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準備去軍營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 作者:苦瓜燉雪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認為陛下說的有道,願全力支持”,李善長附和道:“而左丞隻是相言語失當,望陛下不要怪罪”。
胡惟庸畢竟是李善長的門生,雖然有關馬良幫他們籌來物資的消息李善長不敢透露給胡惟庸,但還是為他說了幾句好話。
朱元璋瞥了李善長一眼沒有言語。
但一旁聽著李善長話語的藍玉不幹了,陛下可是答應了他,如果此次出征順利,給自己封個侯爵,所以誰要反對出征就是他的敵人。
但在朝堂上麵他絕對不會像文官那樣說話文縐縐的,於是瞪著一雙牛眼:“胡惟庸,大明軍隊全是陛下的,想幹什麽,難道還要看你的臉色嗎”。
然後轉過頭看著朱元璋:“陛下,征討倭寇的事情咱讚成,而且咱藍玉絕對衝鋒在前,不過臣聽說,陛下那裏新式火器已經研製成功,咱想去看看,不光咱想看咱們淮西的這群老兄弟都想看看。”
“雖然曹國公已經拿著火器部隊出征了,可是他們遠在西番具體什麽情況咱也不知道,陛下,能不能讓臣等見識一下”。
藍玉的話音剛落,一大群武將全都站了出來,話裏話外的意思是,不但倭寇要征討,新式武器他們也想看看,胡惟庸見著群情激憤的淮西勳貴,閉上了自己的嘴。
至於他帶頭反對朱元璋,原因很簡單是江南世家的請求,但自己說了陛下不聽,那他就沒辦法了。
“那好,出征倭寇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後天一早金吾衛大營檢驗新式火器,除了李善長幾幾個文臣,朝中諸將盡接隨行。”
朱元璋一拍桌子下了決定,然後結束了午朝。
……………
吃過中午飯之後,馬良和小家夥帶著朱標幾人,來到了坤寧宮。
這幾天馬良除了盯著別墅改造的事情,就是關於大明蔬菜大棚的事情,所以他沒事就會來大明看一看。
馬皇後正在收拾東西看馬良幾人過來了,笑著打了聲招唿“:馬良過來了”。
“姑姑,這才剛吃過午飯,怎麽就你一個人,陛下呢,還在奉天殿開午朝”。
馬皇後笑了笑“:沒有,重八不在奉天殿,午朝開完之後,坤寧宮都沒來直接就跑到菜園子去了。
這不因為老五前一陣把你帶來的那些玉米種了下去,所以他每天都會去看一看,連午飯都不迴來吃,我還得給他送飯”。
說著馬皇後拿起一旁的飯盒,裏麵放著的大餅,燒鵝,和兩碟青菜。
“至於嗎,玉米剛種下去,成熟還早的很,不用天天去看著”,馬良笑了笑。
馬皇後也很無奈“:自從土豆成熟了之後,重八就天天盼著糧食成熟,不光是剛種下的玉米,還有那些紅薯基本上每天都會去看上一會兒,說看著莊稼茁壯成長他心裏亮堂”。
“不過也別說,看著這些高產糧食成熟了,不光重八高興,我心裏也很高興”。
“娘,那我爹也不能不吃飯啊,您得好好說說他”,一旁的朱標笑著說道。
“我才不管呢,就你爹那個倔脾氣隨,他高興吧”。
“還有你別說你爹了,你也關心一下大妞,她都懷孕了你還總亂跑,敢惹大妞生氣當心我揍你”,馬皇後神情不悅的看著自己的兒子。
朱標一看情況不對:“娘,我現在就去看大妞,”拉著江都的手就跑了。
朱標狼狽而逃的樣子讓馬良不禁的笑出了聲。
馬皇後同樣麵露微笑。
然後馬良接過馬皇後手裏的飯盒:“姑姑,還是我們去吧”。
“行,那麻煩你了”。
之後馬良又轉頭看著小家夥“:走,咱們去菜園子給你皇爺爺送飯”。
“好”。
於是馬良領著兩個小家夥,離開了坤寧宮,剛越過禦花園的月亮門,不一會就看到一身紅色兗龍袍的朱元璋,挽著衣袖腳踩朝靴子,額頭流著汗水正在鋤地。
一旁的王狗兒,雙手托著翼善冠在一旁恭候。
馬良領著兩個小家夥把飯盒交給了王狗兒,讓他去一旁的涼亭裏擺上,自己來到了地頭上,喊了一聲“:陛下”。
這時的朱元璋才迴頭,看著馬良和一旁的小家夥很是高興,幾步走了過來:“:馬良,玉米種子你看才種下沒多長時間就已經出芽了。”
馬良看著眼前不長的一溝玉米苗,頂著兩片綠葉,但卻顯得有些蔫。
朱元璋同樣歎了一口氣“:可惜就是皇宮裏不能放水車,用桶澆起水來有些不方便,而且老五中的不得當還死了幾棵”。
馬良笑了笑“:這沒事,等我迴去再買一些種子來,補種一下就行了,有水車的事迴頭我幫你弄一個壓水井,這樣澆起水來就很方便了,不光你可以用,以後的老百姓弄一台用來澆水”。
朱元璋很是高興,洗了一下手之後,眾人來到涼亭。
朱元璋吃著大餅,聽馬良說百姓也可以用很是高興:“不過馬良壓水井是什麽東西”。
“抽水用的,陛下,你不會不知道吧,這玩意在宋朝就有了啊。”
