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濮陽興和張布奉命來到宮裏的時候。
看到的是一個麵色陰沉的孫皓。
兩人心中頓時一沉。
誰又招惹了陛下?
合肥一戰後,對於張布和濮陽興來說。
孫皓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他身邊的那些宮人都快被他給殺了個遍。
之前的那個頗有雄主之相的孫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暴虐不堪,疑心極重的君王。
如果非要說的話,此時的孫皓和晚年的孫權頗有些相似之處。
然而孫權當時畢竟已經年邁,一個年邁的人有疑心病是很正常的。
可是孫皓現在才二十多歲,區區一敗,何至於斯?
結合這段時間孫皓的表現,張布和濮陽興的心中都生出一絲悔意,當初自己的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
不過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眼下要緊的是趕緊弄清楚到底是什麽事讓陛下發這麽大的火?
“敢問陛下召臣等前來,所為何事?”
孫皓一臉陰沉的說道:
“蜀主劉諶,欺朕太甚。”
“朕欲對蜀興兵,不滅蜀漢,不足以平朕心中之怒!”
“啊?!!!”
聽到孫皓的話,張布和濮陽興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還是說魏國使者答應了陛下什麽了不得的條件,讓陛下甘心拋下蜀漢這個盟友?
但是隨即兩人便反應過來了,這多半是孫皓的氣話。
因為吳國這會兒根本就沒有向外動兵的條件和資格!
“陛下息怒,臣可否知道緣由?”
濮陽興在短暫的驚愕之後,趕緊開口問道。
孫皓將陸抗送來的奏報遞到兩人麵前後說道:
“劉諶見朕將與魏國結好。”
“便派人假扮大吳兵馬進攻上庸。”
“做出吳蜀再次聯合的假象。”
“他這是準備置朕於死地啊!”
“前番他拒絕朕的好意,不願與吳國聯姻也就罷了。”
“今次又做出這等事,簡直就沒把大吳和朕放在眼裏!”
張布聞言大驚:
“吳國何時和蜀漢聯姻了?”
“臣怎麽不知道此事?”
“陛下您也太衝動了,聯姻之事,哪裏是隨便就能夠決定的。”
“為何不跟臣等商議過後再行此事!”
兩國之間的聯姻,向來都是帶著政治目的的。
張布和濮陽興,一個是吳國左將軍,一個是吳國的丞相。
國中大事,應悉數被二人所知才是。
沒想到這麽大的事情 ,到現在自己才知道!
這孫皓是不是太把國家大事當做兒戲了!
孫皓的話出口之後,自己也後悔了。
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就連上次蜀漢使者前來建業,滿朝文武都以為是因為別的事來的。
可是在聽到張布的話之後,孫皓的心中陡然生出一絲不爽:
“朕乃大吳皇帝,國事悉決於朕,何需跟誰商議!”
聽到孫皓的話,張布也知道自己失言了。
於是趕緊說道:
“陛下恕罪,臣不是這個意思!”
孫皓卻打斷了張布的解釋:
“好了!”
“現在不是談論這個的時候。”
“眼下魏國使者剛剛離開建業。”
“上庸就出了這麽一攤子事。”
“一旦這件事被司馬炎知道,那朕豈不是成了反複無常的小人。”
“朕叫你們前來,就是要和你們商量一下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
話音剛落,濮陽興便開口說道:
“臣早就已經勸過陛下了。”
“和魏國交好,本就是不智之舉。”
“先帝在時,司馬昭就曾舉大軍入侵吳國,甚至一度要兵臨建業。”
“陛下即位之後,又不顧群臣勸阻,執意攻打合肥。”
“有此二事在前,難道陛下以為那司馬炎是真心要與陛下交好嗎?”
聽到濮陽興的話,孫皓的眉頭一擰:
“你是在責怪朕不該派人前往洛陽嗎?”
濮陽興硬聲說道:
“陛下派人去給司馬昭吊喪,這件事並沒有錯。”
“國弱而處卑,本就是自保之道。”
“但陛下不該幻想和魏國交好,更不該想著和蜀漢開戰。”
“臣知道陛下說的是氣話,可劉諶此舉,卻是在救吳國!”
“當年大皇帝曾屢屢對曹示弱,結果是什麽,想必陛下也很清楚。”
“如今局麵與當年何其相似,無非就是曹氏換成司馬氏而已。”
“眼下吳蜀聯軍攻打上庸已成既定事實,難道陛下還準備再派使者前往洛陽自辯不成?”
