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勸說下,崔世義和朱銘才各自罷休。
隻是剛剛聚攏到一起就出現這樣的事情,著實是對士氣有一些影響。
所以在場的人大部分都是站在朱銘這邊的。
因為崔氏出身清河崔氏,不與益州本土世家相融。
其到達益州不過百餘年的時間,且又常以詩書世家自居。
除了吸引到王氏這樣同為讀書人的家族之外,本身並沒有多大勢力。
此次將其裹挾其中,本就是順手為之。
沒想到這會兒卻說出這樣有失士氣的話。
“我等舉兵,並非真心要謀反,不過是為了對抗朝廷之不公。”
“好讓陛下知道這天底下的事,並非是他所能一言而決的。”
“還得靠咱們這些豪族之人!”
“當年光武帝就是借助豪族之力,才能夠擊敗篡賊王莽,重建大漢江山。”
“如今陛下不效仿光武帝之舉也就罷了,還想要動搖咱們的根基。”
“此等自絕於天下人之舉,豈是明君所為?”
王悅人眼見場上氣氛有些不對,於是趕緊開口,想要緩和一下氣氛。
果然,在王悅人的一番話後,場上大部分人的臉色都有所緩和。
隻有朱銘和雍良等人嘴角露出一絲不屑。
讀書人的嘴,果然是騙人的鬼!
造反就是造反,何必要當了婊子還立牌坊。
等到奪了這大漢江山,是非對錯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隻是王悅人有心打圓場,在場的人也不會不給他麵子。
因為王氏可是實實在在的益州本土世家。
“王兄言之有理,眼下朝廷大軍估計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咱們更應該同心協力才是!”
在眾人的附和聲中,這次的小小風波才算是徹底平息。
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這邊的風波才剛剛平息,立刻就有人前來匯報。
說朝廷起大軍數萬,在霍弋和董厥的帶領下,兵鋒已經到達建寧!
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在場的人心中頓時咯噔一下。
霍弋治南中多年,人的名樹的影。
而董厥則是從興漢二年開始,就一直在犍為等郡,替朝廷清點人丁。
並且和地方上的世家多有摩擦。
自己這些人起兵,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於董厥。
沒想到朝廷竟然派這兩個人前來對付自己。
“怕什麽!”
“現在朝廷北邊需要提防魏國南下。”
“東邊需要提防吳國西進。”
“就算是調兵前來,又能調多少?”
“咱們手中所有兵馬相加足有八萬之眾。”
“且興古、牂牁等地易守難攻。”
“之前咱們就已經向孫皓示好,他可是在劉諶手裏吃了好幾個暗虧。”
“我可不信他沒有對付劉諶的心思!”
“那北邊的曹魏同樣也對漢中虎視眈眈。”
“隻要咱們這邊能頂住壓力,用不了多久,他劉諶就要麵臨三麵受敵的局麵。”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在朱銘的一番分析下,場麵上的人的心態重新穩定了下來。
沒錯,隻要吳國和魏國得到消息 ,一定會出兵攻打漢中和成都的。
到時候他劉諶就會自顧不暇,又哪裏有精力顧得上自己這些人!
這麽一看,確實是形勢大好啊!
而雍良顯然並沒有那麽樂觀,他知道這不過是朱銘為了增強眾人信心的話罷了。
當年自己祖父雍闓和朱銘祖父朱褒起兵的時候。
局麵要比現在樂觀的多。
還不是被諸葛亮一戰而定。
現在唯一能夠慶幸的是,諸葛亮早就已經死了。
他的兒子同樣也死了,弟子薑維又被鎖在漢中不得動彈。
這一次,隻要真的能拖到魏吳兩國進攻大漢,自己這邊就穩了!
但是在此之前,還是要打出一些局麵來,讓朝廷的兵馬不敢輕舉妄動才是。
想到這裏,雍良開口說道:
“悅濤何在!”
戴魯聞言,立刻挺身而出:
“末將在!”
“朝廷兵馬前來,估計會直奔且蘭而來。”
“你速速帶兵前往夜郎,夥同何將軍一起,擋住朝廷大軍!”
“記住,不求你們殺敵,隻要守住夜郎,事後便是大功一件!”
