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素歡奶奶領著村裏人給敬父做了頭七的法事。
當晚,她在家裏擺了酒菜香燭、灑了草木灰,放了雞蛋賂賄邪神放寬期限,借此迎接敬父的亡魂迴家探視。
說是迎接,其實家人不能待在屋裏,不然亡魂看到親人後可能會不願離去、一直徘徊著陰魂不散。
所以素歡奶奶做了根插有許多紙錢的竹杖,又將其插在門口方便敬父認路,之後就帶著敬母和敬緣去了梨宅。
她們要在梨宅待到子時結束,也就是淩晨一點才迴家。屆時素歡會點些鞭炮,再燒一道紙紮的梯子送敬父歸天,這個特殊的“頭七”才算結束。
在那之前,敬家的眾人借了梨宅等待。她們登門時還是披麻戴孝的,梨誌雲卻也放了她們進來——總不能拒之門外。
他把一樓客廳讓給了她們,自己上了二樓按尋常作息早早睡下。溫家和梁家的人沒有特別的事,也很早迴去了,因此吃過晚飯、跟著她們來梨宅的村民隻剩下蘇三爺和嚴康。
在客廳坐下,兩人閑聊了一會兒,由康伯起頭、找個轉折點將話題帶向了敬母:“敬太,阿緣以後怎麽過有打算嗎?”
一直靜靜聽著他們聊天的敬母迴過神,緩緩應道:“想過,無非是嫁人或者招個女婿。”
“有念法了麽?”蘇三爺頗有種明知故問的意味了。
“村裏有方便的人家嘛。”敬母說著,又咳了一聲,“孩子在呢,以後說吧。”
敬緣沒什麽反應,隻是枕著奶奶的腿打盹;而素歡奶奶坐在客廳後麵的太師椅上,麵無表情地垂著視線。
“嗯……阿緣還這麽小呢。”康伯看向她倆,輕聲慨歎,“不能苦了孩子。”
“對,要照顧好她先可以。”蘇三爺想點煙,但忍住了。
“兩個人照顧也不算簡單了。”敬母苦笑一聲。
“大家都可以來幫手嘛。反正是一條村的,最緊要等阿緣開心些長大。”蘇三爺平靜地說完,又轉向康伯,“是不是?”
康伯讚可地點點頭:“那當然了,看著她健健康康長大成人比什麽都重要。”
這兩人怎麽忽然一唱一和起來了?敬母斜著眼睛掃視他倆一眼,沒有迴應。
“唔,時間不早了。”蘇三爺看看牆上的鍾,因為儀式的緣故,一套折騰下來居然已經十一點,“返這邊坐陣就要三更半夜了,誒。”
“是哦,明天得睡過頭了。”康伯有些吃驚地站起,又招唿他走向了門口,“那我倆先走了,你們辛苦。”
“起得來就起嘍。”三爺終究是拿出了煙杆。
敬母簡單地告了個別,直到他們走出門口都一直坐在椅子上未曾挪動。隨後室內的空氣陷入了完全的寂靜,直到掛鍾敲響零點的報時。
她看向敬緣,她已像個嬰兒似的沉沉睡著了;而素歡奶奶由於年紀和作息習慣,也處於一種若睡若醒的朦朧狀態中。
這樣挺好……安靜休息就行。敬母悄悄站起身,躡手躡腳地走向大門,又小心翼翼地拉開一條縫溜了出去。
十月寒露,淩晨涼意不淺,讓她冷不丁抖了兩抖。離開梨宅前院,村裏幾乎是完全黑燈瞎火,但好在敬宅門前掛了個招魂的燈籠,足夠給她引路。
敬母一路小跑,憑感覺穿過了腳下的漆黑,又衝進了敬宅虛掩的大門裏。
地上的草木灰每踩一步都會揚起一片細塵,腳感也沉悶空虛得涼透了脊柱。
但這些都不重要——地上散落的紙錢、香燭燃盡的殘留火味跟所謂的迴煞邪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趕緊拿好自己的行李。
敬母奔入西廂房,在那裏拿起了自己早已打包好的衣物、幹糧和錢財。
它們是支撐自己去粵嶺鎮、肇市乃至廣城必不可少的資源,也是新生活的門票。
隻有今晚,能把自己的消失歸咎於作祟。
在巫祝文化的影響下,村民們大概會相信自己是因為不尊重新亡丈夫而遭到了作祟,而不會懷疑自己是逃離了這個絲毫沒有未來可言的山隅鬼村。
也隻有這樣,敬緣才能稍稍原諒自己的自私——
不過、不過自己已經給她安排好後麵的人生了,她能得到溫家的支持,溫樹風會入贅過門照顧她,這還不夠好嗎?
