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力
慘死重生後,成了反派權臣掌上嬌 作者:糖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望舒向著後麵推了幾步,與四皇子拉開了距離。
小聲說道:“朝堂上的大事,我確實不知道。殿下執意想要我說的話。
我隻有一個往事講給殿下聽。
我從前的住所,夜裏偶爾會聽到外麵的動靜。
有一次,府上進了人,下人仆役還差點衝進我的院子裏麵搜查。
後來陛下封了我郡主之位,院子裏麵還是有些人,時不時的冒頭打聽消息。
直到娘娘送來一支衛隊,說是郡主規格下的儀仗隊。”
說到此處,林望舒笑著繼續說道:“儀仗隊的人,氣勢威嚴,從他們進駐府邸那天起。
原先困擾我的很多事情,都消失了。
無論是誤入宅院的丫鬟,還是熱心前來送點心的丫鬟,或者是半夜追趕小偷的鬧劇。
一切都離我遠去了。
殿下你說,神奇不神奇,解決的方法簡單不簡單?”
四皇子聽懂了林望舒的暗示,有些驚訝的看著林望舒。
“你知道自己在暗示什麽嗎?”
林望舒說道:“殿下從裏麵聽出了什麽嗎?我什麽都沒有暗示,殿下問我有什麽主意。
我隻是給了殿下,我從前身邊最好用的方式。”
四皇子一臉陰鬱的離開了。
四皇子好歹幫她削弱了六皇子一部分的勢力,到了最後,就不要怪她沒有提醒過了。
鎮遠將軍府的人,不日就要到達京城。
這算是林望舒這個暫時的盟友,給予四皇子的一點報酬。
為了他在私鹽和馬匹販賣上給六皇子使得絆子。
六皇子在現在的情勢下,做出來的各種軟姿態,都是為了放鬆四皇子的警惕心。
讓他能夠更好的隱藏下來,讓四皇子身邊的大臣們,減少對他的敵意。
鎮遠將軍府送來的女兒,既是對皇帝的投誠。
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結盟。
鎮遠軍在邊關經營幾十年,是一股兒完全不能小瞧的力量。
如果被六皇子注意到了,現在的朝堂局勢還要變。
鎮遠將軍似乎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正在一個非常微妙的位置上。
皇帝對他是信任的,但是下一任皇帝呢?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之間還會有這樣的信任嗎?
嫁女就是這位將軍,給自己選擇的一條後路。
同時流淌著安家和皇家血液的孩子,會成為安家的一道保命符。
也會是皇帝繼續任用安家的一個護身符。
前世裏麵,安家的人,在京城內亂之際,鎮守邊關,功不可沒。
但是,安家的那位長子,帶兵前來京城,插手了皇位的更迭。
現在,那個人會比前世來的速度還要快。
六皇子失去了大量的助力,麵對有如此勢力的安家,雙方到時候配合起來的概率也會高很多。
話提醒到這一步,能不能阻止接下來的事情,就看四皇子要怎麽做了。
朝堂上關於旱情的報告,一本接著一本的上。
商討來,商討去,最後商討的結果是,三皇子作為欽差大臣,在各地巡查,檢查各地的受損情況。
聽到這個消息後,林望舒差點一口水噴出。
“真用了這個主意啊?”
他們是怎麽想的,真覺得有人下去監督就能成嗎?
李映安說道:“受損嚴重的幾個地區,是丞相的老家。”
林望舒意味深長的點點頭,“哈,如此講來,第一站想必就是那裏了?”
這一次,但願三皇子可以平安迴來吧。
席卷半個災區的災民,無法平息的叛亂,此起彼伏的動蕩。
但願三皇子能夠將事情平息一部分。
在前世事情是怎麽解決的?
一部分是朝廷派兵鎮壓,另外一部分是到了當地之後,發布赦免令。
因為饑荒和災情,叛亂殺人的,在赦免令下達之後,一個月內歸家,通通赦免。
繼續頑強抵抗的,全都按照造反罪處理。
殺一批,赦一批,將當地的豪強處理一批,用繳獲出來的銀糧,開倉放糧。
這樣才算是勉強安撫住了人心。
“鎮遠侯府的人到了嗎?”
