飽滿的小麥,還有各類豆類。
它們不僅能飽腹,還能在特殊時期發揮大作用。
除了糧食,她還打算收集各種生活必需品。
像柔軟耐用的布料、溫暖厚實的被褥、日常使用的鍋碗瓢盆等等。
她仿佛已經看到,不久之後,這個空間將被滿滿當當的物資填滿。
成為她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依靠的堅實後盾。
想到這裏,小月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她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實施自己的囤貨計劃。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空間的小廚房再也沒有了定期補貨的功能。
曾經,神奇的廚房總會在固定的時間,像變戲法一般。
將各種被用掉的新鮮食材補滿,為她帶來諸多便利與驚喜。
可如今,過了這麽長時間,廚房依舊空空如也。
那幾排空蕩蕩的架子,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往昔的幸運。
不僅如此,後院那片菜園子,也失去了保恆的作用。
曾經,菜園子裏的蔬菜不論何時都保持著最鮮嫩的狀態,仿佛時間在它們身上停滯了一般。
但現在,青菜成熟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采收就會像現實中那樣變老,失去原本的鮮美。
這讓小月不得不常常查看菜園,一發現蔬菜成熟,便趕緊將菜及時收進擁有保鮮功能的房間裏。
她時常穿梭在菜畦之間,用意識小心翼翼地采摘著成熟的蔬菜。
眼神中既有對變化的無奈,又有著對生活的堅韌。
盡管空間失去了一些神奇的功能,但能換來沈崇禮一個健全的身體。
對此,她無怨無悔,她依舊珍惜著現在擁有的一切。
她將采摘好的蔬菜整齊地碼放在籃子裏,帶著滿滿的收獲,邁向存放蔬菜的房間。
這些天,小月內心被囤貨的緊迫感驅使著。
每當日色完全被夜幕吞噬,萬籟俱寂之時,她便開始行動。
她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明亮而堅定的眼睛,悄無聲息地溜出沈府。
她穿梭在夜色中,輾轉前往一些偏遠的縣城。
這些地方雖不似繁華都城那般熱鬧,但糧店和各類店鋪卻不少。
她一到目的地,便徑直走進一家家糧店,二話不說,將店裏的糧食統統買下。
店主們看著眼前這個神秘的主顧,雖滿心疑惑,卻也為這從天而降的大生意而欣喜不已。
小月與他們約好下一次的交易時間,每次都給出豐厚的定金。
讓這些店主們滿心歡喜,紛紛承諾一定會準備好足夠的糧食。
就這樣,她一家接著一家,不知疲倦地奔走。
直到將二樓的三個房間都堆滿了糧食,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然而,小月並未就此停歇。鹽和糖,在這個時代都是較為昂貴的物資。
她咬咬牙,拿出剩下的所有銀票,決定大幹一場。
她再次踏上征程,奔波於各個城鎮之間,四處搜尋鹽和糖的貨源。
為了買到足夠的量,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渠道。
那些商人看著她為人豪爽、出手闊綽,既震驚又興奮。
最終,她成功用這些銀票裝滿了半個房間的鹽,半個房間的糖。
這些保鮮的房間每間都有一百多平方,直接將整個大盛朝市麵上五成的糖都買了迴來。
當她看著那兩個堆滿鹽和糖的房間時,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
仿佛未來的生活,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壁壘,安全感爆棚。
她心裏清楚,這些銀票留著沒有太大的意義。
畢竟在日常使用中,大量銀票兌換成現銀不僅手續繁瑣。
而且兌換起來太引人注目,很可能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她在這些囤貨交易中使用的都是銀票。
每次交易她都格外小心謹慎,盡量不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人按捺不住好奇心。
那些企圖尾隨她想一探究竟的人,在小月離開交易地點後,便鬼鬼祟祟地跟了上來。
他們以為自己的跟蹤手段高明,卻不知早就被敏銳的小月察覺。
她表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在迅速盤算著擺脫他們的辦法。
她先是拐進了一條熱鬧的集市街道,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然後巧妙地利用人群的擁擠,時而加快腳步,時而突然停下,在人群中靈活穿梭。
那些跟蹤者被人群衝得七零八落,一會兒就跟丟了。
但他們並不甘心,在夜市中瘋狂四處尋找這名神秘女子的身影。
而此時,小月已經趁亂溜進了一條狹窄的小巷。
這些小巷曲曲折折,宛如迷宮一般錯綜複雜。她施展輕功靈活的穿梭其中。
這一帶的地形她稍稍做過一番研究,知道如何利用這些複雜的街巷擺脫追蹤。
她沿著小巷快速奔跑,時而躲進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待追蹤者的腳步聲遠去後,再換個方向繼續前行。
在小巷的盡頭,有一輛事先準備好的馬車在等候。
小月一個箭步衝上去,迅速鑽進車內,對車夫喊道:“快走!”
