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解讀出師表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 作者:苦瓜燉雪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奶奶,這裏是十一…………”,小家夥聽聽蜀王朱椿的名字就要喊,被馬良製止。
小家夥這才想起來,這些需要保密,然後自己飛快的用雙手捂住了嘴,然後像做賊一樣,偷偷的向周圍打量。
馬皇後看著小家夥的樣子笑了笑,然後打量著眼前的昭烈廟點了點頭:“原來是這個樣子”。
“關於廟門上的牌匾,還有人寫了一首詩”,馬良看著漢昭烈廟幾個字,想起了他在網上搜到的詩。
“說來聽聽”,馬皇後一臉好奇的說。
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
從來名位輸勳業,丞相功高百代思。
因為老百姓都認為諸葛丞相治蜀的功勞大於劉備,這就是為什麽明明是昭烈廟,大家卻非得叫武侯祠的原因”,馬良說完也是一臉的感慨。
幾人在門口觀望了一會兒,買票走進了武侯祠,向前麵走了一會,右邊出現了一個石碑。
馬良走上前去,仔細看了一下上麵的碑文。
“叔叔,這是什麽呀,上麵好多的字。”
小家夥雖然不識字,但對上麵的文字也很好奇。
馬良看著小家夥好奇的樣子,笑著說道“:這叫三絕碑,這上麵讚揚的是諸葛丞相一生的豐功偉績”。
“哦哦”,小家夥聽完之後也和馬良一起看上麵的字,雖然他不認識。
馬皇後同樣如此,看著碑文說道:我記得,杜甫曾在這裏寫詩祭拜諸葛丞相“:丞相祠堂何處尋……………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丞相一生的抱負就是恢複漢室,以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可到死也沒有成功”。
“是啊,估計這不光是諸葛亮的遺憾,也是蜀人的遺憾,到現在成了所有人的遺憾”。
馬良看著眼前的碑文,好像看到了那個羽扇綸巾的諸葛丞相。
看了一會碑文之後,小家夥有些好奇,拽著馬良悄悄的說:叔叔,那皇爺爺也有李爺爺,和胡丞相他們和這個人比誰厲害啊。”
“是啊,叔叔,我們也想知道,”一旁的李景隆和江都同樣十分好奇。
“李善長和胡惟庸”,馬良聽到這兩個人名一愣。
然後想了想說道“:胡惟庸就不用說了,估計他給諸葛丞相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至於李善長他確實很厲害,輔佐你皇爺爺同樣由弱小走向強大,並且建立了大明朝,被你皇爺爺評為再世蕭何”。
“他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後勤和政務方麵,而且軍事上他隻能出謀劃策,沒有統兵作戰的能力,而諸葛丞相曾經領兵六出祁山。
“而就品行操守來說,他比諸葛丞相更是相去甚遠,諸葛丞相死後隻有800棵桑樹15頃田“。
“而李善長過的可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家中更是田產無數,他們兩個怎麽比”。
“不過他有一點比諸葛丞相強,諸葛丞相一生都在致力於北伐卻沒成功,而他卻陪著陛下建立了大明實現了人生抱負”。
馬皇後在一旁點點頭,她可是相當清楚李善長的所作所為,知道李善長喜歡華服美食,雖然智謀出眾但心胸也不算寬廣。
然後幾人又看了左邊的碑文,記載的就是關於武侯祠的曆史變遷。
然後眾人邁過掛有明良千古牌匾的二門,進入了昭烈廟的正殿。
這裏供奉的是劉備,但是兩邊還有陪祭的人,一邊是他的孫子北地王劉諶,而另一邊則是一塊木頭。
“馬叔,這裏的人為什麽祭祀一塊兒?”,李景隆看著眼前的木頭墩子很是驚訝。
馬良看著眼前的木頭墩子,也是一臉的感慨“:姑姑,你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
“這應該是代表了劉禪吧,應該是宋朝時的人幹認為他棄國投降,把他從劉備的廟裏掃地出門了”。
