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懷柯心中一凜,麵上卻不動聲色,避重就輕地說:“既如此,公子今後可約著我小叔一起,常常來光顧小店啊。”
有些交情?那是什麽樣的交情?
觀此人衣著配飾及言談氣度,顯然家世和教養都是極好的,多半出身權貴,又是初次從中原抵達邊關,還特意向她打聽申屠灼的事情……自然讓她聯想起先前申屠灼收到的朔雁傳書中,落款“琮”字的那位故交。
可若真是那人,郡中應該不會如此平靜吧?各級官員怎麽也要上趕著用適合他身份的大陣仗大禮數翹首相迎吧?怎麽會悄無聲息地跑她店裏嚐鮮了?
是他有什麽特殊的安排,刻意隱瞞身份?或是她猜錯了方向,這人隻是申屠家的遠房親戚?偏偏這個節骨眼上,申屠灼不在,若不是他被困在露得縣脫不開身,今日兩人在店裏一碰麵,也就用不著她在這兒猜來猜去了。
總之眼下這情狀,她最好裝作什麽都不了解,不去揣摩對方的身份意圖,也不去吐露申屠灼過多的消息。倘若欲商談要事,就讓這兩個“有些交情”的人見了麵親自聊,她一個本分開店的商女,可不想跟著瞎摻和。
食肆忙亂,譚懷柯又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貴公子問兩個隨從:“你們覺得這家食肆如何?”
剛擼完烤肉的那人用袖子拭了拭汗,說道:“真不錯,好吃!這兒的菜色比昨天我們入城後吃的那家要多,口味也更好。新店開張,還搞了這麽多花活,雖說那胡舞跳得一般,跟安都的樂府舞姬沒法比,可瞧著就是熱鬧,讓人胃口大開!”
貴公子哼笑:“吃吃吃,就知道吃!我是在問誰家的菜更好吃嗎?”
相比起他,另一隨從則要沉穩得多,自落座以來,他一直在觀察著這間食肆裏的布局裝飾、進出來往的人,還有那位頗受爭議的女東家。被問及感想,他說:“是陌赫商人的習慣和風格,很地道。”
饞嘴隨從插嘴:“你剛剛沒仔細聽吧,東家不是說了,他們有地道的做法,也有改良後適應我們大宣人的做法……”
“我不是說他們的菜。”沉穩隨從道,“這食肆從外麵看仍是大宣式樣的,可內部構造做了很多改動,細節上都是陌赫風情,包括那些窗欞、掛毯、置景、器物,還有雅座選用的熏香,隨手裝點的角落,無一不地道,這樣的地道不會是空有胡族血脈、但自小生活在大宣的人所能顧及到的。”
“繼續說。”貴公子點了點案幾。
“而且這位東家的經營手段非常……嗯,不拘一格。她不遵循也不在意大宣的禮教,行事上全然是西境行商的做派,說得直白點,就是常年顛沛流離、四處倒賣學來野路子。從前大宣視商賈為低賤,如今雖稍有好轉,但長久以來的壓製讓我們的商賈不敢太過出格,也就不會有這般層出不窮的手段。要說她是跟那譚老爺學來的,我不大信。”
“還是你耳聰目明些,不像某人,光長了一張嘴。”貴公子點評。
“我也不是光長了一張嘴啊,比如那邊那兩個人,身手都不錯,打扮得像尋常商賈,但絕對不是,不知道什麽來曆,我提防他們好一會兒了。”饞嘴隨從朝左前方努了努嘴。
那個方位在貴公子身後,他沒有轉頭去看,隻若無其事地飲酒:“那就繼續提防著。”
為了證明自己,饞嘴隨從又道:“還有那個小娘子,方才由東家引著去了趟後院,迴來眼眶就紅了,擦了幾迴眼淚,我猜是去走後門開小灶了,結果被辣哭了。”
果然隻知道吃,沉穩隨從翻了個白眼,懶得理他。
貴公子看著卮中深紅的酒漿,眸光閃動:“這位東家,申屠衡戰死後過門的新婦……挺有意思的。她身上有很多謎團,恐怕要好好問問我那位故交了。”
-----------------
譚懷柯給山儀遞了張絹帕,安慰道:“今日請你吃這頓飯,原不是想惹你傷心的。”
山儀拭去淚水說:“不是傷心,我該謝謝大娘子才是。從前他總去樂府找我,我見他腿腳不便、一身頹唐,心中實在難受。如今大娘子幫他治好了傷腿,又給了他一份拿手又體麵的活計,看到他重新振作,我這心結才算是解開了。”
她就是被饞嘴隨從看到去了後院的小娘子,當然不是去開小灶的,也不是被辣哭的,而是譚懷柯帶她遠遠瞧了眼自家大廚紮裏。
山儀猶豫良久,今日還是來了。
大娘子說是為了答謝她幫忙潤色曲譜,請她吃的這頓飯,她卻也知曉,這不過是個好聽的由頭。大娘子是想解了她的枷鎖,給她親眼看看紮裏的現狀,讓她也真正放下。
山儀舉起酒卮,敬向譚懷柯。
譚懷柯爽快飲下,笑說:“想不到你這般清逸脫俗的人,酒量卻是不差。”
山儀也笑道:“大娘子小瞧我了。”
不遠處,阿伊沙咽下一塊薩木薩,輕輕頷首:“總算有個能入得了口的食肆了,用了地道的羊尾巴油,皮脆肉嫩。香料也用的恰到好處,沒給我弄得什麽菜都一個味道。”
巴丹也吃了不少,不過他一邊吃一邊要分神留意著其他地方。
開張之日食客盈門,有西境人也有大宣人,說不準就有居心叵測之徒混入其中。自家少主身份敏感,雖然那些刺客銷聲匿跡已久,應當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對陌赫使臣出手,但身為護衛,萬不能掉以輕心。
比如那邊有個不中用的大宣人,被烤肉辣得涕淚橫流,還不忘朝他這邊亂瞟,不知是在覬覦他們這邊的珍饈美味,還是另有所圖。瞧那人的四肢體格,料想身手不錯,至於他身邊那個華服公子……
阿伊沙舀了一杓酒道:“巴丹,不用過分在意,好好吃你的。”
巴丹還是不大放心:“少主,他們……”
此時譚懷柯恰好過來詢問:“怎麽樣?還合胃口嗎?”