林望舒好奇的問道,“聽說前幾日就有人送信來,說是要先來收拾宅子,準備落腳。”
李映安搖搖頭,“還在路上,說是明天才能到。”
“他們在路上的時間對嗎?”林望舒無意的問了一句,“感覺走的挺快的。”
李映安仔細掐算了一下,想了想他們攜帶的行李。
“差不多?”
“怎麽說?”
“聽聞是帶著嫁妝過來的,時間上,比之前進京的時候,要快一點。”
以前都是帶著衛隊走,人多。
但是帶著嫁妝,如果很多的話,看守嫁妝的人應該也不少才對。
這樣的話,等於帶著一支親兵來京城。
皇帝知道這件事情嗎?
李映安皺起了眉頭。
在他的消息之外,皇帝有了新的安排?
“喂喂喂,”林望舒伸手在李映安麵前晃了晃,“想什麽呢?”
“我在想,京城裏麵,是不是還有一支暗衛,怎麽沒有聽說,鎮遠府那邊有什麽新消息呢?
連帶著嫁妝多少,帶了多少人來,都完全不清楚。”
聽了這個話,林望舒想了想,迴憶了一下過去,無所謂的說道:“興許是陛下和那位將軍的默契呢。
要知道,他們兩個可都是上過同一個戰場的人。”
“兩人之間的奏折往來,也不需要全都經過錦衣衛的手吧。”
尤其是,其中一位還是軍中的將軍,統領一座城池的城主。
如果掩蓋蹤跡這種事情,都做不到的話,恐怕城主將軍的位置,早就換人了。
“你現在去查查看,肯定就知道了。”林望舒說道,“陛下那邊,搞不好也是清楚的很。”
錦衣衛是一方麵,安家帶過來的親衛又是另一方麵。
兩把刀,都是皇帝手裏鋒利的武器。
能夠鎮住京城裏麵的一切躁動不安。
無論是現在激烈的皇位之爭,還是即將到來的災情。
皇帝對這個國家的控製力度,仍舊是出於很高的位置。
隻要他還在,事情就不會失去控製。
朝廷中,關鍵位置上安放的都是合適的能臣,林望舒隱約能夠看出來。
皇帝在從剩下的幾個兒子中,挑選自己想要的那個。
三皇子在近期的行事中,除了與文官走的很近之外,其他的還沒有什麽大的問題。
小聲說道:“朝堂上的大事,我確實不知道。殿下執意想要我說的話。
我隻有一個往事講給殿下聽。
我從前的住所,夜裏偶爾會聽到外麵的動靜。
有一次,府上進了人,下人仆役還差點衝進我的院子裏麵搜查。
後來陛下封了我郡主之位,院子裏麵還是有些人,時不時的冒頭打聽消息。
直到娘娘送來一支衛隊,說是郡主規格下的儀仗隊。”
說到此處,林望舒笑著繼續說道:“儀仗隊的人,氣勢威嚴,從他們進駐府邸那天起。
原先困擾我的很多事情,都消失了。
無論是誤入宅院的丫鬟,還是熱心前來送點心的丫鬟,或者是半夜追趕小偷的鬧劇。
一切都離我遠去了。
殿下你說,神奇不神奇,解決的方法簡單不簡單?”
四皇子聽懂了林望舒的暗示,有些驚訝的看著林望舒。
“你知道自己在暗示什麽嗎?”
林望舒說道:“殿下從裏麵聽出了什麽嗎?我什麽都沒有暗示,殿下問我有什麽主意。
我隻是給了殿下,我從前身邊最好用的方式。”
四皇子一臉陰鬱的離開了。
四皇子好歹幫她削弱了六皇子一部分的勢力,到了最後,就不要怪她沒有提醒過了。
鎮遠將軍府的人,不日就要到達京城。
這算是林望舒這個暫時的盟友,給予四皇子的一點報酬。
為了他在私鹽和馬匹販賣上給六皇子使得絆子。
六皇子在現在的情勢下,做出來的各種軟姿態,都是為了放鬆四皇子的警惕心。
讓他能夠更好的隱藏下來,讓四皇子身邊的大臣們,減少對他的敵意。
鎮遠將軍府送來的女兒,既是對皇帝的投誠。
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結盟。
鎮遠軍在邊關經營幾十年,是一股兒完全不能小瞧的力量。
如果被六皇子注意到了,現在的朝堂局勢還要變。
鎮遠將軍似乎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正在一個非常微妙的位置上。
皇帝對他是信任的,但是下一任皇帝呢?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之間還會有這樣的信任嗎?
