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強要打開板房的門,我連忙攔住說:“徐書記,還是在外麵說吧!”
“怕什麽,我村經常有到山上幹活的,累了,就在屋裏歇息,門也沒有鎖。有時候,他們帶著飯和水,中午飯就在小屋裏吃。每年的三次防火,鎮上的幹部和村裏的防火員護林員,都在這個小房子裏待著。這家人也是算做功德了,蓋了間小屋,公私兼用。”
說著,他打開了門,對我說:“你看,這裏麵桌子凳子也有床也有,這板房挺暖和的,你看,都是雙層牆。”
說著,徐和強用手指關節敲著敲牆,聽聲音,感覺挺厚實的。
我進去轉了一圈,就出來了。
“這屋子如果朝南的話,一整天都是暖和的。朝東,上午能暖和一些,下午就不好說了。”
“下午也可以,開了兩個後窗,我在這裏待過。”
“徐書記,還別說,這個板房就是為防火準備的。你看,站在這裏,老塋盤新塋盤盡收眼底,誰上墳燒紙,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說,鎮上的幹部,還有市裏包村部門的機關幹部,最願意到我們村護林防火了,搶著來。再冷的天,待在小屋裏保準暖和。有什麽情況出門一看,一目了然。這戶人家真是做了大功德了,哈哈哈。”
“這是誰的墳,下這麽大的氣力,造得這麽豪華氣派。”
“這個墳,說來話長,四年前葬的。我是書記,知道內幕。墳的主人不是我們村的,是個外地人。”
“外地的?龍山市外的嗎?”
“對,這個人是龍水市的,就是龍山市西邊的那個縣市。”
“就是高家鎮西邊的那個市吧,高家鎮我去過,張家莊村,村西翻過一座山,就是龍水市。”
“對,這個人是龍水市北邊鄉鎮的一個能人,姓趙。老趙60歲那年去世了,他老婆覺得老趙生前過得有點虧,花了大價錢,請了一個南方的風水師,在周邊的幾個縣市,到處找墳地,找來找去找到了鄭家莊。那個風水師在山上轉了兩個月,最後定在這裏。”
“哦,還有這麽一段傳奇故事啊,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老趙生前是幹什麽的,有這麽大的財力處理身後事?”
“老趙是搞石子的。我也是聽人說的,老趙生前是個包工頭,是個不小的老板。剛起步的日子,老趙過得挺艱難的。他那時30多歲,給人送石子。剛開始開了個五十馬力的拖拉機,聯係好活之後,從石子廠拉一拖拉機石子,送到工地上,來來迴迴就是賺個辛苦錢。
“做買賣的時間越來越長,老趙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賣石子的老板賺的比打石子的還多。一車石子,假如是1千塊錢的成本,賣石子的中間商就能賺到2千塊錢,這2千塊錢除去給老趙的腳錢,也就是個三百五百的,賺得還是很多。老趙一看,這可真是個暴利行業!於是就尋思著自己也能開個小石子廠,自己打石子,自己賣石子,自己送石子,一條龍服務,賺的更多。
“老趙是個雷厲風行的人,送石子那幾年賺了些錢,又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開了個石子廠。慢慢地,就上了道兒,幹得挺紅火。老趙這個人過日子很細,剛開始送石子,就是開著五十馬力有拖拉機,風裏來雨裏去的。後來賺錢了,就買了一個後八輪,學了一個貨車駕駛證,自己送石子。錢賺得多,吃的喝的還是原來的水平。你說這個人,舍得下力氣掙錢,不舍得吃穿,這是會過日子,還是不會過日子!”
“完全可以理解,老趙也是從窮日子走過來的,知道賺錢的辛苦。”
“說的也是。”徐和強掏出煙,遞給我一支,點著。自己也點著煙,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一股長長的煙柱,接著說:“有一年,老趙開車送石子,半路上出了車禍,右腿粉碎性骨折,被人發現送到醫院。出院後,右腿雖然治好了,但走路一瘸一拐,不能開車了。
“老趙住院住了好幾次,北京上海的大醫院都去了,折騰來折騰去,腿保住了,但是家底兒敗光了。他老婆一看情況不妙,收拾了一些值錢的東西,領著孩子跑了。
“後來,老趙又娶了一個老婆。還是憑著那股子頑強的拚勁,東山再起了。老趙不能開車了,雇司機送石子。自己買了一個帶棚的電動三輪,開著上下班。
“老趙這個人頭腦很精明,閑著沒事就開著三輪到處轉。可以說,他家周圍的幾個鄉鎮的幾百個村子,他都轉遍了。哪個村裏有一堆亂石,哪個村裏拆房子有一些費石料,哪座山上的采石場廢了,裏麵有沒有殘存的石頭,哪個村修路了,產生了一堆垃圾,他都一清二楚。每次遇到有利可圖的商機,他都和這個村的書記,或者是包工頭接上話,吃頓飯,送點禮,不花一分錢就把那些廢棄的亂石弄迴來,打成石子。積少成多,量就相當可觀了。就這樣,慢慢地積累,老趙的財富越來越多,成了遠近聞名的億萬富翁。”
“這麽說的話,他的資產真的是過億了?”
