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月,秋色怡人。
張偉在辦完舉人的各種手續後,終於準備帶著妻子鄒若芙迴老家了。
張偉跟鄒若芙這次帶了十幾個人一起迴老家,專門從商行包了一隻中等的船隻。
之所以要帶這麽多人,是因為兩口子要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光各色禮物就占了船隻一半的容量。
再加上有鄒若芙,阿蘭等一幹女眷,著實不便和陌生人同船。
由於張偉新科舉人的招牌,可以幫商行順便免費帶的貨,所以包船費相對還算便宜。
包船慢慢在湘江中航行,張偉看著兩邊的風景,感慨萬千。
就在兩年前,張偉剛考上秀才,和同鄉李如凡兩人也是坐船來到長沙。
那時的張偉怎麽也不會想到,兩年後自己不僅娶了如意的嬌妻,還考上了舉人,成功的晉身士紳階級。
兩年前在船上隻能做偏僻角落的張偉,也不會想到今天自己能包下整整一條船專供自己迴家。
由於是包船,中途沒有別的港口停靠,所以僅花了兩天的時間船就到了武隆縣。
張偉到了武隆縣沒有任何停留,直接租了馬車迴到清水鎮,終於在天黑前迴到了張家村。
張偉指著村口的大柳樹對鄒若芙說:“娘子,這裏就是為夫小時候玩的最多的地方了,再往前走一點,咱們就到家了。”
張偉等一行的來到,早就引起了張家村眾人的注意。
“他二嬸,你看前麵那個人是不是伯山家的阿偉?”
“什麽阿偉,那是舉人老爺。”
“是舉人老爺迴來了,舉人老爺迴村啦。”
很快,張偉迴村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張家村,在張偉迴到家門口時,自家院子外已經圍滿了人。
張家在外邊看了一下,自家院子的確翻新了許多,至少養豬,養雞鴨的棚子都被拆了。
院子裏明顯做過清潔,沒有雞鴨的屎味,地上也鋪了一層青磚方便走路。
張偉兩口子先拜見了父母後,張偉就讓鄒若芙先進內院了。
張偉講了好大一圈的客套話後,人群才慢慢散去。
這時村長走了進來,口裏叫著舉人老爺。
張偉連稱不敢,村長客套了好一會才說正事。
第一件是安排村裏大祭祖,到時候由張偉這新科舉人來主祭,這是應有之意,張偉爽快的答應了。
第二件是縣上要給張偉家村塊舉人的牌坊,要張偉確定一下樹在哪裏最合適。
這個張偉想了想,還是樹在祠堂外吧,讓祖宗們也能常常看到。
村長趕緊讚歎道:“還是舉人老爺想的深,就按舉人老爺的意思辦。”
張偉:“十一叔爺,您還是叫我阿偉就好。”
村長:“那不行,規矩不能壞的。”
張偉也隻好隨他叫了。
張偉應酬完迴到內院,看到專門給他們收拾出來的新房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然還是遠遠比不上長沙房子的情況,但至少比之前強太多了。
阿蘭見到張偉:“老爺,家裏的房子恐怕住不下那麽多人,怎麽辦?”
張偉把阿蘭收房之後,她終於改口叫張偉老爺了。
張偉:“今天還不冷,今晚先克服一下在地上打個地鋪吧,明天安排一部分人去鎮上去住店。”
阿蘭:“好的,你跟夫人的房間我已經安排人布置好了。”
張偉:“辛苦你了,夫人還在我娘那邊麽?”
阿蘭:“是的”
張偉想了想,還是先去找父親談談。
張伯山早就在等張偉了。
張伯山開口說道:“ 阿偉,你的舉人功名免稅田有二百畝,免役人丁有六口,你都打算分給誰?”
張偉:“咱家和三叔家一共不到八十畝,其他的分給大姐家,二姑家和小舅家,應該也就差不多了吧。”
張伯山:“你二叔家,你就不打算留一點?”
張偉:“這段時間二叔家有人過來認錯嗎?”
張伯山:‘唉,老二沒一點膽氣,真讓他媳婦吃的死死的。“
張偉:“爹,你看,現在是他們不理我們,難道我們還巴巴的把好處拱手送上門?“
張伯山:“那好吧,對了給你二姐家也留十畝,他們家最近也買田了。“
張偉:“買田了?他們家的雜貨鋪不開了?“
張伯山:“還開著呢,親家也是想買點地,有個保障。“
張偉:“買了地誰幹活?不會全部讓二姐幹吧?
