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元年
新年後休假後的第一次大朝會。
禮部尚書完顏齊美神色莊重,雙手捧著奏折,恭敬地向前一步,奏請道:“啟奏陛下,如今新年已過,為廣納賢才、充實朝堂,臣懇請陛下於四月份舉行恩科取士。”
“然此事重大,當務之急乃是需要確定這次恩科主考官的人選,以保此次取士之事公平有序,為我朝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材。”
朝堂之上,眾大臣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合適的人選。
完顏洪烈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群臣,問道:“諸位愛卿,對於主考官的人選,可有舉薦人選?”
一時間,朝堂安靜下來,片刻後,吏部尚書蒲察漢出列道:“陛下,臣以為翰林院掌院學士李德士大人德才兼備,可為此次恩科主考官。”
話音剛落,又有大臣反駁道:“李大人事務繁忙,恐難以抽身兼顧恩科之事,臣舉薦國子監祭酒王鑲王大人,其學識淵博,為人公正。”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完顏洪烈眉頭微皺,陷入沉思。
丞相烏骨任出列道:“陛下,臣舉薦太子殿下擔任此次恩科主考官,再由李德士大人和王鑲大人擔任副主考官。太子殿下睿智聰慧,定能把控全局,李大人和王大人經驗豐富,可在旁協助,如此安排,必能使此次恩科順利進行。”
此提議一出,朝堂瞬間一片嘩然。有人認為這是對太子的一次極好曆練,也有人擔憂太子年輕,難以擔當重任。
完顏洪烈依舊眉頭微皺,手指輕敲龍椅扶手,似乎在權衡著這一提議的利弊。
現在帝國草創,太子完顏康在帝國創立過程中立下大功勞,現在人望非常高。二來完顏浩澤還小,完顏洪烈沒有其他兒子可以選擇,沒有理由不選太子。
不過完顏洪烈對於丞相烏骨任和太子完顏康走的太近有些不滿意。丞相和太子一條心,必須敲打敲打這個烏骨任。
完顏洪烈思索片刻後,說道:“烏骨任愛卿的提議,朕準了。但當下邊境防務亦不可疏忽,烏骨任愛卿一心為國,朕決定派你去巡察邊境防務,九邊之地就勞煩愛卿走一趟了。丞相事務暫且由完顏齊美暫代。”
烏骨任心中一驚,瞬間明白了皇上此舉的深意,但也隻能領旨謝恩:“臣遵旨,定不辱使命,為陛下守護好邊境。”
完顏洪烈微微點頭:“朕相信愛卿的能力,望你速去速迴。”
完顏洪烈掃視群臣,說道:“此次恩科之事,諸位當齊心協力,助太子辦好。”群臣齊聲應和。
而太子完顏康得知此事,心中明白這是父皇對烏骨任的敲打,也更加謹慎行事,生怕引起父皇的猜疑。
烏骨任迴府後,滿心的憤懣與無奈。他坐在書房,望著窗外的夜色,長籲短歎。
他深知皇上對他與太子走得過近心生不滿,此番將他派去巡察邊境防務,看似重用,實則是一種變相的懲戒與疏離。
想到自己一心為了朝廷,為了輔佐太子,卻遭此境遇,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悲涼。
“我烏骨任忠心耿耿,竟落得這般下場。”他喃喃自語道,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迷茫。
但烏骨任也明白,君心難測,聖意不可違,隻能暫且接受這安排,期望在巡察邊境防務中立下功勞,重新贏迴皇上的信任。
然而,一想到即將遠離朝堂核心,無法參與諸多重要事務,又不知此次離開會給朝中局勢帶來怎樣的變數,尤其是太子的處境是否會因他的離開而變得艱難,他更是憂心忡忡,久久難以入眠。
這時,烏骨任的妻子走進書房,看到丈夫煩躁不安的模樣,忍不住抱怨道:“這皇上也太不講道理了,夫君你為朝廷盡心盡力,就因與太子走得近些,便這般對待你。還有那太子也是,也不知在皇上麵前為你美言幾句。”
烏骨任一聽,頓時怒目圓睜,厲聲訓斥道:“婦道人家,休要胡言亂語!皇上聖明,自有他的考量。太子殿下也有諸多難處,豈容你在此妄加揣測和抱怨!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你也敢說出口,趟若傳揚出去,你我滿門皆要遭殃!”
