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無名
寒冬末日,我有屯屯鼠空間 作者:不是大巴司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名
次日上午九點。
徐萬裏四人駕駛著大巴,緩緩駛向指定區域。
他們所在的地下通道距離地麵不深,偶爾路過幾個豁口,還能看到外麵的情形。
灰蒙蒙地天空下,幸存者頂著寒風大雪,縮手縮腳地排著隊。
自基地外麵前來尋找庇護的人類數量,越來越少,一直呈現小幅度下降的趨勢,避難基地的檢測閘口也逐漸關閉,改造成一個個布置著各種槍械的火力點。
“大巴?”
“這不是基地的車輛吧?”
“草!”
“起猛了?”
“地下通道裏看到大巴?”
“大巴裏麵的是什麽人物啊?”
“......”
方向轉變。
大巴沿著通道地下行駛。
隨著不斷下降,道路兩側逐漸出現幸存者的身影,他們也很快注意到道路中間的大巴。
一輛大巴並不稀奇。
外麵的大街滿地都是。
問題是,這裏是地下通道啊。
地下通道禁止非軍隊車輛行駛,誰敢挑釁生存基地的權威?!
“徐哥晗姐,地下生存城市好像居住不少幸存者啊。”
大巴下鋪內側。
白綺苗隔著車窗,觀察兩邊人行道排隊的幸存者。
那些人的目光聽到車輛行駛的動靜,紛紛扭頭,視線投向大巴,眼底浮現驚疑,詫異,不解,幸災樂禍等複雜的情緒。
“看!”
“有士兵上前攔車了!”
隨著大巴行駛到幸存者集中的居住區域,幾十名負責維持秩序的士兵也看到大巴,頓時給手上的步槍上膛,拉開保險,一部分士兵架槍警惕,一部分士兵上前交涉。
這一幕,令周圍的幸存者緊張起來。
下意識屏住唿吸。
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些快步跑來的士兵,生怕錯過精彩畫麵。
“哈哈!”
“步槍上膛。”
“這下有好戲看咯。”
“咦?”
“還真是!”
“開大巴的家夥要倒黴啊。”
“嗯,不知道咋想的,開著大巴來地下通道。”
“不對。”
“......”
眾人神色不同地討論。
可前方的情況,似乎跟他們的預想有些不同。
按照正常的流程,士兵們發現外來車輛占用地下通道,有權不予警告直接槍決,甚至可以采用重機槍定點掃射。
為什麽...今天的士兵不開槍啊?
“等等!”
“他們的槍口為什麽對準我們啊?”
“你娘個腿咧!”
“大巴車上的人是誰?!”
“這陣仗,我隻在列兵儀式上見過!”
“......”
通道門口的幾十米外,先後駛出的十餘輛裝甲車分成兩列,一左一右將大巴護在中間,兩輛通訊裝甲車在前方開路,兩輛後衛車跟在後方,儼然有最高規格配置的現象。
那幾十名負責維持秩序的士兵,也不是要檢測大巴的內部情況。
他們站到人行道旁,槍口對準居住兩側的幸存者。
這是在防止有幸存者拿酒瓶砸大巴,影響大巴的行駛。
???
一眾幸存者滿臉問號。
先不談方艙出動的十幾輛裝甲車。
合著那些士兵如臨大敵地跑出來,步槍上膛,便是為了提防他們看熱鬧的人?
“瑪德!”
“如果讓我體驗一把這種待遇,死也值得了。”
一個防禦部門的幸存者,看著被裝甲車護在中間位置的大巴,眼裏流露出濃濃的羨慕。
其他人聞言,眼底同樣有著難以掩飾的豔羨。
這種待遇,哪怕是災難前也是百年難遇,更別提如今的世道了。
“哎。”
“我們還是好好搬石頭,多掙點積分,爭取早日換一間有衛浴的住所吧。”
“嗯。”
“那幾百人共用的大澡堂,我是一點也不想進去了。”
“對!”
“說到那個澡堂我就來氣,不通氣就算了,每次洗完澡出來,還沒走迴住所,頭發,睫毛,鼻毛就被凍成冰塊,難受得不行!”