不行,我得找機會跟他們家講清楚,想要這十畝免稅名額可以,但這活不能讓我二姐幹。“
張伯山:“話不能這麽說,你二姐畢竟是人家媳婦,你這麽強硬,怕他們家讓你二姐吃虧。“
張偉:“他們敢?爹,你莫忘了我現在什麽身份,別的不說,他家要敢欺負二姐,我讓他們家吃不了,兜著走。“
張伯山聽到兒子說的話,感覺有點陌生。
兒子跟自己已經不同階層的人了,現在兒子是老爺們中的一員了。
事實上根本不用張偉出手威脅,當二姐家知道張偉迴家後的第三天,縣的大老爺和二老爸一齊上門拜訪張偉後,二姐的公婆就知道張偉是徹底得罪不起了。
二姐在婆家的日子立馬好過了許多。
張偉在家的第二天,整個武隆縣的官員,士紳們都主動上門拜訪和聯係,當然,大部分是派管家出麵送份禮。
很多派管家來的士紳,聽說縣令的縣丞都是親自來拜訪後,第二天又趕緊親自上門拜訪。
張伯山這些天待客待的笑臉都收不起來了,畢竟看見平時高高在上的老爺們都跟自己平等相處,哪能忍住不笑。
從張偉迴家的第三天開始,張家就安排了三天的流水席,所有清水鎮的人隻要說聲恭喜,都可以來吃席。
即使這樣,張偉二叔家,也沒人上門來。
等到了張偉迴鄉的第六天,村裏安排了近幾年來最大規模的祭祖。
這次由張偉主祭,族長副祭。
如此安排,張偉的叔爺輩都覺得理所當然,沒人說不是。
地位高了,祭祀權也跟著上漲,這也是社會規律。
與此同時,張偉的舉人牌坊也開始在祠堂外興建,一直建了半個多月才完工。
有這個舉人牌坊在,至少數十年內無人敢小看張家村
等牌坊完工,張偉也準備帶妻子迴長沙了。
畢竟張偉的事都已經辦完,而自己還要迴長湘書院的舉人班繼續深造。
張偉在辦完舉人的各種手續後,終於準備帶著妻子鄒若芙迴老家了。
張偉跟鄒若芙這次帶了十幾個人一起迴老家,專門從商行包了一隻中等的船隻。
之所以要帶這麽多人,是因為兩口子要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光各色禮物就占了船隻一半的容量。
再加上有鄒若芙,阿蘭等一幹女眷,著實不便和陌生人同船。
由於張偉新科舉人的招牌,可以幫商行順便免費帶的貨,所以包船費相對還算便宜。
包船慢慢在湘江中航行,張偉看著兩邊的風景,感慨萬千。
就在兩年前,張偉剛考上秀才,和同鄉李如凡兩人也是坐船來到長沙。
那時的張偉怎麽也不會想到,兩年後自己不僅娶了如意的嬌妻,還考上了舉人,成功的晉身士紳階級。
兩年前在船上隻能做偏僻角落的張偉,也不會想到今天自己能包下整整一條船專供自己迴家。
由於是包船,中途沒有別的港口停靠,所以僅花了兩天的時間船就到了武隆縣。
張偉到了武隆縣沒有任何停留,直接租了馬車迴到清水鎮,終於在天黑前迴到了張家村。
張偉指著村口的大柳樹對鄒若芙說:“娘子,這裏就是為夫小時候玩的最多的地方了,再往前走一點,咱們就到家了。”
張偉等一行的來到,早就引起了張家村眾人的注意。
“他二嬸,你看前麵那個人是不是伯山家的阿偉?”
