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彝的話讓楊稷的臉上露出一絲詫異之色。
一時間沒弄明白關彝到底要幹什麽。
看到楊稷臉上的驚訝,關彝開口解釋道:
“陛下給咱們的旨意是襲擾長安後方,讓司馬攸不得安寧。”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當初咱們隻有區區兩千人,且隨身帶有錢財,兩千人的補給輕而易舉的就能夠得到。”
“可現在咱們的隊伍已經擴張到了兩萬人。”
“想要再靠原來的法子進行補給已經不可能了。”
“除非咱們劫掠百姓為生。”
聽到關彝的話,楊稷搖了搖頭:
“萬不可劫掠百姓,此口一開,且不說能不能劫來糧食。”
“咱們立時就會從大漢官軍變成流寇,如此一來,人心必散!”
“關將軍,此事萬不可行!”
現在的天下雖然也不太平,但已經不是到處都是草寇的年代了。
三國之間雖然各有紛爭,但終歸是有政權存在的。
有政權在,就代表著有秩序。
有秩序,就代表著人們能夠正常的生活。
所以隻要是正常人,就沒有想要當草寇的。
更別說無常軍本就是由被魏軍欺壓殘害的百姓組成的。
這會兒讓他們化身殘害百姓的流寇,恐怕都不用杜預動手。
這些無常軍的士兵都能反水殺了自己和關彝。
關彝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況且自己身為大漢頂級勳貴,又有陛下的囑托,怎麽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所以咱們必須要找一個地方,作為咱們這兩萬人的立足之地。”
“否則長此以往下去,都不用對方打,咱們自己就能把自己給拖垮了!”
楊稷這才明白關彝的打算。
“那關將軍可有什麽想法?”
關彝搖了搖頭:
“沒有!所以我才要和你商議。”
關彝一個從小在成都錦衣玉食的人,雖然有想法,但哪裏懂得這些東西。
所以才會找楊稷來商量。
然而楊稷雖然曾經跟著霍弋在南中處理當地事宜,可同樣也沒有經曆過這樣的事情。
又怎麽可能會有主意。
更別說這還是在敵國境內。
找一塊地方立足不難,難的是立足之後能不能守下來。
因為這和襲擾完全不同。
襲擾對於司馬攸來說頂多是疥癬之疾,雖然難受但是還可以忍受。
可一旦找一個地方立足,那就是擺明車馬要和司馬攸作對,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會接受自己的地盤上有另一夥人立足。
所以接下來要麵對的必然是疾風驟雨般的打擊。
自己這點兵力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可是關彝的話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隻靠襲擾可是養不活兩萬人的,更何況這裏的大部分人都是被裹挾來的。
時間一長,人心必散!
兩個人為如何立足,在哪立足陷入了沉思當中。
整個大帳內一片安靜。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關彝和楊稷的耳邊響起:
“我倒是有個主意,不知二位將軍願意不願意聽一下?”
抬頭看去,司馬楙正探頭探腦的往自己這邊看。
關彝和楊稷對視一眼後,關彝笑著說道:
“司馬將軍乃是大軍統帥,有什麽話是不能說的。”
“但講無妨!”
司馬楙臉上堆滿了笑意,心下卻一陣苦澀,自己確實是大軍統帥,可是自己這個統帥連營帳都難出。
比那魏帝曹奐還不如。
隻是這話,司馬楙也隻敢在心裏念叨念叨。
“想必關將軍也知道我爺爺駐守幽州是為了防備鮮卑和羌胡進攻大魏吧?”
關彝點了點頭。
司馬楙接著說道:
“那關將軍可知道我爺爺是如何抵禦這兩方襲擾的?”
楊稷眉頭一皺:
“有話快說,別在這賣關子!”
司馬楙尷尬一笑:
“當年魏武帝在北方邊境修築了不少堡壘,用來抵禦那些外族。”
“我爺爺到達幽州之後,不光是加固了這些堡壘,甚至還向外延伸了不少。”
“一直延伸到鮮卑境內,這樣一來一旦這些外族有什麽動靜,我爺爺就能先一步知道消息,然後從容做出應對。”
“而前番關將軍又以一己之力,擊潰了羌胡來犯之敵,替大魏穩定了邊疆。”
楊稷果斷打斷了司馬楙的話:
“不是替大魏穩定了邊疆,我們隻是不想讓那些大漢子民徒增傷亡!”
