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心中俱是一驚。
吳軍居然真的出現在上庸。
莫不是孫皓已經和司馬炎議定了?
但是隨即就又冷靜了下來。
因為誰都不覺得這些吳軍是衝著自己來的。
要是衝大漢來的話,這會兒羅憲可沒工夫給成都來信。
“陛下是想知道,這些吳軍到上庸是得了建業的意思,還是西陵陸抗自己的意思?”
宗預皺著眉頭說道。
劉諶點了點頭:
“沒錯。”
“這些吳軍要是從建業而來,那就說明孫皓腦子還沒壞掉。”
“可若是這些吳軍是從西陵而來,那建業這會兒的情況可就不好說了!”
劉諶的潛台詞很明顯,雖然現在陸抗是西陵都督,總督西陵到廣陵一線的範圍。
但是調兵這種大事,是不可能不經過孫皓同意的。
更別說是準備和漢軍一起對魏軍開戰。
如果真是自己所料想的那樣,孫皓的位子恐怕真的有點不穩當。
孫皓的位子穩不穩倒還是小事。
重要的是吳國下一步會往哪個方向走!
萬一孫皓的皇位丟了,繼位的肯定是已經被廢的太子孫醱。
因為所有人在得到孫皓這個教訓之後,絕不會再讓宗室坐上那個位置。
以免給吳國帶來別的不可估量的損失。
可孫醱現在還是個孩子,國事必然要落入那些大臣之手。
他們更多的隻會考慮自己的利益,未必就不敢像當年赤壁之戰前的江東文武那樣,直接滑跪。
想到這裏,在場眾人的眉毛也不由得擰到了一起。
此事確實比較棘手!
“陛下,臣倒是覺得咱們不必考慮那麽多。”
李驤開口說道,
“咱們此次本就是為了阻攔吳國和偽朝交好,才假扮的吳軍。”
“現在真正的吳軍已經出現在上庸,咱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而且臣也不覺得這些吳軍會對咱們動手。”
“臣與那陸抗打過交道,他不是一個拎不清的人。”
“況且,就算吳國上下想要對偽朝示好,有上庸一事,偽朝也未必敢全信吳國。”
李驤的一番話讓劉諶頓時豁然開朗。
是啊,自己出兵上庸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破壞魏吳之間的和談。
現在吳國兵馬已經出現在上庸,那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就算後續再有什麽變故,也不會比魏吳和談的局麵更糟糕。
“李卿所言極是,倒是朕鑽牛角尖了。”
“立刻給羅憲去信,讓他繼續進攻上庸。”
“如果吳軍沒有什麽異動的話,那就不必理會他們。”
“等到偽朝援軍到達上庸,他就可以撤退了!”
魏國兵馬到達上庸,那就意味著洛陽已經知道了上庸發生的事情。
也意味著司馬炎得知了大漢和吳國聯合進攻上庸的消息。
這種情況下,司馬炎要是能忍得住,劉諶也隻能承認司馬炎確實是個人才!
而在劉諶旨意前往上庸的時候。
羅憲依然不緊不慢的在攻城。
而那些從西陵來的吳軍,既不相助羅憲進攻胡奮,也不幫助胡奮抵擋羅憲。
仿佛那幾萬人就是來郊遊的一樣。
然而無論是羅憲還是胡奮,都不敢對這幾萬吳軍掉以輕心。
整個戰局陷入了一種極其詭異的氛圍。
漢魏雙方的兵馬就像是在上庸過家家一樣,你來我往的互相試探,誰也不敢傾盡全力進攻。
吳軍則像一個合格的觀眾,靜靜的看著漢魏雙方的表演。
陸抗原本確實是打算幫著漢軍進攻上庸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做出假傳旨意的舉動。
可是在得知孫皓又派出使者前往洛陽之後。
陸抗也猶豫了。
兩次遣使,說明孫皓是真心想和魏國和談。
一旦兩國和談成功,那自己假傳旨意的事情必然會暴露。
到時候穩定了建業的孫皓肯定會轉過頭來收拾陸家。
陸抗不會學步闡,也不想讓陸家就此敗亡。
所以趕緊給已經到達上庸的吳軍發令,隻許旁觀,不許參戰。
這樣一來,將來無論大吳和魏國和談成不成功,自己都有說法。
另一邊,上庸魏軍很快就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晉王司馬炎命司馬伷率兵增援自己,已經快要到達上庸了。
胡奮一邊慶幸自己聽了胡世的話,及時給洛陽去了消息。
一邊打算等援兵到達之後,派兵出城狠狠的給吳蜀聯軍一點顏色瞧瞧。
老虎不發威,真當自己是病貓了!