“真的是過億了,我也是聽人說的,應該有一億好幾千萬的淨資產。老趙這個人有命掙錢,沒命花錢。60歲那年突然得了一場急病,送到醫院裏沒幾天就死了。他和前老婆生了一個閨女,被前老婆帶走了。和後老婆生了一兒一女。後老婆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覺得老趙和她在一起二十年,風風雨雨的,互相幫扶,一點點地積攢出這麽大的家業,已經很不容易了。本想著再讓老趙幹兩年,就收手不幹了,享受一下晚年的快樂生活。這倒好,老趙中途就撒手人寰。
“老趙活著的時候就沒享多少福,死了怎麽著也要過得好一些。後老婆拿出100萬,請了一個南方的風水師,到處找風水寶地,要把老趙的後事辦得風風光光。
“聽說那個風水師在周邊幾個縣轉了能有一年多,才把地點確定在鄭家莊的老塋盤上,就是我們站的這個地方。”
我感慨地說:“老趙的人生挺傳奇的,生前沒享多少福,死後能有這麽一處風水寶地,悠哉悠哉地享受人間香火,也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可不是嘛,風水師找好地方,那個富婆就通過鎮上,找到村裏,給了村裏五十萬,買下了這塊地。接著,前前後後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找人打墓下葬。”
“哦,是這麽迴事兒啊。”
徐和強往我身邊湊了湊,低聲神秘地說:“佳聲兄弟,說句心裏話,我家的日子就是從老趙下葬之後,才開始迅速地下滑,你說我的這種狀況,是不是和這個墳有關係?”
“老哥,謝謝你對我這麽信任。你這麽說的話,我還真是不好說,你們兩家也沒有什麽聯係啊?”
“老弟,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就費點力幫我好好看看吧!”
“老哥,你讓我怎麽看呢?我總不能把人家的墳扒了,看看底下到底怎麽葬的吧?要是說從外部環境看一下,老趙的墳在你家老墳的前邊,合情合理,沒毛病。你是本地人,他是外來的,算是個晚輩,在你爺爺奶奶、你爹前麵,完全說得過去。至於說你倆家的運氣是不是有因果關係,這個真難說。還真不是一下子能看出來的,再說我這個水平……”
話沒說完,徐和強連忙伸出五個指頭說:“打住打住兄弟,你別說了,哥相信你的為人和本事。這樣吧,我出五萬塊錢,你就幫我看看吧。看好看不好,這五萬塊錢都是你的。看好之後,再給你5萬!”
“這事弄的,老哥……”
“怕什麽,我村經常有到山上幹活的,累了,就在屋裏歇息,門也沒有鎖。有時候,他們帶著飯和水,中午飯就在小屋裏吃。每年的三次防火,鎮上的幹部和村裏的防火員護林員,都在這個小房子裏待著。這家人也是算做功德了,蓋了間小屋,公私兼用。”
說著,他打開了門,對我說:“你看,這裏麵桌子凳子也有床也有,這板房挺暖和的,你看,都是雙層牆。”
說著,徐和強用手指關節敲著敲牆,聽聲音,感覺挺厚實的。
我進去轉了一圈,就出來了。
“這屋子如果朝南的話,一整天都是暖和的。朝東,上午能暖和一些,下午就不好說了。”
“下午也可以,開了兩個後窗,我在這裏待過。”
“徐書記,還別說,這個板房就是為防火準備的。你看,站在這裏,老塋盤新塋盤盡收眼底,誰上墳燒紙,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說,鎮上的幹部,還有市裏包村部門的機關幹部,最願意到我們村護林防火了,搶著來。再冷的天,待在小屋裏保準暖和。有什麽情況出門一看,一目了然。這戶人家真是做了大功德了,哈哈哈。”
“這是誰的墳,下這麽大的氣力,造得這麽豪華氣派。”
“這個墳,說來話長,四年前葬的。我是書記,知道內幕。墳的主人不是我們村的,是個外地人。”
“外地的?龍山市外的嗎?”
“對,這個人是龍水市的,就是龍山市西邊的那個縣市。”
“就是高家鎮西邊的那個市吧,高家鎮我去過,張家莊村,村西翻過一座山,就是龍水市。”
“對,這個人是龍水市北邊鄉鎮的一個能人,姓趙。老趙60歲那年去世了,他老婆覺得老趙生前過得有點虧,花了大價錢,請了一個南方的風水師,在周邊的幾個縣市,到處找墳地,找來找去找到了鄭家莊。那個風水師在山上轉了兩個月,最後定在這裏。”
“哦,還有這麽一段傳奇故事啊,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老趙生前是幹什麽的,有這麽大的財力處理身後事?”