“尤其是澡堂門口的結冰路麵,滑溜得很。”
“有一次,我在門口摔倒好幾次,愣是站不起來!”
“積分先別用,我聽說再過一段時間要變革。”
“害,能不能活到明天都不一定呢,誰管它變不變革。”
“沒錯,早用早享受。”
“......”
大巴很快就被駛向更深處。
兩側的幸存者收迴目光,聊著最近遇到的煩心事,分享一些小道消息。
這是信息同步的一種原始方式。
效率不高,準確性差......
可偶爾也能傳達出一些價值性極高的消息。
至於消息的來源,便不言而喻了。
......
基地下鋪。
雙胞胎興奮得小臉略微發紅。
打量著外邊的白色塗漆裝甲車,一股自豪感便冉冉升起。
放眼整座避難所,除他們外,還有哪個外來幸存者能獲得如此高格的待遇?
十多輛裝甲車護送,幾十名士兵開道......
這種規格,也就末世前在視頻上刷到過。
但現在,他們親身體會到了。
“基地越隆重,咱們就越得小心,別被表麵現象迷惑。”
徐萬裏笑著提醒一句。
可他的聲音,也有著輕微的激動。
權力啊。
總能惑人心智。
“地下生存城市的居民,好像不比外麵輕鬆。”
餘思晗對所謂的高規格待遇,並不是特別在意。
她大部分的注意力,用於觀察外麵駐足的憔悴幸存者了。
地下的幸存者數量確實明顯變多,一名又一名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浮腫眼袋的幸存者,從兩側挖掘出來的住所走出來,或探出腦袋,滿眼好奇的盯著大巴。
“五十米以上的高度,應該是普通幸存者的生活區域吧。”
地下生存基地。
以深度安排幸存者。
普通幸存者的數量最為龐大,九成以上的人不能給避難所帶來實際效應,得到的待遇自然不高。
“有時間咱們來逛逛。”
徐萬裏準備把地下生存城市的地區逛個遍。
剛才,他們看到好幾個路口。
那些路口通往不同功能的建築區域,像各國的美食區域,自由貿易區域,等等,頗有意思。
“嗯。”
“他們要帶我們去哪?”
“不知道,跟著吧。”
“......”
次日上午九點。
徐萬裏四人駕駛著大巴,緩緩駛向指定區域。
他們所在的地下通道距離地麵不深,偶爾路過幾個豁口,還能看到外麵的情形。
灰蒙蒙地天空下,幸存者頂著寒風大雪,縮手縮腳地排著隊。
自基地外麵前來尋找庇護的人類數量,越來越少,一直呈現小幅度下降的趨勢,避難基地的檢測閘口也逐漸關閉,改造成一個個布置著各種槍械的火力點。
“大巴?”
“這不是基地的車輛吧?”
“草!”
“起猛了?”
“地下通道裏看到大巴?”
“大巴裏麵的是什麽人物啊?”
“......”
方向轉變。
大巴沿著通道地下行駛。
隨著不斷下降,道路兩側逐漸出現幸存者的身影,他們也很快注意到道路中間的大巴。
一輛大巴並不稀奇。
外麵的大街滿地都是。
問題是,這裏是地下通道啊。
地下通道禁止非軍隊車輛行駛,誰敢挑釁生存基地的權威?!
“徐哥晗姐,地下生存城市好像居住不少幸存者啊。”
大巴下鋪內側。
白綺苗隔著車窗,觀察兩邊人行道排隊的幸存者。
那些人的目光聽到車輛行駛的動靜,紛紛扭頭,視線投向大巴,眼底浮現驚疑,詫異,不解,幸災樂禍等複雜的情緒。
“看!”
“有士兵上前攔車了!”
隨著大巴行駛到幸存者集中的居住區域,幾十名負責維持秩序的士兵也看到大巴,頓時給手上的步槍上膛,拉開保險,一部分士兵架槍警惕,一部分士兵上前交涉。
這一幕,令周圍的幸存者緊張起來。
下意識屏住唿吸。
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些快步跑來的士兵,生怕錯過精彩畫麵。
“哈哈!”
“步槍上膛。”
“這下有好戲看咯。”
“咦?”
“還真是!”