司馬楙再次附和著笑道:
“楊將軍說的對!是在下失言了。”
“既然如此,我就在想,咱們能不能也學我爺爺的做法。”
“深入羌胡或者鮮卑的地盤,從他們的手裏奪取一塊地方為根本。”
“兩位將軍不想劫掠咱們漢人百姓,劫掠那些鮮卑人和羌胡總可以吧?”
“況且草原產馬,等兩位將軍紮穩腳跟之後,再派出小股兵馬襲擾。這雍州還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關彝和楊稷聽到司馬楙的話,對視一眼後,都看到了對方眼裏的震驚。
原本以為這司馬楙不過是個紈絝子弟,沒想到對方竟然提出了一個相當可行的法子。
自己這兩萬人馬,對於長安司馬攸來說不過是疥癬之疾。
但是對於連正經鎧甲都沒有的鮮卑人和羌胡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強軍了。
況且這兩萬人馬中也有不少騎兵,也不怕對方用騎兵騷擾自己。
正如司馬楙所說,隻要自己紮住根腳,隨時都可以派小股人馬到長安附近進行襲擾。
“沒看出來啊,你小子有點東西!”
關彝一臉詫異的看著司馬楙,言語中頗有些對司馬楙刮目相看的意思。
司馬楙聽關彝話中的意思頗為意動,心中頓時激動了起來。
他之所以會想這麽個主意出來,完全是因為他早就已經受夠了這種顛沛流離。
想他司馬楙,堂堂司馬氏第三代子孫,從小錦衣玉食,什麽時候受過這種委屈。
所以一抓住機會,司馬楙就趕緊向關彝進言。
對方襲擾長安這件事成功不成功,司馬楙根本不在乎。
司馬楙在乎的是可以不用跟著大軍東奔西走的睡個安穩覺!
“這麽說來,關將軍是同意在下的意見了?”
司馬楙飽含期待的問道。
一時間沒弄明白關彝到底要幹什麽。
看到楊稷臉上的驚訝,關彝開口解釋道:
“陛下給咱們的旨意是襲擾長安後方,讓司馬攸不得安寧。”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當初咱們隻有區區兩千人,且隨身帶有錢財,兩千人的補給輕而易舉的就能夠得到。”
“可現在咱們的隊伍已經擴張到了兩萬人。”
“想要再靠原來的法子進行補給已經不可能了。”
“除非咱們劫掠百姓為生。”
聽到關彝的話,楊稷搖了搖頭:
“萬不可劫掠百姓,此口一開,且不說能不能劫來糧食。”
“咱們立時就會從大漢官軍變成流寇,如此一來,人心必散!”
“關將軍,此事萬不可行!”
現在的天下雖然也不太平,但已經不是到處都是草寇的年代了。
三國之間雖然各有紛爭,但終歸是有政權存在的。
有政權在,就代表著有秩序。
有秩序,就代表著人們能夠正常的生活。
所以隻要是正常人,就沒有想要當草寇的。
更別說無常軍本就是由被魏軍欺壓殘害的百姓組成的。
這會兒讓他們化身殘害百姓的流寇,恐怕都不用杜預動手。
這些無常軍的士兵都能反水殺了自己和關彝。
關彝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況且自己身為大漢頂級勳貴,又有陛下的囑托,怎麽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所以咱們必須要找一個地方,作為咱們這兩萬人的立足之地。”
“否則長此以往下去,都不用對方打,咱們自己就能把自己給拖垮了!”
楊稷這才明白關彝的打算。
“那關將軍可有什麽想法?”
