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你看看,有四個釘子戶,高低不願搬遷,不想住進新村。你看看吧,氣人滴。”
我剛走進辦公室,於林就拿著民情日記本,指著本子對我說。
“我不看,你就說都有誰吧。”
“宋福和萬春安,還有洪武,最不該還有李德強,四朝元老,還是老會計呢,他打了一輩子算盤,都成精了。我萬萬想不到,他竟然成了釘子戶!”
“可不能那麽說你姑父。正好今天下雨,都在家,咱倆就挨家走訪走訪吧,了解了解情況,心裏好有個數。”
“好,這就走。我一會兒叫芬芳姐過來盯一會兒。”
“別叫了,人家這兩天打算和老宋頭辦喜事,忙著呢。沒事兒,下雨天鎮上一般不到村裏騷擾,其他人來辦公室的也少,不用擔心。”
“也是哈,走吧,師父。”
春雨如絲,輕輕地灑在大地上,在樹枝上、房頂上激起了一層薄薄的水霧。天空灰蒙蒙的,但並不顯得壓抑,反而有一種溫柔的寧靜之感。雨絲細細地飄落,打在臉上,涼涼的,讓人感到無比舒適。
村路兩旁,幾戶農家的小院在雨中顯得格外寧靜。院牆邊的樹枝上,剛發出來的枝芽在雨中顯得格外嬌嫩。雨水落在枝芽上,形成一顆顆晶瑩的水珠,像是鑲嵌在上麵珍珠。
於林停下腳步,伸手輕輕觸摸了一顆嫩芽。嫩芽上的水珠順著他的手指滑落,滴在他的手背上。
“這嫩芽真美,師父。”
“是啊,它蘊含著頑強的生命力,是生命的美。”
我們繼續向前走去,小路盡頭是一座小橋。橋下,小溪潺潺流淌,溪水在雨中顯得格外清澈。雨水打在水麵上,濺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像是無數顆跳躍的珍珠。
“剛開春的水就是清澈,於林,你看這水,多清!”我輕聲說道,眼神中透著一絲喜愛。
“師父,這場春雨是老天爺的恩賜,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
“是啊,這美景,再過幾個月就消失了。於林,說實話,要你搬遷你願意搬嗎?”
“師父,你呢?八間大瓦房剛建好,還蓋了頂棚,有個小菜園。”
“嗬嗬,彼此彼此。其實,新房有新房的好處,有現代氣息,還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我心裏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不願意,也得帶頭搬呐。”
“我也是,師父。話說迴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各有利弊,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沒有什麽可後悔的。”
“是啊是啊,到了!宋福家就不去了,到萬春安家看看吧。”
萬春安正在院子裏忙碌著,一手打著傘,一手提著花盆往一旁的遮陽棚裏放。遮陽棚裏,他老婆一邊喂雞,一邊和他聊天。
“春安兄弟忙啥?”
“萬書記來了,快屋裏坐!”萬春安趕緊放下手中的花盆,拉著我的袖子往家裏走。他老婆也停下了手裏的活兒,朝我倆笑著打招唿,接著迴屋燒水,要泡茶給我們喝。
“不用了兄弟,下雨天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多,對身體有益,就在棚子裏說吧。”說著,我收了傘,走進遮陽棚裏。
“也行,老婆,拿三個馬紮子過來。”
坐下後,我朝東一努嘴:“春安,他不搬你也不搬呐?”
“誰?宋書……宋福啊?不是那麽迴事萬書記。今天兩位村幹部都在,我就說說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吧。萬書記,我這個人喜靜不喜動,給我一棟樓房,四間瓦房,讓我選,我指定要瓦房。我不想搬,是真不想搬,絕對沒有想鬧事的意思,更沒有和你,和村裏對著幹的想法。要是有,我天打五雷……”
“行了行了,現在愛發誓的男人特別多,別一會兒真打雷了。”
“哈哈哈……”
“你就是不想搬,村裏也不強求。春安,你這個房子是你爹活著的時候住的吧。你原來受損的房子,如果不要房子的話,上級給你一定的補貼。怎麽辦,你要房子還是補貼?”
“我還是要房子吧萬書記,還有個兒子呢。將來兒子結婚的話,就住新房子,不至於為住在哪裏操心。至於我,老了還是住在這裏吧。”
“你不後悔?”
