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清講的這個信息並不十分的勁爆,其他有一定關係的考生,肯定也會在近期內得到相應的信息。
但李玉清的消息帶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明年二月份的會試,湖廣南省的學子,如果要去京城趕考,現在就應該做準備了。
最遲下個月也就是大順九年的九月份,就要開始出發了。
畢竟從湖南到京城,最安全最舒適的路線就是一路坐船到南京,再從南京沿運河北上到達京城,這樣的話,一般要走兩個多月。
當然也可以選擇從陸路直上京城,雖然時間隻需一個月左右,但這樣人會累很多,安全性也全差一點,一般的舉人都不會選這條路線進京。
這個進京的時間對其他人來說,沒有什麽關係,但對張偉有點麻煩。
正常來說,他應該帶著妻子一起去。
但妻子鄒若芙剛剛生產完,兒子出生還不到三個月。
有這麽小的小孩要照顧,鄒若芙肯定不能陪同去京城。
張偉苦等了三年,苦學了三年,就為這一次的會試。
他是一定要去參加這次的會試的。
張偉準備迴家跟妻子鄒若芙商量一下這個事情怎麽安排。
張偉迴到家,來到內院,看到妻子鄒若芙正抱著小兒子在哼小曲。
丫鬟阿荷正拿著一個玩具在逗弄著張偉的大女兒張婉兮。
因為張偉對兩女一兒都十分看重,也經常逗弄兒女們,特別是兩個已經一歲左右的女兒,張偉抱起來更是愛不釋手。
因此,兩個女兒對張偉都十分的親近。
張婉兮看到張偉迴來就十分麻利的跑到張偉腳下,熟練地抱住張偉的大腿喊:”爹爹,爹爹,快抱兮兒,兮兒要爹爹舉高高。”
張偉逗弄了女兒婉兮好一陣,才讓阿荷抱走婉兮去吃飯了。
等鄒若芙也把小兒子交給奶娘去照顧之後。
張偉開口對鄒若芙說:”娘子,根據今天李兄講的消息,明年的會考二月份正常舉行,我們要去參加會試的話,可能下個月就要動身了。”
鄒若芙:“這是好事啊,怎麽夫君看起來不是很高興?“
張偉:“現在娘子這邊不是正在帶著小孩嗎?
恐怕今年去京城參加會試,娘子你是去不成了。
娘子,你看這個事怎麽安排?“
鄒若芙說:\"這個事啊,妾身早就考慮過了,現在這個時候妾身帶著兮兒和達兒,實在是脫不開身去照顧夫君。
妾身想了許久,阿蘭也有小婉清要帶,恐怕也去不了京城。“
“不如就讓阿荷去貼身伺候夫君,夫君再帶上小小李做書童,然後再選兩個老成的護衛,應該就差不多了吧。”
鄒若芙補充道:“夫君若是舍不得王家那對雙胞胎,也可以帶著一起去京城 的。”
張偉:“為夫肯定是和同窗們一起組隊去京城的,不用帶太多人。
王家姐妹不用跟著去了,讓她們在家服侍娘子吧。”
鄒若芙:“夫君,那妾身就按這個章程來讓人準備了。”
張偉:“行,先按這個準備吧,大概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不用太急。”
又過了幾天,李玉清約了張偉等一眾交好的舉人,在李家相聚。
長湘書院一共有十五名舉人有意向和李玉清,張偉一起去京城趕考,全部在此了,
這十五名舉人中隻有三人沒入折桂學社。
李玉清開口:“此次赴京趕考,我們折桂學社包了四海商行的一艘大船,準備從長江走水路到南京,再從南京沿運河直達天津衛,最後從天津衛入北京城。”
“我們打算是九月中旬出發,用時九十左右,在臘月中旬到達京城,這個方案我親自找四海商行的老掌櫃確認過了,時間很充裕,並且幾乎沒有什麽危險。”
李玉清對著還沒有入學社的三位舉人說:“蘇兄,張兄,王兄,你們看下是不是與我等同行,這樣各方麵都有個照應?”