用秘術製成的馬車疾馳而去,揚起一片塵土。
那些追蹤者追到小巷盡頭,隻看到她遠去的背影,隻能無奈地放棄。
小月成功地擺脫了這些人後,繼續踏上她的囤貨之旅。
而每一次成功擺脫追蹤,都讓她更加謹慎,也更加堅定了囤滿空間物資的決心。
小月曆經過多世輪迴,穿越到不同的時代,早已見識過人性的陰暗與複雜。
這一切,都讓她對任何人都不再輕易心存期待與幻想。
哪怕是與沈崇禮夫妻恩愛,在沈府衣食無憂,她也從未放下心中的警惕。
她深知,世間之事變幻無常,人心更是難以捉摸。
今日的安穩或許轉瞬即逝,唯有自己手中握住的東西,才是真正可靠的。
於是,她默默地、有條不紊地繼續著自己的計劃,悄悄將空間逐一填滿。
在她看來,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這個空間都是她最大的底氣。
當風雨襲來,眾人作鳥獸散,它能為她遮風擋雨,提供生存所需。
當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陌生而危險,它是她最後的退路,是能讓她安心棲息的港灣。
每一次往空間裏存放物資,她都像是在加固這座無形的堡壘。
糧食、鹽糖、生活必需品,一樣樣堆積起來的。
不僅是物資,更是她麵對未知世界的勇氣和信心。
她不會依賴任何人給予的保障,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打造一個堅不可摧的後盾。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裏,她依靠著空間這個秘密武器,堅定地守護著自己的未來。
在緊鑼密鼓的囤糧過程中,小月也沒有忘記留意日常的必需品。
哪怕時間緊湊,她依舊見縫插針,為自己的空間儲備了另一批實用的物資。
她深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這些看似平凡卻至關重要的物件。
像油傘,在風雨交加之時,能撐起一片幹爽的小天地。
水囊,方便在遠行途中儲存水源,保證生命的延續。
油燈,在漆黑的夜晚,能驅散黑暗,帶來光明與溫暖。
棉被,在寒冷的冬日,給予自己無盡的溫暖。
四季衣裳,則能讓她安然度過一年四季各種不同的氣候。
不過,考慮到空間容量和實際需求,小月每種日常用品隻囤了幾樣。
但對於火折子、油布和燈油,她卻囤得多一些。
火折子,作為一種便捷的取火工具,在關鍵時刻能生火取暖、照明,甚至用於求救。
遇到陰雨天,鑽木取火始終太麻煩,還是火折子或打火機更方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油布不僅可以遮風擋雨,還能在野外搭建簡易的遮蔽處,用途廣泛。
燈油作為油燈的燃料,是維持光明的關鍵,確保在漫長黑夜裏不陷入黑暗的恐懼。
過去在新世界囤的太陽能燈和其它物資,都被燒光了。
如今,她隻能重新開始囤,她精心挑選著每一樣物品,仔細檢查其質量。
仿佛在為未來可能麵臨的各種困境做著最周全的準備。
每一次將這些物資放入空間,她都能感受到內心的安全感又增添了幾分。
她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心中篤定,這些精心儲備的物資。
終有一天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刻,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與各位掌櫃的頻繁交易過程中,小月憑借著她的豪爽與誠意,贏得了掌櫃們的信任。
最後,在這些掌櫃們的熱情引薦下,她又有了新的收獲。
她收了半個房間的時令水果,那些飽滿多汁的水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與此同時,小月還不忘收集一些菜種,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未來豐收的希望。
她仿佛已經看到在某個未知的時刻,這些種子破土而出,長成鬱鬱蔥蔥的蔬菜。
而剩下的半個房間,小月則全部裝滿了新鮮的肉類。
鮮嫩的豬肉、肥美的羊肉、緊實的牛肉,還有各類禽肉,被整齊地碼放在一起。
這些肉類全部經過仔細的處理,放入空間後隨用隨取,還能保持新鮮。
看著滿滿當當的空間,小月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既然黑龍能自由出入空間,那是不是意味著空間已經具備特殊的條件,可以養小雞小鴨和牛羊呢?