“我不後悔萬書記。我再問一句,將來,村裏的房子拆了,土地用來幹什麽?”
“用作耕地,一千多畝地呢,一千三四百畝吧,那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啊。”
“對,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萬書記,我就知道你會到我家裏來,說心裏話,我是真心不想搬呐,新村條件再好,將來我也不後悔。”
“那好,這事兒,上級尊重群眾的意願,實在不想搬遷的,不強求。”說完,我起身往外走。
“謝謝你萬書記,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飯吧,你迴村快一年了,也沒把把我家的筷子。”
“不用了,謝謝你的好意,春安兄弟。”
我倆接著朝洪武家裏走去,洪武的家離萬舂安家不遠,分分鍾就到了。
剛走近門口,就聽屋內傳來演奏揚琴的美妙聲音,在春雨沙沙聲的伴奏下,格外悅耳,琴聲如泉水般流淌出來,清脆而悠揚,仿佛能洗淨人的心靈。
隔著窗戶看過去,洪利正坐在客廳裏,有節奏地敲打著揚琴。洪利見我倆進了屋,馬上放下琴竹,招唿我倆坐下。
我看了看洪利身旁的那把古老的揚琴,琴身有些磨損,但每一根琴弦都被他擦拭得幹幹淨淨。
“這是揚琴吧,洪武?”
“是揚琴,萬書記,揚琴是打擊樂器,不是拉的,聲音和別的琴類不一樣。”
於林感歎道:“咱村會打揚琴的沒幾個,好像就你自己會吧?”
“對,目前就我自己會。這不?下雨天閑著沒事兒,我溫習一下,東玲想學,我教給她。莊戶藝術團快成立了,我得抓緊時間培訓骨幹分子。”
“是啊,洪利,得以最快的速度成立起來。我找下鎮領導,讓咱村的藝術團參加今年的七一演出。”
“正好借七一的好時機揚揚名,都知道咱村有個藝術團,還愁沒有演出市場?”於林也說。
“謝謝萬書記的鼓勵,謝謝啦。無事不登三寶殿,萬書記到我家肯定有事,我就知道一定是為搬遷的事來的。萬書記,你也知道,我住的這棟房子,從建起來到現在,有一百五十多年了。我曾祖父是晚清的進士,當年就在這棟房子裏住著,我是真心不願意拆呀,萬書記!”
洪利說得情真意切,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於林接過話茬:“洪利哥,你曾祖父做過一任知縣吧?”
“對,做過京縣知縣,正六品,是個清官。後來做過一任知府,正四品。這房子,按正理應該是文物吧,一百五十多年了,前幾年發地震,房子還是好好的。萬書記,你說說,我怎麽會同意拆?”
“你家是特殊情況,於林你記著,明天到市文旅局打聽一下,洪武的房子能不能申請個文物保護單位。剛才洪武這麽一說,我就突然明白過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房子,古董級別的,就是上級要求拆除,我首先不同意。你放心洪利,你的房子肯定能保留下來。”
離開洪武家,我倆朝李德強家走去。
“師父,我有個預感,我姑父肯定不同意搬,他家本身就是個二層小樓,搬不搬沒多大意思。”
“我也有預感。”
“看這這四個釘子戶,隻有宋福是個真釘子戶,其餘三個是假的。”
“看看再說吧。”
快到中午了,李德強悶悶不樂地坐在炕上。炕上擺著一個矮方桌,上麵擺著兩碟子菜,一碟子雞蛋炒黑木耳,一盤煎好的帶魚。李德強從窗台上拿過一瓶白酒,倒上一杯。他端起酒杯,正好章悅端著一盤餑餑放在方桌子上,見李德強要喝酒,忙把酒杯奪下來。
“行啊老李,你可真不愧是三朝元老,沒事就喝二兩。”
“哼,沒那點本事,我能從二十八歲開始一直當會計,要不是小福子鬧事,說不定我到現在還是村幹部呢。”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花花腸子多,但要用在正經地方!”
“老婆大人,我做一件對不起別人的壞事了嗎?怎麽是花花腸子?李玉花要退出合作社,不明擺著跟萬書記對著幹嗎?我這一關就不好過,看把她得瑟的。”
“那你也不能說人家還欠村裏一千六百塊錢,還說有欠條,不能減免,看把她氣的。”
“哼,這點小手段沒有,我白在村裏混了那麽多年了。我這叫操作你懂不懂,我辦得每件事兒的可操作性都很強,不是花花腸子!”
