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寫流行小說後,張偉的日子變得更充實了。
平時在爭分奪秒的學習,鍛煉身體。
現在一旦有點邊角料時間,就琢磨自己的小說細節,經常性的一睜眼天亮了,還感覺沒做什麽事情呢,天就要黑了。
這樣充實的日子讓張偉感覺挺有意義的,甚至有時候讓自己想起了前世高考時枕戈待旦的美好時光了。
或許隻有有前程可奔有希望可追的忙碌才能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吧。
就這樣日子一下子來到八月十四,私塾一大早就貼出了中秋節放假和不供飯的通知,張偉等學子中午吃飯後就都準備迴家了。
張偉剛出私塾就看到了在門口等他的張父張伯山。
張伯山左手裏接著一條草魚,右手拿了一個油炸的麵餅,見到張偉後忙把油餅遞給張偉道:“偉崽,快,趁熱吃,你手中的行李給爹拿”。
張偉沒有接過油餅迴道:“爹,我剛吃過飯了,我不餓,你還沒吃飯,你吃吧。”
張伯山說:“這是油炸的,很好吃的呢,要一文大錢。”
見張偉堅決不吃,張伯山隻好把油餅分成兩半,說:“成,咱一人一半”
說完三兩口就吃了自己手中的一半餅子,另一半直接塞到張偉手中。
“偉崽,快吃吧,還要走三四裏路呢。“張父說完往往迴張家村的路上走。
張偉也不在推讓,拿著餅跟在父親後麵往家裏走了。
迴家張家村,張伯山放下東西就去村裏的井水邊上挑水去了。
張母跟張偉確認過他已經在私塾吃過飯後,讓張偉先迴房休息,然後跟挑水迴來的張張伯山說:“當家的,魚晚上再做吧,中午咱倆就吃點剩菜算了。”
\"你吃過飯去十二叔家看看他家殺的羊肉還有沒有,明天大妮二妮都帶孩子們迴來,迴頭得多準備些吃食。”
按當地的習俗,中秋節如果父母還健在的話,出嫁的女兒是一定要迴家送節禮,父母不在的話就隨心意了。
“行,我迴來後咱們就把鴨子殺了,省得明天早上忙不過來。”
父母商量的聲音還在窗外繼續,但張偉已經躺在自家的床上沉沉睡去。
這些天高強度的學習讓張偉實在太累了,一旦放鬆下來,就很容易睡覺。
等張偉再次醒來,張父張母已經在處理殺好的鴨子了,張偉想過去幫忙拔毛,張母忙說不用了,他們快弄好了,讓張偉不要弄髒手了。
張偉隻好走出門看看好久不見的張家村,村裏大約就一百多戶人家,九成以上都姓張,八成以上都沾點血緣關係。
“大伯好。”
“五叔去哪忙啊。”
“七奶奶,您還提著這麽重的東西啊,我幫你啊。”
張偉的人緣關係還算可以,一路上跟各式人等都打著招唿。
“阿偉好啊,讀書放假迴來了呀,好好休息,明年爭取給咱張家村考個秀才迴來。”
“阿偉啊,五叔買肉去了,今晚來五叔家吃點啊。”
“埃喲喲,是我們阿偉大秀才啊,真懂禮貌啊,七奶奶是莊稼人,這點東西不算重,不用幫忙。”
鄉親們自然也都客氣的迴著張偉,雖然張偉接連兩次院試考試不利。
但仍然是張家村數一數二的讀書人,並且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童生,肯定是屬於要積極交好的人。
轉了一圈迴家,太陽剛剛下山,張母已經準備好家裏的中晚飯,今天準備過中秋,不下地幹活,所以吃的比往常更早一點。
中晚飯做了半條魚,留了半條魚明天跟鴨子\/羊肉一起用來待客。
一夜無話,第二天中秋如期而來。
天剛麻麻亮,張父張母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張母在生火煮麵,張父已經挑了好幾桶水備用。
等一家三口簡單吃個了早餐後,包括張偉在內,都在為今天大姐二姐迴娘家的事宜做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頓豐盛的午飯。
大姐一家四口早早地就到了,大姐夫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大姐提了在鎮上一家糕點鋪子買的五仁月餅。
兩人一進門就親熱地喊著爹娘,張偉也歡快地跑出來迎接大姐一家,張父接過禮物,張偉拉著兩個小外甥的手,大家一起開心的迴家了。
大姐到後大約半個時辰,二姐一家四口也到家了。
隨著二姐一聲爹娘,張家人包括大姐大姐夫都出來接他們了,二姐也提了兩三樣常見的禮品。
二姐夫提了一壺米酒,對張父說:“爹,這是自家釀的酒,給您帶了點。”
二姐微微有點臉紅說道:“沒買什麽禮物。”
張父迴到:“人來就好,不用帶什麽東西。”
然後接過禮品,跟接大姐一樣開開心的迴家。
張偉抱起了隻有一歲多的小外甥女跟在後麵。一直逗小家夥叫舅舅,可能是不太熟悉,小家夥一直高冷的不肯叫。