“臣請陛下速速命陸抗發兵相援蜀軍,一起攻打上庸,以全盟友之誼。”
張布聞言大驚,開戰不要緊,可自己的弟弟這會兒正前往洛陽呢。
前番孫皓殺了魏國使者,此番若是被司馬炎得知吳國出兵進攻上庸,未必不敢殺了自己弟弟!
“濮陽丞相慎言!”
“此時萬不是動刀兵之時啊!”
孫皓看著濮陽興,心中一陣不爽,自己叫這兩個人來是商量如何不平白得罪魏國的,結果濮陽興卻讓自己主動進攻上庸。
這不是擺明了和自己唱對台戲!
想到這裏,孫皓便冷聲說道:
“爾欲教朕為君乎?!”
濮陽興脖子一梗說道:
“陛下欲為建業一城之君乎!”
兩個人的話讓整個大殿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平靜中。
張布也張大了嘴巴愣在當場。
濮陽興的話,算是當場撕破了孫皓的遮羞布。
這段時間孫皓在建業胡作非為。
無非就是仗著手中從荊州調來的一萬多精兵。
可是正如濮陽興所說,難道孫皓就打算守著建業這座城當自己的一城之君嗎?
然而這話聽在孫皓的耳朵裏,卻成了赤裸裸的諷刺。
覺得是濮陽興看不起自己,自己不配當大吳君主,隻配守著一座小城而已。
原本合肥大敗的他就變得異常敏感。
聽到濮陽興的此番說教之後,更是“噌”的一下抽出腰間佩劍,指著濮陽興說道:
“丞相莫非以為朕這一城之君殺不得汝嗎!”
濮陽興看著指向自己的劍尖,眼中逐漸開始露出失望之色。
良久之後,濮陽興才躬身道:
“臣不該有此妄言,請陛下責臣無狀之罪。”
張布也趕緊對孫皓求情道:
“陛下息怒,濮陽丞相絕非此意!”
“還請陛下明察!”
孫皓此時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有點過分,濮陽興也確實是在為自己好。
但是話已經說出口,再收迴來有點太傷麵子。
於是故作強硬的說道:
“哼,今日若不是左將軍求情,朕絕不饒你!”
“此事朕自有決斷,爾等退下吧!”
看到的是一個麵色陰沉的孫皓。
兩人心中頓時一沉。
誰又招惹了陛下?
合肥一戰後,對於張布和濮陽興來說。
孫皓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他身邊的那些宮人都快被他給殺了個遍。
之前的那個頗有雄主之相的孫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暴虐不堪,疑心極重的君王。
如果非要說的話,此時的孫皓和晚年的孫權頗有些相似之處。
然而孫權當時畢竟已經年邁,一個年邁的人有疑心病是很正常的。
可是孫皓現在才二十多歲,區區一敗,何至於斯?
結合這段時間孫皓的表現,張布和濮陽興的心中都生出一絲悔意,當初自己的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
不過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眼下要緊的是趕緊弄清楚到底是什麽事讓陛下發這麽大的火?
“敢問陛下召臣等前來,所為何事?”
孫皓一臉陰沉的說道:
“蜀主劉諶,欺朕太甚。”
“朕欲對蜀興兵,不滅蜀漢,不足以平朕心中之怒!”
“啊?!!!”
聽到孫皓的話,張布和濮陽興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還是說魏國使者答應了陛下什麽了不得的條件,讓陛下甘心拋下蜀漢這個盟友?
但是隨即兩人便反應過來了,這多半是孫皓的氣話。
因為吳國這會兒根本就沒有向外動兵的條件和資格!
“陛下息怒,臣可否知道緣由?”
濮陽興在短暫的驚愕之後,趕緊開口問道。
孫皓將陸抗送來的奏報遞到兩人麵前後說道:
“劉諶見朕將與魏國結好。”
“便派人假扮大吳兵馬進攻上庸。”
“做出吳蜀再次聯合的假象。”
“他這是準備置朕於死地啊!”
“前番他拒絕朕的好意,不願與吳國聯姻也就罷了。”
“今次又做出這等事,簡直就沒把大吳和朕放在眼裏!”
張布聞言大驚:
“吳國何時和蜀漢聯姻了?”
“臣怎麽不知道此事?”
“陛下您也太衝動了,聯姻之事,哪裏是隨便就能夠決定的。”
“為何不跟臣等商議過後再行此事!”