妻子被他的訓斥嚇得臉色蒼白,不敢再言語,烏骨任則長歎一聲,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
過了片刻,烏骨任意識到自己的過激反應嚇到了妻子,語氣緩和下來。
烏骨任說道:“夫人莫怕,是我一時情急,語氣重了些。我知你是為我鳴不平,隻是這宮廷之事錯綜複雜,稍有不慎便會禍及全家。”
頓了頓烏骨任接著說:“此去巡察邊境防務,也是為了朝廷,為了我們這個家。你在家中要照顧好自己和孩子,莫要再生事端。”
妻子眼中含淚,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夫君放心,妾身知曉了,今後定不會再亂說話。”
烏骨任輕輕拍了拍妻子的肩膀,說道:“夫人一向賢淑,此次是我對不住你,讓你跟著擔驚受怕。一切待我歸來再說吧!”
說完,烏骨任再次陷入沉思,思考著此去邊境的種種事宜。
這一天,烏骨任出城前去巡察九邊。天色陰沉,仿佛也在為他的遠行而感到凝重。
城門外,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烏骨任身著莊重的官服,騎在一匹高大的駿馬之上。他的眼神堅定而又略帶憂慮,緊握著韁繩的手微微發白。身後的隨從們個個精神抖擻,但也難掩離別的沉重氣氛。
馬蹄聲沉重地敲擊著地麵,烏骨任的隊伍緩緩向前移動。他不時迴頭望向城門,心中滿是對大都的不舍與牽掛。
而在城門樓上,楊康負手而立。他目光緊緊追隨著烏骨任遠去的背影,眉頭緊鎖。風肆意地吹亂了他的發絲,他卻渾然不覺。
楊康的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有對烏骨任的擔憂,有對朝局變幻的無奈,還有對未來的迷茫。
他看著烏骨任的身影在蜿蜒的道路上越來越小,最終變成一個黑點,消失在遠處的山巒之間。
楊康深深地歎了口氣,佇立良久,才緩緩轉身,帶著滿心的沉重走下城門樓。
一眾大臣也是議論紛紛的走入城門,這些大臣表情各不相同。似乎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和算計。
新年後休假後的第一次大朝會。
禮部尚書完顏齊美神色莊重,雙手捧著奏折,恭敬地向前一步,奏請道:“啟奏陛下,如今新年已過,為廣納賢才、充實朝堂,臣懇請陛下於四月份舉行恩科取士。”
“然此事重大,當務之急乃是需要確定這次恩科主考官的人選,以保此次取士之事公平有序,為我朝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材。”
朝堂之上,眾大臣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合適的人選。
完顏洪烈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群臣,問道:“諸位愛卿,對於主考官的人選,可有舉薦人選?”
一時間,朝堂安靜下來,片刻後,吏部尚書蒲察漢出列道:“陛下,臣以為翰林院掌院學士李德士大人德才兼備,可為此次恩科主考官。”
話音剛落,又有大臣反駁道:“李大人事務繁忙,恐難以抽身兼顧恩科之事,臣舉薦國子監祭酒王鑲王大人,其學識淵博,為人公正。”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完顏洪烈眉頭微皺,陷入沉思。
丞相烏骨任出列道:“陛下,臣舉薦太子殿下擔任此次恩科主考官,再由李德士大人和王鑲大人擔任副主考官。太子殿下睿智聰慧,定能把控全局,李大人和王大人經驗豐富,可在旁協助,如此安排,必能使此次恩科順利進行。”
此提議一出,朝堂瞬間一片嘩然。有人認為這是對太子的一次極好曆練,也有人擔憂太子年輕,難以擔當重任。
完顏洪烈依舊眉頭微皺,手指輕敲龍椅扶手,似乎在權衡著這一提議的利弊。
現在帝國草創,太子完顏康在帝國創立過程中立下大功勞,現在人望非常高。二來完顏浩澤還小,完顏洪烈沒有其他兒子可以選擇,沒有理由不選太子。
不過完顏洪烈對於丞相烏骨任和太子完顏康走的太近有些不滿意。丞相和太子一條心,必須敲打敲打這個烏骨任。
完顏洪烈思索片刻後,說道:“烏骨任愛卿的提議,朕準了。但當下邊境防務亦不可疏忽,烏骨任愛卿一心為國,朕決定派你去巡察邊境防務,九邊之地就勞煩愛卿走一趟了。丞相事務暫且由完顏齊美暫代。”