就像當年病弱的敬父得到了被要求許配過門的自己一樣,這難道不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隻是對自己來說沒那麽好罷了,自己本可以跟其他許多村民一樣早早出去外麵的世界尋找新生活,而不是在這裏莫名其妙擔起守護蒿裏鬼門的義務。
但現在,一切還有扭轉的機會,而她早在七天前就已經開始將構想已久的計劃付諸實踐。
敬母咬著下唇,換了雙更方便出行的布鞋,又拿起包裹奔向了門外。
對,就要走得這樣出其不意、無聲無息,這樣才符合被鬼怪作祟抓走的假設!
試想一下,敬父的亡魂擄走了她,作為懲——
“站住!”
突然,旁邊炸出的喝令讓剛跑出大門的敬母嚇飛了魂。驚惶看去,隻見旁邊站著……一隻身披寬大白布的鬼。
它就那樣靜靜站在那裏,透過兩個粗糙的眼孔盯著自己,用沉默的劇毒侵蝕著她的意誌。
漫長不堪的數秒後,“鬼”才難掩吃驚地質問:“你要……跑?”
“啊——啊呀!”本就做賊心虛的敬母頓時驚恐得六神無主,忙不迭撒開腿逃命,“救命——救命……!”
不對!不能喊的……!
算了,奶奶的,事已至此不管了!敬母幾乎忘了如何唿吸,隻顧得拚命邁動雙腿、狂奔向村口的石橋。
隻要邁過它、隻要能跨過冥河,自己就自由了!
隻要能到達橋那頭——!
但她猛然刹住了車,動作之突兀甚至讓她差點因慣性摔在了地上。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星忽明忽暗的火光正在閃爍。它像鬼火一樣飄忽不定,但它始終在必經之路的橋上攔著路。
而且它比任何鬼火都可怕。
蘇三爺緩緩抽了口煙杆,看一眼呆若木雞的敬母,不緊不慢地說:“想唔到喔,敬太。已經念到跑路了。”
當然,他想不到就不會等在橋上了,更不會將那幾個古舊的鐵絲網拖出來,像布置反坦克拒馬似的橫在橋中間。
“我本以為你那麽早安排阿緣的婚事也是傳統,直到阿歡同我講你這兩日在打包行李。”
蘇三爺跳下橋欄杆,一步又一步地慢慢走到橋頭,敬母也跟著一步又一步地僵硬後退——
“到頭來,竟是打這種主意。”
當晚,她在家裏擺了酒菜香燭、灑了草木灰,放了雞蛋賂賄邪神放寬期限,借此迎接敬父的亡魂迴家探視。
說是迎接,其實家人不能待在屋裏,不然亡魂看到親人後可能會不願離去、一直徘徊著陰魂不散。
所以素歡奶奶做了根插有許多紙錢的竹杖,又將其插在門口方便敬父認路,之後就帶著敬母和敬緣去了梨宅。
她們要在梨宅待到子時結束,也就是淩晨一點才迴家。屆時素歡會點些鞭炮,再燒一道紙紮的梯子送敬父歸天,這個特殊的“頭七”才算結束。
在那之前,敬家的眾人借了梨宅等待。她們登門時還是披麻戴孝的,梨誌雲卻也放了她們進來——總不能拒之門外。
他把一樓客廳讓給了她們,自己上了二樓按尋常作息早早睡下。溫家和梁家的人沒有特別的事,也很早迴去了,因此吃過晚飯、跟著她們來梨宅的村民隻剩下蘇三爺和嚴康。
在客廳坐下,兩人閑聊了一會兒,由康伯起頭、找個轉折點將話題帶向了敬母:“敬太,阿緣以後怎麽過有打算嗎?”
一直靜靜聽著他們聊天的敬母迴過神,緩緩應道:“想過,無非是嫁人或者招個女婿。”
“有念法了麽?”蘇三爺頗有種明知故問的意味了。
“村裏有方便的人家嘛。”敬母說著,又咳了一聲,“孩子在呢,以後說吧。”
敬緣沒什麽反應,隻是枕著奶奶的腿打盹;而素歡奶奶坐在客廳後麵的太師椅上,麵無表情地垂著視線。
“嗯……阿緣還這麽小呢。”康伯看向她倆,輕聲慨歎,“不能苦了孩子。”
“對,要照顧好她先可以。”蘇三爺想點煙,但忍住了。
“兩個人照顧也不算簡單了。”敬母苦笑一聲。
“大家都可以來幫手嘛。反正是一條村的,最緊要等阿緣開心些長大。”蘇三爺平靜地說完,又轉向康伯,“是不是?”