“想想也是啊,人家萬書記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為十二裏鋪著想,不像你外甥,做任何事情先考慮自己吃不吃虧,她李玉花就不應該有退社的想法。”
“德強兄弟在家喝酒呢!”走進院子,我隔著窗戶就喊。
“唉喲,萬書記來了。正好兒,過來喝一杯。老婆,再炒兩個菜。”李德強下了炕,招唿我倆上炕。接著,從櫃子裏拿出一瓶五糧液。
“今天中午說啥也要在這吃飯,下雨天,鎮上沒有來騷擾的,我心裏有數。天好人合適,就在這吃了!於林,快幫你姑炒菜,再把美麗叫過來,一起吃。”
看樣子,中午這頓飯,是非得在這吃了。於是,我脫鞋上了炕。
炕燒得溫熱,不涼不燥,溫度正好。
“萬書記,你一來我就知道為什麽來的。這個事撂下,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什麽事也瞞不過你呀,李老弟。”
章悅端著一碟菜過來,放在桌子上,埋怨李德強道:“我就說人家搬咱也搬,你還高低不同意。萬書記上門了,你就滿意了?”
李德強笑了,指了指她的肚子:“怎麽搬,你就說吧,將來住哪裏?”
我一愣,不明白李德強說什麽,轉頭看了一眼章悅:“章妹子,快生了吧?”
“哪能那麽快,還得半年。”
“這……”
一旁,李德強憋不住笑:“萬書記,看不出來吧?三胞胎!看著像是快要生了。你說,將來孩子們長大了,住哪兒?我也經有三個孩子啦,又添了三個,你就說說吧,搬到新村了,將來孩子們大了,住哪裏吧!我現在的房子房間多,正好兒。”
“哦,這麽迴事呀。老李你可真能幹,一下子造出三個來。行!你這個釘子戶鐵定的了。既然是這種情況,我也讚成你不搬,就住這裏吧,哈哈哈。”
章悅臉一紅,轉身離開,炒菜去了。
我剛走進辦公室,於林就拿著民情日記本,指著本子對我說。
“我不看,你就說都有誰吧。”
“宋福和萬春安,還有洪武,最不該還有李德強,四朝元老,還是老會計呢,他打了一輩子算盤,都成精了。我萬萬想不到,他竟然成了釘子戶!”
“可不能那麽說你姑父。正好今天下雨,都在家,咱倆就挨家走訪走訪吧,了解了解情況,心裏好有個數。”
“好,這就走。我一會兒叫芬芳姐過來盯一會兒。”
“別叫了,人家這兩天打算和老宋頭辦喜事,忙著呢。沒事兒,下雨天鎮上一般不到村裏騷擾,其他人來辦公室的也少,不用擔心。”
“也是哈,走吧,師父。”
春雨如絲,輕輕地灑在大地上,在樹枝上、房頂上激起了一層薄薄的水霧。天空灰蒙蒙的,但並不顯得壓抑,反而有一種溫柔的寧靜之感。雨絲細細地飄落,打在臉上,涼涼的,讓人感到無比舒適。
村路兩旁,幾戶農家的小院在雨中顯得格外寧靜。院牆邊的樹枝上,剛發出來的枝芽在雨中顯得格外嬌嫩。雨水落在枝芽上,形成一顆顆晶瑩的水珠,像是鑲嵌在上麵珍珠。
於林停下腳步,伸手輕輕觸摸了一顆嫩芽。嫩芽上的水珠順著他的手指滑落,滴在他的手背上。
“這嫩芽真美,師父。”
“是啊,它蘊含著頑強的生命力,是生命的美。”
我們繼續向前走去,小路盡頭是一座小橋。橋下,小溪潺潺流淌,溪水在雨中顯得格外清澈。雨水打在水麵上,濺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像是無數顆跳躍的珍珠。
“剛開春的水就是清澈,於林,你看這水,多清!”我輕聲說道,眼神中透著一絲喜愛。
“師父,這場春雨是老天爺的恩賜,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
“是啊,這美景,再過幾個月就消失了。於林,說實話,要你搬遷你願意搬嗎?”