一家人聚齊後,小院裏頓時熱鬧非凡。
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嘮著家常,分享著彼此的近況。孩子們則在院子裏嬉笑玩耍,歡快的笑聲迴蕩在整個小院。
廚房裏,張母和大姐、二姐忙碌著準備豐盛的中秋午宴。
張父則和兩個女婿在院子裏談論著農事和收成。
張偉這裏拿出珍藏許久的糖果,終於讓四個小家夥都叫了舅舅,剛才那個高冷的小屁孩叫的最甜,哈哈。
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上了桌。香氣四溢的炒血鴨、鮮嫩可口的羊肉、鮮美的魚湯等等。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同舉杯,慶祝這團圓的時刻,連基本不怎麽吃酒的張偉也喝了半杯米酒。
席間,大姐關切地問張偉在私塾的學習情況,鼓勵他要好好讀書,爭取明年考中秀才。
張偉堅定地點點頭,說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大姐夫也表示,隻要張偉需要,他們會全力支持。
二姐雖然話語不多,但眼神中也是滿滿對弟弟的關愛和期望。
一頓豐盛的午飯後孩子們纏著張偉講私塾裏的趣事,大人們則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離別的時間還是來到了。
大姐拿出為張偉準備的新衣服和文具,塞到他手裏說:“小弟,在私塾要照顧好自己,這些東西你用得著。”
二姐也拿出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一點錢,遞給張偉說:“弟弟,錢不多,你拿著買點書。這次不能不要了,你姐夫上次就說我不懂事了。”
張偉感動得眼眶濕潤,他深知姐姐們的不易,也明白這份關愛和支持的分量。
張父張母看著懂事孝順的子女們,心中滿是欣慰。他們心想:“隻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比什麽都好。”
張父張母給兩個姐姐兩家迴了相當的禮物,又給四個外孫外孫女都抓滿了一兜兜的糖果,最後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兩家人。
平時在爭分奪秒的學習,鍛煉身體。
現在一旦有點邊角料時間,就琢磨自己的小說細節,經常性的一睜眼天亮了,還感覺沒做什麽事情呢,天就要黑了。
這樣充實的日子讓張偉感覺挺有意義的,甚至有時候讓自己想起了前世高考時枕戈待旦的美好時光了。
或許隻有有前程可奔有希望可追的忙碌才能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吧。
就這樣日子一下子來到八月十四,私塾一大早就貼出了中秋節放假和不供飯的通知,張偉等學子中午吃飯後就都準備迴家了。
張偉剛出私塾就看到了在門口等他的張父張伯山。
張伯山左手裏接著一條草魚,右手拿了一個油炸的麵餅,見到張偉後忙把油餅遞給張偉道:“偉崽,快,趁熱吃,你手中的行李給爹拿”。
張偉沒有接過油餅迴道:“爹,我剛吃過飯了,我不餓,你還沒吃飯,你吃吧。”
張伯山說:“這是油炸的,很好吃的呢,要一文大錢。”
見張偉堅決不吃,張伯山隻好把油餅分成兩半,說:“成,咱一人一半”
說完三兩口就吃了自己手中的一半餅子,另一半直接塞到張偉手中。
“偉崽,快吃吧,還要走三四裏路呢。“張父說完往往迴張家村的路上走。
張偉也不在推讓,拿著餅跟在父親後麵往家裏走了。
迴家張家村,張伯山放下東西就去村裏的井水邊上挑水去了。
張母跟張偉確認過他已經在私塾吃過飯後,讓張偉先迴房休息,然後跟挑水迴來的張張伯山說:“當家的,魚晚上再做吧,中午咱倆就吃點剩菜算了。”
\"你吃過飯去十二叔家看看他家殺的羊肉還有沒有,明天大妮二妮都帶孩子們迴來,迴頭得多準備些吃食。”
按當地的習俗,中秋節如果父母還健在的話,出嫁的女兒是一定要迴家送節禮,父母不在的話就隨心意了。
“行,我迴來後咱們就把鴨子殺了,省得明天早上忙不過來。”
父母商量的聲音還在窗外繼續,但張偉已經躺在自家的床上沉沉睡去。
這些天高強度的學習讓張偉實在太累了,一旦放鬆下來,就很容易睡覺。
等張偉再次醒來,張父張母已經在處理殺好的鴨子了,張偉想過去幫忙拔毛,張母忙說不用了,他們快弄好了,讓張偉不要弄髒手了。
張偉隻好走出門看看好久不見的張家村,村裏大約就一百多戶人家,九成以上都姓張,八成以上都沾點血緣關係。
“大伯好。”
“五叔去哪忙啊。”