“沒錯,這塊木頭代表的就是後主劉禪,可劉禪真的像宋朝人認為的那樣懦弱嗎,”馬良嗤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諸葛亮死後,他可是獨自一人治理蜀中二三十年,反正我認為劉禪比宋朝君臣可強多了。”
“姑姑,你知道嗎?大宋在我們這裏被網友稱作大慫,不但有宋徽宗父子的靖康之恥,還有完顏九妹殺了致力於北伐的嶽飛,劉禪對比他們來說算得上是很有作為了”。
“如果給嶽飛一個劉禪這樣的皇帝,估計他會痛哭涕零吧”。
馬皇後聽完點了點頭,不過於完顏九妹這個名字有些懵。
馬良看著她這個樣子,笑著說道“:這是網友們給趙構起的名字,認為他治理大宋時不但懦弱無能,還向金國人卑躬屈膝,並且還不能生育,所以網友們把他叫做完顏九妹”。
馬皇後聽完抿嘴強忍笑意,點了一下馬良的額頭“:你們這些人真是促狹,好好的一個宋朝皇帝,被你們作弄成這樣,不過卻很形象………”。
“哈哈哈哈………”,馬皇後最後還是忍不住的大聲笑了出來。
小家夥不明白,馬皇後在笑什麽,於是馬良摟著他,給他解釋了其中的意思。
小家夥聽完之後,看著同樣發笑的李景隆,“九江表哥,等迴去了,咱們就把那個趙構雕刻成小姑娘,讓大家都來看”。
“嗯,好,讓大家都知道什麽叫完顏九妹,太丟人了”。
李景隆一臉的讚同,因為他同樣瞧不起趙構的所作所為。
然後眾人又看了兩邊祭祀的關羽和張飛,讚揚了一下他們的英勇事跡。
等把這些都看完之後,眾人就來到了,刻著諸葛亮出師表的地方。
馬皇後看著雕刻的出師表,一臉的感慨“:諸葛亮一生都在為漢室而奔波,我在這出師表裏看到了諸葛丞相殷勤的囑托和期盼。”
“是啊,其實姑姑,我們後世對於出師表有了其他的理解,”
“說來聽聽”。
“這出師表分明就是家長對於孩子的叮囑。”
“他在告訴劉禪,孩子我要領著你的幾個叔叔出門一趟,好好在家聽話不,錢在抽屜裏,飯在鍋裏,你費叔董叔他們都是可以托付的人,有事可以去找他們”。
“而劉禪則真按著出師表,把上麵的人用了一個遍,包括他們的兒子,孫子也全都用了,一直到了無人可用,他才出城投降的,其實他很聽話”。
“出師表全文有738個字,那時候我們都嫌太長不好背,估計隻有劉禪嫌它太短吧”。
“要知道諸葛丞相給自己兒子的誡子書才隻有86個字。”
說著說著,馬良感覺自己有些哽咽了。
小家夥見狀依偎在馬良的懷裏:“叔叔,我也會聽話的”。
“雄英真乖”,說著馬良用額頭碰了一下小家夥的額頭。
馬皇後聽著馬良的解讀,同樣感覺自己的眼圈有些紅了。
小家夥這才想起來,這些需要保密,然後自己飛快的用雙手捂住了嘴,然後像做賊一樣,偷偷的向周圍打量。
馬皇後看著小家夥的樣子笑了笑,然後打量著眼前的昭烈廟點了點頭:“原來是這個樣子”。
“關於廟門上的牌匾,還有人寫了一首詩”,馬良看著漢昭烈廟幾個字,想起了他在網上搜到的詩。
“說來聽聽”,馬皇後一臉好奇的說。
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
從來名位輸勳業,丞相功高百代思。
因為老百姓都認為諸葛丞相治蜀的功勞大於劉備,這就是為什麽明明是昭烈廟,大家卻非得叫武侯祠的原因”,馬良說完也是一臉的感慨。
幾人在門口觀望了一會兒,買票走進了武侯祠,向前麵走了一會,右邊出現了一個石碑。
馬良走上前去,仔細看了一下上麵的碑文。
“叔叔,這是什麽呀,上麵好多的字。”
小家夥雖然不識字,但對上麵的文字也很好奇。
馬良看著小家夥好奇的樣子,笑著說道“:這叫三絕碑,這上麵讚揚的是諸葛丞相一生的豐功偉績”。
“哦哦”,小家夥聽完之後也和馬良一起看上麵的字,雖然他不認識。
馬皇後同樣如此,看著碑文說道:我記得,杜甫曾在這裏寫詩祭拜諸葛丞相“:丞相祠堂何處尋……………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丞相一生的抱負就是恢複漢室,以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可到死也沒有成功”。
“是啊,估計這不光是諸葛亮的遺憾,也是蜀人的遺憾,到現在成了所有人的遺憾”。
馬良看著眼前的碑文,好像看到了那個羽扇綸巾的諸葛丞相。
看了一會碑文之後,小家夥有些好奇,拽著馬良悄悄的說:叔叔,那皇爺爺也有李爺爺,和胡丞相他們和這個人比誰厲害啊。”
“是啊,叔叔,我們也想知道,”一旁的李景隆和江都同樣十分好奇。
“李善長和胡惟庸”,馬良聽到這兩個人名一愣。