“師父,你呢?八間大瓦房剛建好,還蓋了頂棚,有個小菜園。”
“嗬嗬,彼此彼此。其實,新房有新房的好處,有現代氣息,還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我心裏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不願意,也得帶頭搬呐。”
“我也是,師父。話說迴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各有利弊,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沒有什麽可後悔的。”
“是啊是啊,到了!宋福家就不去了,到萬春安家看看吧。”
萬春安正在院子裏忙碌著,一手打著傘,一手提著花盆往一旁的遮陽棚裏放。遮陽棚裏,他老婆一邊喂雞,一邊和他聊天。
“春安兄弟忙啥?”
“萬書記來了,快屋裏坐!”萬春安趕緊放下手中的花盆,拉著我的袖子往家裏走。他老婆也停下了手裏的活兒,朝我倆笑著打招唿,接著迴屋燒水,要泡茶給我們喝。
“不用了兄弟,下雨天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多,對身體有益,就在棚子裏說吧。”說著,我收了傘,走進遮陽棚裏。
“也行,老婆,拿三個馬紮子過來。”
坐下後,我朝東一努嘴:“春安,他不搬你也不搬呐?”
“誰?宋書……宋福啊?不是那麽迴事萬書記。今天兩位村幹部都在,我就說說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吧。萬書記,我這個人喜靜不喜動,給我一棟樓房,四間瓦房,讓我選,我指定要瓦房。我不想搬,是真不想搬,絕對沒有想鬧事的意思,更沒有和你,和村裏對著幹的想法。要是有,我天打五雷……”
“行了行了,現在愛發誓的男人特別多,別一會兒真打雷了。”
“哈哈哈……”
“你就是不想搬,村裏也不強求。春安,你這個房子是你爹活著的時候住的吧。你原來受損的房子,如果不要房子的話,上級給你一定的補貼。怎麽辦,你要房子還是補貼?”
“我還是要房子吧萬書記,還有個兒子呢。將來兒子結婚的話,就住新房子,不至於為住在哪裏操心。至於我,老了還是住在這裏吧。”
“你不後悔?”
“我不後悔萬書記。我再問一句,將來,村裏的房子拆了,土地用來幹什麽?”
“用作耕地,一千多畝地呢,一千三四百畝吧,那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啊。”
“對,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萬書記,我就知道你會到我家裏來,說心裏話,我是真心不想搬呐,新村條件再好,將來我也不後悔。”
“那好,這事兒,上級尊重群眾的意願,實在不想搬遷的,不強求。”說完,我起身往外走。
“謝謝你萬書記,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飯吧,你迴村快一年了,也沒把把我家的筷子。”
“不用了,謝謝你的好意,春安兄弟。”
我倆接著朝洪武家裏走去,洪武的家離萬舂安家不遠,分分鍾就到了。
剛走近門口,就聽屋內傳來演奏揚琴的美妙聲音,在春雨沙沙聲的伴奏下,格外悅耳,琴聲如泉水般流淌出來,清脆而悠揚,仿佛能洗淨人的心靈。
隔著窗戶看過去,洪利正坐在客廳裏,有節奏地敲打著揚琴。洪利見我倆進了屋,馬上放下琴竹,招唿我倆坐下。
我看了看洪利身旁的那把古老的揚琴,琴身有些磨損,但每一根琴弦都被他擦拭得幹幹淨淨。
“這是揚琴吧,洪武?”
“是揚琴,萬書記,揚琴是打擊樂器,不是拉的,聲音和別的琴類不一樣。”
於林感歎道:“咱村會打揚琴的沒幾個,好像就你自己會吧?”
“對,目前就我自己會。這不?下雨天閑著沒事兒,我溫習一下,東玲想學,我教給她。莊戶藝術團快成立了,我得抓緊時間培訓骨幹分子。”
“是啊,洪利,得以最快的速度成立起來。我找下鎮領導,讓咱村的藝術團參加今年的七一演出。”
“正好借七一的好時機揚揚名,都知道咱村有個藝術團,還愁沒有演出市場?”於林也說。
“謝謝萬書記的鼓勵,謝謝啦。無事不登三寶殿,萬書記到我家肯定有事,我就知道一定是為搬遷的事來的。萬書記,你也知道,我住的這棟房子,從建起來到現在,有一百五十多年了。我曾祖父是晚清的進士,當年就在這棟房子裏住著,我是真心不願意拆呀,萬書記!”