烏骨任心中一驚,瞬間明白了皇上此舉的深意,但也隻能領旨謝恩:“臣遵旨,定不辱使命,為陛下守護好邊境。”
完顏洪烈微微點頭:“朕相信愛卿的能力,望你速去速迴。”
完顏洪烈掃視群臣,說道:“此次恩科之事,諸位當齊心協力,助太子辦好。”群臣齊聲應和。
而太子完顏康得知此事,心中明白這是父皇對烏骨任的敲打,也更加謹慎行事,生怕引起父皇的猜疑。
烏骨任迴府後,滿心的憤懣與無奈。他坐在書房,望著窗外的夜色,長籲短歎。
他深知皇上對他與太子走得過近心生不滿,此番將他派去巡察邊境防務,看似重用,實則是一種變相的懲戒與疏離。
想到自己一心為了朝廷,為了輔佐太子,卻遭此境遇,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悲涼。
“我烏骨任忠心耿耿,竟落得這般下場。”他喃喃自語道,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迷茫。
但烏骨任也明白,君心難測,聖意不可違,隻能暫且接受這安排,期望在巡察邊境防務中立下功勞,重新贏迴皇上的信任。
然而,一想到即將遠離朝堂核心,無法參與諸多重要事務,又不知此次離開會給朝中局勢帶來怎樣的變數,尤其是太子的處境是否會因他的離開而變得艱難,他更是憂心忡忡,久久難以入眠。
這時,烏骨任的妻子走進書房,看到丈夫煩躁不安的模樣,忍不住抱怨道:“這皇上也太不講道理了,夫君你為朝廷盡心盡力,就因與太子走得近些,便這般對待你。還有那太子也是,也不知在皇上麵前為你美言幾句。”
烏骨任一聽,頓時怒目圓睜,厲聲訓斥道:“婦道人家,休要胡言亂語!皇上聖明,自有他的考量。太子殿下也有諸多難處,豈容你在此妄加揣測和抱怨!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你也敢說出口,趟若傳揚出去,你我滿門皆要遭殃!”
妻子被他的訓斥嚇得臉色蒼白,不敢再言語,烏骨任則長歎一聲,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
過了片刻,烏骨任意識到自己的過激反應嚇到了妻子,語氣緩和下來。
烏骨任說道:“夫人莫怕,是我一時情急,語氣重了些。我知你是為我鳴不平,隻是這宮廷之事錯綜複雜,稍有不慎便會禍及全家。”
頓了頓烏骨任接著說:“此去巡察邊境防務,也是為了朝廷,為了我們這個家。你在家中要照顧好自己和孩子,莫要再生事端。”
妻子眼中含淚,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夫君放心,妾身知曉了,今後定不會再亂說話。”
烏骨任輕輕拍了拍妻子的肩膀,說道:“夫人一向賢淑,此次是我對不住你,讓你跟著擔驚受怕。一切待我歸來再說吧!”
說完,烏骨任再次陷入沉思,思考著此去邊境的種種事宜。
這一天,烏骨任出城前去巡察九邊。天色陰沉,仿佛也在為他的遠行而感到凝重。
城門外,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烏骨任身著莊重的官服,騎在一匹高大的駿馬之上。他的眼神堅定而又略帶憂慮,緊握著韁繩的手微微發白。身後的隨從們個個精神抖擻,但也難掩離別的沉重氣氛。
馬蹄聲沉重地敲擊著地麵,烏骨任的隊伍緩緩向前移動。他不時迴頭望向城門,心中滿是對大都的不舍與牽掛。
而在城門樓上,楊康負手而立。他目光緊緊追隨著烏骨任遠去的背影,眉頭緊鎖。風肆意地吹亂了他的發絲,他卻渾然不覺。
楊康的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有對烏骨任的擔憂,有對朝局變幻的無奈,還有對未來的迷茫。
他看著烏骨任的身影在蜿蜒的道路上越來越小,最終變成一個黑點,消失在遠處的山巒之間。
楊康深深地歎了口氣,佇立良久,才緩緩轉身,帶著滿心的沉重走下城門樓。
一眾大臣也是議論紛紛的走入城門,這些大臣表情各不相同。似乎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和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