康伯讚可地點點頭:“那當然了,看著她健健康康長大成人比什麽都重要。”
這兩人怎麽忽然一唱一和起來了?敬母斜著眼睛掃視他倆一眼,沒有迴應。
“唔,時間不早了。”蘇三爺看看牆上的鍾,因為儀式的緣故,一套折騰下來居然已經十一點,“返這邊坐陣就要三更半夜了,誒。”
“是哦,明天得睡過頭了。”康伯有些吃驚地站起,又招唿他走向了門口,“那我倆先走了,你們辛苦。”
“起得來就起嘍。”三爺終究是拿出了煙杆。
敬母簡單地告了個別,直到他們走出門口都一直坐在椅子上未曾挪動。隨後室內的空氣陷入了完全的寂靜,直到掛鍾敲響零點的報時。
她看向敬緣,她已像個嬰兒似的沉沉睡著了;而素歡奶奶由於年紀和作息習慣,也處於一種若睡若醒的朦朧狀態中。
這樣挺好……安靜休息就行。敬母悄悄站起身,躡手躡腳地走向大門,又小心翼翼地拉開一條縫溜了出去。
十月寒露,淩晨涼意不淺,讓她冷不丁抖了兩抖。離開梨宅前院,村裏幾乎是完全黑燈瞎火,但好在敬宅門前掛了個招魂的燈籠,足夠給她引路。
敬母一路小跑,憑感覺穿過了腳下的漆黑,又衝進了敬宅虛掩的大門裏。
地上的草木灰每踩一步都會揚起一片細塵,腳感也沉悶空虛得涼透了脊柱。
但這些都不重要——地上散落的紙錢、香燭燃盡的殘留火味跟所謂的迴煞邪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趕緊拿好自己的行李。
敬母奔入西廂房,在那裏拿起了自己早已打包好的衣物、幹糧和錢財。
它們是支撐自己去粵嶺鎮、肇市乃至廣城必不可少的資源,也是新生活的門票。
隻有今晚,能把自己的消失歸咎於作祟。
在巫祝文化的影響下,村民們大概會相信自己是因為不尊重新亡丈夫而遭到了作祟,而不會懷疑自己是逃離了這個絲毫沒有未來可言的山隅鬼村。
也隻有這樣,敬緣才能稍稍原諒自己的自私——
不過、不過自己已經給她安排好後麵的人生了,她能得到溫家的支持,溫樹風會入贅過門照顧她,這還不夠好嗎?
就像當年病弱的敬父得到了被要求許配過門的自己一樣,這難道不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隻是對自己來說沒那麽好罷了,自己本可以跟其他許多村民一樣早早出去外麵的世界尋找新生活,而不是在這裏莫名其妙擔起守護蒿裏鬼門的義務。
但現在,一切還有扭轉的機會,而她早在七天前就已經開始將構想已久的計劃付諸實踐。
敬母咬著下唇,換了雙更方便出行的布鞋,又拿起包裹奔向了門外。
對,就要走得這樣出其不意、無聲無息,這樣才符合被鬼怪作祟抓走的假設!
試想一下,敬父的亡魂擄走了她,作為懲——
“站住!”
突然,旁邊炸出的喝令讓剛跑出大門的敬母嚇飛了魂。驚惶看去,隻見旁邊站著……一隻身披寬大白布的鬼。
它就那樣靜靜站在那裏,透過兩個粗糙的眼孔盯著自己,用沉默的劇毒侵蝕著她的意誌。
漫長不堪的數秒後,“鬼”才難掩吃驚地質問:“你要……跑?”
“啊——啊呀!”本就做賊心虛的敬母頓時驚恐得六神無主,忙不迭撒開腿逃命,“救命——救命……!”
不對!不能喊的……!
算了,奶奶的,事已至此不管了!敬母幾乎忘了如何唿吸,隻顧得拚命邁動雙腿、狂奔向村口的石橋。
隻要邁過它、隻要能跨過冥河,自己就自由了!
隻要能到達橋那頭——!
但她猛然刹住了車,動作之突兀甚至讓她差點因慣性摔在了地上。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星忽明忽暗的火光正在閃爍。它像鬼火一樣飄忽不定,但它始終在必經之路的橋上攔著路。
而且它比任何鬼火都可怕。
蘇三爺緩緩抽了口煙杆,看一眼呆若木雞的敬母,不緊不慢地說:“想唔到喔,敬太。已經念到跑路了。”
當然,他想不到就不會等在橋上了,更不會將那幾個古舊的鐵絲網拖出來,像布置反坦克拒馬似的橫在橋中間。
“我本以為你那麽早安排阿緣的婚事也是傳統,直到阿歡同我講你這兩日在打包行李。”
蘇三爺跳下橋欄杆,一步又一步地慢慢走到橋頭,敬母也跟著一步又一步地僵硬後退——
“到頭來,竟是打這種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