阿伊沙指著菜牌下方的三種口味,中肯地說:“還是地道原味適合我,就是食材本身還是與西境當地的有所差別,這倒是不能強求。”
譚懷柯歎了口氣:“您這貴族舌頭可真是刁鑽,一小點差別都嚐得出。”
阿伊沙道:“酒算不得上乘,但也比其他食肆的要醇些,是你自己釀的?”
譚懷柯迴答:“我自己試著釀了不少壇,不過還是那個問題,果子本身跟西境的不盡相同,釀出來的口感還是有差,恐怕還需要再琢磨一下。您眼下喝的是我們精挑細選,從陽瑪行商那裏采買來的。”
“你們的門路倒是挺多。”阿伊沙似是想起什麽,“對了,你那個小叔呢?食肆開張這麽重要的日子,怎麽不見他來捧場?”
“他呀,有事耽擱了……”
“哎喲懷柯,我的寶貝女兒啊!”這聲招唿嚇了譚懷柯一大跳,門口突然唿啦啦進來四個人,惹得店內食客紛紛看去。
-----------------
有些交情?那是什麽樣的交情?
觀此人衣著配飾及言談氣度,顯然家世和教養都是極好的,多半出身權貴,又是初次從中原抵達邊關,還特意向她打聽申屠灼的事情……自然讓她聯想起先前申屠灼收到的朔雁傳書中,落款“琮”字的那位故交。
可若真是那人,郡中應該不會如此平靜吧?各級官員怎麽也要上趕著用適合他身份的大陣仗大禮數翹首相迎吧?怎麽會悄無聲息地跑她店裏嚐鮮了?
是他有什麽特殊的安排,刻意隱瞞身份?或是她猜錯了方向,這人隻是申屠家的遠房親戚?偏偏這個節骨眼上,申屠灼不在,若不是他被困在露得縣脫不開身,今日兩人在店裏一碰麵,也就用不著她在這兒猜來猜去了。
總之眼下這情狀,她最好裝作什麽都不了解,不去揣摩對方的身份意圖,也不去吐露申屠灼過多的消息。倘若欲商談要事,就讓這兩個“有些交情”的人見了麵親自聊,她一個本分開店的商女,可不想跟著瞎摻和。
食肆忙亂,譚懷柯又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貴公子問兩個隨從:“你們覺得這家食肆如何?”
剛擼完烤肉的那人用袖子拭了拭汗,說道:“真不錯,好吃!這兒的菜色比昨天我們入城後吃的那家要多,口味也更好。新店開張,還搞了這麽多花活,雖說那胡舞跳得一般,跟安都的樂府舞姬沒法比,可瞧著就是熱鬧,讓人胃口大開!”
貴公子哼笑:“吃吃吃,就知道吃!我是在問誰家的菜更好吃嗎?”