沒入學社的三名舉人相互看了看,然後齊聲說:“願以李兄馬首是瞻。”
張偉這時接了一句話說:“鄙人張偉,是學社的社副,歡迎三位加入我們學社,麻煩三位,明天親自來找我登記一下入社信息。
三位仁兄放心,我社隻是一個互助的學社而已,不會有什麽奇怪的規矩的。”
李玉清看張偉說完,然後補充到:“好了,我們現在按十七個舉人算,每個人均攤的費用為二百兩左右。
每個舉人可以帶兩名隨從,三名護衛。
每個舉人帶的總人數不得超過八人。對此大家有沒有意見?”
眾人心裏盤算了一下,都覺得這個價格可以接受,於是紛紛答應下來。
李玉清:“卓然,你一會留下來跟我與四海商行的人談談具體細節,大概是在十六天後出發,大家該做的準備盡快做,不要耽誤了出發的時間。”
張偉:“我們和四海商行談路
隨後李玉清帶張偉見了四海商行負責此次包船的周管事。
周管事經常跑長沙到南京和北京的線路,在這行算是個老師傅了。
周管事對於李玉清和張偉的各種問題都能輕鬆迴答,對長沙沿線各個港口更是了若指掌。對沿線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延誤都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張偉聽完後,感覺這真是一個靠譜的人,李玉清用正常的價格應該根本請不到這樣的老船長。
三人最後商定,包船定於十六日後中午出發,舉人及家仆總人數不能超過一百五十人。
商行在長沙沿線(不包括港口外)提供安全服務。
包船大約在臘月十五抵達天津衛,安全費用包含在總包船費之中。
從天津衛下船後,眾人的行程和安全,四海商行不再負責。
李玉清和張偉確認沒有問題之後,派下人把具體情況通知到各個舉人。
張偉迴到家後,與妻子鄒若芙認真複盤了一下。
鄒若芙:“可以帶八人,夫君不如把王家那雙胞胎帶上。”
張偉:“為夫是去趕考去了,又不是去造人?
好了,不就是前幾天在她們房間多呆了幾天麽,芙妹不要再生氣了。”
鄒若芙:”妾身哪敢生夫君的氣,隻是擔心阿荷一個人伺候不好夫君罷了。
夫君龍精虎猛的,妾身怕阿荷一個人招架不來。“
張偉:“我看娘子也是巾幗不讓須眉,不如跟為夫較量一下?“
鄒若芙紅著臉說:“來就來,妾身可不怕夫君。\"
但李玉清的消息帶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明年二月份的會試,湖廣南省的學子,如果要去京城趕考,現在就應該做準備了。
最遲下個月也就是大順九年的九月份,就要開始出發了。
畢竟從湖南到京城,最安全最舒適的路線就是一路坐船到南京,再從南京沿運河北上到達京城,這樣的話,一般要走兩個多月。
當然也可以選擇從陸路直上京城,雖然時間隻需一個月左右,但這樣人會累很多,安全性也全差一點,一般的舉人都不會選這條路線進京。
這個進京的時間對其他人來說,沒有什麽關係,但對張偉有點麻煩。
正常來說,他應該帶著妻子一起去。
但妻子鄒若芙剛剛生產完,兒子出生還不到三個月。
有這麽小的小孩要照顧,鄒若芙肯定不能陪同去京城。
張偉苦等了三年,苦學了三年,就為這一次的會試。
他是一定要去參加這次的會試的。
張偉準備迴家跟妻子鄒若芙商量一下這個事情怎麽安排。
張偉迴到家,來到內院,看到妻子鄒若芙正抱著小兒子在哼小曲。
丫鬟阿荷正拿著一個玩具在逗弄著張偉的大女兒張婉兮。
因為張偉對兩女一兒都十分看重,也經常逗弄兒女們,特別是兩個已經一歲左右的女兒,張偉抱起來更是愛不釋手。
因此,兩個女兒對張偉都十分的親近。
張婉兮看到張偉迴來就十分麻利的跑到張偉腳下,熟練地抱住張偉的大腿喊:”爹爹,爹爹,快抱兮兒,兮兒要爹爹舉高高。”
張偉逗弄了女兒婉兮好一陣,才讓阿荷抱走婉兮去吃飯了。
等鄒若芙也把小兒子交給奶娘去照顧之後。
張偉開口對鄒若芙說:”娘子,根據今天李兄講的消息,明年的會考二月份正常舉行,我們要去參加會試的話,可能下個月就要動身了。”
鄒若芙:“這是好事啊,怎麽夫君看起來不是很高興?“
張偉:“現在娘子這邊不是正在帶著小孩嗎?