如果真的可以,那無疑是為她的物資儲備開辟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想象著空間裏小雞小鴨歡快覓食,牛羊悠然吃草的場景,小月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不僅能保證穩定的食物供應,還能讓空間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她決定找個機會嚐試一下,說不定這將成為她空間利用的又一大突破。
在這緊湊的十天裏,小月每一夜都像一隻不知疲倦的勤勞蜜蜂,爭分奪秒地穿梭於各個城鎮之間。
憑借著出色的行動力和對未來的敏銳預判,她竟真的將六個保鮮房間全部塞得滿滿當當。
從堆積如山的糧食,到種類繁多的調料,從新鮮誘人的肉類果蔬,到各式各樣的生活物資。
每一寸空間都被充分利用,承載著她對未知的防備與對生活的期望。
那些不需要保鮮的日用品,小月則巧妙地安置在臥房和廚房之中。
臥房的一角的豎櫃裏,整齊疊放著厚實溫暖的棉被,廚房內,鍋碗瓢盆擺放得井然有序。
大小鐵鍋她備了好幾個,油鹽醬醋也一應俱全,每一處都彌漫著濃鬱的生活氣息。
而空間的臥室,更是小月精心布置的溫馨小窩。
她選用了柔軟親膚的床品,淡雅的色調營造出寧靜而祥和的氛圍。
床頭上,掛著她與沈崇禮的一幅小畫像,那是他們某次出遊時,請一位畫師繪製而成。
畫像中兩人笑容燦爛,緊緊依偎在一起,滿滿的幸福溢出畫麵。
其中的一麵牆邊,則擺放著一個精致的梳妝台。
上麵整齊排列著各種梳妝用品,每一件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角落裏,還擺放著幾盆生機勃勃的綠植,為整個房間增添了一抹自然的綠意與生機。
走進這個臥室,仿佛能感受到她對生活細膩的熱愛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這裏不僅是一個休息的地方,更是她心靈的棲息之所。
小月深知,未來充滿了變數,為了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她在空間臥室的衣櫃裏,精心準備了幾套不同身份的衣衫和鞋子。
打開衣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套樸實無華的農家裝扮。
粗布麻衣,顏色暗沉卻耐髒實用,搭配著一雙厚實的布鞋。
鞋底有著深深的紋路,能在崎嶇的鄉間小道上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穿上這套衣服,她便能輕鬆融入田間地頭的勞作人群,不引人注目。
旁邊掛著的則是一套典雅的丫鬟服飾。淡青色的布衫,領口和袖口繡著精致小巧的花紋。
與之配套的是一雙輕便的繡花鞋,走起路來靈動輕盈。
穿上它仿佛瞬間就能化身成某位大戶人家中伶俐的丫鬟。
再看另一邊,是一套華麗的貴婦裙裝,上麵繡滿了繁複精美的圖案,盡顯雍容華貴。
與之搭配的是一雙精致的繡鞋,鞋麵上鑲嵌著幾顆晶瑩剔透的寶石,璀璨奪目。
穿上這套行頭,她就像從深宅大院中走出的當家主母,氣場十足。
除了這些,衣櫃裏還有兩套男裝,兩套普通老人穿的暗色衣衫。
為了感謝她的幫襯,成衣店的老板還特意送了她幾雙普通的布鞋。
準備好這些不同身份的衣物,小月這才鬆了一口氣。
她清楚,在這複雜多變的世界裏,一個合適的身份或許就能在關鍵時刻幫助自己化險為夷。
每一套衣衫,都是她應對未知挑戰的底氣,承載著她對未來生活的謹慎與從容。
小月靜靜地站在空間之中,目光緩緩掃過眼前這棟嶄新的兩層樓房。
陽光灑落在堅固美觀的牆壁上,那整齊排列的紅磚,仿佛在訴說著建造時的艱辛。
樓房的設計簡潔而實用,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用心。
從精美的窗欞到堅固的大門,無一不是黑龍辛勤勞作的成果。
她的視線又轉向一旁被打理得井井有條的菜園子。
翠綠的蔬菜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泛起層層漣漪。
田壟被劃分得整整齊齊,每一株蔬菜都像是被精心嗬護的寶貝,茁壯成長。
她不禁感慨黑龍的刻苦耐勞。這一切的美好,都是它一磚一瓦建成,一鋤一犁耕耘出來的。