“記得我小時候老家院裏就有一台壓水井,連一個孩子就可以輕易的把它壓出水來,很是方便的”。
雖然馬良也可以給他們提供水泵,畢竟現在已經有太陽能發電了,可那也隻能在皇宮裏使用。
畢竟把太陽能在整個大明推廣需要的東西太多了,而普通百姓也用不起,還不如壓水井來的實在。
壓水井這種東西在宋代的時候就有了,那時候基本上是木製的,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推行開。
直到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中華大地上流行,直到八九十年代達到了鼎盛時期,最後又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動水泵的出現,壓水井才逐漸被取代。
現在正好可以拿來大明給朱元璋他們用,而且應天的地下水量充沛,挖井更是容易,到時候讓壓水井在大明重現它的光彩。
“真的,馬良那我就代百姓謝謝你了”,朱元璋聽馬良說完又感謝他一迴。
之後又有所感慨,因為他又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如果他小時候就有壓水井這種東西,也許地裏的莊稼就能長出來,父母就不會被餓死。
朱元璋感慨了一小會,就講到了剛剛在朝堂上說的事情“:馬良,今天我在朝會上和大臣們說要征討倭寇的事情。”
“而且你給我們帶來的火槍,經過工匠的調校,再加上你提供的火藥配方,射程比原來就有所增加,這全是你的功勞”。
“保兒已經把這支火器部隊,單獨編練出來除了他帶去西番打仗的,應天還留下一支兵馬,後天我準備去金吾衛大營演練火器,到時候你和我們一起去吧”。
馬良一聽很高興,雖然他帶來的火槍不是最先進的,但卻是最符合明朝軍隊使用的,現在他們邊練成軍,自己確實應該去看一看。
況且這些火槍自己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氣,以後大明的曆史上沒準會給自己記上一筆呢,要知道這可是大明第一支成建製的火器部隊。
“陛下,那你給這支部隊起名字了沒有”。
“還沒有,你有什麽好建議?”
“曆史上永樂大帝同樣有支火器部隊叫做神機營”。
朱元璋思考了一下:“行,到時候這支部隊就叫做神機營”。
不過永樂大帝四個字,讓他感覺手有些癢癢,打算哪天把老四叫進宮來,再和他談談,讓他感受一下父愛。
胡惟庸畢竟是李善長的門生,雖然有關馬良幫他們籌來物資的消息李善長不敢透露給胡惟庸,但還是為他說了幾句好話。
朱元璋瞥了李善長一眼沒有言語。
但一旁聽著李善長話語的藍玉不幹了,陛下可是答應了他,如果此次出征順利,給自己封個侯爵,所以誰要反對出征就是他的敵人。
但在朝堂上麵他絕對不會像文官那樣說話文縐縐的,於是瞪著一雙牛眼:“胡惟庸,大明軍隊全是陛下的,想幹什麽,難道還要看你的臉色嗎”。
然後轉過頭看著朱元璋:“陛下,征討倭寇的事情咱讚成,而且咱藍玉絕對衝鋒在前,不過臣聽說,陛下那裏新式火器已經研製成功,咱想去看看,不光咱想看咱們淮西的這群老兄弟都想看看。”
“雖然曹國公已經拿著火器部隊出征了,可是他們遠在西番具體什麽情況咱也不知道,陛下,能不能讓臣等見識一下”。
藍玉的話音剛落,一大群武將全都站了出來,話裏話外的意思是,不但倭寇要征討,新式武器他們也想看看,胡惟庸見著群情激憤的淮西勳貴,閉上了自己的嘴。
至於他帶頭反對朱元璋,原因很簡單是江南世家的請求,但自己說了陛下不聽,那他就沒辦法了。
“那好,出征倭寇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後天一早金吾衛大營檢驗新式火器,除了李善長幾幾個文臣,朝中諸將盡接隨行。”
朱元璋一拍桌子下了決定,然後結束了午朝。
……………
吃過中午飯之後,馬良和小家夥帶著朱標幾人,來到了坤寧宮。
這幾天馬良除了盯著別墅改造的事情,就是關於大明蔬菜大棚的事情,所以他沒事就會來大明看一看。
馬皇後正在收拾東西看馬良幾人過來了,笑著打了聲招唿“:馬良過來了”。
“姑姑,這才剛吃過午飯,怎麽就你一個人,陛下呢,還在奉天殿開午朝”。
馬皇後笑了笑“:沒有,重八不在奉天殿,午朝開完之後,坤寧宮都沒來直接就跑到菜園子去了。
這不因為老五前一陣把你帶來的那些玉米種了下去,所以他每天都會去看一看,連午飯都不迴來吃,我還得給他送飯”。
說著馬皇後拿起一旁的飯盒,裏麵放著的大餅,燒鵝,和兩碟青菜。
“至於嗎,玉米剛種下去,成熟還早的很,不用天天去看著”,馬良笑了笑。