相比起他,另一隨從則要沉穩得多,自落座以來,他一直在觀察著這間食肆裏的布局裝飾、進出來往的人,還有那位頗受爭議的女東家。被問及感想,他說:“是陌赫商人的習慣和風格,很地道。”
饞嘴隨從插嘴:“你剛剛沒仔細聽吧,東家不是說了,他們有地道的做法,也有改良後適應我們大宣人的做法……”
“我不是說他們的菜。”沉穩隨從道,“這食肆從外麵看仍是大宣式樣的,可內部構造做了很多改動,細節上都是陌赫風情,包括那些窗欞、掛毯、置景、器物,還有雅座選用的熏香,隨手裝點的角落,無一不地道,這樣的地道不會是空有胡族血脈、但自小生活在大宣的人所能顧及到的。”
“繼續說。”貴公子點了點案幾。
“而且這位東家的經營手段非常……嗯,不拘一格。她不遵循也不在意大宣的禮教,行事上全然是西境行商的做派,說得直白點,就是常年顛沛流離、四處倒賣學來野路子。從前大宣視商賈為低賤,如今雖稍有好轉,但長久以來的壓製讓我們的商賈不敢太過出格,也就不會有這般層出不窮的手段。要說她是跟那譚老爺學來的,我不大信。”
“還是你耳聰目明些,不像某人,光長了一張嘴。”貴公子點評。
“我也不是光長了一張嘴啊,比如那邊那兩個人,身手都不錯,打扮得像尋常商賈,但絕對不是,不知道什麽來曆,我提防他們好一會兒了。”饞嘴隨從朝左前方努了努嘴。
那個方位在貴公子身後,他沒有轉頭去看,隻若無其事地飲酒:“那就繼續提防著。”
為了證明自己,饞嘴隨從又道:“還有那個小娘子,方才由東家引著去了趟後院,迴來眼眶就紅了,擦了幾迴眼淚,我猜是去走後門開小灶了,結果被辣哭了。”
果然隻知道吃,沉穩隨從翻了個白眼,懶得理他。
貴公子看著卮中深紅的酒漿,眸光閃動:“這位東家,申屠衡戰死後過門的新婦……挺有意思的。她身上有很多謎團,恐怕要好好問問我那位故交了。”
-----------------
譚懷柯給山儀遞了張絹帕,安慰道:“今日請你吃這頓飯,原不是想惹你傷心的。”
山儀拭去淚水說:“不是傷心,我該謝謝大娘子才是。從前他總去樂府找我,我見他腿腳不便、一身頹唐,心中實在難受。如今大娘子幫他治好了傷腿,又給了他一份拿手又體麵的活計,看到他重新振作,我這心結才算是解開了。”
她就是被饞嘴隨從看到去了後院的小娘子,當然不是去開小灶的,也不是被辣哭的,而是譚懷柯帶她遠遠瞧了眼自家大廚紮裏。
山儀猶豫良久,今日還是來了。
大娘子說是為了答謝她幫忙潤色曲譜,請她吃的這頓飯,她卻也知曉,這不過是個好聽的由頭。大娘子是想解了她的枷鎖,給她親眼看看紮裏的現狀,讓她也真正放下。
山儀舉起酒卮,敬向譚懷柯。
譚懷柯爽快飲下,笑說:“想不到你這般清逸脫俗的人,酒量卻是不差。”
山儀也笑道:“大娘子小瞧我了。”
不遠處,阿伊沙咽下一塊薩木薩,輕輕頷首:“總算有個能入得了口的食肆了,用了地道的羊尾巴油,皮脆肉嫩。香料也用的恰到好處,沒給我弄得什麽菜都一個味道。”
巴丹也吃了不少,不過他一邊吃一邊要分神留意著其他地方。
開張之日食客盈門,有西境人也有大宣人,說不準就有居心叵測之徒混入其中。自家少主身份敏感,雖然那些刺客銷聲匿跡已久,應當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對陌赫使臣出手,但身為護衛,萬不能掉以輕心。
比如那邊有個不中用的大宣人,被烤肉辣得涕淚橫流,還不忘朝他這邊亂瞟,不知是在覬覦他們這邊的珍饈美味,還是另有所圖。瞧那人的四肢體格,料想身手不錯,至於他身邊那個華服公子……
阿伊沙舀了一杓酒道:“巴丹,不用過分在意,好好吃你的。”
巴丹還是不大放心:“少主,他們……”
此時譚懷柯恰好過來詢問:“怎麽樣?還合胃口嗎?”
阿伊沙指著菜牌下方的三種口味,中肯地說:“還是地道原味適合我,就是食材本身還是與西境當地的有所差別,這倒是不能強求。”
譚懷柯歎了口氣:“您這貴族舌頭可真是刁鑽,一小點差別都嚐得出。”
阿伊沙道:“酒算不得上乘,但也比其他食肆的要醇些,是你自己釀的?”
譚懷柯迴答:“我自己試著釀了不少壇,不過還是那個問題,果子本身跟西境的不盡相同,釀出來的口感還是有差,恐怕還需要再琢磨一下。您眼下喝的是我們精挑細選,從陽瑪行商那裏采買來的。”
“你們的門路倒是挺多。”阿伊沙似是想起什麽,“對了,你那個小叔呢?食肆開張這麽重要的日子,怎麽不見他來捧場?”
“他呀,有事耽擱了……”
“哎喲懷柯,我的寶貝女兒啊!”這聲招唿嚇了譚懷柯一大跳,門口突然唿啦啦進來四個人,惹得店內食客紛紛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