“什麽阿偉,那是舉人老爺。”
“是舉人老爺迴來了,舉人老爺迴村啦。”
很快,張偉迴村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張家村,在張偉迴到家門口時,自家院子外已經圍滿了人。
張家在外邊看了一下,自家院子的確翻新了許多,至少養豬,養雞鴨的棚子都被拆了。
院子裏明顯做過清潔,沒有雞鴨的屎味,地上也鋪了一層青磚方便走路。
張偉兩口子先拜見了父母後,張偉就讓鄒若芙先進內院了。
張偉講了好大一圈的客套話後,人群才慢慢散去。
這時村長走了進來,口裏叫著舉人老爺。
張偉連稱不敢,村長客套了好一會才說正事。
第一件是安排村裏大祭祖,到時候由張偉這新科舉人來主祭,這是應有之意,張偉爽快的答應了。
第二件是縣上要給張偉家村塊舉人的牌坊,要張偉確定一下樹在哪裏最合適。
這個張偉想了想,還是樹在祠堂外吧,讓祖宗們也能常常看到。
村長趕緊讚歎道:“還是舉人老爺想的深,就按舉人老爺的意思辦。”
張偉:“十一叔爺,您還是叫我阿偉就好。”
村長:“那不行,規矩不能壞的。”
張偉也隻好隨他叫了。
張偉應酬完迴到內院,看到專門給他們收拾出來的新房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然還是遠遠比不上長沙房子的情況,但至少比之前強太多了。
阿蘭見到張偉:“老爺,家裏的房子恐怕住不下那麽多人,怎麽辦?”
張偉把阿蘭收房之後,她終於改口叫張偉老爺了。
張偉:“今天還不冷,今晚先克服一下在地上打個地鋪吧,明天安排一部分人去鎮上去住店。”
阿蘭:“好的,你跟夫人的房間我已經安排人布置好了。”
張偉:“辛苦你了,夫人還在我娘那邊麽?”
阿蘭:“是的”
張偉想了想,還是先去找父親談談。
張伯山早就在等張偉了。
張伯山開口說道:“ 阿偉,你的舉人功名免稅田有二百畝,免役人丁有六口,你都打算分給誰?”
張偉:“咱家和三叔家一共不到八十畝,其他的分給大姐家,二姑家和小舅家,應該也就差不多了吧。”
張伯山:“你二叔家,你就不打算留一點?”
張偉:“這段時間二叔家有人過來認錯嗎?”
張伯山:‘唉,老二沒一點膽氣,真讓他媳婦吃的死死的。“
張偉:“爹,你看,現在是他們不理我們,難道我們還巴巴的把好處拱手送上門?“
張伯山:“那好吧,對了給你二姐家也留十畝,他們家最近也買田了。“
張偉:“買田了?他們家的雜貨鋪不開了?“
張伯山:“還開著呢,親家也是想買點地,有個保障。“
張偉:“買了地誰幹活?不會全部讓二姐幹吧?
不行,我得找機會跟他們家講清楚,想要這十畝免稅名額可以,但這活不能讓我二姐幹。“
張伯山:“話不能這麽說,你二姐畢竟是人家媳婦,你這麽強硬,怕他們家讓你二姐吃虧。“
張偉:“他們敢?爹,你莫忘了我現在什麽身份,別的不說,他家要敢欺負二姐,我讓他們家吃不了,兜著走。“
張伯山聽到兒子說的話,感覺有點陌生。
兒子跟自己已經不同階層的人了,現在兒子是老爺們中的一員了。
事實上根本不用張偉出手威脅,當二姐家知道張偉迴家後的第三天,縣的大老爺和二老爸一齊上門拜訪張偉後,二姐的公婆就知道張偉是徹底得罪不起了。
二姐在婆家的日子立馬好過了許多。
張偉在家的第二天,整個武隆縣的官員,士紳們都主動上門拜訪和聯係,當然,大部分是派管家出麵送份禮。
很多派管家來的士紳,聽說縣令的縣丞都是親自來拜訪後,第二天又趕緊親自上門拜訪。
張伯山這些天待客待的笑臉都收不起來了,畢竟看見平時高高在上的老爺們都跟自己平等相處,哪能忍住不笑。
從張偉迴家的第三天開始,張家就安排了三天的流水席,所有清水鎮的人隻要說聲恭喜,都可以來吃席。
即使這樣,張偉二叔家,也沒人上門來。
等到了張偉迴鄉的第六天,村裏安排了近幾年來最大規模的祭祖。
這次由張偉主祭,族長副祭。
如此安排,張偉的叔爺輩都覺得理所當然,沒人說不是。
地位高了,祭祀權也跟著上漲,這也是社會規律。
與此同時,張偉的舉人牌坊也開始在祠堂外興建,一直建了半個多月才完工。
有這個舉人牌坊在,至少數十年內無人敢小看張家村
等牌坊完工,張偉也準備帶妻子迴長沙了。
畢竟張偉的事都已經辦完,而自己還要迴長湘書院的舉人班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