“開大巴的家夥要倒黴啊。”
“嗯,不知道咋想的,開著大巴來地下通道。”
“不對。”
“......”
眾人神色不同地討論。
可前方的情況,似乎跟他們的預想有些不同。
按照正常的流程,士兵們發現外來車輛占用地下通道,有權不予警告直接槍決,甚至可以采用重機槍定點掃射。
為什麽...今天的士兵不開槍啊?
“等等!”
“他們的槍口為什麽對準我們啊?”
“你娘個腿咧!”
“大巴車上的人是誰?!”
“這陣仗,我隻在列兵儀式上見過!”
“......”
通道門口的幾十米外,先後駛出的十餘輛裝甲車分成兩列,一左一右將大巴護在中間,兩輛通訊裝甲車在前方開路,兩輛後衛車跟在後方,儼然有最高規格配置的現象。
那幾十名負責維持秩序的士兵,也不是要檢測大巴的內部情況。
他們站到人行道旁,槍口對準居住兩側的幸存者。
這是在防止有幸存者拿酒瓶砸大巴,影響大巴的行駛。
???
一眾幸存者滿臉問號。
先不談方艙出動的十幾輛裝甲車。
合著那些士兵如臨大敵地跑出來,步槍上膛,便是為了提防他們看熱鬧的人?
“瑪德!”
“如果讓我體驗一把這種待遇,死也值得了。”
一個防禦部門的幸存者,看著被裝甲車護在中間位置的大巴,眼裏流露出濃濃的羨慕。
其他人聞言,眼底同樣有著難以掩飾的豔羨。
這種待遇,哪怕是災難前也是百年難遇,更別提如今的世道了。
“哎。”
“我們還是好好搬石頭,多掙點積分,爭取早日換一間有衛浴的住所吧。”
“嗯。”
“那幾百人共用的大澡堂,我是一點也不想進去了。”
“對!”
“說到那個澡堂我就來氣,不通氣就算了,每次洗完澡出來,還沒走迴住所,頭發,睫毛,鼻毛就被凍成冰塊,難受得不行!”
“尤其是澡堂門口的結冰路麵,滑溜得很。”
“有一次,我在門口摔倒好幾次,愣是站不起來!”
“積分先別用,我聽說再過一段時間要變革。”
“害,能不能活到明天都不一定呢,誰管它變不變革。”
“沒錯,早用早享受。”
“......”
大巴很快就被駛向更深處。
兩側的幸存者收迴目光,聊著最近遇到的煩心事,分享一些小道消息。
這是信息同步的一種原始方式。
效率不高,準確性差......
可偶爾也能傳達出一些價值性極高的消息。
至於消息的來源,便不言而喻了。
......
基地下鋪。
雙胞胎興奮得小臉略微發紅。
打量著外邊的白色塗漆裝甲車,一股自豪感便冉冉升起。
放眼整座避難所,除他們外,還有哪個外來幸存者能獲得如此高格的待遇?
十多輛裝甲車護送,幾十名士兵開道......
這種規格,也就末世前在視頻上刷到過。
但現在,他們親身體會到了。
“基地越隆重,咱們就越得小心,別被表麵現象迷惑。”
徐萬裏笑著提醒一句。
可他的聲音,也有著輕微的激動。
權力啊。
總能惑人心智。
“地下生存城市的居民,好像不比外麵輕鬆。”
餘思晗對所謂的高規格待遇,並不是特別在意。
她大部分的注意力,用於觀察外麵駐足的憔悴幸存者了。
地下的幸存者數量確實明顯變多,一名又一名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浮腫眼袋的幸存者,從兩側挖掘出來的住所走出來,或探出腦袋,滿眼好奇的盯著大巴。
“五十米以上的高度,應該是普通幸存者的生活區域吧。”
地下生存基地。
以深度安排幸存者。
普通幸存者的數量最為龐大,九成以上的人不能給避難所帶來實際效應,得到的待遇自然不高。
“有時間咱們來逛逛。”
徐萬裏準備把地下生存城市的地區逛個遍。
剛才,他們看到好幾個路口。
那些路口通往不同功能的建築區域,像各國的美食區域,自由貿易區域,等等,頗有意思。
“嗯。”
“他們要帶我們去哪?”
“不知道,跟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