與此同時,羅憲也收到了劉諶的迴信。
知道了陛下的打算,於是再一次的放緩了進攻的節奏。
這一舉動進一步的增加了胡奮的信心。
和魏國打持久戰、拉鋸戰。
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
三日後,司馬伷帶著數萬兵馬順利到達上庸。
兩家兵馬立刻合兵一處。
胡奮告訴司馬伷自己的打算,準備狠狠的出一口惡氣。
司馬伷略加思考之後,便同意了胡奮的做法。
自己這次本就是馳援上庸而來,也早就知道大魏在漢中屢屢失利的消息。
心裏多少也有點想試試這些蜀軍成色的想法。
雙方一拍即合,立刻開始準備對城下的蜀軍進行反擊。
反觀羅憲在得知上庸援兵到達的消息之後,便開始按照劉諶的吩咐趁夜緩緩撤軍。
這一舉動雖然瞞過了上庸的魏軍,但卻沒有瞞過前來觀望的吳軍。
隻是領頭的吳軍將領一時間也拿捏不準羅憲此舉的深意。
同時也沒有得到陸抗進一步的命令。
隻得原地待命,並且把蜀軍“疑似”撤退的消息發往西陵。
等待陸抗的進一步定奪。
等到胡奮和司馬伷帶著兵馬出城之後,除了看到羅憲撤退後留下的一地狼藉之外。
並沒有發現蜀軍的蹤跡。
這讓胡奮憋了一肚子邪火沒地方發泄。
胡奮立刻下令追擊羅憲,說什麽也要跟蜀軍戰上一迴。
忽然探馬來報,說吳軍依然駐紮在原地,並沒有離開。
胡奮瞬間就放棄了追擊羅憲的想法,並把目標轉移到了吳軍的頭上。
你的盟友都走了,你居然還待在這裏,莫不是想趁本將軍出城的時候偷襲上庸?
吳軍居然真的出現在上庸。
莫不是孫皓已經和司馬炎議定了?
但是隨即就又冷靜了下來。
因為誰都不覺得這些吳軍是衝著自己來的。
要是衝大漢來的話,這會兒羅憲可沒工夫給成都來信。
“陛下是想知道,這些吳軍到上庸是得了建業的意思,還是西陵陸抗自己的意思?”
宗預皺著眉頭說道。
劉諶點了點頭:
“沒錯。”
“這些吳軍要是從建業而來,那就說明孫皓腦子還沒壞掉。”
“可若是這些吳軍是從西陵而來,那建業這會兒的情況可就不好說了!”
劉諶的潛台詞很明顯,雖然現在陸抗是西陵都督,總督西陵到廣陵一線的範圍。
但是調兵這種大事,是不可能不經過孫皓同意的。
更別說是準備和漢軍一起對魏軍開戰。
如果真是自己所料想的那樣,孫皓的位子恐怕真的有點不穩當。
孫皓的位子穩不穩倒還是小事。
重要的是吳國下一步會往哪個方向走!
萬一孫皓的皇位丟了,繼位的肯定是已經被廢的太子孫醱。
因為所有人在得到孫皓這個教訓之後,絕不會再讓宗室坐上那個位置。
以免給吳國帶來別的不可估量的損失。
可孫醱現在還是個孩子,國事必然要落入那些大臣之手。
他們更多的隻會考慮自己的利益,未必就不敢像當年赤壁之戰前的江東文武那樣,直接滑跪。
想到這裏,在場眾人的眉毛也不由得擰到了一起。
此事確實比較棘手!
“陛下,臣倒是覺得咱們不必考慮那麽多。”
李驤開口說道,
“咱們此次本就是為了阻攔吳國和偽朝交好,才假扮的吳軍。”
“現在真正的吳軍已經出現在上庸,咱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而且臣也不覺得這些吳軍會對咱們動手。”
“臣與那陸抗打過交道,他不是一個拎不清的人。”
“況且,就算吳國上下想要對偽朝示好,有上庸一事,偽朝也未必敢全信吳國。”
李驤的一番話讓劉諶頓時豁然開朗。
是啊,自己出兵上庸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破壞魏吳之間的和談。
現在吳國兵馬已經出現在上庸,那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就算後續再有什麽變故,也不會比魏吳和談的局麵更糟糕。
“李卿所言極是,倒是朕鑽牛角尖了。”
“立刻給羅憲去信,讓他繼續進攻上庸。”
“如果吳軍沒有什麽異動的話,那就不必理會他們。”
“等到偽朝援軍到達上庸,他就可以撤退了!”