想起黑龍平日裏那專注而不知疲倦的模樣,小月心中滿是感動。
它總是默默無言地忙碌著,從搬運沉重的磚石。
到精心培育菜園裏的每一顆種子,從未有過絲毫抱怨。
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沉重的建築材料,對於它來說想必也是不小的負擔,
但它卻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將它們一一搬運到位,仔細搭建。
而菜園的打理更是需要耐心與細心,從翻土、播種到澆水、施肥,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傾注大量的時間。
如今,看著眼前這一片繁榮景象,小月知道,黑龍的付出都化作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這棟樓房和菜園子,不僅僅是空間裏的建築與耕地,更是它努力與奉獻的見證。
它付出的心血,為這個獨特的空間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溫暖。
小月將目光投向那片曾經遭受劫難的桃林,如今竟已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無數翠嫩的枝條從樹根處破土而出,它們像是一群好奇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個世界。
這些枝條纖細而堅韌,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仿佛在歡快地舞蹈,與輕柔的風聲應和著,構成一幅動人的畫卷。
過去每次桃林迎來花期,那場麵簡直如夢似幻,美不勝收。
粉嫩的桃花如天邊雲霞,層層疊疊地掛滿枝頭。
微風拂過,花瓣如雪般紛紛揚揚飄落,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柔軟的花毯。
置身其中,仿佛踏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源仙境,馥鬱的花香縈繞鼻尖,令人心醉神迷。
而每次桃花盛開,她都會時常滿心歡喜地穿梭其間,精心收集那些嬌豔欲滴的花瓣。
她收集好的花瓣,一部分被她用來釀造桃花釀。
她將花瓣洗淨晾幹,與清甜的米酒一同封存於古樸的陶甕之中。
隨著時光緩緩流逝,陶甕裏悄然發生著奇妙的變化。
米酒漸漸染上桃花的粉嫩色澤,融合了花瓣的芬芳,變得愈發香醇誘人。
而另一部分花瓣,則在小月的巧手下,搖身一變成為美味的鮮花餅。
她先將花瓣細細切碎,與香甜的餡料巧妙融合,再裹上層層起酥的外皮,放入爐中精心烘焙。
不多時,陣陣誘人的香氣便彌漫開來。那一口咬下,酥脆的外皮與軟糯香甜。
透著桃花清香的內餡在舌尖相遇,滋味妙不可言。
想到這裏,小月滿心歡喜,眼中滿是對這片桃林新生的欣慰與期待。
她輕輕閉上眼睛,集中意識,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與空間裏的井水建立起聯係。
她仿佛能感覺到井水那清涼而柔和的力量,在她的意識引導下,緩緩流淌。
井水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聽話地順著她的心意,匯成一股細流飛向桃林。
水珠就像春天的細雨般,均勻地灑落在那些翠嫩的枝條上,發出“滴答、滴答”的動人聲響。
每一滴井水都蘊含著滋養的力量,如同甘霖般滋潤著桃林的每一寸土地。
在井水的細心澆灌下,枝條上漸漸泛起更加濃鬱的綠意,仿佛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茁壯成長。
小月專注地控製著井水的流向和水量,不敢有絲毫懈怠。
她深知,這片桃林對於她和這個空間而言,意義非凡。
它不僅僅隻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更承載著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此刻,她用心嗬護著這片桃林,期待著它再度擁有繁花似錦,碩果累累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