恐怕今年去京城參加會試,娘子你是去不成了。
娘子,你看這個事怎麽安排?“
鄒若芙說:\"這個事啊,妾身早就考慮過了,現在這個時候妾身帶著兮兒和達兒,實在是脫不開身去照顧夫君。
妾身想了許久,阿蘭也有小婉清要帶,恐怕也去不了京城。“
“不如就讓阿荷去貼身伺候夫君,夫君再帶上小小李做書童,然後再選兩個老成的護衛,應該就差不多了吧。”
鄒若芙補充道:“夫君若是舍不得王家那對雙胞胎,也可以帶著一起去京城 的。”
張偉:“為夫肯定是和同窗們一起組隊去京城的,不用帶太多人。
王家姐妹不用跟著去了,讓她們在家服侍娘子吧。”
鄒若芙:“夫君,那妾身就按這個章程來讓人準備了。”
張偉:“行,先按這個準備吧,大概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不用太急。”
又過了幾天,李玉清約了張偉等一眾交好的舉人,在李家相聚。
長湘書院一共有十五名舉人有意向和李玉清,張偉一起去京城趕考,全部在此了,
這十五名舉人中隻有三人沒入折桂學社。
李玉清開口:“此次赴京趕考,我們折桂學社包了四海商行的一艘大船,準備從長江走水路到南京,再從南京沿運河直達天津衛,最後從天津衛入北京城。”
“我們打算是九月中旬出發,用時九十左右,在臘月中旬到達京城,這個方案我親自找四海商行的老掌櫃確認過了,時間很充裕,並且幾乎沒有什麽危險。”
李玉清對著還沒有入學社的三位舉人說:“蘇兄,張兄,王兄,你們看下是不是與我等同行,這樣各方麵都有個照應?”
沒入學社的三名舉人相互看了看,然後齊聲說:“願以李兄馬首是瞻。”
張偉這時接了一句話說:“鄙人張偉,是學社的社副,歡迎三位加入我們學社,麻煩三位,明天親自來找我登記一下入社信息。
三位仁兄放心,我社隻是一個互助的學社而已,不會有什麽奇怪的規矩的。”
李玉清看張偉說完,然後補充到:“好了,我們現在按十七個舉人算,每個人均攤的費用為二百兩左右。
每個舉人可以帶兩名隨從,三名護衛。
每個舉人帶的總人數不得超過八人。對此大家有沒有意見?”
眾人心裏盤算了一下,都覺得這個價格可以接受,於是紛紛答應下來。
李玉清:“卓然,你一會留下來跟我與四海商行的人談談具體細節,大概是在十六天後出發,大家該做的準備盡快做,不要耽誤了出發的時間。”
張偉:“我們和四海商行談路
隨後李玉清帶張偉見了四海商行負責此次包船的周管事。
周管事經常跑長沙到南京和北京的線路,在這行算是個老師傅了。
周管事對於李玉清和張偉的各種問題都能輕鬆迴答,對長沙沿線各個港口更是了若指掌。對沿線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延誤都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張偉聽完後,感覺這真是一個靠譜的人,李玉清用正常的價格應該根本請不到這樣的老船長。
三人最後商定,包船定於十六日後中午出發,舉人及家仆總人數不能超過一百五十人。
商行在長沙沿線(不包括港口外)提供安全服務。
包船大約在臘月十五抵達天津衛,安全費用包含在總包船費之中。
從天津衛下船後,眾人的行程和安全,四海商行不再負責。
李玉清和張偉確認沒有問題之後,派下人把具體情況通知到各個舉人。
張偉迴到家後,與妻子鄒若芙認真複盤了一下。
鄒若芙:“可以帶八人,夫君不如把王家那雙胞胎帶上。”
張偉:“為夫是去趕考去了,又不是去造人?
好了,不就是前幾天在她們房間多呆了幾天麽,芙妹不要再生氣了。”
鄒若芙:”妾身哪敢生夫君的氣,隻是擔心阿荷一個人伺候不好夫君罷了。
夫君龍精虎猛的,妾身怕阿荷一個人招架不來。“
張偉:“我看娘子也是巾幗不讓須眉,不如跟為夫較量一下?“
鄒若芙紅著臉說:“來就來,妾身可不怕夫君。\"