兩國之間的聯姻,向來都是帶著政治目的的。
張布和濮陽興,一個是吳國左將軍,一個是吳國的丞相。
國中大事,應悉數被二人所知才是。
沒想到這麽大的事情 ,到現在自己才知道!
這孫皓是不是太把國家大事當做兒戲了!
孫皓的話出口之後,自己也後悔了。
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就連上次蜀漢使者前來建業,滿朝文武都以為是因為別的事來的。
可是在聽到張布的話之後,孫皓的心中陡然生出一絲不爽:
“朕乃大吳皇帝,國事悉決於朕,何需跟誰商議!”
聽到孫皓的話,張布也知道自己失言了。
於是趕緊說道:
“陛下恕罪,臣不是這個意思!”
孫皓卻打斷了張布的解釋:
“好了!”
“現在不是談論這個的時候。”
“眼下魏國使者剛剛離開建業。”
“上庸就出了這麽一攤子事。”
“一旦這件事被司馬炎知道,那朕豈不是成了反複無常的小人。”
“朕叫你們前來,就是要和你們商量一下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
話音剛落,濮陽興便開口說道:
“臣早就已經勸過陛下了。”
“和魏國交好,本就是不智之舉。”
“先帝在時,司馬昭就曾舉大軍入侵吳國,甚至一度要兵臨建業。”
“陛下即位之後,又不顧群臣勸阻,執意攻打合肥。”
“有此二事在前,難道陛下以為那司馬炎是真心要與陛下交好嗎?”
聽到濮陽興的話,孫皓的眉頭一擰:
“你是在責怪朕不該派人前往洛陽嗎?”
濮陽興硬聲說道:
“陛下派人去給司馬昭吊喪,這件事並沒有錯。”
“國弱而處卑,本就是自保之道。”
“但陛下不該幻想和魏國交好,更不該想著和蜀漢開戰。”
“臣知道陛下說的是氣話,可劉諶此舉,卻是在救吳國!”
“當年大皇帝曾屢屢對曹示弱,結果是什麽,想必陛下也很清楚。”
“如今局麵與當年何其相似,無非就是曹氏換成司馬氏而已。”
“眼下吳蜀聯軍攻打上庸已成既定事實,難道陛下還準備再派使者前往洛陽自辯不成?”
“臣請陛下速速命陸抗發兵相援蜀軍,一起攻打上庸,以全盟友之誼。”
張布聞言大驚,開戰不要緊,可自己的弟弟這會兒正前往洛陽呢。
前番孫皓殺了魏國使者,此番若是被司馬炎得知吳國出兵進攻上庸,未必不敢殺了自己弟弟!
“濮陽丞相慎言!”
“此時萬不是動刀兵之時啊!”
孫皓看著濮陽興,心中一陣不爽,自己叫這兩個人來是商量如何不平白得罪魏國的,結果濮陽興卻讓自己主動進攻上庸。
這不是擺明了和自己唱對台戲!
想到這裏,孫皓便冷聲說道:
“爾欲教朕為君乎?!”
濮陽興脖子一梗說道:
“陛下欲為建業一城之君乎!”
兩個人的話讓整個大殿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平靜中。
張布也張大了嘴巴愣在當場。
濮陽興的話,算是當場撕破了孫皓的遮羞布。
這段時間孫皓在建業胡作非為。
無非就是仗著手中從荊州調來的一萬多精兵。
可是正如濮陽興所說,難道孫皓就打算守著建業這座城當自己的一城之君嗎?
然而這話聽在孫皓的耳朵裏,卻成了赤裸裸的諷刺。
覺得是濮陽興看不起自己,自己不配當大吳君主,隻配守著一座小城而已。
原本合肥大敗的他就變得異常敏感。
聽到濮陽興的此番說教之後,更是“噌”的一下抽出腰間佩劍,指著濮陽興說道:
“丞相莫非以為朕這一城之君殺不得汝嗎!”
濮陽興看著指向自己的劍尖,眼中逐漸開始露出失望之色。
良久之後,濮陽興才躬身道:
“臣不該有此妄言,請陛下責臣無狀之罪。”
張布也趕緊對孫皓求情道:
“陛下息怒,濮陽丞相絕非此意!”
“還請陛下明察!”
孫皓此時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有點過分,濮陽興也確實是在為自己好。
但是話已經說出口,再收迴來有點太傷麵子。
於是故作強硬的說道:
“哼,今日若不是左將軍求情,朕絕不饒你!”
“此事朕自有決斷,爾等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