魏國兵馬到達上庸,那就意味著洛陽已經知道了上庸發生的事情。
也意味著司馬炎得知了大漢和吳國聯合進攻上庸的消息。
這種情況下,司馬炎要是能忍得住,劉諶也隻能承認司馬炎確實是個人才!
而在劉諶旨意前往上庸的時候。
羅憲依然不緊不慢的在攻城。
而那些從西陵來的吳軍,既不相助羅憲進攻胡奮,也不幫助胡奮抵擋羅憲。
仿佛那幾萬人就是來郊遊的一樣。
然而無論是羅憲還是胡奮,都不敢對這幾萬吳軍掉以輕心。
整個戰局陷入了一種極其詭異的氛圍。
漢魏雙方的兵馬就像是在上庸過家家一樣,你來我往的互相試探,誰也不敢傾盡全力進攻。
吳軍則像一個合格的觀眾,靜靜的看著漢魏雙方的表演。
陸抗原本確實是打算幫著漢軍進攻上庸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做出假傳旨意的舉動。
可是在得知孫皓又派出使者前往洛陽之後。
陸抗也猶豫了。
兩次遣使,說明孫皓是真心想和魏國和談。
一旦兩國和談成功,那自己假傳旨意的事情必然會暴露。
到時候穩定了建業的孫皓肯定會轉過頭來收拾陸家。
陸抗不會學步闡,也不想讓陸家就此敗亡。
所以趕緊給已經到達上庸的吳軍發令,隻許旁觀,不許參戰。
這樣一來,將來無論大吳和魏國和談成不成功,自己都有說法。
另一邊,上庸魏軍很快就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晉王司馬炎命司馬伷率兵增援自己,已經快要到達上庸了。
胡奮一邊慶幸自己聽了胡世的話,及時給洛陽去了消息。
一邊打算等援兵到達之後,派兵出城狠狠的給吳蜀聯軍一點顏色瞧瞧。
老虎不發威,真當自己是病貓了!
與此同時,羅憲也收到了劉諶的迴信。
知道了陛下的打算,於是再一次的放緩了進攻的節奏。
這一舉動進一步的增加了胡奮的信心。
和魏國打持久戰、拉鋸戰。
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
三日後,司馬伷帶著數萬兵馬順利到達上庸。
兩家兵馬立刻合兵一處。
胡奮告訴司馬伷自己的打算,準備狠狠的出一口惡氣。
司馬伷略加思考之後,便同意了胡奮的做法。
自己這次本就是馳援上庸而來,也早就知道大魏在漢中屢屢失利的消息。
心裏多少也有點想試試這些蜀軍成色的想法。
雙方一拍即合,立刻開始準備對城下的蜀軍進行反擊。
反觀羅憲在得知上庸援兵到達的消息之後,便開始按照劉諶的吩咐趁夜緩緩撤軍。
這一舉動雖然瞞過了上庸的魏軍,但卻沒有瞞過前來觀望的吳軍。
隻是領頭的吳軍將領一時間也拿捏不準羅憲此舉的深意。
同時也沒有得到陸抗進一步的命令。
隻得原地待命,並且把蜀軍“疑似”撤退的消息發往西陵。
等待陸抗的進一步定奪。
等到胡奮和司馬伷帶著兵馬出城之後,除了看到羅憲撤退後留下的一地狼藉之外。
並沒有發現蜀軍的蹤跡。
這讓胡奮憋了一肚子邪火沒地方發泄。
胡奮立刻下令追擊羅憲,說什麽也要跟蜀軍戰上一迴。
忽然探馬來報,說吳軍依然駐紮在原地,並沒有離開。
胡奮瞬間就放棄了追擊羅憲的想法,並把目標轉移到了吳軍的頭上。
你的盟友都走了,你居然還待在這裏,莫不是想趁本將軍出城的時候偷襲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