戴魯聞言,躬身領命。
隨即便率領各家私兵和那些前來相投的蠻兵一起,火速趕往夜郎。
而在戴魯走後,雍良繼續吩咐道:
“眼下朝廷大軍已經到達建寧,雖然對咱們來說壓力不小。”
“但反過來看,未必不是一個好機會。”
眾人聞言,頓時精神一振:
“此話怎講?”
雍良說道:
“霍弋到此,說明永昌守備必會空虛。”
“咱們既可以讓諸位頭人前去聯絡之前被霍弋趕走的那些蠻族頭人反攻永昌。”
“也可以去暗中聯絡永昌等地的豪族,起兵響應你我。”
“我就不信他們會甘心被朝廷拿捏!”
“隻要永昌跟著亂起來,他劉諶就會自顧不暇。”
“咱們再把這裏的消息告訴孫皓,他就算是不出兵,也可以幫咱們牽製劉諶的注意力。”
“三方壓力不夠,咱們就給劉諶再加一點壓力。”
“到時候,自有他劉諶求到咱們頭上的時候。”
“等到那時,你我說不定可以在成都把酒言歡!”
在雍良的一番蠱惑下,在場的幾個頭人聞言紛紛點頭:
“沒錯,我們這就派人去聯絡別的部族。”
“他們肯定會樂意重新奪迴永昌的!”
至於聯絡孫皓,早在決定叛亂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前往吳國了。
此時再派人過去,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另外,咱們還得防著朝廷從朱提來兵。”
“對夜郎形成夾擊之勢!”
夜郎為牂牁門戶,守衛夜郎自然是重中之重。
在雍良的建議下,一路路人馬飛速派出,開始朝著四麵八方奔去。
而另一邊,雍良口中的何將軍,鎮守夜郎的何裕此刻卻感到苦不堪言。
明明自己是據城而守,卻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說好的守城要比攻城容易呢!
要不是城防堅實,恐怕早就已經被城下兵馬破城而入了。
且蘭援兵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到啊!
何裕看向且蘭所在的方向,嘴角滿是苦澀。
隻是剛剛聚攏到一起就出現這樣的事情,著實是對士氣有一些影響。
所以在場的人大部分都是站在朱銘這邊的。
因為崔氏出身清河崔氏,不與益州本土世家相融。
其到達益州不過百餘年的時間,且又常以詩書世家自居。
除了吸引到王氏這樣同為讀書人的家族之外,本身並沒有多大勢力。
此次將其裹挾其中,本就是順手為之。
沒想到這會兒卻說出這樣有失士氣的話。
“我等舉兵,並非真心要謀反,不過是為了對抗朝廷之不公。”
“好讓陛下知道這天底下的事,並非是他所能一言而決的。”
“還得靠咱們這些豪族之人!”
“當年光武帝就是借助豪族之力,才能夠擊敗篡賊王莽,重建大漢江山。”
“如今陛下不效仿光武帝之舉也就罷了,還想要動搖咱們的根基。”
“此等自絕於天下人之舉,豈是明君所為?”
王悅人眼見場上氣氛有些不對,於是趕緊開口,想要緩和一下氣氛。
果然,在王悅人的一番話後,場上大部分人的臉色都有所緩和。
隻有朱銘和雍良等人嘴角露出一絲不屑。
讀書人的嘴,果然是騙人的鬼!
造反就是造反,何必要當了婊子還立牌坊。
等到奪了這大漢江山,是非對錯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隻是王悅人有心打圓場,在場的人也不會不給他麵子。
因為王氏可是實實在在的益州本土世家。
“王兄言之有理,眼下朝廷大軍估計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咱們更應該同心協力才是!”
在眾人的附和聲中,這次的小小風波才算是徹底平息。
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這邊的風波才剛剛平息,立刻就有人前來匯報。
說朝廷起大軍數萬,在霍弋和董厥的帶領下,兵鋒已經到達建寧!
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在場的人心中頓時咯噔一下。
霍弋治南中多年,人的名樹的影。
而董厥則是從興漢二年開始,就一直在犍為等郡,替朝廷清點人丁。
並且和地方上的世家多有摩擦。
自己這些人起兵,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於董厥。
沒想到朝廷竟然派這兩個人前來對付自己。
“怕什麽!”