洪利說得情真意切,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於林接過話茬:“洪利哥,你曾祖父做過一任知縣吧?”
“對,做過京縣知縣,正六品,是個清官。後來做過一任知府,正四品。這房子,按正理應該是文物吧,一百五十多年了,前幾年發地震,房子還是好好的。萬書記,你說說,我怎麽會同意拆?”
“你家是特殊情況,於林你記著,明天到市文旅局打聽一下,洪武的房子能不能申請個文物保護單位。剛才洪武這麽一說,我就突然明白過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房子,古董級別的,就是上級要求拆除,我首先不同意。你放心洪利,你的房子肯定能保留下來。”
離開洪武家,我倆朝李德強家走去。
“師父,我有個預感,我姑父肯定不同意搬,他家本身就是個二層小樓,搬不搬沒多大意思。”
“我也有預感。”
“看這這四個釘子戶,隻有宋福是個真釘子戶,其餘三個是假的。”
“看看再說吧。”
快到中午了,李德強悶悶不樂地坐在炕上。炕上擺著一個矮方桌,上麵擺著兩碟子菜,一碟子雞蛋炒黑木耳,一盤煎好的帶魚。李德強從窗台上拿過一瓶白酒,倒上一杯。他端起酒杯,正好章悅端著一盤餑餑放在方桌子上,見李德強要喝酒,忙把酒杯奪下來。
“行啊老李,你可真不愧是三朝元老,沒事就喝二兩。”
“哼,沒那點本事,我能從二十八歲開始一直當會計,要不是小福子鬧事,說不定我到現在還是村幹部呢。”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花花腸子多,但要用在正經地方!”
“老婆大人,我做一件對不起別人的壞事了嗎?怎麽是花花腸子?李玉花要退出合作社,不明擺著跟萬書記對著幹嗎?我這一關就不好過,看把她得瑟的。”
“那你也不能說人家還欠村裏一千六百塊錢,還說有欠條,不能減免,看把她氣的。”
“哼,這點小手段沒有,我白在村裏混了那麽多年了。我這叫操作你懂不懂,我辦得每件事兒的可操作性都很強,不是花花腸子!”
“想想也是啊,人家萬書記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為十二裏鋪著想,不像你外甥,做任何事情先考慮自己吃不吃虧,她李玉花就不應該有退社的想法。”
“德強兄弟在家喝酒呢!”走進院子,我隔著窗戶就喊。
“唉喲,萬書記來了。正好兒,過來喝一杯。老婆,再炒兩個菜。”李德強下了炕,招唿我倆上炕。接著,從櫃子裏拿出一瓶五糧液。
“今天中午說啥也要在這吃飯,下雨天,鎮上沒有來騷擾的,我心裏有數。天好人合適,就在這吃了!於林,快幫你姑炒菜,再把美麗叫過來,一起吃。”
看樣子,中午這頓飯,是非得在這吃了。於是,我脫鞋上了炕。
炕燒得溫熱,不涼不燥,溫度正好。
“萬書記,你一來我就知道為什麽來的。這個事撂下,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什麽事也瞞不過你呀,李老弟。”
章悅端著一碟菜過來,放在桌子上,埋怨李德強道:“我就說人家搬咱也搬,你還高低不同意。萬書記上門了,你就滿意了?”
李德強笑了,指了指她的肚子:“怎麽搬,你就說吧,將來住哪裏?”
我一愣,不明白李德強說什麽,轉頭看了一眼章悅:“章妹子,快生了吧?”
“哪能那麽快,還得半年。”
“這……”
一旁,李德強憋不住笑:“萬書記,看不出來吧?三胞胎!看著像是快要生了。你說,將來孩子們長大了,住哪兒?我也經有三個孩子啦,又添了三個,你就說說吧,搬到新村了,將來孩子們大了,住哪裏吧!我現在的房子房間多,正好兒。”
“哦,這麽迴事呀。老李你可真能幹,一下子造出三個來。行!你這個釘子戶鐵定的了。既然是這種情況,我也讚成你不搬,就住這裏吧,哈哈哈。”
章悅臉一紅,轉身離開,炒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