關彝搖了搖頭:
“沒有!所以我才要和你商議。”
關彝一個從小在成都錦衣玉食的人,雖然有想法,但哪裏懂得這些東西。
所以才會找楊稷來商量。
然而楊稷雖然曾經跟著霍弋在南中處理當地事宜,可同樣也沒有經曆過這樣的事情。
又怎麽可能會有主意。
更別說這還是在敵國境內。
找一塊地方立足不難,難的是立足之後能不能守下來。
因為這和襲擾完全不同。
襲擾對於司馬攸來說頂多是疥癬之疾,雖然難受但是還可以忍受。
可一旦找一個地方立足,那就是擺明車馬要和司馬攸作對,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會接受自己的地盤上有另一夥人立足。
所以接下來要麵對的必然是疾風驟雨般的打擊。
自己這點兵力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可是關彝的話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隻靠襲擾可是養不活兩萬人的,更何況這裏的大部分人都是被裹挾來的。
時間一長,人心必散!
兩個人為如何立足,在哪立足陷入了沉思當中。
整個大帳內一片安靜。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關彝和楊稷的耳邊響起:
“我倒是有個主意,不知二位將軍願意不願意聽一下?”
抬頭看去,司馬楙正探頭探腦的往自己這邊看。
關彝和楊稷對視一眼後,關彝笑著說道:
“司馬將軍乃是大軍統帥,有什麽話是不能說的。”
“但講無妨!”
司馬楙臉上堆滿了笑意,心下卻一陣苦澀,自己確實是大軍統帥,可是自己這個統帥連營帳都難出。
比那魏帝曹奐還不如。
隻是這話,司馬楙也隻敢在心裏念叨念叨。
“想必關將軍也知道我爺爺駐守幽州是為了防備鮮卑和羌胡進攻大魏吧?”
關彝點了點頭。
司馬楙接著說道:
“那關將軍可知道我爺爺是如何抵禦這兩方襲擾的?”
楊稷眉頭一皺:
“有話快說,別在這賣關子!”
司馬楙尷尬一笑:
“當年魏武帝在北方邊境修築了不少堡壘,用來抵禦那些外族。”
“我爺爺到達幽州之後,不光是加固了這些堡壘,甚至還向外延伸了不少。”
“一直延伸到鮮卑境內,這樣一來一旦這些外族有什麽動靜,我爺爺就能先一步知道消息,然後從容做出應對。”
“而前番關將軍又以一己之力,擊潰了羌胡來犯之敵,替大魏穩定了邊疆。”
楊稷果斷打斷了司馬楙的話:
“不是替大魏穩定了邊疆,我們隻是不想讓那些大漢子民徒增傷亡!”
司馬楙再次附和著笑道:
“楊將軍說的對!是在下失言了。”
“既然如此,我就在想,咱們能不能也學我爺爺的做法。”
“深入羌胡或者鮮卑的地盤,從他們的手裏奪取一塊地方為根本。”
“兩位將軍不想劫掠咱們漢人百姓,劫掠那些鮮卑人和羌胡總可以吧?”
“況且草原產馬,等兩位將軍紮穩腳跟之後,再派出小股兵馬襲擾。這雍州還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關彝和楊稷聽到司馬楙的話,對視一眼後,都看到了對方眼裏的震驚。
原本以為這司馬楙不過是個紈絝子弟,沒想到對方竟然提出了一個相當可行的法子。
自己這兩萬人馬,對於長安司馬攸來說不過是疥癬之疾。
但是對於連正經鎧甲都沒有的鮮卑人和羌胡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強軍了。
況且這兩萬人馬中也有不少騎兵,也不怕對方用騎兵騷擾自己。
正如司馬楙所說,隻要自己紮住根腳,隨時都可以派小股人馬到長安附近進行襲擾。
“沒看出來啊,你小子有點東西!”
關彝一臉詫異的看著司馬楙,言語中頗有些對司馬楙刮目相看的意思。
司馬楙聽關彝話中的意思頗為意動,心中頓時激動了起來。
他之所以會想這麽個主意出來,完全是因為他早就已經受夠了這種顛沛流離。
想他司馬楙,堂堂司馬氏第三代子孫,從小錦衣玉食,什麽時候受過這種委屈。
所以一抓住機會,司馬楙就趕緊向關彝進言。
對方襲擾長安這件事成功不成功,司馬楙根本不在乎。
司馬楙在乎的是可以不用跟著大軍東奔西走的睡個安穩覺!
“這麽說來,關將軍是同意在下的意見了?”
司馬楙飽含期待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