嫁女就是這位將軍,給自己選擇的一條後路。
同時流淌著安家和皇家血液的孩子,會成為安家的一道保命符。
也會是皇帝繼續任用安家的一個護身符。
前世裏麵,安家的人,在京城內亂之際,鎮守邊關,功不可沒。
但是,安家的那位長子,帶兵前來京城,插手了皇位的更迭。
現在,那個人會比前世來的速度還要快。
六皇子失去了大量的助力,麵對有如此勢力的安家,雙方到時候配合起來的概率也會高很多。
話提醒到這一步,能不能阻止接下來的事情,就看四皇子要怎麽做了。
朝堂上關於旱情的報告,一本接著一本的上。
商討來,商討去,最後商討的結果是,三皇子作為欽差大臣,在各地巡查,檢查各地的受損情況。
聽到這個消息後,林望舒差點一口水噴出。
“真用了這個主意啊?”
他們是怎麽想的,真覺得有人下去監督就能成嗎?
李映安說道:“受損嚴重的幾個地區,是丞相的老家。”
林望舒意味深長的點點頭,“哈,如此講來,第一站想必就是那裏了?”
這一次,但願三皇子可以平安迴來吧。
席卷半個災區的災民,無法平息的叛亂,此起彼伏的動蕩。
但願三皇子能夠將事情平息一部分。
在前世事情是怎麽解決的?
一部分是朝廷派兵鎮壓,另外一部分是到了當地之後,發布赦免令。
因為饑荒和災情,叛亂殺人的,在赦免令下達之後,一個月內歸家,通通赦免。
繼續頑強抵抗的,全都按照造反罪處理。
殺一批,赦一批,將當地的豪強處理一批,用繳獲出來的銀糧,開倉放糧。
這樣才算是勉強安撫住了人心。
“鎮遠侯府的人到了嗎?”
林望舒好奇的問道,“聽說前幾日就有人送信來,說是要先來收拾宅子,準備落腳。”
李映安搖搖頭,“還在路上,說是明天才能到。”
“他們在路上的時間對嗎?”林望舒無意的問了一句,“感覺走的挺快的。”
李映安仔細掐算了一下,想了想他們攜帶的行李。
“差不多?”
“怎麽說?”
“聽聞是帶著嫁妝過來的,時間上,比之前進京的時候,要快一點。”
以前都是帶著衛隊走,人多。
但是帶著嫁妝,如果很多的話,看守嫁妝的人應該也不少才對。
這樣的話,等於帶著一支親兵來京城。
皇帝知道這件事情嗎?
李映安皺起了眉頭。
在他的消息之外,皇帝有了新的安排?
“喂喂喂,”林望舒伸手在李映安麵前晃了晃,“想什麽呢?”
“我在想,京城裏麵,是不是還有一支暗衛,怎麽沒有聽說,鎮遠府那邊有什麽新消息呢?
連帶著嫁妝多少,帶了多少人來,都完全不清楚。”
聽了這個話,林望舒想了想,迴憶了一下過去,無所謂的說道:“興許是陛下和那位將軍的默契呢。
要知道,他們兩個可都是上過同一個戰場的人。”
“兩人之間的奏折往來,也不需要全都經過錦衣衛的手吧。”
尤其是,其中一位還是軍中的將軍,統領一座城池的城主。
如果掩蓋蹤跡這種事情,都做不到的話,恐怕城主將軍的位置,早就換人了。
“你現在去查查看,肯定就知道了。”林望舒說道,“陛下那邊,搞不好也是清楚的很。”
錦衣衛是一方麵,安家帶過來的親衛又是另一方麵。
兩把刀,都是皇帝手裏鋒利的武器。
能夠鎮住京城裏麵的一切躁動不安。
無論是現在激烈的皇位之爭,還是即將到來的災情。
皇帝對這個國家的控製力度,仍舊是出於很高的位置。
隻要他還在,事情就不會失去控製。
朝廷中,關鍵位置上安放的都是合適的能臣,林望舒隱約能夠看出來。
皇帝在從剩下的幾個兒子中,挑選自己想要的那個。
三皇子在近期的行事中,除了與文官走的很近之外,其他的還沒有什麽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