“現在朝廷北邊需要提防魏國南下。”
“東邊需要提防吳國西進。”
“就算是調兵前來,又能調多少?”
“咱們手中所有兵馬相加足有八萬之眾。”
“且興古、牂牁等地易守難攻。”
“之前咱們就已經向孫皓示好,他可是在劉諶手裏吃了好幾個暗虧。”
“我可不信他沒有對付劉諶的心思!”
“那北邊的曹魏同樣也對漢中虎視眈眈。”
“隻要咱們這邊能頂住壓力,用不了多久,他劉諶就要麵臨三麵受敵的局麵。”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在朱銘的一番分析下,場麵上的人的心態重新穩定了下來。
沒錯,隻要吳國和魏國得到消息 ,一定會出兵攻打漢中和成都的。
到時候他劉諶就會自顧不暇,又哪裏有精力顧得上自己這些人!
這麽一看,確實是形勢大好啊!
而雍良顯然並沒有那麽樂觀,他知道這不過是朱銘為了增強眾人信心的話罷了。
當年自己祖父雍闓和朱銘祖父朱褒起兵的時候。
局麵要比現在樂觀的多。
還不是被諸葛亮一戰而定。
現在唯一能夠慶幸的是,諸葛亮早就已經死了。
他的兒子同樣也死了,弟子薑維又被鎖在漢中不得動彈。
這一次,隻要真的能拖到魏吳兩國進攻大漢,自己這邊就穩了!
但是在此之前,還是要打出一些局麵來,讓朝廷的兵馬不敢輕舉妄動才是。
想到這裏,雍良開口說道:
“悅濤何在!”
戴魯聞言,立刻挺身而出:
“末將在!”
“朝廷兵馬前來,估計會直奔且蘭而來。”
“你速速帶兵前往夜郎,夥同何將軍一起,擋住朝廷大軍!”
“記住,不求你們殺敵,隻要守住夜郎,事後便是大功一件!”
戴魯聞言,躬身領命。
隨即便率領各家私兵和那些前來相投的蠻兵一起,火速趕往夜郎。
而在戴魯走後,雍良繼續吩咐道:
“眼下朝廷大軍已經到達建寧,雖然對咱們來說壓力不小。”
“但反過來看,未必不是一個好機會。”
眾人聞言,頓時精神一振:
“此話怎講?”
雍良說道:
“霍弋到此,說明永昌守備必會空虛。”
“咱們既可以讓諸位頭人前去聯絡之前被霍弋趕走的那些蠻族頭人反攻永昌。”
“也可以去暗中聯絡永昌等地的豪族,起兵響應你我。”
“我就不信他們會甘心被朝廷拿捏!”
“隻要永昌跟著亂起來,他劉諶就會自顧不暇。”
“咱們再把這裏的消息告訴孫皓,他就算是不出兵,也可以幫咱們牽製劉諶的注意力。”
“三方壓力不夠,咱們就給劉諶再加一點壓力。”
“到時候,自有他劉諶求到咱們頭上的時候。”
“等到那時,你我說不定可以在成都把酒言歡!”
在雍良的一番蠱惑下,在場的幾個頭人聞言紛紛點頭:
“沒錯,我們這就派人去聯絡別的部族。”
“他們肯定會樂意重新奪迴永昌的!”
至於聯絡孫皓,早在決定叛亂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前往吳國了。
此時再派人過去,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另外,咱們還得防著朝廷從朱提來兵。”
“對夜郎形成夾擊之勢!”
夜郎為牂牁門戶,守衛夜郎自然是重中之重。
在雍良的建議下,一路路人馬飛速派出,開始朝著四麵八方奔去。
而另一邊,雍良口中的何將軍,鎮守夜郎的何裕此刻卻感到苦不堪言。
明明自己是據城而守,卻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說好的守城要比攻城容易呢!
要不是城防堅實,恐怕早就已經被城下兵馬破城而入了。
且蘭援兵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到啊!
何裕看向且蘭所在的方向,嘴角滿是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