馬皇後也很無奈“:自從土豆成熟了之後,重八就天天盼著糧食成熟,不光是剛種下的玉米,還有那些紅薯基本上每天都會去看上一會兒,說看著莊稼茁壯成長他心裏亮堂”。
“不過也別說,看著這些高產糧食成熟了,不光重八高興,我心裏也很高興”。
“娘,那我爹也不能不吃飯啊,您得好好說說他”,一旁的朱標笑著說道。
“我才不管呢,就你爹那個倔脾氣隨,他高興吧”。
“還有你別說你爹了,你也關心一下大妞,她都懷孕了你還總亂跑,敢惹大妞生氣當心我揍你”,馬皇後神情不悅的看著自己的兒子。
朱標一看情況不對:“娘,我現在就去看大妞,”拉著江都的手就跑了。
朱標狼狽而逃的樣子讓馬良不禁的笑出了聲。
馬皇後同樣麵露微笑。
然後馬良接過馬皇後手裏的飯盒:“姑姑,還是我們去吧”。
“行,那麻煩你了”。
之後馬良又轉頭看著小家夥“:走,咱們去菜園子給你皇爺爺送飯”。
“好”。
於是馬良領著兩個小家夥,離開了坤寧宮,剛越過禦花園的月亮門,不一會就看到一身紅色兗龍袍的朱元璋,挽著衣袖腳踩朝靴子,額頭流著汗水正在鋤地。
一旁的王狗兒,雙手托著翼善冠在一旁恭候。
馬良領著兩個小家夥把飯盒交給了王狗兒,讓他去一旁的涼亭裏擺上,自己來到了地頭上,喊了一聲“:陛下”。
這時的朱元璋才迴頭,看著馬良和一旁的小家夥很是高興,幾步走了過來:“:馬良,玉米種子你看才種下沒多長時間就已經出芽了。”
馬良看著眼前不長的一溝玉米苗,頂著兩片綠葉,但卻顯得有些蔫。
朱元璋同樣歎了一口氣“:可惜就是皇宮裏不能放水車,用桶澆起水來有些不方便,而且老五中的不得當還死了幾棵”。
馬良笑了笑“:這沒事,等我迴去再買一些種子來,補種一下就行了,有水車的事迴頭我幫你弄一個壓水井,這樣澆起水來就很方便了,不光你可以用,以後的老百姓弄一台用來澆水”。
朱元璋很是高興,洗了一下手之後,眾人來到涼亭。
朱元璋吃著大餅,聽馬良說百姓也可以用很是高興:“不過馬良壓水井是什麽東西”。
“抽水用的,陛下,你不會不知道吧,這玩意在宋朝就有了啊。”
“記得我小時候老家院裏就有一台壓水井,連一個孩子就可以輕易的把它壓出水來,很是方便的”。
雖然馬良也可以給他們提供水泵,畢竟現在已經有太陽能發電了,可那也隻能在皇宮裏使用。
畢竟把太陽能在整個大明推廣需要的東西太多了,而普通百姓也用不起,還不如壓水井來的實在。
壓水井這種東西在宋代的時候就有了,那時候基本上是木製的,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推行開。
直到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中華大地上流行,直到八九十年代達到了鼎盛時期,最後又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動水泵的出現,壓水井才逐漸被取代。
現在正好可以拿來大明給朱元璋他們用,而且應天的地下水量充沛,挖井更是容易,到時候讓壓水井在大明重現它的光彩。
“真的,馬良那我就代百姓謝謝你了”,朱元璋聽馬良說完又感謝他一迴。
之後又有所感慨,因為他又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如果他小時候就有壓水井這種東西,也許地裏的莊稼就能長出來,父母就不會被餓死。
朱元璋感慨了一小會,就講到了剛剛在朝堂上說的事情“:馬良,今天我在朝會上和大臣們說要征討倭寇的事情。”
“而且你給我們帶來的火槍,經過工匠的調校,再加上你提供的火藥配方,射程比原來就有所增加,這全是你的功勞”。
“保兒已經把這支火器部隊,單獨編練出來除了他帶去西番打仗的,應天還留下一支兵馬,後天我準備去金吾衛大營演練火器,到時候你和我們一起去吧”。
馬良一聽很高興,雖然他帶來的火槍不是最先進的,但卻是最符合明朝軍隊使用的,現在他們邊練成軍,自己確實應該去看一看。
況且這些火槍自己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氣,以後大明的曆史上沒準會給自己記上一筆呢,要知道這可是大明第一支成建製的火器部隊。
“陛下,那你給這支部隊起名字了沒有”。
“還沒有,你有什麽好建議?”
“曆史上永樂大帝同樣有支火器部隊叫做神機營”。
朱元璋思考了一下:“行,到時候這支部隊就叫做神機營”。
不過永樂大帝四個字,讓他感覺手有些癢癢,打算哪天把老四叫進宮來,再和他談談,讓他感受一下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