然後想了想說道“:胡惟庸就不用說了,估計他給諸葛丞相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至於李善長他確實很厲害,輔佐你皇爺爺同樣由弱小走向強大,並且建立了大明朝,被你皇爺爺評為再世蕭何”。
“他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後勤和政務方麵,而且軍事上他隻能出謀劃策,沒有統兵作戰的能力,而諸葛丞相曾經領兵六出祁山。
“而就品行操守來說,他比諸葛丞相更是相去甚遠,諸葛丞相死後隻有800棵桑樹15頃田“。
“而李善長過的可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家中更是田產無數,他們兩個怎麽比”。
“不過他有一點比諸葛丞相強,諸葛丞相一生都在致力於北伐卻沒成功,而他卻陪著陛下建立了大明實現了人生抱負”。
馬皇後在一旁點點頭,她可是相當清楚李善長的所作所為,知道李善長喜歡華服美食,雖然智謀出眾但心胸也不算寬廣。
然後幾人又看了左邊的碑文,記載的就是關於武侯祠的曆史變遷。
然後眾人邁過掛有明良千古牌匾的二門,進入了昭烈廟的正殿。
這裏供奉的是劉備,但是兩邊還有陪祭的人,一邊是他的孫子北地王劉諶,而另一邊則是一塊木頭。
“馬叔,這裏的人為什麽祭祀一塊兒?”,李景隆看著眼前的木頭墩子很是驚訝。
馬良看著眼前的木頭墩子,也是一臉的感慨“:姑姑,你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
“這應該是代表了劉禪吧,應該是宋朝時的人幹認為他棄國投降,把他從劉備的廟裏掃地出門了”。
“沒錯,這塊木頭代表的就是後主劉禪,可劉禪真的像宋朝人認為的那樣懦弱嗎,”馬良嗤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諸葛亮死後,他可是獨自一人治理蜀中二三十年,反正我認為劉禪比宋朝君臣可強多了。”
“姑姑,你知道嗎?大宋在我們這裏被網友稱作大慫,不但有宋徽宗父子的靖康之恥,還有完顏九妹殺了致力於北伐的嶽飛,劉禪對比他們來說算得上是很有作為了”。
“如果給嶽飛一個劉禪這樣的皇帝,估計他會痛哭涕零吧”。
馬皇後聽完點了點頭,不過於完顏九妹這個名字有些懵。
馬良看著她這個樣子,笑著說道“:這是網友們給趙構起的名字,認為他治理大宋時不但懦弱無能,還向金國人卑躬屈膝,並且還不能生育,所以網友們把他叫做完顏九妹”。
馬皇後聽完抿嘴強忍笑意,點了一下馬良的額頭“:你們這些人真是促狹,好好的一個宋朝皇帝,被你們作弄成這樣,不過卻很形象………”。
“哈哈哈哈………”,馬皇後最後還是忍不住的大聲笑了出來。
小家夥不明白,馬皇後在笑什麽,於是馬良摟著他,給他解釋了其中的意思。
小家夥聽完之後,看著同樣發笑的李景隆,“九江表哥,等迴去了,咱們就把那個趙構雕刻成小姑娘,讓大家都來看”。
“嗯,好,讓大家都知道什麽叫完顏九妹,太丟人了”。
李景隆一臉的讚同,因為他同樣瞧不起趙構的所作所為。
然後眾人又看了兩邊祭祀的關羽和張飛,讚揚了一下他們的英勇事跡。
等把這些都看完之後,眾人就來到了,刻著諸葛亮出師表的地方。
馬皇後看著雕刻的出師表,一臉的感慨“:諸葛亮一生都在為漢室而奔波,我在這出師表裏看到了諸葛丞相殷勤的囑托和期盼。”
“是啊,其實姑姑,我們後世對於出師表有了其他的理解,”
“說來聽聽”。
“這出師表分明就是家長對於孩子的叮囑。”
“他在告訴劉禪,孩子我要領著你的幾個叔叔出門一趟,好好在家聽話不,錢在抽屜裏,飯在鍋裏,你費叔董叔他們都是可以托付的人,有事可以去找他們”。
“而劉禪則真按著出師表,把上麵的人用了一個遍,包括他們的兒子,孫子也全都用了,一直到了無人可用,他才出城投降的,其實他很聽話”。
“出師表全文有738個字,那時候我們都嫌太長不好背,估計隻有劉禪嫌它太短吧”。
“要知道諸葛丞相給自己兒子的誡子書才隻有86個字。”
說著說著,馬良感覺自己有些哽咽了。
小家夥見狀依偎在馬良的懷裏:“叔叔,我也會聽話的”。
“雄英真乖”,說著馬良用額頭碰了一下小家夥的額頭。
馬皇後聽著馬良的解讀,同樣感覺自己的眼圈有些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