“七奶奶,您還提著這麽重的東西啊,我幫你啊。”
張偉的人緣關係還算可以,一路上跟各式人等都打著招唿。
“阿偉好啊,讀書放假迴來了呀,好好休息,明年爭取給咱張家村考個秀才迴來。”
“阿偉啊,五叔買肉去了,今晚來五叔家吃點啊。”
“埃喲喲,是我們阿偉大秀才啊,真懂禮貌啊,七奶奶是莊稼人,這點東西不算重,不用幫忙。”
鄉親們自然也都客氣的迴著張偉,雖然張偉接連兩次院試考試不利。
但仍然是張家村數一數二的讀書人,並且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童生,肯定是屬於要積極交好的人。
轉了一圈迴家,太陽剛剛下山,張母已經準備好家裏的中晚飯,今天準備過中秋,不下地幹活,所以吃的比往常更早一點。
中晚飯做了半條魚,留了半條魚明天跟鴨子\/羊肉一起用來待客。
一夜無話,第二天中秋如期而來。
天剛麻麻亮,張父張母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張母在生火煮麵,張父已經挑了好幾桶水備用。
等一家三口簡單吃個了早餐後,包括張偉在內,都在為今天大姐二姐迴娘家的事宜做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頓豐盛的午飯。
大姐一家四口早早地就到了,大姐夫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大姐提了在鎮上一家糕點鋪子買的五仁月餅。
兩人一進門就親熱地喊著爹娘,張偉也歡快地跑出來迎接大姐一家,張父接過禮物,張偉拉著兩個小外甥的手,大家一起開心的迴家了。
大姐到後大約半個時辰,二姐一家四口也到家了。
隨著二姐一聲爹娘,張家人包括大姐大姐夫都出來接他們了,二姐也提了兩三樣常見的禮品。
二姐夫提了一壺米酒,對張父說:“爹,這是自家釀的酒,給您帶了點。”
二姐微微有點臉紅說道:“沒買什麽禮物。”
張父迴到:“人來就好,不用帶什麽東西。”
然後接過禮品,跟接大姐一樣開開心的迴家。
張偉抱起了隻有一歲多的小外甥女跟在後麵。一直逗小家夥叫舅舅,可能是不太熟悉,小家夥一直高冷的不肯叫。
一家人聚齊後,小院裏頓時熱鬧非凡。
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嘮著家常,分享著彼此的近況。孩子們則在院子裏嬉笑玩耍,歡快的笑聲迴蕩在整個小院。
廚房裏,張母和大姐、二姐忙碌著準備豐盛的中秋午宴。
張父則和兩個女婿在院子裏談論著農事和收成。
張偉這裏拿出珍藏許久的糖果,終於讓四個小家夥都叫了舅舅,剛才那個高冷的小屁孩叫的最甜,哈哈。
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上了桌。香氣四溢的炒血鴨、鮮嫩可口的羊肉、鮮美的魚湯等等。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同舉杯,慶祝這團圓的時刻,連基本不怎麽吃酒的張偉也喝了半杯米酒。
席間,大姐關切地問張偉在私塾的學習情況,鼓勵他要好好讀書,爭取明年考中秀才。
張偉堅定地點點頭,說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大姐夫也表示,隻要張偉需要,他們會全力支持。
二姐雖然話語不多,但眼神中也是滿滿對弟弟的關愛和期望。
一頓豐盛的午飯後孩子們纏著張偉講私塾裏的趣事,大人們則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離別的時間還是來到了。
大姐拿出為張偉準備的新衣服和文具,塞到他手裏說:“小弟,在私塾要照顧好自己,這些東西你用得著。”
二姐也拿出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一點錢,遞給張偉說:“弟弟,錢不多,你拿著買點書。這次不能不要了,你姐夫上次就說我不懂事了。”
張偉感動得眼眶濕潤,他深知姐姐們的不易,也明白這份關愛和支持的分量。
張父張母看著懂事孝順的子女們,心中滿是欣慰。他們心想:“隻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比什麽都好。”
張父張母給兩個姐姐兩家迴了相當的禮物,又給四個外孫外孫女都抓滿了一兜兜的糖果,最後依依不舍的送別了兩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