“老趙是搞石子的。我也是聽人說的,老趙生前是個包工頭,是個不小的老板。剛起步的日子,老趙過得挺艱難的。他那時30多歲,給人送石子。剛開始開了個五十馬力的拖拉機,聯係好活之後,從石子廠拉一拖拉機石子,送到工地上,來來迴迴就是賺個辛苦錢。
“做買賣的時間越來越長,老趙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賣石子的老板賺的比打石子的還多。一車石子,假如是1千塊錢的成本,賣石子的中間商就能賺到2千塊錢,這2千塊錢除去給老趙的腳錢,也就是個三百五百的,賺得還是很多。老趙一看,這可真是個暴利行業!於是就尋思著自己也能開個小石子廠,自己打石子,自己賣石子,自己送石子,一條龍服務,賺的更多。
“老趙是個雷厲風行的人,送石子那幾年賺了些錢,又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開了個石子廠。慢慢地,就上了道兒,幹得挺紅火。老趙這個人過日子很細,剛開始送石子,就是開著五十馬力有拖拉機,風裏來雨裏去的。後來賺錢了,就買了一個後八輪,學了一個貨車駕駛證,自己送石子。錢賺得多,吃的喝的還是原來的水平。你說這個人,舍得下力氣掙錢,不舍得吃穿,這是會過日子,還是不會過日子!”
“完全可以理解,老趙也是從窮日子走過來的,知道賺錢的辛苦。”
“說的也是。”徐和強掏出煙,遞給我一支,點著。自己也點著煙,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一股長長的煙柱,接著說:“有一年,老趙開車送石子,半路上出了車禍,右腿粉碎性骨折,被人發現送到醫院。出院後,右腿雖然治好了,但走路一瘸一拐,不能開車了。
“老趙住院住了好幾次,北京上海的大醫院都去了,折騰來折騰去,腿保住了,但是家底兒敗光了。他老婆一看情況不妙,收拾了一些值錢的東西,領著孩子跑了。
“後來,老趙又娶了一個老婆。還是憑著那股子頑強的拚勁,東山再起了。老趙不能開車了,雇司機送石子。自己買了一個帶棚的電動三輪,開著上下班。
“老趙這個人頭腦很精明,閑著沒事就開著三輪到處轉。可以說,他家周圍的幾個鄉鎮的幾百個村子,他都轉遍了。哪個村裏有一堆亂石,哪個村裏拆房子有一些費石料,哪座山上的采石場廢了,裏麵有沒有殘存的石頭,哪個村修路了,產生了一堆垃圾,他都一清二楚。每次遇到有利可圖的商機,他都和這個村的書記,或者是包工頭接上話,吃頓飯,送點禮,不花一分錢就把那些廢棄的亂石弄迴來,打成石子。積少成多,量就相當可觀了。就這樣,慢慢地積累,老趙的財富越來越多,成了遠近聞名的億萬富翁。”
“這麽說的話,他的資產真的是過億了?”
“真的是過億了,我也是聽人說的,應該有一億好幾千萬的淨資產。老趙這個人有命掙錢,沒命花錢。60歲那年突然得了一場急病,送到醫院裏沒幾天就死了。他和前老婆生了一個閨女,被前老婆帶走了。和後老婆生了一兒一女。後老婆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覺得老趙和她在一起二十年,風風雨雨的,互相幫扶,一點點地積攢出這麽大的家業,已經很不容易了。本想著再讓老趙幹兩年,就收手不幹了,享受一下晚年的快樂生活。這倒好,老趙中途就撒手人寰。
“老趙活著的時候就沒享多少福,死了怎麽著也要過得好一些。後老婆拿出100萬,請了一個南方的風水師,到處找風水寶地,要把老趙的後事辦得風風光光。
“聽說那個風水師在周邊幾個縣轉了能有一年多,才把地點確定在鄭家莊的老塋盤上,就是我們站的這個地方。”
我感慨地說:“老趙的人生挺傳奇的,生前沒享多少福,死後能有這麽一處風水寶地,悠哉悠哉地享受人間香火,也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可不是嘛,風水師找好地方,那個富婆就通過鎮上,找到村裏,給了村裏五十萬,買下了這塊地。接著,前前後後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找人打墓下葬。”
“哦,是這麽迴事兒啊。”
徐和強往我身邊湊了湊,低聲神秘地說:“佳聲兄弟,說句心裏話,我家的日子就是從老趙下葬之後,才開始迅速地下滑,你說我的這種狀況,是不是和這個墳有關係?”
“老哥,謝謝你對我這麽信任。你這麽說的話,我還真是不好說,你們兩家也沒有什麽聯係啊?”
“老弟,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就費點力幫我好好看看吧!”
“老哥,你讓我怎麽看呢?我總不能把人家的墳扒了,看看底下到底怎麽葬的吧?要是說從外部環境看一下,老趙的墳在你家老墳的前邊,合情合理,沒毛病。你是本地人,他是外來的,算是個晚輩,在你爺爺奶奶、你爹前麵,完全說得過去。至於說你倆家的運氣是不是有因果關係,這個真難說。還真不是一下子能看出來的,再說我這個水平……”
話沒說完,徐和強連忙伸出五個指頭說:“打住打住兄弟,你別說了,哥相信你的為人和本事。這樣吧,我出五萬塊錢,你就幫我看看吧。看好看不好,這五萬塊錢都是你的。看好之後,再給你5萬!”
“這事弄的,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